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馬戛爾尼被他的疾言厲色嚇地一怔——從他自天津登陸進京一來,一路接待指引的都是這位大清國的首相大人,從來溫文爾雅和和氣氣,提起他說的五口通商往來貿易還興致勃勃躍躍欲試,怎麼忽然變的如此咄咄逼人,但他終究是個資深外交家,吞了口口水,開始沖那翻譯刮拉刮拉說了一大堆鬼子文,那翻譯忙複述道:“我們英國使團在海上整整走了一年,帶來了一船珍貴的禮品,誠心要與貴國通商交好,只是一點皮毛問題上的分歧,和中堂何必強人所難?”
和珅扯起嘴角,馬戛爾尼分明能夠自己說卻要藉助翻譯,也是想緩和下劍拔弩張的氣氛,但和珅如何會理這個茬,依舊冷冷地道:“你送的多,要的也不少吧?五口通商北京傳教設立使館租借小島洋洋灑灑六大條件——你先別辯駁——這裡頭有真地能使兩國互惠受利的,也有你們英吉利國自己打的如意算盤——租借小島方便你們泊船居留?我們廣東一處小島,被紅毛子國——你們那大約叫葡萄牙——一借幾百年,想過還沒有?僅這一條要求,我就能逐你出京!”
“和和和中堂……”馬戛爾尼不安地轉動他巨大的腦袋,賠笑道,“我們大英帝國不是那種厄——‘趁火打架’的人,您之前看了我們的國書不是還……恩……很有興致嗎?”
和珅一笑即收,他根本沒工夫去理會馬戛爾尼說錯的成語,為著華夷之防大清的禁海令自康熙以來已風行百年,利弊皆有,但他自從這些年略涉洋務,暗中與人合夥開辦赫赫有名的廣東十三行以來,就隱隱明白在隔絕中國的萬里波濤之外,世界或許是另一番天翻地覆的模樣。馬戛爾尼愛來的貢品他都看過,自鳴鐘自行人這些精巧玩意兒尤可——獨獨對他們的火器和天文航海儀器嘆為觀止心下暗服——他竟有些不明白了,譬如火藥,明明打從秦漢以降,煉丹家就已經配製出來,怎麼千年發展千年演變,在中國就化作正陽門上燦爛方華的萬樹煙花傳至外國倒成那些令人生畏的火槍大炮,任你一夫當官萬夫莫開,又有誰真能擋住這些咆哮的火龍?因而,在他心裡,不是不想與他們通商的,以絲綢生茶等利民之物換他們火藥儀器等興國之物——但絕不能叫他們占了便宜去——而想要乾隆首肯通商,首要的就是滿足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的獨尊思想,這姓馬的不肯下跪,什麼事也都不用談了——不打掉他暗藏在禮貌謹慎下的的驕橫,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我是有興致,但究竟是貴國還是我大清更需要開放通商,貴使心中也有數。”和珅有時候是一個天生的商人,精於一切討價謀利之事,故意端起架子平平淡淡地開口,“我大清無所不有,要你們的鐘表羅盤機器何用?而據我所知,貴國每年要從我們這買走的絲綢茶葉都是千萬兩白銀以上,供求關係已經高下立分了。”
馬戛爾尼張大了嘴,他是真沒想到這個一直在北京坐鎮中樞指揮一切的首相大人竟然對貿易行情如此清楚——若非一心要扭轉兩國之間巨大的貿易逆差,他何苦要遠涉重洋九死一生來到中國?但隨即他又綻開笑來,傾前身子壓低聲音道,“和中堂在……貴國皇帝面前說話是……頂頂管用的,我想中堂若肯為我們美言,乾隆大皇帝是不會真為難我們的。”說罷手一揚,兩個隨從抬進一個箱子,打開抬出個高四尺有餘的自鳴鐘來,精雕細琢自不必說,那大鐘底座下圍著一圈十二個西洋少女,面上表情都纖毫畢現,個個穿著袒胸露辱的大蓬裙子,時鐘每過半個時辰便會當地一響放出音樂來,被內中機隼轉出的少女便會對正時刻竟開始寬衣解帶,姿態各異,嫵媚非常——
和珅淡淡一笑。馬戛爾尼暗自心喜,他剛從珠江口登陸廣州的時候,那些中國官員也是斥他們為“洋夷”而愛理不理,送上大禮之後態度就立即叛為兩人,廣州北上行過大半個中國,他就根本還沒遇過不貪財好色不接受賄賂的大清官吏。
“貴國的鐘表玩器果真當的起巧奪天工四字。”和珅的目光轉向馬戛爾尼,玩味似地打量他胸前所掛的懷表,馬戛爾尼忙知趣地解開懷表——這是他下海前女王親送的,雖不至貴重卻意義非凡,但仍然道:“和中堂不嫌棄也送給和中堂——還有一批禮單隨後就送到府上。”
和珅接過懷表,擺弄了一下,淺淺一笑道:“那我就不客氣了。”馬戛爾尼還來不及高興,就見和珅信手一指那大座鐘道:“咱們中國人不興‘送鍾’,這懷表我就當是貴使盛意卻之不恭,這鐘我就受不起了——不過中華禮儀之邦,講究來而不往非禮也——來人,將我帶來的禮物送上來!”
一沉沉紫檀木箱子魚貫而入:“和中堂賞英使珍珠白玉掛十串,南海珊瑚座八枝,墨地三彩雙耳方瓶六對,起花瑪瑙鼻煙盒三十個……”
馬戛爾尼早就看地目瞪口呆,方才的揚揚自得早被和珅這一手打壓地無影無蹤——與這個大清最精明的官員交手,自己從氣勢到實力都輸地太遠!
“馬特使,你既來了中國就多走走看看——這主理你們生意的廣州十三行,泰半控在我的手裡——您若有興趣,不妨看看他們供進京城的洋貨,比你這個……自鳴鐘——精細幾多?”和珅這些年來位高權重,卻與一般的高官恥於行商不同,多年經營之下,中原的地產田莊,京城的店鋪銀樓,江南的茶鹽織造,嶺南的洋行買辦都有涉足,收穫頗豐,豈會受著點小利所誘惑,於是一聲不吭地反將了一軍,卻也知道這英吉利畢竟與旁不同,是萬里涉海來朝的,以乾隆的意思卻是要好好款待,若能說服他們向化天朝頂禮膜拜,於國家於皇帝都也是大有體面,因而要恩威並施,卻也不想把話說僵,沉吟片刻後轉圜了一句:“今日談這許久也累了,改日再議吧。特使總說傳教通商什麼,但天朝制度一切以皇帝為尊,你不肯依禮那其他也都是空談——請放心,你一日在華就一日貴為上賓,有住地吃地不妥帖處儘管找我,有機會我還要領你京城裡四處看看去呢。”
“你還在為馬戛爾尼之事煩惱?”長安十指交扣,看著這個十年來並沒有一絲老態的俊秀男子,“其實若叫董誥王傑他們來辦,也一樣辦不妥——但你是理藩院尚書,這事卻是推脫不掉的責任。”
和珅一身輕紗掐紋暗色織金錦袍,襯著張不怒而威的臉愈顯陰沉,卻是一語不發,半晌才轉了話題,“我自有辦法。倒是將你頂替隆安提進軍機處,外面可有物議?”
物議?長安心中暗自苦笑,現在人人都到他靠著和珅飛黃騰達,爭權奪勢,是和黨中第一號的人物,再說的過分些,還有說他是‘和中堂家的狗’,但他早就不在乎了,因而只淡淡一笑:“還不就是二哥他們。我如今也別府居住了,又不回那陰慘慘的傅公府,理他們做甚?”
和珅沉吟不語,阿桂已死紀昀老邁剩個劉庸獨木難支,加上福康安遠走福長安倒戈,傅家黨自棠兒死後就不過維持著表面光鮮,只要再推一下,立時就大廈將傾——可自己,卻始終沒下最後一手,這麼多年過去,若問那恨意是否如故,他竟也不知道了,那麼多年來曾經支撐自己的唯一信念就是站地比那些人更高更遠,可如今達到了目的,他竟又在那高處不勝寒上茫然——他的恨難道竟如此淺薄,淺薄到只要那個人一不在了,他百般作為都是枉然?
長安眼見和珅眉目間又投下一片郁重的陰影,心下微慌,忙笑著轉移話題道:“倒是你——總穿的輕薄,現在在軍機處里辦公自然無礙,但出了宮卻是會冷的——”說罷起身解下自己的披風遞過去,無意間碰上和珅的手腕,和珅幾乎是條件反she似地縮回了手,與長安二人都是齊齊一愣。
“對不起——我——”和珅也有幾分尷尬,他如今極不習慣男人的肌膚碰觸,但對長安卻非有意唐突畢竟這十年來他實在助他太多,若無他,真要靠著蘇凌阿吳省欽等人又有什麼大出息?長安故作不在意地一揮手:“你記得出宮之時批著就是。我先走了~我可不似你有金牌可以任意留宿宮中。”
在轉身快步走出的瞬間,帘子落下,他偽裝的堅強就立即土崩瓦解。
等了十年,還是換不回他真正的原諒與依賴,他果真是無用至極——他此時甚至開始羨慕甚至嫉妒遠征在外一避十年的三哥——只有這個人,是他真正無法忘懷的仇人——和愛人。
和珅無聲地嘆了一口氣,重又坐下看公文,卻又覺得心煩意亂看不下去,伸手端茶之時仿佛心有靈犀朝窗戶看去,只見微敞的軒窗外隱有人影閃過,他只當是長安徘徊未走,心腸終究不能一硬到底,躑躅了一會兒還是起身開門:“你還是——”
那個走避不及的背影頓時僵住,飽經風霜的臉倒影在和珅不可置信的雙眼中。
十年了。
他與他四目相對的瞬間,卻仿佛這漫長的時光不曾存在——承德避暑山莊最後那個絕望而幾欲成讖的吻仿佛魔咒,禁錮了他與他分離後的所有相思相對相誤相恨相知與——相絕。
縱使塵滿面,鬢如霜——他也做不到縱使相逢應不識,又何止是無處話淒涼。
在他反應過來的剎那,他竟已被人緊緊地擁在懷裡,在這深夜禁宮之中。
“怎麼會是你……你放開。”他的語氣一反常態地帶著點說不出的顫抖與軟弱,“放開!福康安,這是軍機處!”
回應他的是更加深重的擁抱和那幾乎夢吟一般的輕喊:“致齋……致齋……”這一聲聲絞地他心底泛酸甚至滴出血來一般地生疼,直到那一句宛若噩夢重回的三個字——“對不起……”
他閉上眼,抽了抽鼻子,終於推開了他,退開半步,再次抬眼,終於能夠克制地如常地看著他。
他不難猜出福康安在棠兒死後必是知道了什麼,否則倨傲如他為什麼要對他道歉,為什麼要一逃十年!
可也只是逃而已。
他和珅又怎會要他遲來的懺悔——更何況行至今日,早已經不是當年的愛恨情仇能一言弊之——他是大清國手執牛耳的首相,他是乾隆朝永不言敗的戰神。
和珅扯起嘴角,馬戛爾尼分明能夠自己說卻要藉助翻譯,也是想緩和下劍拔弩張的氣氛,但和珅如何會理這個茬,依舊冷冷地道:“你送的多,要的也不少吧?五口通商北京傳教設立使館租借小島洋洋灑灑六大條件——你先別辯駁——這裡頭有真地能使兩國互惠受利的,也有你們英吉利國自己打的如意算盤——租借小島方便你們泊船居留?我們廣東一處小島,被紅毛子國——你們那大約叫葡萄牙——一借幾百年,想過還沒有?僅這一條要求,我就能逐你出京!”
“和和和中堂……”馬戛爾尼不安地轉動他巨大的腦袋,賠笑道,“我們大英帝國不是那種厄——‘趁火打架’的人,您之前看了我們的國書不是還……恩……很有興致嗎?”
和珅一笑即收,他根本沒工夫去理會馬戛爾尼說錯的成語,為著華夷之防大清的禁海令自康熙以來已風行百年,利弊皆有,但他自從這些年略涉洋務,暗中與人合夥開辦赫赫有名的廣東十三行以來,就隱隱明白在隔絕中國的萬里波濤之外,世界或許是另一番天翻地覆的模樣。馬戛爾尼愛來的貢品他都看過,自鳴鐘自行人這些精巧玩意兒尤可——獨獨對他們的火器和天文航海儀器嘆為觀止心下暗服——他竟有些不明白了,譬如火藥,明明打從秦漢以降,煉丹家就已經配製出來,怎麼千年發展千年演變,在中國就化作正陽門上燦爛方華的萬樹煙花傳至外國倒成那些令人生畏的火槍大炮,任你一夫當官萬夫莫開,又有誰真能擋住這些咆哮的火龍?因而,在他心裡,不是不想與他們通商的,以絲綢生茶等利民之物換他們火藥儀器等興國之物——但絕不能叫他們占了便宜去——而想要乾隆首肯通商,首要的就是滿足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的獨尊思想,這姓馬的不肯下跪,什麼事也都不用談了——不打掉他暗藏在禮貌謹慎下的的驕橫,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我是有興致,但究竟是貴國還是我大清更需要開放通商,貴使心中也有數。”和珅有時候是一個天生的商人,精於一切討價謀利之事,故意端起架子平平淡淡地開口,“我大清無所不有,要你們的鐘表羅盤機器何用?而據我所知,貴國每年要從我們這買走的絲綢茶葉都是千萬兩白銀以上,供求關係已經高下立分了。”
馬戛爾尼張大了嘴,他是真沒想到這個一直在北京坐鎮中樞指揮一切的首相大人竟然對貿易行情如此清楚——若非一心要扭轉兩國之間巨大的貿易逆差,他何苦要遠涉重洋九死一生來到中國?但隨即他又綻開笑來,傾前身子壓低聲音道,“和中堂在……貴國皇帝面前說話是……頂頂管用的,我想中堂若肯為我們美言,乾隆大皇帝是不會真為難我們的。”說罷手一揚,兩個隨從抬進一個箱子,打開抬出個高四尺有餘的自鳴鐘來,精雕細琢自不必說,那大鐘底座下圍著一圈十二個西洋少女,面上表情都纖毫畢現,個個穿著袒胸露辱的大蓬裙子,時鐘每過半個時辰便會當地一響放出音樂來,被內中機隼轉出的少女便會對正時刻竟開始寬衣解帶,姿態各異,嫵媚非常——
和珅淡淡一笑。馬戛爾尼暗自心喜,他剛從珠江口登陸廣州的時候,那些中國官員也是斥他們為“洋夷”而愛理不理,送上大禮之後態度就立即叛為兩人,廣州北上行過大半個中國,他就根本還沒遇過不貪財好色不接受賄賂的大清官吏。
“貴國的鐘表玩器果真當的起巧奪天工四字。”和珅的目光轉向馬戛爾尼,玩味似地打量他胸前所掛的懷表,馬戛爾尼忙知趣地解開懷表——這是他下海前女王親送的,雖不至貴重卻意義非凡,但仍然道:“和中堂不嫌棄也送給和中堂——還有一批禮單隨後就送到府上。”
和珅接過懷表,擺弄了一下,淺淺一笑道:“那我就不客氣了。”馬戛爾尼還來不及高興,就見和珅信手一指那大座鐘道:“咱們中國人不興‘送鍾’,這懷表我就當是貴使盛意卻之不恭,這鐘我就受不起了——不過中華禮儀之邦,講究來而不往非禮也——來人,將我帶來的禮物送上來!”
一沉沉紫檀木箱子魚貫而入:“和中堂賞英使珍珠白玉掛十串,南海珊瑚座八枝,墨地三彩雙耳方瓶六對,起花瑪瑙鼻煙盒三十個……”
馬戛爾尼早就看地目瞪口呆,方才的揚揚自得早被和珅這一手打壓地無影無蹤——與這個大清最精明的官員交手,自己從氣勢到實力都輸地太遠!
“馬特使,你既來了中國就多走走看看——這主理你們生意的廣州十三行,泰半控在我的手裡——您若有興趣,不妨看看他們供進京城的洋貨,比你這個……自鳴鐘——精細幾多?”和珅這些年來位高權重,卻與一般的高官恥於行商不同,多年經營之下,中原的地產田莊,京城的店鋪銀樓,江南的茶鹽織造,嶺南的洋行買辦都有涉足,收穫頗豐,豈會受著點小利所誘惑,於是一聲不吭地反將了一軍,卻也知道這英吉利畢竟與旁不同,是萬里涉海來朝的,以乾隆的意思卻是要好好款待,若能說服他們向化天朝頂禮膜拜,於國家於皇帝都也是大有體面,因而要恩威並施,卻也不想把話說僵,沉吟片刻後轉圜了一句:“今日談這許久也累了,改日再議吧。特使總說傳教通商什麼,但天朝制度一切以皇帝為尊,你不肯依禮那其他也都是空談——請放心,你一日在華就一日貴為上賓,有住地吃地不妥帖處儘管找我,有機會我還要領你京城裡四處看看去呢。”
“你還在為馬戛爾尼之事煩惱?”長安十指交扣,看著這個十年來並沒有一絲老態的俊秀男子,“其實若叫董誥王傑他們來辦,也一樣辦不妥——但你是理藩院尚書,這事卻是推脫不掉的責任。”
和珅一身輕紗掐紋暗色織金錦袍,襯著張不怒而威的臉愈顯陰沉,卻是一語不發,半晌才轉了話題,“我自有辦法。倒是將你頂替隆安提進軍機處,外面可有物議?”
物議?長安心中暗自苦笑,現在人人都到他靠著和珅飛黃騰達,爭權奪勢,是和黨中第一號的人物,再說的過分些,還有說他是‘和中堂家的狗’,但他早就不在乎了,因而只淡淡一笑:“還不就是二哥他們。我如今也別府居住了,又不回那陰慘慘的傅公府,理他們做甚?”
和珅沉吟不語,阿桂已死紀昀老邁剩個劉庸獨木難支,加上福康安遠走福長安倒戈,傅家黨自棠兒死後就不過維持著表面光鮮,只要再推一下,立時就大廈將傾——可自己,卻始終沒下最後一手,這麼多年過去,若問那恨意是否如故,他竟也不知道了,那麼多年來曾經支撐自己的唯一信念就是站地比那些人更高更遠,可如今達到了目的,他竟又在那高處不勝寒上茫然——他的恨難道竟如此淺薄,淺薄到只要那個人一不在了,他百般作為都是枉然?
長安眼見和珅眉目間又投下一片郁重的陰影,心下微慌,忙笑著轉移話題道:“倒是你——總穿的輕薄,現在在軍機處里辦公自然無礙,但出了宮卻是會冷的——”說罷起身解下自己的披風遞過去,無意間碰上和珅的手腕,和珅幾乎是條件反she似地縮回了手,與長安二人都是齊齊一愣。
“對不起——我——”和珅也有幾分尷尬,他如今極不習慣男人的肌膚碰觸,但對長安卻非有意唐突畢竟這十年來他實在助他太多,若無他,真要靠著蘇凌阿吳省欽等人又有什麼大出息?長安故作不在意地一揮手:“你記得出宮之時批著就是。我先走了~我可不似你有金牌可以任意留宿宮中。”
在轉身快步走出的瞬間,帘子落下,他偽裝的堅強就立即土崩瓦解。
等了十年,還是換不回他真正的原諒與依賴,他果真是無用至極——他此時甚至開始羨慕甚至嫉妒遠征在外一避十年的三哥——只有這個人,是他真正無法忘懷的仇人——和愛人。
和珅無聲地嘆了一口氣,重又坐下看公文,卻又覺得心煩意亂看不下去,伸手端茶之時仿佛心有靈犀朝窗戶看去,只見微敞的軒窗外隱有人影閃過,他只當是長安徘徊未走,心腸終究不能一硬到底,躑躅了一會兒還是起身開門:“你還是——”
那個走避不及的背影頓時僵住,飽經風霜的臉倒影在和珅不可置信的雙眼中。
十年了。
他與他四目相對的瞬間,卻仿佛這漫長的時光不曾存在——承德避暑山莊最後那個絕望而幾欲成讖的吻仿佛魔咒,禁錮了他與他分離後的所有相思相對相誤相恨相知與——相絕。
縱使塵滿面,鬢如霜——他也做不到縱使相逢應不識,又何止是無處話淒涼。
在他反應過來的剎那,他竟已被人緊緊地擁在懷裡,在這深夜禁宮之中。
“怎麼會是你……你放開。”他的語氣一反常態地帶著點說不出的顫抖與軟弱,“放開!福康安,這是軍機處!”
回應他的是更加深重的擁抱和那幾乎夢吟一般的輕喊:“致齋……致齋……”這一聲聲絞地他心底泛酸甚至滴出血來一般地生疼,直到那一句宛若噩夢重回的三個字——“對不起……”
他閉上眼,抽了抽鼻子,終於推開了他,退開半步,再次抬眼,終於能夠克制地如常地看著他。
他不難猜出福康安在棠兒死後必是知道了什麼,否則倨傲如他為什麼要對他道歉,為什麼要一逃十年!
可也只是逃而已。
他和珅又怎會要他遲來的懺悔——更何況行至今日,早已經不是當年的愛恨情仇能一言弊之——他是大清國手執牛耳的首相,他是乾隆朝永不言敗的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