第88頁
眾人還在爭先恐後地表忠心,乾隆卻一擺手:“永璘一向孝順,替朕去盛京到祖宗靈前替朕好好懺悔祈福如何?這承德行宮也有年頭了,依朕看此次也該再重新修葺一番,才襯的上帝國身份……”
一句話仿佛夾雜其中無足輕重地飄出,落下卻驚地每一個人瞠目結舌——這個當口,被調離御前,前往盛京,這意味著什麼?
氣氛一下子凝重了起來,永璘煞白了張臉,跪在原處,幾乎有些失魂落魄,連叩頭謝恩都不記得了,席上端坐的永琰依舊面無表情,只是看著,直到執起案上酒杯,一仰頭喝了個乾淨。
福康安與和珅同列首席,他下意識地偏過頭去看他,和珅面上依然是那副婉轉卻看不清真心的笑,眉頭卻已深深鎖起。
場上暗濤洶湧的氣氛,直到左都御史錢灃的出列,才微微打破。
但此刻這位鐵面御史的出場,卻未必會使事情好轉。福康安雖長年不在京師,卻久聞錢灃之名,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刺頭,只要占了理,哪怕是與皇帝對峙也在所不惜。
“錢灃哪。”乾隆竭力表現地如往常一般大度,甚至還衝他笑了一笑,“你不會又想惹朕不痛快吧?”
錢灃提袍跪了,磕了個頭:“奴才不敢,奴才是給皇上獻字的!”說罷雙手奉上一道捲軸,小貴子上前接了展開,但見墨汁淋漓四個斗大大字——堯天舜日,筆勢如虹,一派大家風範。這四字出來,原本有些凝滯的氣氛頓時又熱絡起來——看來這錢御史畢竟也是老了,至少知道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四字雖平常卻著實是對乾隆的最大的褒獎。
但乾隆卻沒笑,他端坐在龍椅之上,忽然挺直了略帶佝僂的背,灰濛的雙眼更顯蒼暗,和珅也沒笑,他放下酒杯,銳利的目光直直she向對桌的永琰!
嘉親王卻仿佛懵懂未覺得自顧自與福晉沁蘭說話,偶爾笑著抱起世子綿寧,拿桌上的桂花糖膏餵他,竟是派事不關己的天倫之樂。
但和珅知道,這個如今剛過而立,年富力強的王爺,從沒真的放棄過皇位。
堯天舜日——那分明是暗指乾隆在位已近六十年,若真要做個千古難有的聖明天子就該仿效堯禪位於舜之美談,交出皇位!這錢灃縱使再膽大妄為,背後沒人撐腰他怎麼敢?!
“錢灃。”乾隆終於發話了,一揮手,止了滿殿舞樂,“你這是何意,誰讓你來上這四個字的?”
“沒有旁人,正是奴才自己!”錢灃依舊跪著,語氣卻硬了幾分,“皇上這些年來六下江南,廣修園林,窮奢極侈,似乎忘了當年登基之時的誓言?!”
所有人都在瞬間噤若寒蟬,此刻,大家也都聽出來錢灃要說的是乾隆登基之時在康熙靈前發誓“若天假以年,必不敢超聖祖在位之六十年,必禪位於子”一事,這些年來這想法人人都要在心裡計較過,盤算著要投靠哪個阿哥門下,但如今看乾隆依舊春秋鼎盛,精力充沛,怎麼也不似甘心放權做個太上皇的人,誰敢這麼光明正大地提出來?!
“好!勞煩你還記掛著朕的家事。”乾隆森然一笑,將錢灃的進言同永璘一事聯繫在一起,忽然拔高了聲音吼道,“究竟是哪一個人在你背後撐腰教你說這些誹謗君上的話!”這話一出,眾阿哥親王都坐不住了,嚇地紛紛離席就拜,永璘更是嚇地面無人色,錢灃卻似渾然不懼,昂首道:“沒人指使更沒人撐腰!皇上!您細想想,這些年縱使多了許多進項,但大興土木,廣犒番使,邊境戰爭接連不斷,哪一項不是化錢如水的事兒?都說乾隆盛世鮮花著錦,誰看的清其下的暗濤洶湧?您方才也說了,承德行宮失火未必不是上天警示!皇上,奴才沒有半點私心,但乾隆朝的奢侈拖滯之風是該煥然一新了!”
和珅暗暗一嘆——這錢灃說的他何嘗不知?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之下說出來一切都只會適得其反!
“照你說這些年來朕勵精圖治,十全武功,四庫全書卻都是白忙一場窮奢極侈?!你要換的是這風氣,還是要換——”乾隆撐著扶手起身,小貴子忙來扶,卻被一掌推開了,“朕?”
“奴才不敢!奴才都是肺腑之言!一心為國沒半點私心!皇上!您要做的不是讓慶郡王去盛京替天祈福——而是罷修承德行宮,罷一切征伐,反侈為儉,與民生息,方為長久之道!否則只怕不免如漢武帝一般輪台罪己!”
乾隆渾濁已久的雙目中陡然一亮,已是厲氣陡現在!
“錢灃!”和珅騰地起身,在乾隆發作前起身斷然大喝道,“你簡直目無王法藐視綱常到了極點!還敢在這大放厥詞!來人!將這個悖逆狂徒拉出去嚴加看管!”
若是旁人,乾隆哪肯罷休,可偏偏是和珅——乾隆呼哧呼哧地喘著灼氣,半晌才回復了臉色,重重地坐回椅上,一擺手:“拉下去!”
錢灃尤自委屈,一路還在喊“請皇上納諫!請皇上納諫!”
乾隆顫巍巍地低頭看著自己的已然起皺的雙手許久,終於抬起頭來,環視殿上跪了一地的大氣不敢出的臣子們——這些人心中,未必沒有和那錢灃一樣的想法吧?
六十年……這個大限,畢竟要到了嗎?
所有想繼承皇位的人,都是真心想他早點“駕崩”的,不,或許有例外,他轉向抱著綿寧一臉沉穩的永琰,有了片刻的失神……
“繼續……飲宴吧。”他再次開口,聲音卻陡然蒼老了,他想,他的王朝盛世,他的風發意氣,是不是,真地要到頭了……
第五十章:字字攸情瑤林表心跡,步步為營永琰奪嫡位(下)
接下來宴會之上的所有人都各有心思,食不知味,宴席也就糙糙結束了。和珅卻沒有回去休息,他一路穿花拂柳,到了雲山勝地樓,和珅止住了腳步,似心有靈犀,前方那個高大的身影慢慢地轉回身子,與他四目相對。
永琰的蟒袍在夜風中飄飄揚揚,襯著永琰臉上神色如冰川般酷寒而縝密,沒留下一絲破綻。他淡淡地勾起唇角:“和中堂。”
“阿瑪?”綿寧有些畏懼地看著沉著張臉的和珅,拉了拉永琰的衣角。
和珅看了跟著他的沁蘭與綿寧一眼,恭身請下安去,起身後卻固執地不發一言,永琰一笑,拉起綿寧的小手,和顏悅色地摸著他的小臉道:“你們先行數步,我與和中堂相談片刻。”
待人走遠,和珅才擰緊了眉:“你……還是行動了……姑息養jian那麼多年,就是為了讓慶郡王一失足成千古恨——末了還找錢灃做這必死的出頭鳥,慶王已經和他綁在一起,坐實了黨爭奪位的罪名!”
呵……那麼多年不假辭色避之惟恐不及,卻為了這個,來質問他?
“怎麼和中堂以為是我害地十七弟遠赴盛京守陵?”語氣中帶了點譏嘲。
完全沒有出手,僅在暗中就操縱著年輕氣盛的永璘全軍覆沒,其他人誰有這等能耐?——這位十五爺的手段他卻是親身領教過了。和珅抿著唇看他,卻不正面回答:“我只是想說,時機未到,嘉親王何不多等幾年,如此鋌而走險,萬一功虧一簣豈不前功盡棄?”
永琰呵呵一笑:“和中堂是在為皇阿瑪敲山震虎?我沒做我也不怕承認!我有幾斤幾兩重敢就打儲君的主意?我可與十七弟不同,他做出這等事來,就是先有了不忠不孝不臣之心在身,這難道也是怪我?和大人,你太看的起我了——永琰如今是縱有心亦無力了!”頓了頓,他啞著聲音補了一句:“修身齊家方能治國平天下,十年前我的雄心壯志就已被人生生剪除,如今所想也只能是家人妻小,至於江山御座——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怨不得天尤不得人——你說呢?”
和珅呼吸一窒,永琰此刻眼中心如死灰一般的寂然竟震地他心底微顫,竟不由自主地想要相信他的話——難道竟是他,害他失了逐鹿中原的風發意氣勃然雄心嗎?
他咬了咬下唇,那個噩夢一般屈辱的強制的夜晚,那麼多年過去,依舊是他癒合不了的傷,遺忘不得的痛!再次抬眼,永琰竟不知何時已近在眼前,他不由地退後半步,永琰卻拉住了他,蒼茫一片的雙眸里竟再也沒有昔日的狂熱涌動,而化作一片寂寥蒼茫:“你怕什麼?致齋……我比你還恨當年之事,你我本可以是最契合的至交,最完美的君臣——但是如今都不可能了——若你無心,當年為什麼要如此待我,若你有意,為什麼又要將我的真心一次次地踩在腳下?!十一年了,我才終於看開,原來我此生最大的錯誤,就是當年遇見你……”
和珅瞪大了眼,他從未見過如此哀傷如此脆弱的永琰,他總是追,執驁地要將一切想要的納入囊中,而他如今竟然——
只可惜太遲了。
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
他們早已回不到當初,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永琰繞過假山,正巧與一路尋來的福康安撞個滿懷,相對於福康安的愕然,他竟似全不意外,只是淡淡一笑——這是相隔多少年後兩人再一次的相峙而立,只是此刻的永琰,早已沒有當時的少年血性了。
“給十五爺……請安。”福康安咬咬牙,最終還是磕下頭去——他恨他嗎?恨——這個血脈上的“兄弟”,名義上的主子!他又能怎樣,富察氏如不散陰魂,時時刻刻地依舊箍著他的四肢百骸——教他忘不掉銘刻在身的“臣”的包袱!永琰卻依舊淺笑著,甚至親手扶起他:“你比往年黑了,想來打仗辛苦的很,要多保重身子。你可是大清的滅火隊,出不得半點差錯呢。”這話乾隆常說的,但由永琰嘴裡出來,總是有股說不出道不明的別有所指的陰沉意味。福康安再看向他,永琰便又是一副寡淡的君子如水的完美笑容,告別了他,便去追他的妻兒去了。
“阿瑪!你與和中堂說些什麼呀?”
永琰拉起綿寧的手,並不答話,一步一步地向深宮內苑走去,直到綿寧終於忍不住輕聲痛呼,永琰回過神來,才見兒子的虎口處,有幾道觸目驚心的深紅的淤痕。
“阿瑪……我疼……”綿寧其實一貫有些怕這個在王府里對他從來不假顏色的父親,但木蘭狩獵以來,他阿瑪忽然開始對他百般疼愛,竟讓他生出了幾分渴望的親子溫情,永琰鬆開手,蹲下身子,挑著眉冷聲道:“綿寧,你將來是要做大事的,這點苦痛就受不了,就不配做愛新覺羅家的子孫,明白嗎?”說罷起身,將尚在懵懂的綿寧推給沁蘭,便大步流星地走開——絕無回頭。
一句話仿佛夾雜其中無足輕重地飄出,落下卻驚地每一個人瞠目結舌——這個當口,被調離御前,前往盛京,這意味著什麼?
氣氛一下子凝重了起來,永璘煞白了張臉,跪在原處,幾乎有些失魂落魄,連叩頭謝恩都不記得了,席上端坐的永琰依舊面無表情,只是看著,直到執起案上酒杯,一仰頭喝了個乾淨。
福康安與和珅同列首席,他下意識地偏過頭去看他,和珅面上依然是那副婉轉卻看不清真心的笑,眉頭卻已深深鎖起。
場上暗濤洶湧的氣氛,直到左都御史錢灃的出列,才微微打破。
但此刻這位鐵面御史的出場,卻未必會使事情好轉。福康安雖長年不在京師,卻久聞錢灃之名,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刺頭,只要占了理,哪怕是與皇帝對峙也在所不惜。
“錢灃哪。”乾隆竭力表現地如往常一般大度,甚至還衝他笑了一笑,“你不會又想惹朕不痛快吧?”
錢灃提袍跪了,磕了個頭:“奴才不敢,奴才是給皇上獻字的!”說罷雙手奉上一道捲軸,小貴子上前接了展開,但見墨汁淋漓四個斗大大字——堯天舜日,筆勢如虹,一派大家風範。這四字出來,原本有些凝滯的氣氛頓時又熱絡起來——看來這錢御史畢竟也是老了,至少知道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四字雖平常卻著實是對乾隆的最大的褒獎。
但乾隆卻沒笑,他端坐在龍椅之上,忽然挺直了略帶佝僂的背,灰濛的雙眼更顯蒼暗,和珅也沒笑,他放下酒杯,銳利的目光直直she向對桌的永琰!
嘉親王卻仿佛懵懂未覺得自顧自與福晉沁蘭說話,偶爾笑著抱起世子綿寧,拿桌上的桂花糖膏餵他,竟是派事不關己的天倫之樂。
但和珅知道,這個如今剛過而立,年富力強的王爺,從沒真的放棄過皇位。
堯天舜日——那分明是暗指乾隆在位已近六十年,若真要做個千古難有的聖明天子就該仿效堯禪位於舜之美談,交出皇位!這錢灃縱使再膽大妄為,背後沒人撐腰他怎麼敢?!
“錢灃。”乾隆終於發話了,一揮手,止了滿殿舞樂,“你這是何意,誰讓你來上這四個字的?”
“沒有旁人,正是奴才自己!”錢灃依舊跪著,語氣卻硬了幾分,“皇上這些年來六下江南,廣修園林,窮奢極侈,似乎忘了當年登基之時的誓言?!”
所有人都在瞬間噤若寒蟬,此刻,大家也都聽出來錢灃要說的是乾隆登基之時在康熙靈前發誓“若天假以年,必不敢超聖祖在位之六十年,必禪位於子”一事,這些年來這想法人人都要在心裡計較過,盤算著要投靠哪個阿哥門下,但如今看乾隆依舊春秋鼎盛,精力充沛,怎麼也不似甘心放權做個太上皇的人,誰敢這麼光明正大地提出來?!
“好!勞煩你還記掛著朕的家事。”乾隆森然一笑,將錢灃的進言同永璘一事聯繫在一起,忽然拔高了聲音吼道,“究竟是哪一個人在你背後撐腰教你說這些誹謗君上的話!”這話一出,眾阿哥親王都坐不住了,嚇地紛紛離席就拜,永璘更是嚇地面無人色,錢灃卻似渾然不懼,昂首道:“沒人指使更沒人撐腰!皇上!您細想想,這些年縱使多了許多進項,但大興土木,廣犒番使,邊境戰爭接連不斷,哪一項不是化錢如水的事兒?都說乾隆盛世鮮花著錦,誰看的清其下的暗濤洶湧?您方才也說了,承德行宮失火未必不是上天警示!皇上,奴才沒有半點私心,但乾隆朝的奢侈拖滯之風是該煥然一新了!”
和珅暗暗一嘆——這錢灃說的他何嘗不知?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之下說出來一切都只會適得其反!
“照你說這些年來朕勵精圖治,十全武功,四庫全書卻都是白忙一場窮奢極侈?!你要換的是這風氣,還是要換——”乾隆撐著扶手起身,小貴子忙來扶,卻被一掌推開了,“朕?”
“奴才不敢!奴才都是肺腑之言!一心為國沒半點私心!皇上!您要做的不是讓慶郡王去盛京替天祈福——而是罷修承德行宮,罷一切征伐,反侈為儉,與民生息,方為長久之道!否則只怕不免如漢武帝一般輪台罪己!”
乾隆渾濁已久的雙目中陡然一亮,已是厲氣陡現在!
“錢灃!”和珅騰地起身,在乾隆發作前起身斷然大喝道,“你簡直目無王法藐視綱常到了極點!還敢在這大放厥詞!來人!將這個悖逆狂徒拉出去嚴加看管!”
若是旁人,乾隆哪肯罷休,可偏偏是和珅——乾隆呼哧呼哧地喘著灼氣,半晌才回復了臉色,重重地坐回椅上,一擺手:“拉下去!”
錢灃尤自委屈,一路還在喊“請皇上納諫!請皇上納諫!”
乾隆顫巍巍地低頭看著自己的已然起皺的雙手許久,終於抬起頭來,環視殿上跪了一地的大氣不敢出的臣子們——這些人心中,未必沒有和那錢灃一樣的想法吧?
六十年……這個大限,畢竟要到了嗎?
所有想繼承皇位的人,都是真心想他早點“駕崩”的,不,或許有例外,他轉向抱著綿寧一臉沉穩的永琰,有了片刻的失神……
“繼續……飲宴吧。”他再次開口,聲音卻陡然蒼老了,他想,他的王朝盛世,他的風發意氣,是不是,真地要到頭了……
第五十章:字字攸情瑤林表心跡,步步為營永琰奪嫡位(下)
接下來宴會之上的所有人都各有心思,食不知味,宴席也就糙糙結束了。和珅卻沒有回去休息,他一路穿花拂柳,到了雲山勝地樓,和珅止住了腳步,似心有靈犀,前方那個高大的身影慢慢地轉回身子,與他四目相對。
永琰的蟒袍在夜風中飄飄揚揚,襯著永琰臉上神色如冰川般酷寒而縝密,沒留下一絲破綻。他淡淡地勾起唇角:“和中堂。”
“阿瑪?”綿寧有些畏懼地看著沉著張臉的和珅,拉了拉永琰的衣角。
和珅看了跟著他的沁蘭與綿寧一眼,恭身請下安去,起身後卻固執地不發一言,永琰一笑,拉起綿寧的小手,和顏悅色地摸著他的小臉道:“你們先行數步,我與和中堂相談片刻。”
待人走遠,和珅才擰緊了眉:“你……還是行動了……姑息養jian那麼多年,就是為了讓慶郡王一失足成千古恨——末了還找錢灃做這必死的出頭鳥,慶王已經和他綁在一起,坐實了黨爭奪位的罪名!”
呵……那麼多年不假辭色避之惟恐不及,卻為了這個,來質問他?
“怎麼和中堂以為是我害地十七弟遠赴盛京守陵?”語氣中帶了點譏嘲。
完全沒有出手,僅在暗中就操縱著年輕氣盛的永璘全軍覆沒,其他人誰有這等能耐?——這位十五爺的手段他卻是親身領教過了。和珅抿著唇看他,卻不正面回答:“我只是想說,時機未到,嘉親王何不多等幾年,如此鋌而走險,萬一功虧一簣豈不前功盡棄?”
永琰呵呵一笑:“和中堂是在為皇阿瑪敲山震虎?我沒做我也不怕承認!我有幾斤幾兩重敢就打儲君的主意?我可與十七弟不同,他做出這等事來,就是先有了不忠不孝不臣之心在身,這難道也是怪我?和大人,你太看的起我了——永琰如今是縱有心亦無力了!”頓了頓,他啞著聲音補了一句:“修身齊家方能治國平天下,十年前我的雄心壯志就已被人生生剪除,如今所想也只能是家人妻小,至於江山御座——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怨不得天尤不得人——你說呢?”
和珅呼吸一窒,永琰此刻眼中心如死灰一般的寂然竟震地他心底微顫,竟不由自主地想要相信他的話——難道竟是他,害他失了逐鹿中原的風發意氣勃然雄心嗎?
他咬了咬下唇,那個噩夢一般屈辱的強制的夜晚,那麼多年過去,依舊是他癒合不了的傷,遺忘不得的痛!再次抬眼,永琰竟不知何時已近在眼前,他不由地退後半步,永琰卻拉住了他,蒼茫一片的雙眸里竟再也沒有昔日的狂熱涌動,而化作一片寂寥蒼茫:“你怕什麼?致齋……我比你還恨當年之事,你我本可以是最契合的至交,最完美的君臣——但是如今都不可能了——若你無心,當年為什麼要如此待我,若你有意,為什麼又要將我的真心一次次地踩在腳下?!十一年了,我才終於看開,原來我此生最大的錯誤,就是當年遇見你……”
和珅瞪大了眼,他從未見過如此哀傷如此脆弱的永琰,他總是追,執驁地要將一切想要的納入囊中,而他如今竟然——
只可惜太遲了。
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
他們早已回不到當初,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永琰繞過假山,正巧與一路尋來的福康安撞個滿懷,相對於福康安的愕然,他竟似全不意外,只是淡淡一笑——這是相隔多少年後兩人再一次的相峙而立,只是此刻的永琰,早已沒有當時的少年血性了。
“給十五爺……請安。”福康安咬咬牙,最終還是磕下頭去——他恨他嗎?恨——這個血脈上的“兄弟”,名義上的主子!他又能怎樣,富察氏如不散陰魂,時時刻刻地依舊箍著他的四肢百骸——教他忘不掉銘刻在身的“臣”的包袱!永琰卻依舊淺笑著,甚至親手扶起他:“你比往年黑了,想來打仗辛苦的很,要多保重身子。你可是大清的滅火隊,出不得半點差錯呢。”這話乾隆常說的,但由永琰嘴裡出來,總是有股說不出道不明的別有所指的陰沉意味。福康安再看向他,永琰便又是一副寡淡的君子如水的完美笑容,告別了他,便去追他的妻兒去了。
“阿瑪!你與和中堂說些什麼呀?”
永琰拉起綿寧的手,並不答話,一步一步地向深宮內苑走去,直到綿寧終於忍不住輕聲痛呼,永琰回過神來,才見兒子的虎口處,有幾道觸目驚心的深紅的淤痕。
“阿瑪……我疼……”綿寧其實一貫有些怕這個在王府里對他從來不假顏色的父親,但木蘭狩獵以來,他阿瑪忽然開始對他百般疼愛,竟讓他生出了幾分渴望的親子溫情,永琰鬆開手,蹲下身子,挑著眉冷聲道:“綿寧,你將來是要做大事的,這點苦痛就受不了,就不配做愛新覺羅家的子孫,明白嗎?”說罷起身,將尚在懵懂的綿寧推給沁蘭,便大步流星地走開——絕無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