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甫聽此消息,他是愕然的,又或許因為這些年來,他竟有些習慣於長生的淺酌低唱堙堙縈繞。
尋根究底,魏長生才笑言:“我二十年來素習秦音,不擅南腔北調,何以入京班聊作謀生?再者京華風物已熟,自要南下看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何等景致。”一言蔽之,中原jú壇已是他一人天下,江南梨園自是下一段征途伊始。
失落之餘不免暗自讚嘆,這個伶人於自己事業的追求與雄心,竟與他一般無二。
到了送他出京那日,和珅早早換過家常袍服,瞞過下人親自送至京郊——與他同下揚州的還有那老臨花叢風流一世的袁子才,和珅卻也放心,以袁枚在江南的文名權勢,有他保駕護航,想來魏長生不至吃甚苦頭——
“小友放心,婉卿到了揚州,老夫自有綢繆安排,管保教他一炮唱紅。”以和珅的年紀身份,自然無論如何不能再被稱為“小友”了,奈何袁子才狂放曠達慣了的竟絲毫不以為異,和珅卻也不甚在意隨他叫去。魏長生之戲他從未擔心紅與不紅,一般乾角工花旦,二八年紀最是妙齡,年歲一長,或倒倉或發福或蓄鬚,終究沒人願意長長久久的吃這碗飯,自己都目為“賤行”,皆恨不得早早娶妻生子另求謀生或乾脆成了達官貴人的外家之寵。惟魏長生真為戲曲如痴如狂,全心浸yín,如今望三之人依舊色藝雙絕,身段唱工已臻天人之姿,如此奇才,焉能不紅。
銀官捧來一托盤茶,三人執杯飲半,將剩下的茶水酹於黃土,直到那深色的水漬滲入泥中,轉瞬不見,和珅才忽然抬眼問道:“你真不是為了嘉親王索逼太甚而離京?”
長生撲哧一聲笑了,這一笑更如春生四野明艷不可方物:“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和相如此豁達,難道也未能免俗?”
“豁達”……或許,心裡再沒有牽掛的感情,任何人都能變的豁達——然而,他真能豁達嗎?和珅只有點頭苦笑的份,長生將空杯放下,轉過身看向天高地闊四野蒼茫:“和爺……恕我無知一問。這些年你位即人臣,權勢熏天——真要扶起另一個嘉親王也非難事,為何,這麼多年,甘願這時時刻刻都受此隱憂?”
和珅一愣,半晌才輕一搖頭:“我對他——他們這些奪嫡之爭是真地心如死灰,不想淌這混水了。今上待我恩重如山,我和珅這一世為臣,也只要對乾隆爺盡忠負責罷了!”
“……當真?”
“自然。”他是怕了,真地怕了……永琰那件事即便過了這麼些年依然如一隻插在心尖兒的竹刺,一不留神就由要被扎地滿心是血,而老八老十一包括乾隆最寵的老十七,他都從未起過擁立之心,畢竟他們總是或有欠缺難堪大用,又或許……還有些他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的原由。
可乾隆盛世又究竟還能有幾年光景?魏長生看向天際殘陽如血,想要說些什麼,卻終究緘默不語。
春寒料峭,郊野涼風席席吹來,拂地眾人都是周身一凜,長生最耐不得寒,最後道了聲珍重,便上轅登車,直到馬車上的芙蓉錦簾放下,他都也沒有回頭再朝他看上一眼。
袁枚忽然回身拍了拍和珅的肩膀,語氣卻是幾分揶揄幾分無奈:“小友日理萬機殫精竭慮原該是最精細不過的人,但於小細節處倒是粗放的很。”隨之卻話鋒一轉,臉色肅然:“月滿則虧盛極必衰是千古至理,江山易主者實非善與之輩,不若未雨綢繆,早早抽身而退,與老夫一般,作一田舍翁不亦樂乎?!”
和珅一挑眉,這袁枚數十年宦海人世浮沉,果然目光如炬一語中的,可如今的他,早已不能輕易就抽身而退了。
紫禁城中的煌煌宮闕,只怕將來也必成他埋骨之所。
袁枚見他表情,已知其不可為,便不再贅言,隨手一揖,便也登車而去。
車馬粼粼,塵土湮湮,魏長生倦極了似的懷抱手爐微蜷著身子靠在廂壁之上,雙目似閉未閉,卻不知流轉著怎樣的心思難遣。
他忽然打了個寒顫,銀官不免奇怪,車廂里已經溫暖如春,師父怎麼依舊是冷?
“師父,我替您爐里添塊炭吧?”
搖了搖頭,長生終於緩緩地合上了眼,漫聲輕吟:“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和爺,你始終做不到真地無情,真地豁達,所以微末如我,還是儘早離你而去為好。
眼睫間似有星光一閃而過,卻轉瞬而逝。
第四十八章:暗傷情皇姑離京,定藏邊福帥封王(下)
乾隆五十三年入夏,西藏噶瑪噶舉紅帽活佛確朱嘉措因在拉薩的政權派系之爭中落敗,叛逃廓爾喀(1),慫恿窮兵黷武的廓爾喀國王入侵西藏,廓爾喀族人悍勇無匹,所向披靡,當年英吉利侵占克什米爾,廓爾喀人奇兵襲擊,竟將三萬荷槍實彈的英國僱傭兵打地落花流水,也早有東侵之心,如今又有確朱嘉措甘為引路,便親自領兵以迅雷不如掩耳之勢奇襲邊境,八月初攻陷聶拉木和濟嚨兩地。八月二十日,廓爾喀軍又攻陷後藏扎什倫布寺,七世班禪丹貝尼瑪連夜避逃往拉薩。廓爾喀軍洗劫扎什倫布寺,寺內喇嘛倘有反抗者格殺勿論,甚至將歷代班禪靈塔上鑲嵌的珍珠寶石都劫掠一空,消息傳來,舉國震驚,廓爾喀悍然挑戰天朝國威染指西藏,等於給自詡十全老人的乾隆當眾刮上一掌。於是盛怒之下,乾隆命時任陝甘總督的福康安立即掛大將軍印,不必回京述職,即刻趕往青海整軍,四十天之內軍臨西藏。
福康安接旨之後千里行軍,日夜兼程,一萬七千名八旗精銳三十九天之內兵抵拉薩,首戰擦木,殲敵數千;再戰濟嚨,又殺敵近千,廓爾喀軍始知悍將軍威,開始收縮戰線退往邊境;然清軍緊追不捨,於索勒拉河沿岸陳兵對陣,戰事一觸即發。
“大帥!”參將斐英阿遠遠地拍馬過來,馳到福康安馬前才滾鞍下馬,“末將願自請先鋒,與那些王八羔子殺個痛快!”
隨軍參贊的超勇侯海蘭察已經是鬚髮皆白的老將了,卻依舊欣賞這份與他如出一轍的火暴豪慡,哈哈地在馬上笑道:“你爺爺的,前些天在濟嚨你小子還沒殺夠哪?也是,那次前鋒教人白白搶了,這次你就給我好好殺個痛快!”
已是副將職銜的和琳只看了海蘭察一眼,便調轉視線重又看向遠處嚴陣以待的廓爾喀騎兵方陣。他如今也是身經百戰的了,一身戎裝精瘦黝黑,身上的傷也不下百處,自詡次次都身先士卒,可自參軍為福康安左膀右臂以來,海蘭察就時時看他不順,虧得福康安能在上彈壓從中斡旋,以海蘭察的火暴脾氣還指不定要出什麼紕漏。
“不可莽撞。”座騎打了個響鼻,福康安放下望遠境撫了撫鬃毛道,“此處臨近廓爾喀境內,與中原作戰不同,咱們的人要打光了就補給不易,廓爾喀的重騎兵都周身覆滿鐵甲,縱橫戰場不可小覷,不能傷敵一千自毀八百,作無謂的犧牲。”頓了頓,忽而揚高了聲音:“還是得用炮!我不信這些鐵甲騎兵不是血肉之軀——海蘭察,把三十門紅衣大炮推出來對準他們!”
“是!”
“和琳聽令!”
“末將在!炮的she程不夠,傷不得他們元氣,這次前鋒還是你上——誘敵出洞!”
“是!”和琳難掩心中的興奮,抱拳虎吼一聲。
須臾過後,清軍擂起戰鼓,號角雄壯,聲徹九霄,帥旗舞處,早已整裝嚴陣以待的千名先鋒如霹靂弦驚一般沖了出去,一時之間殺聲遍野!若論馬術騎兵,廓爾喀自詡所向披靡,當下主帥領兵殺出迎敵。
漠漠沙塵中兩陣越壓越近,福康安持著望遠鏡只是冷靜觀望,連兩旁列隊侯命的炮手都被這山雨欲來的血腥廝殺緊張地捏著炮捻子不住輕顫。
兩里,一里,半里……清軍甚至已經可以聽見廓爾喀重騎兵如踐踏在人心上的沉重的馬蹄聲,福康安才陡然振臂大吼:“三軍聽令,放炮!”
一聲令下,數十大炮鋪天蓋地地齊齊怒吼,頃刻間偌大戰場成了煙海火山,濃蔭騰空而起,幾乎將天上日影都要遮掩乾淨!
漫漫蕩蕩的煙霧裡,廓爾喀人成堆成垛地倒下,人與馬的斷體截肢四散亂飛,和琳率著這千餘敢死隊狼奔冢突,衝進已經被炮火轟地亂成一團的敵軍中肆意切割,白刃混戰中和琳的頭盔被一個廓爾喀將軍一槍挑了,他堪堪偏頭避開,一頭長髮隨風披散,他卻不管不顧,勒馬大吼一聲,馬嘶鳴著揚起前蹄高高站起,和琳果斷揚刀居高臨下地斜削下去,頓時將那敵將的右肩連著胳膊一併削下,潑起一陣殷紅的血霧,和琳橫刀立馬,冰冷的雙眸里全是血的波光:“給我殺!”
福康安眯起眼,望著這片沸騰了的修羅場,將天邊落日都染成血一般的殘紅,才忽然丟瞭望遠鏡,一拉韁繩,人已如離弦的箭般疾衝出去——這是三軍總攻的信號!
帥旗舞動,殺紅了眼的清軍漫山遍野地掩殺過去,將被拉開一道口子的廓爾喀軍分割數塊,恣意宰割,刀叢槍陣在日光下泛起令人膽寒的慘光……
這場大戰直殺了三個多時辰,夜幕低垂間,福康安終於還刀入鞘,冷眼望去,戰場上殘餘的廓爾喀早已不知去向,地上到處是被馬踐踏地模糊不清的屍體和一片一片相連著的血泊,才冷冷地下令:“收攏建制,鳴金收兵!”一時便見和琳一腳高一腳低地提著兀自淌血的大刀回來復命,混身上下已殺地如血人一般,辨不清面目表情了。福康安在馬上彎下腰看他,不由皺起眉來:“你受傷了?”
“不礙事!”和琳一手撕去臉上血痂,用力之下不免扯地生疼,齜牙咧嘴地嘖了一下,才極慡朗地道:“方才衝殺太急,被屍體絆了一交崴了腳,大帥不必掛心。”
福康安不由地怔了一下,此情此景何其熟悉,仿佛多年以前,有一個年紀相貌都與其相若的少年,與他並肩作戰之時,也一把拭去臉上血水,笑著對他說“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你別想再撇下我!”
卻是整整二十年前的事了……
“大帥!”那廂海蘭察並斐英阿清點戰場畢也策馬趕來,瞬間拉回了福康安的思緒,他抬手用力抹去臉上的血水和那該有不該有的回憶,才拉過馬頭看向他們——卻又是那個高高在上不怒自威的福大帥了。
“大帥!還活著的廓爾喀人都從鐵索橋逃回他們自己國里了,咱們追是不追?”
尋根究底,魏長生才笑言:“我二十年來素習秦音,不擅南腔北調,何以入京班聊作謀生?再者京華風物已熟,自要南下看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何等景致。”一言蔽之,中原jú壇已是他一人天下,江南梨園自是下一段征途伊始。
失落之餘不免暗自讚嘆,這個伶人於自己事業的追求與雄心,竟與他一般無二。
到了送他出京那日,和珅早早換過家常袍服,瞞過下人親自送至京郊——與他同下揚州的還有那老臨花叢風流一世的袁子才,和珅卻也放心,以袁枚在江南的文名權勢,有他保駕護航,想來魏長生不至吃甚苦頭——
“小友放心,婉卿到了揚州,老夫自有綢繆安排,管保教他一炮唱紅。”以和珅的年紀身份,自然無論如何不能再被稱為“小友”了,奈何袁子才狂放曠達慣了的竟絲毫不以為異,和珅卻也不甚在意隨他叫去。魏長生之戲他從未擔心紅與不紅,一般乾角工花旦,二八年紀最是妙齡,年歲一長,或倒倉或發福或蓄鬚,終究沒人願意長長久久的吃這碗飯,自己都目為“賤行”,皆恨不得早早娶妻生子另求謀生或乾脆成了達官貴人的外家之寵。惟魏長生真為戲曲如痴如狂,全心浸yín,如今望三之人依舊色藝雙絕,身段唱工已臻天人之姿,如此奇才,焉能不紅。
銀官捧來一托盤茶,三人執杯飲半,將剩下的茶水酹於黃土,直到那深色的水漬滲入泥中,轉瞬不見,和珅才忽然抬眼問道:“你真不是為了嘉親王索逼太甚而離京?”
長生撲哧一聲笑了,這一笑更如春生四野明艷不可方物:“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和相如此豁達,難道也未能免俗?”
“豁達”……或許,心裡再沒有牽掛的感情,任何人都能變的豁達——然而,他真能豁達嗎?和珅只有點頭苦笑的份,長生將空杯放下,轉過身看向天高地闊四野蒼茫:“和爺……恕我無知一問。這些年你位即人臣,權勢熏天——真要扶起另一個嘉親王也非難事,為何,這麼多年,甘願這時時刻刻都受此隱憂?”
和珅一愣,半晌才輕一搖頭:“我對他——他們這些奪嫡之爭是真地心如死灰,不想淌這混水了。今上待我恩重如山,我和珅這一世為臣,也只要對乾隆爺盡忠負責罷了!”
“……當真?”
“自然。”他是怕了,真地怕了……永琰那件事即便過了這麼些年依然如一隻插在心尖兒的竹刺,一不留神就由要被扎地滿心是血,而老八老十一包括乾隆最寵的老十七,他都從未起過擁立之心,畢竟他們總是或有欠缺難堪大用,又或許……還有些他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的原由。
可乾隆盛世又究竟還能有幾年光景?魏長生看向天際殘陽如血,想要說些什麼,卻終究緘默不語。
春寒料峭,郊野涼風席席吹來,拂地眾人都是周身一凜,長生最耐不得寒,最後道了聲珍重,便上轅登車,直到馬車上的芙蓉錦簾放下,他都也沒有回頭再朝他看上一眼。
袁枚忽然回身拍了拍和珅的肩膀,語氣卻是幾分揶揄幾分無奈:“小友日理萬機殫精竭慮原該是最精細不過的人,但於小細節處倒是粗放的很。”隨之卻話鋒一轉,臉色肅然:“月滿則虧盛極必衰是千古至理,江山易主者實非善與之輩,不若未雨綢繆,早早抽身而退,與老夫一般,作一田舍翁不亦樂乎?!”
和珅一挑眉,這袁枚數十年宦海人世浮沉,果然目光如炬一語中的,可如今的他,早已不能輕易就抽身而退了。
紫禁城中的煌煌宮闕,只怕將來也必成他埋骨之所。
袁枚見他表情,已知其不可為,便不再贅言,隨手一揖,便也登車而去。
車馬粼粼,塵土湮湮,魏長生倦極了似的懷抱手爐微蜷著身子靠在廂壁之上,雙目似閉未閉,卻不知流轉著怎樣的心思難遣。
他忽然打了個寒顫,銀官不免奇怪,車廂里已經溫暖如春,師父怎麼依舊是冷?
“師父,我替您爐里添塊炭吧?”
搖了搖頭,長生終於緩緩地合上了眼,漫聲輕吟:“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和爺,你始終做不到真地無情,真地豁達,所以微末如我,還是儘早離你而去為好。
眼睫間似有星光一閃而過,卻轉瞬而逝。
第四十八章:暗傷情皇姑離京,定藏邊福帥封王(下)
乾隆五十三年入夏,西藏噶瑪噶舉紅帽活佛確朱嘉措因在拉薩的政權派系之爭中落敗,叛逃廓爾喀(1),慫恿窮兵黷武的廓爾喀國王入侵西藏,廓爾喀族人悍勇無匹,所向披靡,當年英吉利侵占克什米爾,廓爾喀人奇兵襲擊,竟將三萬荷槍實彈的英國僱傭兵打地落花流水,也早有東侵之心,如今又有確朱嘉措甘為引路,便親自領兵以迅雷不如掩耳之勢奇襲邊境,八月初攻陷聶拉木和濟嚨兩地。八月二十日,廓爾喀軍又攻陷後藏扎什倫布寺,七世班禪丹貝尼瑪連夜避逃往拉薩。廓爾喀軍洗劫扎什倫布寺,寺內喇嘛倘有反抗者格殺勿論,甚至將歷代班禪靈塔上鑲嵌的珍珠寶石都劫掠一空,消息傳來,舉國震驚,廓爾喀悍然挑戰天朝國威染指西藏,等於給自詡十全老人的乾隆當眾刮上一掌。於是盛怒之下,乾隆命時任陝甘總督的福康安立即掛大將軍印,不必回京述職,即刻趕往青海整軍,四十天之內軍臨西藏。
福康安接旨之後千里行軍,日夜兼程,一萬七千名八旗精銳三十九天之內兵抵拉薩,首戰擦木,殲敵數千;再戰濟嚨,又殺敵近千,廓爾喀軍始知悍將軍威,開始收縮戰線退往邊境;然清軍緊追不捨,於索勒拉河沿岸陳兵對陣,戰事一觸即發。
“大帥!”參將斐英阿遠遠地拍馬過來,馳到福康安馬前才滾鞍下馬,“末將願自請先鋒,與那些王八羔子殺個痛快!”
隨軍參贊的超勇侯海蘭察已經是鬚髮皆白的老將了,卻依舊欣賞這份與他如出一轍的火暴豪慡,哈哈地在馬上笑道:“你爺爺的,前些天在濟嚨你小子還沒殺夠哪?也是,那次前鋒教人白白搶了,這次你就給我好好殺個痛快!”
已是副將職銜的和琳只看了海蘭察一眼,便調轉視線重又看向遠處嚴陣以待的廓爾喀騎兵方陣。他如今也是身經百戰的了,一身戎裝精瘦黝黑,身上的傷也不下百處,自詡次次都身先士卒,可自參軍為福康安左膀右臂以來,海蘭察就時時看他不順,虧得福康安能在上彈壓從中斡旋,以海蘭察的火暴脾氣還指不定要出什麼紕漏。
“不可莽撞。”座騎打了個響鼻,福康安放下望遠境撫了撫鬃毛道,“此處臨近廓爾喀境內,與中原作戰不同,咱們的人要打光了就補給不易,廓爾喀的重騎兵都周身覆滿鐵甲,縱橫戰場不可小覷,不能傷敵一千自毀八百,作無謂的犧牲。”頓了頓,忽而揚高了聲音:“還是得用炮!我不信這些鐵甲騎兵不是血肉之軀——海蘭察,把三十門紅衣大炮推出來對準他們!”
“是!”
“和琳聽令!”
“末將在!炮的she程不夠,傷不得他們元氣,這次前鋒還是你上——誘敵出洞!”
“是!”和琳難掩心中的興奮,抱拳虎吼一聲。
須臾過後,清軍擂起戰鼓,號角雄壯,聲徹九霄,帥旗舞處,早已整裝嚴陣以待的千名先鋒如霹靂弦驚一般沖了出去,一時之間殺聲遍野!若論馬術騎兵,廓爾喀自詡所向披靡,當下主帥領兵殺出迎敵。
漠漠沙塵中兩陣越壓越近,福康安持著望遠鏡只是冷靜觀望,連兩旁列隊侯命的炮手都被這山雨欲來的血腥廝殺緊張地捏著炮捻子不住輕顫。
兩里,一里,半里……清軍甚至已經可以聽見廓爾喀重騎兵如踐踏在人心上的沉重的馬蹄聲,福康安才陡然振臂大吼:“三軍聽令,放炮!”
一聲令下,數十大炮鋪天蓋地地齊齊怒吼,頃刻間偌大戰場成了煙海火山,濃蔭騰空而起,幾乎將天上日影都要遮掩乾淨!
漫漫蕩蕩的煙霧裡,廓爾喀人成堆成垛地倒下,人與馬的斷體截肢四散亂飛,和琳率著這千餘敢死隊狼奔冢突,衝進已經被炮火轟地亂成一團的敵軍中肆意切割,白刃混戰中和琳的頭盔被一個廓爾喀將軍一槍挑了,他堪堪偏頭避開,一頭長髮隨風披散,他卻不管不顧,勒馬大吼一聲,馬嘶鳴著揚起前蹄高高站起,和琳果斷揚刀居高臨下地斜削下去,頓時將那敵將的右肩連著胳膊一併削下,潑起一陣殷紅的血霧,和琳橫刀立馬,冰冷的雙眸里全是血的波光:“給我殺!”
福康安眯起眼,望著這片沸騰了的修羅場,將天邊落日都染成血一般的殘紅,才忽然丟瞭望遠鏡,一拉韁繩,人已如離弦的箭般疾衝出去——這是三軍總攻的信號!
帥旗舞動,殺紅了眼的清軍漫山遍野地掩殺過去,將被拉開一道口子的廓爾喀軍分割數塊,恣意宰割,刀叢槍陣在日光下泛起令人膽寒的慘光……
這場大戰直殺了三個多時辰,夜幕低垂間,福康安終於還刀入鞘,冷眼望去,戰場上殘餘的廓爾喀早已不知去向,地上到處是被馬踐踏地模糊不清的屍體和一片一片相連著的血泊,才冷冷地下令:“收攏建制,鳴金收兵!”一時便見和琳一腳高一腳低地提著兀自淌血的大刀回來復命,混身上下已殺地如血人一般,辨不清面目表情了。福康安在馬上彎下腰看他,不由皺起眉來:“你受傷了?”
“不礙事!”和琳一手撕去臉上血痂,用力之下不免扯地生疼,齜牙咧嘴地嘖了一下,才極慡朗地道:“方才衝殺太急,被屍體絆了一交崴了腳,大帥不必掛心。”
福康安不由地怔了一下,此情此景何其熟悉,仿佛多年以前,有一個年紀相貌都與其相若的少年,與他並肩作戰之時,也一把拭去臉上血水,笑著對他說“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你別想再撇下我!”
卻是整整二十年前的事了……
“大帥!”那廂海蘭察並斐英阿清點戰場畢也策馬趕來,瞬間拉回了福康安的思緒,他抬手用力抹去臉上的血水和那該有不該有的回憶,才拉過馬頭看向他們——卻又是那個高高在上不怒自威的福大帥了。
“大帥!還活著的廓爾喀人都從鐵索橋逃回他們自己國里了,咱們追是不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