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陳煥之想了一下,晚上的100米決賽還好說,反正跳遠結束後就能用消除疲勞了,但複賽這個可就真是,她跟劉鑫源面面相覷,“教練,這個……”
劉鑫源先下手為強,“反正你通過複賽就行,跳遠怎麼弄我不干涉,策略問題找老田商量吧。”說完見陳煥之默默地用譴責的目光看他,他又補充兩句,“不過找老田他也沒辦法,頂多就是讓你前兩跳、前三跳就樹立優勢唄。但是你要是在這上面消耗體力太多,那複賽還能拿出來多少水平?這雖然說是大學生運動會,不過好多運動員實際上都是大學生,尤其是美國牙買加這樣培養的很多。複賽水平也不會太低的,你要是跟之前似的散步弄個11秒6幾、7幾的,那就真翻船了,咱可丟不起這個人。”
田有利也幾乎是同時拿到的賽程表,他第一件事就是在心裡暗罵鵬城組委會瞎排賽程,這要是別人辦的比賽也就算了,自己家主辦的,明知道陳煥之今年要兼項還不給行個方便。
罵完了想起來,好像這賽程提前三個月就開始排了,那時候陳煥之才剛開始練跳遠沒多久,一場正式比賽都沒參加過,誰知道她能一上來就出戰今年的大運會呀。
那指望著陳煥之放棄100米複賽?別說她本人不同意,就算當初支持他把陳煥之忽悠過來練跳遠的主任們也不能同意啊。
田有利覺得自己這個跳遠跟個見不得人的私生子似的,平時倒是好說好商量,一旦發生衝突了就得毫不猶豫靠邊站,雖然你100米號稱皇冠上的明珠比其他所有項目都受重視、雖然陳煥之人家主項就是100米比跳遠早練好幾年、雖然……田有利嘆了口氣,好吧,確實理虧,他還是找找人看能不能人工干涉一下決賽的抽籤結果吧。
最好讓陳煥之的100米複賽分到最後一組。
跳遠決賽一共12個人、晚上7點整開始,全程大約一個半小時左右,而百米複賽是7點45開始,一共三組,八分鐘一組,也就是說如果陳煥之第三組出場,那她在跳遠決賽上差不多能跳四次,當然考慮到她也要保留體力肯定不會這邊跳完馬上就去那邊跑,那就是三次,等她跑完回來,如果陳煥之排名靠前而其他人動作比較慢,那她說不定還能視情況來個最後一跳。
沒等陳煥之找過來,田有利先找她把這個事情如何如何一說,又說,“這次大運會你就當是世錦賽前的一次練兵,你最近訓練進步這麼快,只要能把訓練中的水平發揮個90%,那就有很大的勝算了。”最後不知道是安慰陳煥之還是安慰自己,“而且跳次少了也未必是吃了多大的虧,畢竟還是前三跳的時候體力最充足了,容易出好成績,到後面基本上盡人事聽天命了。”
陳煥之反倒說,“您放心吧,我既然上場比賽,那無論哪個都是衝著贏去的,不會給別人機會的。”
嘴上放話再響亮,也得比賽場上見真章。
到了鵬城入住運動員村,陳煥之光是晚上去餐廳吃飯就看到了不少各國熟人,有叫的上來名字的、也有只是臉熟的,目測怎麼也得有1/3的人跟世錦賽、奧運會的時候重合。
劉鑫源還覺得她是來毆打小朋友,豈知這些外國小朋友們也跟他們自己國家的一樣,都不是什麼真正的小朋友。
尤其是美國大學出了名的寬進嚴出,而且也並不會因為你是世界冠軍而有所寬容,學時不夠就給我趁著賽季間隙補夠、論文和答辯也都跟普通大學生一視同仁,通不過就接著上,四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六年。
大運會要求是在校大學生以及年齡範圍在17-28歲之間,陳煥之之前還覺得大概很多人像她一樣高中後一兩年才高考上大學,所以年齡上限才這麼高,結果碰到幾個熟人一問,根本不是,都是上了大學五六年、乃至七八年還畢不了業的老大學生了。
“我還以為運動員主體得是大學生裡面的業餘愛好者呢。”陳煥之跟蘇圓圓吐槽,“這樣看起來,不就是個年齡範圍更大點的世青賽嘛。”
蘇圓圓笑,“你剛知道啊,大運會一直是這樣的,我姐還參加過上屆大運會呢,她是正好去年終於畢業了,要是不畢業正好也能壓著年齡線進來。”
這次的接力陣容是蘇圓圓、鄭春莎、黃婭鷗和陳煥之,蘇方方和元繪雲都已經大學畢業了,沒法參賽。所以這次的比賽徐指導給她們的指示也是“能贏最好,不能贏也沒關係,主要目的是試驗陣容、發現問題。”
不過接力比賽是田徑的壓軸,現在還不必考慮。陳煥之16號上午輕取百米預賽小組第一、下午的資格賽上第一跳就過了6米55的及格線晉級決賽,直接放棄了後面的兩跳。
17號下午陳煥之足足花了兩個半小時,做了比平時更充分的熱身,看得劉鑫源不停在旁邊確認,“體力還足夠嗎?”
當然足夠。陳煥之結束熱身後給自己來個疲勞消除,瞬間神清氣爽精神煥發,既活動開了身體也沒有任何體力被過度消耗的感覺。
在去跳遠檢錄前,劉鑫源掐著表跟陳煥之和田有利確認,“小陳複賽在第三組,大約是7點50檢錄、8點進場上道。她最少得提前25分鐘停止劇烈運動保存體力。所以如果7點30分之前前三跳都能結束,那最好不過。如果不能,那就是我們之前商量好的:在7點30到35分之間,如果要跳第三跳,那助跑距離必須控制在30米以內、用12或14步助跑起跳;如果第三跳輪到她的時候已經超過7點35分了,那不管當時比賽時什麼局面,小陳必須放棄這次試跳。”
劉鑫源主要是要田有利的保證,怕他臨時在場外給陳煥之施加壓力,“對吧老田,這是我們商量好的。”
田有利無可奈何點頭,這方案大領導都通過了,他還能說什麼呀。
於是陳煥之就背上自己裝備越發多的大包包,跟著引導員去檢錄了。
這是陳煥之的第三場跳遠正式比賽,她今年一共就參加了五站鑽石聯賽,其中兩站鑽石項目是100米、三站鑽石項目是200米。現在12站過去只剩最後的蘇黎世和布魯塞爾兩站,6站100米的、6站200米的,本來今年重點不在100米上,說有空就參加一下沒空拉倒,結果現在一算,100米兩站全勝積8分,跟一站第一、兩站第二的凱羅爾並列鑽石積分榜第一,等世錦賽後如果有興趣去把最後一站跑了,再加8分,那妥妥地今年大鑽石又到手了,她也將拿到自己的第一個衛冕世界冠軍。
至於200米也比預想的要好得多,是的,創造每年賽季最好成績的那幾個人里總是沒有陳煥之,近幾年大家的成績排排名她也排不進前面,但她勝在穩定呀。
而且把全球的200米好手撥拉撥拉,數一數二沒有她,數到前五那肯定能把她包括進去。
比如卡貝爾今年的最好成績跑到21秒88,同時也是本賽季世界最好成績,讓人只能默念服氣服氣,但她鑽石聯賽大部分時候成績都在22秒2到22秒5之間徘徊。
其他人也差不多,不管是老當益壯的傑特爾、還是400兼200的勞斯瑞爾,成績都有個0.5秒左右的波動。
相比之下陳煥之的成績波動範圍就要小得多了,她的個人最好成績是22秒09,正是上個月在鑽石聯賽摩納哥站剛剛創造的,這個成績在今年只能排到世界第四好,但她在所參加的另外兩站鑽石聯賽上的成績分別是22秒23和22秒31,三站下來兩次冠軍一次季軍積9分,居然領跑了積分榜,也有很大機會問鼎總冠軍。
劉鑫源先下手為強,“反正你通過複賽就行,跳遠怎麼弄我不干涉,策略問題找老田商量吧。”說完見陳煥之默默地用譴責的目光看他,他又補充兩句,“不過找老田他也沒辦法,頂多就是讓你前兩跳、前三跳就樹立優勢唄。但是你要是在這上面消耗體力太多,那複賽還能拿出來多少水平?這雖然說是大學生運動會,不過好多運動員實際上都是大學生,尤其是美國牙買加這樣培養的很多。複賽水平也不會太低的,你要是跟之前似的散步弄個11秒6幾、7幾的,那就真翻船了,咱可丟不起這個人。”
田有利也幾乎是同時拿到的賽程表,他第一件事就是在心裡暗罵鵬城組委會瞎排賽程,這要是別人辦的比賽也就算了,自己家主辦的,明知道陳煥之今年要兼項還不給行個方便。
罵完了想起來,好像這賽程提前三個月就開始排了,那時候陳煥之才剛開始練跳遠沒多久,一場正式比賽都沒參加過,誰知道她能一上來就出戰今年的大運會呀。
那指望著陳煥之放棄100米複賽?別說她本人不同意,就算當初支持他把陳煥之忽悠過來練跳遠的主任們也不能同意啊。
田有利覺得自己這個跳遠跟個見不得人的私生子似的,平時倒是好說好商量,一旦發生衝突了就得毫不猶豫靠邊站,雖然你100米號稱皇冠上的明珠比其他所有項目都受重視、雖然陳煥之人家主項就是100米比跳遠早練好幾年、雖然……田有利嘆了口氣,好吧,確實理虧,他還是找找人看能不能人工干涉一下決賽的抽籤結果吧。
最好讓陳煥之的100米複賽分到最後一組。
跳遠決賽一共12個人、晚上7點整開始,全程大約一個半小時左右,而百米複賽是7點45開始,一共三組,八分鐘一組,也就是說如果陳煥之第三組出場,那她在跳遠決賽上差不多能跳四次,當然考慮到她也要保留體力肯定不會這邊跳完馬上就去那邊跑,那就是三次,等她跑完回來,如果陳煥之排名靠前而其他人動作比較慢,那她說不定還能視情況來個最後一跳。
沒等陳煥之找過來,田有利先找她把這個事情如何如何一說,又說,“這次大運會你就當是世錦賽前的一次練兵,你最近訓練進步這麼快,只要能把訓練中的水平發揮個90%,那就有很大的勝算了。”最後不知道是安慰陳煥之還是安慰自己,“而且跳次少了也未必是吃了多大的虧,畢竟還是前三跳的時候體力最充足了,容易出好成績,到後面基本上盡人事聽天命了。”
陳煥之反倒說,“您放心吧,我既然上場比賽,那無論哪個都是衝著贏去的,不會給別人機會的。”
嘴上放話再響亮,也得比賽場上見真章。
到了鵬城入住運動員村,陳煥之光是晚上去餐廳吃飯就看到了不少各國熟人,有叫的上來名字的、也有只是臉熟的,目測怎麼也得有1/3的人跟世錦賽、奧運會的時候重合。
劉鑫源還覺得她是來毆打小朋友,豈知這些外國小朋友們也跟他們自己國家的一樣,都不是什麼真正的小朋友。
尤其是美國大學出了名的寬進嚴出,而且也並不會因為你是世界冠軍而有所寬容,學時不夠就給我趁著賽季間隙補夠、論文和答辯也都跟普通大學生一視同仁,通不過就接著上,四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六年。
大運會要求是在校大學生以及年齡範圍在17-28歲之間,陳煥之之前還覺得大概很多人像她一樣高中後一兩年才高考上大學,所以年齡上限才這麼高,結果碰到幾個熟人一問,根本不是,都是上了大學五六年、乃至七八年還畢不了業的老大學生了。
“我還以為運動員主體得是大學生裡面的業餘愛好者呢。”陳煥之跟蘇圓圓吐槽,“這樣看起來,不就是個年齡範圍更大點的世青賽嘛。”
蘇圓圓笑,“你剛知道啊,大運會一直是這樣的,我姐還參加過上屆大運會呢,她是正好去年終於畢業了,要是不畢業正好也能壓著年齡線進來。”
這次的接力陣容是蘇圓圓、鄭春莎、黃婭鷗和陳煥之,蘇方方和元繪雲都已經大學畢業了,沒法參賽。所以這次的比賽徐指導給她們的指示也是“能贏最好,不能贏也沒關係,主要目的是試驗陣容、發現問題。”
不過接力比賽是田徑的壓軸,現在還不必考慮。陳煥之16號上午輕取百米預賽小組第一、下午的資格賽上第一跳就過了6米55的及格線晉級決賽,直接放棄了後面的兩跳。
17號下午陳煥之足足花了兩個半小時,做了比平時更充分的熱身,看得劉鑫源不停在旁邊確認,“體力還足夠嗎?”
當然足夠。陳煥之結束熱身後給自己來個疲勞消除,瞬間神清氣爽精神煥發,既活動開了身體也沒有任何體力被過度消耗的感覺。
在去跳遠檢錄前,劉鑫源掐著表跟陳煥之和田有利確認,“小陳複賽在第三組,大約是7點50檢錄、8點進場上道。她最少得提前25分鐘停止劇烈運動保存體力。所以如果7點30分之前前三跳都能結束,那最好不過。如果不能,那就是我們之前商量好的:在7點30到35分之間,如果要跳第三跳,那助跑距離必須控制在30米以內、用12或14步助跑起跳;如果第三跳輪到她的時候已經超過7點35分了,那不管當時比賽時什麼局面,小陳必須放棄這次試跳。”
劉鑫源主要是要田有利的保證,怕他臨時在場外給陳煥之施加壓力,“對吧老田,這是我們商量好的。”
田有利無可奈何點頭,這方案大領導都通過了,他還能說什麼呀。
於是陳煥之就背上自己裝備越發多的大包包,跟著引導員去檢錄了。
這是陳煥之的第三場跳遠正式比賽,她今年一共就參加了五站鑽石聯賽,其中兩站鑽石項目是100米、三站鑽石項目是200米。現在12站過去只剩最後的蘇黎世和布魯塞爾兩站,6站100米的、6站200米的,本來今年重點不在100米上,說有空就參加一下沒空拉倒,結果現在一算,100米兩站全勝積8分,跟一站第一、兩站第二的凱羅爾並列鑽石積分榜第一,等世錦賽後如果有興趣去把最後一站跑了,再加8分,那妥妥地今年大鑽石又到手了,她也將拿到自己的第一個衛冕世界冠軍。
至於200米也比預想的要好得多,是的,創造每年賽季最好成績的那幾個人里總是沒有陳煥之,近幾年大家的成績排排名她也排不進前面,但她勝在穩定呀。
而且把全球的200米好手撥拉撥拉,數一數二沒有她,數到前五那肯定能把她包括進去。
比如卡貝爾今年的最好成績跑到21秒88,同時也是本賽季世界最好成績,讓人只能默念服氣服氣,但她鑽石聯賽大部分時候成績都在22秒2到22秒5之間徘徊。
其他人也差不多,不管是老當益壯的傑特爾、還是400兼200的勞斯瑞爾,成績都有個0.5秒左右的波動。
相比之下陳煥之的成績波動範圍就要小得多了,她的個人最好成績是22秒09,正是上個月在鑽石聯賽摩納哥站剛剛創造的,這個成績在今年只能排到世界第四好,但她在所參加的另外兩站鑽石聯賽上的成績分別是22秒23和22秒31,三站下來兩次冠軍一次季軍積9分,居然領跑了積分榜,也有很大機會問鼎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