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又一想前幾日的匪遇,左詩風這邊肯定也得到了消息,才來這招借刀殺人,穩看他們兩派相爭,到最後漁翁得利。
三人無話,回到住所。
夜半苦思走向庭院,卻聽到細微的聲響。不動聲色的移過去,將自己藏好,細聽,正是左詩風和何玉書在說話。
我弟弟還好?何玉書的聲音。
玉書放心,一切有為兄照顧著呢。左詩風說道,聲音軟軟的,卻不像殷勤。
此次若非事實,我也決不肯與汝等同流合污!我弟弟半點不知情,你們何苦要為難他?
我們也沒有為難的意思,相反,事成之後,遼州總督是汝囊中物!
我不希罕這勞什子,你們只要保我弟弟平安即可。倒是我看那厲山行也是正值之派,此時形勢大好,對他派正有利,他若拿出帳本就可攻到垂成。卻為何還要我去弄來?
你難道不知那付清是何出身,一路上兩人別提有多曖昧,我看那厲山行也被他迷得團團轉,說不定那帳本早被他誘騙了去!
他真的像傳聞那樣嗎?總覺得不像。
兩人又低低說了幾句話,付清已經瞭然。
這何玉書看來已是倒戈了,卻也不是自願,想不到外戚派動作如此迅速,竟然拿了他弟弟當要挾,難怪胸有成竹?這樣看來,廖化是必倒無疑了!
只是,他們太小看了厲山行的人品,完全多此一舉。但是,卻給了自己一個重要的信息。
何玉書這顆活棋,看來是壓對了。
第二天,何玉書又拿出了一個證據,是關於此次賑災的銀兩。京城賑災的銀兩銅銀比例是2:8,而後送的銀兩比例是3:7。此偷梁換柱之舉,實在是罪無可恕了!
加上厲山行拿出的這本帳冊,回朝後,廖化理所當然被扳倒了。朝堂上,付清表現的義憤填膺,把戲做了個十足,北夜王也符合兩句,表現對此舉的完全支持,倒讓其他兩派的人跌足了眼鏡。
然後就是遼州總督的新人選了,難得的是三位欽差大臣一致推舉不畏強權的何玉書,在沒有任何懸念下,這位縣令走馬上任了!
帳本如付清所預料的那樣沒有給北夜王帶來任何把柄,雖然喪失了一大財政來源,但是淹沒了他暗地裡購買馬匹的罪證。那罪證雖然一時查不出來,但是被外戚派知道,還是能惹出不少麻煩。所以若論得失,可以說一半一半吧。
朝臣派開始還以為打擊了北夜王的勢力,而且自己派別的何玉書又升了官職,可謂雙喜臨門,結果一看貿易大權竟然被外戚派搶走了,才悔恨不已,一番舉措全為他人做了嫁衣,兩派的仇恨愈加深厚。
外戚派此番卻是大獲全勝,打擊了北夜王,搶奪了貿易大權,又倒戈了朝臣派的良將,志向滿滿。
當然,最大的勝利者卻是付清,不,應該說是皇帝。
最後一個有利證據便是付清提供的,當然他把功勞全讓給了何玉書。至於那天晚上的密談,只不過讓何玉書明白了兩件事,一是他付清代表的是皇帝,而不是北夜王,作為一個臣子最大的忠誠當然還是給皇帝,第二點就是他弟弟的安全。其實當時付清根本沒有任何舉措,他完全是憑藉當晚無意獲得的消息加上他官場上練就的圓滑說辭,將何玉書忽悠的完全信服。
何玉書現在也是兩重身份了。明面上是外戚派的人,實際上,卻是皇帝的忠臣。
付清此次實在做的漂亮,不負皇恩啊!
付清相信此舉,既能安太后的心,又能安皇帝的心。
最重要的是,離自己的目的,又進了一步。
東虞城,當你沒有了王爺的名號,當你失去一切權利富貴,我要看,你還能從我手中奪去什麼?
22
那天晚上的刺殺事件告一段落,他只要不反抗,陳五的性命也失去了危險。
如他所願的那樣,成為北夜王的男寵,而且,萬千寵愛。
真的是萬千寵愛。
北夜王幾乎走到哪裡都帶著付清,什麼山珍海味,錦衣玉食,精巧奇物,他像他養在籠中的寵物。
付清十分配合的表現他的順從、他的放肆、他的得意。
真奇怪,他一向想要的不就是如今的生活,他有了權勢,連王府最大的管家對待他也是恭恭敬敬,說過諷刺他話語的小廝第二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那個一向冷淡的吳六見了他也要強做出笑容來,說上兩句寒暄。
他在王府中,儼然成了第二個主子。
但是心裡卻總是那麼空。
他還是不敢太過放肆的去想念陳五,北夜王的情緒說變就變,他不敢冒這個險。
便只有遠遠望著。
心像離弦的箭。
每日的追隨、嘆息。
陳五現在連笛子也很少吹,在公眾場合出現的時間更少。
便連見,也成了奢望。
強打起心思,用心的學習,將注意力轉移。
不停的看書、練字、認人,學習謀略,學習怎樣把話說的圓滑、不留把柄,學習如何把事情辦的乾淨、利索。
沒有了陳五,他還有他的權利慾。
他要外出做官。
那是年幼時的夢想,當年如果不是家鄉的地方官沒能提前做好防洪措施,又怎會害的自己家破人亡、流落天涯。
見慣了王府的勢利,觸摸到官場的複雜,但是,真奇怪,那想做個好官的念頭,反而越來越強烈。
尤其,當他的手上已沾染上血腥,心底仿佛重新燃起了一種渴望,他要恕罪。
過去的事無法回頭,他也不悔,但是,他希望能作些什麼,能憑自己的力量改變一些悲慘的命運。
長久的沉寂後,他仿佛又找到一種寄託。
便開始真的認真,像他遇到陳五前那樣,無牽無掛,只有,那個向上的夢想。
北夜王察覺到他情緒的變化,但是,他沒說什麼。
覺得有趣留下來的生命,有著堅韌的生命力,他似乎很享受目前他給予他的地位。
他看得出他的野心。
那在那麼多人眼中反覆出現的渴望。
北夜王不是個吝嗇的人,只要對方付的起代價,他也願意給。
何況,那些從自己府上出去的人,也很少能讓他失望。
男人不該只是作為玩物,只有具備各種感情、抱負,才能更加體現他們的價值。卻也正是這些欲望,讓自己把他們牢牢抓在手中。只不過是放飛的風箏,再怎麼飛的高,飛的遠,還是不能掙脫束縛。
那些人,很明白這點。
付清呢,他是否也明白?
把他收為男寵就是個例外。
因為,他是唯一一個沒有愛上自己的。
北夜王當然看的懂付清的表情,他並不愛自己,而是愛著陳五,這讓他有點小小的煩躁。
有點像個挫折。
但是,北夜王相信世界上沒有自己辦不到的事情,付清的陷落只是早晚。
而且,付清想要出去做官,就必須明白一點,只有把自己全交給他,才能獲得這個權利。
他不會放一個無法把握的人在身邊,若是如此,他寧願折斷他的翅膀,甚至毀了他。
這對他而言,都是十分簡單的事情。
付清卻並不明白北夜王的心思,這不符合他對北夜王的認識。
這個被陰謀和利益收買的男人,付清實在不懂他為何選擇自己。
他確實天資聰穎,卻還未好到能一步登天的地步。那些臣服在他腳下的男子,任何一個都比自己優秀。
相貌和身材更是第一被排除在外的可能。
剩下的,付清只能想到,那也許是北夜王的好奇,或者突然的興趣。
對於這些什麼都不缺乏的人來講,這也許是個更好的理由。
付清雖然有長遠的打算,卻還沒能養成長遠的眼光,現下,他只想儘快提升自己的能力,好早一日從王府中走出去。
對於那個遊戲規則,付清並沒有弄懂裡面的含義。
事實上,他也沒有機會弄懂。
怎麼會有人能拒絕北夜王呢,那是在王府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事情,所以,幾年後,付清才明白了這個規則,他又花費了好些時間來證明自己是個虔誠的受教者,才終於離開王府,開始了嚮往的生活。
但是付清沒有想到,這代價如此沉重,沉重到他恨不得毀了自己。
也許一開始就該安於平凡。
也許一開始,就不該心存妄想。
一開始,就不該遇到這個男人,——
這個男人,這個妄想掌握他一生的男人,剝奪了他所有快樂,打擊了他所有渴望的男人!
付清當時並不明白,他以為他只是他命中的貴人。
是他前程的交易對象。
應該是這種關係不是嗎?
卻是在什麼時候失了控,將自己一步步逼上絕境,無處逃離——
三人無話,回到住所。
夜半苦思走向庭院,卻聽到細微的聲響。不動聲色的移過去,將自己藏好,細聽,正是左詩風和何玉書在說話。
我弟弟還好?何玉書的聲音。
玉書放心,一切有為兄照顧著呢。左詩風說道,聲音軟軟的,卻不像殷勤。
此次若非事實,我也決不肯與汝等同流合污!我弟弟半點不知情,你們何苦要為難他?
我們也沒有為難的意思,相反,事成之後,遼州總督是汝囊中物!
我不希罕這勞什子,你們只要保我弟弟平安即可。倒是我看那厲山行也是正值之派,此時形勢大好,對他派正有利,他若拿出帳本就可攻到垂成。卻為何還要我去弄來?
你難道不知那付清是何出身,一路上兩人別提有多曖昧,我看那厲山行也被他迷得團團轉,說不定那帳本早被他誘騙了去!
他真的像傳聞那樣嗎?總覺得不像。
兩人又低低說了幾句話,付清已經瞭然。
這何玉書看來已是倒戈了,卻也不是自願,想不到外戚派動作如此迅速,竟然拿了他弟弟當要挾,難怪胸有成竹?這樣看來,廖化是必倒無疑了!
只是,他們太小看了厲山行的人品,完全多此一舉。但是,卻給了自己一個重要的信息。
何玉書這顆活棋,看來是壓對了。
第二天,何玉書又拿出了一個證據,是關於此次賑災的銀兩。京城賑災的銀兩銅銀比例是2:8,而後送的銀兩比例是3:7。此偷梁換柱之舉,實在是罪無可恕了!
加上厲山行拿出的這本帳冊,回朝後,廖化理所當然被扳倒了。朝堂上,付清表現的義憤填膺,把戲做了個十足,北夜王也符合兩句,表現對此舉的完全支持,倒讓其他兩派的人跌足了眼鏡。
然後就是遼州總督的新人選了,難得的是三位欽差大臣一致推舉不畏強權的何玉書,在沒有任何懸念下,這位縣令走馬上任了!
帳本如付清所預料的那樣沒有給北夜王帶來任何把柄,雖然喪失了一大財政來源,但是淹沒了他暗地裡購買馬匹的罪證。那罪證雖然一時查不出來,但是被外戚派知道,還是能惹出不少麻煩。所以若論得失,可以說一半一半吧。
朝臣派開始還以為打擊了北夜王的勢力,而且自己派別的何玉書又升了官職,可謂雙喜臨門,結果一看貿易大權竟然被外戚派搶走了,才悔恨不已,一番舉措全為他人做了嫁衣,兩派的仇恨愈加深厚。
外戚派此番卻是大獲全勝,打擊了北夜王,搶奪了貿易大權,又倒戈了朝臣派的良將,志向滿滿。
當然,最大的勝利者卻是付清,不,應該說是皇帝。
最後一個有利證據便是付清提供的,當然他把功勞全讓給了何玉書。至於那天晚上的密談,只不過讓何玉書明白了兩件事,一是他付清代表的是皇帝,而不是北夜王,作為一個臣子最大的忠誠當然還是給皇帝,第二點就是他弟弟的安全。其實當時付清根本沒有任何舉措,他完全是憑藉當晚無意獲得的消息加上他官場上練就的圓滑說辭,將何玉書忽悠的完全信服。
何玉書現在也是兩重身份了。明面上是外戚派的人,實際上,卻是皇帝的忠臣。
付清此次實在做的漂亮,不負皇恩啊!
付清相信此舉,既能安太后的心,又能安皇帝的心。
最重要的是,離自己的目的,又進了一步。
東虞城,當你沒有了王爺的名號,當你失去一切權利富貴,我要看,你還能從我手中奪去什麼?
22
那天晚上的刺殺事件告一段落,他只要不反抗,陳五的性命也失去了危險。
如他所願的那樣,成為北夜王的男寵,而且,萬千寵愛。
真的是萬千寵愛。
北夜王幾乎走到哪裡都帶著付清,什麼山珍海味,錦衣玉食,精巧奇物,他像他養在籠中的寵物。
付清十分配合的表現他的順從、他的放肆、他的得意。
真奇怪,他一向想要的不就是如今的生活,他有了權勢,連王府最大的管家對待他也是恭恭敬敬,說過諷刺他話語的小廝第二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那個一向冷淡的吳六見了他也要強做出笑容來,說上兩句寒暄。
他在王府中,儼然成了第二個主子。
但是心裡卻總是那麼空。
他還是不敢太過放肆的去想念陳五,北夜王的情緒說變就變,他不敢冒這個險。
便只有遠遠望著。
心像離弦的箭。
每日的追隨、嘆息。
陳五現在連笛子也很少吹,在公眾場合出現的時間更少。
便連見,也成了奢望。
強打起心思,用心的學習,將注意力轉移。
不停的看書、練字、認人,學習謀略,學習怎樣把話說的圓滑、不留把柄,學習如何把事情辦的乾淨、利索。
沒有了陳五,他還有他的權利慾。
他要外出做官。
那是年幼時的夢想,當年如果不是家鄉的地方官沒能提前做好防洪措施,又怎會害的自己家破人亡、流落天涯。
見慣了王府的勢利,觸摸到官場的複雜,但是,真奇怪,那想做個好官的念頭,反而越來越強烈。
尤其,當他的手上已沾染上血腥,心底仿佛重新燃起了一種渴望,他要恕罪。
過去的事無法回頭,他也不悔,但是,他希望能作些什麼,能憑自己的力量改變一些悲慘的命運。
長久的沉寂後,他仿佛又找到一種寄託。
便開始真的認真,像他遇到陳五前那樣,無牽無掛,只有,那個向上的夢想。
北夜王察覺到他情緒的變化,但是,他沒說什麼。
覺得有趣留下來的生命,有著堅韌的生命力,他似乎很享受目前他給予他的地位。
他看得出他的野心。
那在那麼多人眼中反覆出現的渴望。
北夜王不是個吝嗇的人,只要對方付的起代價,他也願意給。
何況,那些從自己府上出去的人,也很少能讓他失望。
男人不該只是作為玩物,只有具備各種感情、抱負,才能更加體現他們的價值。卻也正是這些欲望,讓自己把他們牢牢抓在手中。只不過是放飛的風箏,再怎麼飛的高,飛的遠,還是不能掙脫束縛。
那些人,很明白這點。
付清呢,他是否也明白?
把他收為男寵就是個例外。
因為,他是唯一一個沒有愛上自己的。
北夜王當然看的懂付清的表情,他並不愛自己,而是愛著陳五,這讓他有點小小的煩躁。
有點像個挫折。
但是,北夜王相信世界上沒有自己辦不到的事情,付清的陷落只是早晚。
而且,付清想要出去做官,就必須明白一點,只有把自己全交給他,才能獲得這個權利。
他不會放一個無法把握的人在身邊,若是如此,他寧願折斷他的翅膀,甚至毀了他。
這對他而言,都是十分簡單的事情。
付清卻並不明白北夜王的心思,這不符合他對北夜王的認識。
這個被陰謀和利益收買的男人,付清實在不懂他為何選擇自己。
他確實天資聰穎,卻還未好到能一步登天的地步。那些臣服在他腳下的男子,任何一個都比自己優秀。
相貌和身材更是第一被排除在外的可能。
剩下的,付清只能想到,那也許是北夜王的好奇,或者突然的興趣。
對於這些什麼都不缺乏的人來講,這也許是個更好的理由。
付清雖然有長遠的打算,卻還沒能養成長遠的眼光,現下,他只想儘快提升自己的能力,好早一日從王府中走出去。
對於那個遊戲規則,付清並沒有弄懂裡面的含義。
事實上,他也沒有機會弄懂。
怎麼會有人能拒絕北夜王呢,那是在王府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事情,所以,幾年後,付清才明白了這個規則,他又花費了好些時間來證明自己是個虔誠的受教者,才終於離開王府,開始了嚮往的生活。
但是付清沒有想到,這代價如此沉重,沉重到他恨不得毀了自己。
也許一開始就該安於平凡。
也許一開始,就不該心存妄想。
一開始,就不該遇到這個男人,——
這個男人,這個妄想掌握他一生的男人,剝奪了他所有快樂,打擊了他所有渴望的男人!
付清當時並不明白,他以為他只是他命中的貴人。
是他前程的交易對象。
應該是這種關係不是嗎?
卻是在什麼時候失了控,將自己一步步逼上絕境,無處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