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為什麼!!!!
入冬伊始,因著乾隆帶著容妃並幾位阿哥近臣巡幸熱河,於避暑山莊接待班禪六世,和珅由於精通藏語而隨駕前往,留下十一阿哥成郡王在京監國,趁此機會明里暗裡反對和珅的幾股勢力就匯合在了一起對“和黨”發起了猛烈攻擊。先是陝西道監察御史曹錫寶狀告和珅家奴恃主橫行,公然冒用一品朝官車駕招搖過世,劾其‘持勢考私,衣服、車馬、居室皆逾制’言之灼灼,然奏摺一上如石沉大海,曹錫寶一怒之下,公然截了和府車駕,帶著順天府的衙役一把火將那轎子燒個精光,大火騰空濃蔭蔽日,一時之下眾人側目,各種流言喧囂塵上,曹氏之勇而無懼一時傳地沸沸揚揚,被人稱為“燒車御史”——物議沸騰,迫使原本不當是回事的乾隆帝在承德也坐不出了,只得下詔宣曹錫寶承德見駕。同時御史謝振定上奏摺以西秦腔yín靡不堪請旨奏禁,以正京城人心——天下無人不知魏長生與和中堂之親密,明眼人一看即知奏禁秦腔也是針對和珅而來。
一時之間,朝上局勢如山雨欲來風滿樓。
和珅卻自巍然不動,仿佛外邊鬧地如何沸反盈天都與他無干,自在承德負責接待班禪一切事宜,並總理籌建“外八廟”工程,乾隆因此命其兼任理藩院尚書,管理蒙、疆、藏,三個地區的一切外交事務。
一日,乾隆以此事笑問和珅,和珅卻提衣跪了:“皇上,奴才從來不敢縱奴逞凶,若真有如此情弊,還請皇上嚴加懲處,殺一儆百!”乾隆不過是說笑幾句,沒承想和珅如此大義凜然,只得將劉全也召來承德,與曹錫寶對簿公堂。劉全一來,衣著寒素周身墜補白髮蒼蒼,一見乾隆就嚇地老淚縱橫,一口一個“冤枉”,言稱和府上下皆小心謹慎,無有驕奴逾制事。乾隆審問才知曹錫寶曾未請旨就將劉全下獄,頓時勃然大怒,以曹錫寶“誣告忠良無中生有以邀虛名”等罪革職。一時間群臣譁然,傅家黨人奔走迎救,乾隆看在眼裡,召協辦大學士紀昀問罪,紀昀年事漸高,又曾經遠戍新疆著實怕了,便違心地在乾隆面前竭力表白,聲稱自己對曹錫寶毫不知情。乾隆見他如此露骨激烈的反應更是認定他是幕後主使,冷冷一笑,遣其速回北京。雖無明懲,紀昀至此聖眷乃絕。
伺候乾隆與容妃進了膳,和珅才從煙波致慡殿退出,剛走進萬壑松風殿,就見眾人早已經等候多時。蘇凌阿吳省欽等人連忙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禮:“和相。”惟有福長安神態複雜地看了和珅一眼,方緩緩起身道安。和珅不以為意地隨手一揚命眾人坐下議事,蘇凌阿先是揚揚自得道:“和相這招將計就計果真厲害,那幫人死也想不到我等早有準備,還白白搭上個曹錫寶!經此一來,和相威權更重,再有敢與您不齊心的,曹錫寶就是榜樣!看看傅家那幫人還敢不敢輕狂——”一句話未說完就想起福長安也在座,這話是把他也繞了進去頓時嚇地噤口不言。一旁的吳省欽是個老翰林了,原本一直在翰林院碌碌無為直到和珅點他中了進士,近來才能逐漸取代紀昀跟在皇帝身邊伺候筆墨,見狀忙轉移話題道:“只是下官不明白,曹氏之事早有耳聞,怎麼平白多出個奏禁西秦腔之事?若說以此攻擊和相,未免太不夠格。”
長安心裡知道此事必緣自永琰的,卻閉口不言,只是冷冷地瞥了蘇凌阿一眼——他出身高貴天生驕傲,若非為了和珅他只怕永遠不屑與這等小人為伍。
“此事雖看起來平平無奇,鋒芒所向也不過是個戲子,但來勢洶洶,步軍統領四下招貼文書說要‘秦腔伶人刻日出京’大有不達目的勢不罷休之勢。”吳省欽沉吟片刻,又道“不過和相必不為此區區小事而亂大謀,我們已拔掉一個曹錫寶,何妨此事就讓他一步,一個優伶,驅逐罷了。”
和珅放下茶盞,第一次開口說話:“……不行。我的人我護不了,明天就有人要騎我頭上!魏長生不得離京!動他雙慶班,就是向我和某叫板——我倒看看,京城有誰敢逐他!”
眾人齊吃一驚,尤以長安為甚——他明知此事是永琰暗中為之,卻鐵了心要與永琰撕破臉為敵,只怕以那嘉親王的心胸,二人正式決裂對面為敵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永琰果真氣急敗壞,一手撥落案上茶碗,一聲脆響之下裂作齏粉。
穆彰阿在旁暗自一驚,只要碰上了和珅,他這主子引以為傲的冷靜自持就煙消雲散,卻依舊低頭道:“和中堂也委實過分了,王爺之尊在眾阿哥中都是頭一份的,在京監國的怎麼著也該是王爺,怎麼一轉眼改為成郡王了?若非和中堂在君前進言,誰人有辦法改得了皇上的主意?”
永琰重重地吐了一口氣,心裡如百爪饒心:他是在向我宣戰!他當年能立得了我如今自然就能改立他人!不論是老十一還是老十七,還不是他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和相爺一句話!你無非就是想告訴我這個道理!那一次,就這麼令你生惡痛覺——我只是想好好愛你,有什麼錯!你就非要恨我至此?!
忽見近侍匆匆進來,剛給永琰行了個禮就忙道:“王爺,京城八百里加急,台灣林慡文反了!殺了縣令知府,自立為王,福建巡撫常青帶兵征討被打地只剩百餘親兵退回大陸——台灣已成孤島,空懸海外!”永琰與穆彰阿都是一驚,暫時將心思從和珅身上收了回來:台灣天地會鬧地厲害,他們早有耳聞,可不過就幾場刁民鬧事,怎麼忽然就鬧到如此不堪收拾的地步?一群烏合之眾占山為王,就能打的官軍屁滾尿流?成個什麼事?!
“常青這混蛋行子!往年進京給我請安我就看他不地道!丟臉跌份到了這份上看我如何整治他!”永琰畢竟心懷家國,此刻也是恨地牙痒痒,卻聽那近侍接著道:“嘉勇公福康安已經主動請纓,督戰台海,如今已來了承德陛見,不日就要出兵!”
穆彰阿倒張大了嘴:“福公爺不是恰逢母喪,還在家丁憂麼?怎麼——”
永琰沉著臉,冷冷一哼:“……看看去。”
從煙波致慡殿跪安出來,福康安並不意外地看到自己的弟弟,在一地將融未融的殘雪中無聲靜立。他揮手摒退跟著的隨從,上前與他並排而行,兩個一般偉岸卻蕭索身影穿過雲山勝地,穿過萬壑松風,踏上芝徑雲堤,待渡過這片波濤萬頃的湖面,承德避暑山莊的正門麗正門就遠遠在望了。
真要踏出了這道門,便是天涯海角永難相見。
他止了步,刀鑿斧刻般嚴正的臉有了一絲鬆動——明明已經立了誓,為何還是放不下——怎麼可能放的下呢?事到如今時至今日,他與他並立於帝國顛峰,卻已註定彼此不得相守的終局!他終究無法漠視親娘的鮮血無法踐踏過傅公府的榮耀,去追求屬於他自己的人生。
什麼功高千古什麼名留青史都不過是禁錮他的一座雕樑畫棟的牢!
可嘆可悲的是他自己走不出來。
“此去台灣,剿匪善後與民生息,也要三五年工夫。待台灣事了,我會請旨督撫閩浙兩廣——總之,不會再回到京城。長安,你好好看著他,替我。我們富察家虧欠他太多——”
“三哥。”福長安轉頭看向逢母大喪後陡然間老了十歲的男人,“你真要這麼做?”
福康安閉上眼——嘴唇哆嗦了一下,就向前邁了一步——
“三哥!湖東的煙雨樓乃擬嘉興煙雨樓而制,湖光山色乃全園之冠,皇上看著可意,下詔挪為和中堂日常辦公起居之用。”福長安終於忍不住了,伸手漫指那雪霧殘靄深處,微微眯起眼眨去泛起一點波光。福康安一愣,下一瞬間,在他的理智還未能理解和消化這個消息之前,就難以自制地轉身向煙雨樓拔足奔去!
門陡然推開,涼風夾著雪片颼颼地刮進來,吹散滿案公文。和珅嘖地一聲,忙彎腰去拾,卻看見那雙眼熟的牛皮皂靴踏在他的眼前。
他有些愕然地抬頭,福康安?——不,不是福康安。大清一等嘉勇公永不會如此衣容不整彷徨無措。
然而眼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男人忽然大踏步地進來,連門都不及掩上就忽然將和珅擁入懷中!
“你做什麼——”和珅在心驚之餘竟泛起了一層顫慄,用力地想推開他,“你們又想做什麼?”
福康安將頭深深地埋進他的肩膀,用盡全身氣力一般地鉗制緊擁著他,兩人身上的一品文武官服都被揉搡地皺成一團,他貪婪地深吸一口氣,聲音卻第一次如此哀傷且無助:“對不起。”
和珅愣住了,那麼多年過去,他無數次午夜夢回都會臆測猜度有朝一日他們不再為敵人究竟會說些什麼,但他,獨獨沒料到這句——對不起……
這一個擁抱,蘊涵了過去十年裡他們所有的相依為命和相爭相忌,如此甜蜜,如此苦澀——
如此心酸,凝結在這離別前最後的膠著里。
福康安終於緩緩鬆開了他,卻捨不得遠離似地凝視著他的眉眼——那張比起十年前更加深沉卻又更加動人的容顏,他動了動喉嚨,微微地貼近他,在這一瞬間,他幾乎要吻上那暌違許久的雙唇——但是,他是福康安。
董額氏漫天的鮮紅的血在皚皚雪地中絕艷地綻放,宛若地獄中的彼岸花。
飲過忘川水,從此無情無欲,灑血疆場——這或許已成宿命。
所以他只能遺忘,只能逃。
是不是不再相見,那份噬骨的折磨心痛就會略輕幾分?
“對不起……”他低聲一嘆,任那灼熱的氣息撲在和珅冰冷的臉上,再一次如此呢喃,最後望了他一眼,一步步地退後,直至最終匆匆轉身離開,留下心裡那句難堪出口的——
我愛你。
和珅仿佛一直都沒能回過神來,他呆怔著,腳下一軟跌坐於地——他簡直不敢置信,心跳卻劇烈地跳動著,越來越快,引發一陣痙攣似的劇痛——為福康安彼時心如死灰的表情!這算什麼?!為什麼每一次在他以為自己即將可以將他遺忘的時候,他總要一次次地出現,給他微末希望的同時又在瞬間剝奪地乾淨!
他微張著嘴,急促地喘息著,發亂衣散地癱在地上,卻沒有一絲氣力起身,他越喘越急,一隻手胡亂地在身上掏摸著——不,不對,沒有香包了,他的另一份感情的維繫也早已被他親手刨了乾淨!
入冬伊始,因著乾隆帶著容妃並幾位阿哥近臣巡幸熱河,於避暑山莊接待班禪六世,和珅由於精通藏語而隨駕前往,留下十一阿哥成郡王在京監國,趁此機會明里暗裡反對和珅的幾股勢力就匯合在了一起對“和黨”發起了猛烈攻擊。先是陝西道監察御史曹錫寶狀告和珅家奴恃主橫行,公然冒用一品朝官車駕招搖過世,劾其‘持勢考私,衣服、車馬、居室皆逾制’言之灼灼,然奏摺一上如石沉大海,曹錫寶一怒之下,公然截了和府車駕,帶著順天府的衙役一把火將那轎子燒個精光,大火騰空濃蔭蔽日,一時之下眾人側目,各種流言喧囂塵上,曹氏之勇而無懼一時傳地沸沸揚揚,被人稱為“燒車御史”——物議沸騰,迫使原本不當是回事的乾隆帝在承德也坐不出了,只得下詔宣曹錫寶承德見駕。同時御史謝振定上奏摺以西秦腔yín靡不堪請旨奏禁,以正京城人心——天下無人不知魏長生與和中堂之親密,明眼人一看即知奏禁秦腔也是針對和珅而來。
一時之間,朝上局勢如山雨欲來風滿樓。
和珅卻自巍然不動,仿佛外邊鬧地如何沸反盈天都與他無干,自在承德負責接待班禪一切事宜,並總理籌建“外八廟”工程,乾隆因此命其兼任理藩院尚書,管理蒙、疆、藏,三個地區的一切外交事務。
一日,乾隆以此事笑問和珅,和珅卻提衣跪了:“皇上,奴才從來不敢縱奴逞凶,若真有如此情弊,還請皇上嚴加懲處,殺一儆百!”乾隆不過是說笑幾句,沒承想和珅如此大義凜然,只得將劉全也召來承德,與曹錫寶對簿公堂。劉全一來,衣著寒素周身墜補白髮蒼蒼,一見乾隆就嚇地老淚縱橫,一口一個“冤枉”,言稱和府上下皆小心謹慎,無有驕奴逾制事。乾隆審問才知曹錫寶曾未請旨就將劉全下獄,頓時勃然大怒,以曹錫寶“誣告忠良無中生有以邀虛名”等罪革職。一時間群臣譁然,傅家黨人奔走迎救,乾隆看在眼裡,召協辦大學士紀昀問罪,紀昀年事漸高,又曾經遠戍新疆著實怕了,便違心地在乾隆面前竭力表白,聲稱自己對曹錫寶毫不知情。乾隆見他如此露骨激烈的反應更是認定他是幕後主使,冷冷一笑,遣其速回北京。雖無明懲,紀昀至此聖眷乃絕。
伺候乾隆與容妃進了膳,和珅才從煙波致慡殿退出,剛走進萬壑松風殿,就見眾人早已經等候多時。蘇凌阿吳省欽等人連忙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禮:“和相。”惟有福長安神態複雜地看了和珅一眼,方緩緩起身道安。和珅不以為意地隨手一揚命眾人坐下議事,蘇凌阿先是揚揚自得道:“和相這招將計就計果真厲害,那幫人死也想不到我等早有準備,還白白搭上個曹錫寶!經此一來,和相威權更重,再有敢與您不齊心的,曹錫寶就是榜樣!看看傅家那幫人還敢不敢輕狂——”一句話未說完就想起福長安也在座,這話是把他也繞了進去頓時嚇地噤口不言。一旁的吳省欽是個老翰林了,原本一直在翰林院碌碌無為直到和珅點他中了進士,近來才能逐漸取代紀昀跟在皇帝身邊伺候筆墨,見狀忙轉移話題道:“只是下官不明白,曹氏之事早有耳聞,怎麼平白多出個奏禁西秦腔之事?若說以此攻擊和相,未免太不夠格。”
長安心裡知道此事必緣自永琰的,卻閉口不言,只是冷冷地瞥了蘇凌阿一眼——他出身高貴天生驕傲,若非為了和珅他只怕永遠不屑與這等小人為伍。
“此事雖看起來平平無奇,鋒芒所向也不過是個戲子,但來勢洶洶,步軍統領四下招貼文書說要‘秦腔伶人刻日出京’大有不達目的勢不罷休之勢。”吳省欽沉吟片刻,又道“不過和相必不為此區區小事而亂大謀,我們已拔掉一個曹錫寶,何妨此事就讓他一步,一個優伶,驅逐罷了。”
和珅放下茶盞,第一次開口說話:“……不行。我的人我護不了,明天就有人要騎我頭上!魏長生不得離京!動他雙慶班,就是向我和某叫板——我倒看看,京城有誰敢逐他!”
眾人齊吃一驚,尤以長安為甚——他明知此事是永琰暗中為之,卻鐵了心要與永琰撕破臉為敵,只怕以那嘉親王的心胸,二人正式決裂對面為敵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永琰果真氣急敗壞,一手撥落案上茶碗,一聲脆響之下裂作齏粉。
穆彰阿在旁暗自一驚,只要碰上了和珅,他這主子引以為傲的冷靜自持就煙消雲散,卻依舊低頭道:“和中堂也委實過分了,王爺之尊在眾阿哥中都是頭一份的,在京監國的怎麼著也該是王爺,怎麼一轉眼改為成郡王了?若非和中堂在君前進言,誰人有辦法改得了皇上的主意?”
永琰重重地吐了一口氣,心裡如百爪饒心:他是在向我宣戰!他當年能立得了我如今自然就能改立他人!不論是老十一還是老十七,還不是他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和相爺一句話!你無非就是想告訴我這個道理!那一次,就這麼令你生惡痛覺——我只是想好好愛你,有什麼錯!你就非要恨我至此?!
忽見近侍匆匆進來,剛給永琰行了個禮就忙道:“王爺,京城八百里加急,台灣林慡文反了!殺了縣令知府,自立為王,福建巡撫常青帶兵征討被打地只剩百餘親兵退回大陸——台灣已成孤島,空懸海外!”永琰與穆彰阿都是一驚,暫時將心思從和珅身上收了回來:台灣天地會鬧地厲害,他們早有耳聞,可不過就幾場刁民鬧事,怎麼忽然就鬧到如此不堪收拾的地步?一群烏合之眾占山為王,就能打的官軍屁滾尿流?成個什麼事?!
“常青這混蛋行子!往年進京給我請安我就看他不地道!丟臉跌份到了這份上看我如何整治他!”永琰畢竟心懷家國,此刻也是恨地牙痒痒,卻聽那近侍接著道:“嘉勇公福康安已經主動請纓,督戰台海,如今已來了承德陛見,不日就要出兵!”
穆彰阿倒張大了嘴:“福公爺不是恰逢母喪,還在家丁憂麼?怎麼——”
永琰沉著臉,冷冷一哼:“……看看去。”
從煙波致慡殿跪安出來,福康安並不意外地看到自己的弟弟,在一地將融未融的殘雪中無聲靜立。他揮手摒退跟著的隨從,上前與他並排而行,兩個一般偉岸卻蕭索身影穿過雲山勝地,穿過萬壑松風,踏上芝徑雲堤,待渡過這片波濤萬頃的湖面,承德避暑山莊的正門麗正門就遠遠在望了。
真要踏出了這道門,便是天涯海角永難相見。
他止了步,刀鑿斧刻般嚴正的臉有了一絲鬆動——明明已經立了誓,為何還是放不下——怎麼可能放的下呢?事到如今時至今日,他與他並立於帝國顛峰,卻已註定彼此不得相守的終局!他終究無法漠視親娘的鮮血無法踐踏過傅公府的榮耀,去追求屬於他自己的人生。
什麼功高千古什麼名留青史都不過是禁錮他的一座雕樑畫棟的牢!
可嘆可悲的是他自己走不出來。
“此去台灣,剿匪善後與民生息,也要三五年工夫。待台灣事了,我會請旨督撫閩浙兩廣——總之,不會再回到京城。長安,你好好看著他,替我。我們富察家虧欠他太多——”
“三哥。”福長安轉頭看向逢母大喪後陡然間老了十歲的男人,“你真要這麼做?”
福康安閉上眼——嘴唇哆嗦了一下,就向前邁了一步——
“三哥!湖東的煙雨樓乃擬嘉興煙雨樓而制,湖光山色乃全園之冠,皇上看著可意,下詔挪為和中堂日常辦公起居之用。”福長安終於忍不住了,伸手漫指那雪霧殘靄深處,微微眯起眼眨去泛起一點波光。福康安一愣,下一瞬間,在他的理智還未能理解和消化這個消息之前,就難以自制地轉身向煙雨樓拔足奔去!
門陡然推開,涼風夾著雪片颼颼地刮進來,吹散滿案公文。和珅嘖地一聲,忙彎腰去拾,卻看見那雙眼熟的牛皮皂靴踏在他的眼前。
他有些愕然地抬頭,福康安?——不,不是福康安。大清一等嘉勇公永不會如此衣容不整彷徨無措。
然而眼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男人忽然大踏步地進來,連門都不及掩上就忽然將和珅擁入懷中!
“你做什麼——”和珅在心驚之餘竟泛起了一層顫慄,用力地想推開他,“你們又想做什麼?”
福康安將頭深深地埋進他的肩膀,用盡全身氣力一般地鉗制緊擁著他,兩人身上的一品文武官服都被揉搡地皺成一團,他貪婪地深吸一口氣,聲音卻第一次如此哀傷且無助:“對不起。”
和珅愣住了,那麼多年過去,他無數次午夜夢回都會臆測猜度有朝一日他們不再為敵人究竟會說些什麼,但他,獨獨沒料到這句——對不起……
這一個擁抱,蘊涵了過去十年裡他們所有的相依為命和相爭相忌,如此甜蜜,如此苦澀——
如此心酸,凝結在這離別前最後的膠著里。
福康安終於緩緩鬆開了他,卻捨不得遠離似地凝視著他的眉眼——那張比起十年前更加深沉卻又更加動人的容顏,他動了動喉嚨,微微地貼近他,在這一瞬間,他幾乎要吻上那暌違許久的雙唇——但是,他是福康安。
董額氏漫天的鮮紅的血在皚皚雪地中絕艷地綻放,宛若地獄中的彼岸花。
飲過忘川水,從此無情無欲,灑血疆場——這或許已成宿命。
所以他只能遺忘,只能逃。
是不是不再相見,那份噬骨的折磨心痛就會略輕幾分?
“對不起……”他低聲一嘆,任那灼熱的氣息撲在和珅冰冷的臉上,再一次如此呢喃,最後望了他一眼,一步步地退後,直至最終匆匆轉身離開,留下心裡那句難堪出口的——
我愛你。
和珅仿佛一直都沒能回過神來,他呆怔著,腳下一軟跌坐於地——他簡直不敢置信,心跳卻劇烈地跳動著,越來越快,引發一陣痙攣似的劇痛——為福康安彼時心如死灰的表情!這算什麼?!為什麼每一次在他以為自己即將可以將他遺忘的時候,他總要一次次地出現,給他微末希望的同時又在瞬間剝奪地乾淨!
他微張著嘴,急促地喘息著,發亂衣散地癱在地上,卻沒有一絲氣力起身,他越喘越急,一隻手胡亂地在身上掏摸著——不,不對,沒有香包了,他的另一份感情的維繫也早已被他親手刨了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