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利之所在而已。
第二天的春季邀請賽上接力隊伍一共八組,其中還有兩組是高中生隊伍,陳煥之100、200都沒跑,專為參加晚上這場接力比賽而來。
看台上除了短跨的幾位教練,還有一直在這裡訓練的跳高隊教練高坤明和專門從西海岸跑過來跟他們會合的跳遠隊教練田有利。
田有利本來在看台另一邊看金一鳴的跳遠比賽,這會兒連心愛的弟子比賽都不管了,專程繞過來跟他們一起圍觀陳煥之。
兩三年前田有利曾經想拐陳煥之也練一練跳遠,這個事兒當時隨著陳煥之的跟腱斷裂不了了之,但他現在看著更可疑了。
“老田,小金這會兒不正在那邊跳著麼。”劉鑫源問,他的意思就是你過來幹嘛?
田有利眯著眼笑,“讓他自己先跳吧,我在這兒看會兒,不著急。”事實上男子跳遠那邊前三跳已經跳完,金一鳴穩坐第一名,因為體力問題,世界上絕大多數跳遠比賽的冠軍都在前三跳就已經決定好了。
徐指導也是一隻眼睛盯著賽場一隻眼睛時不時地瞄一眼田有利,他知道得比劉鑫源更多一點,自從去年跳遠女將蔣琪腳趾受傷、先是半年報廢接著傷愈後成績大幅下降開始,上面就有人提出要讓陳煥之試試跳遠。
跳遠曾經是百米飛人們常見的兼項之一,雖說現在隨著各種訓練的專業化,這樣兼項並且還能取得成績的人越來越少,但是距離上一個同時統治兩個項目的女飛人瓊斯的時代才過去了不到十年,人們關於飛人們跳遠的記憶還未模糊,經常有人會在採訪的時候問陳煥之,這個新一代的女飛人會不會嘗試一下跳遠項目。
陳煥之也一直很坦率地說嘗試過,成績並不理想。
但陳煥之所謂的“試過”在專業教練眼中就是個笑話,讓金一鳴意思意思示範兩次自己跳個五六次就叫試過?沒有系統訓練的嘗試根本不能算數。而且陳煥之無論身高還是在短跑運動員中略輕的體重、還有她的上下身比例,在跳遠教練的眼中都非常完美,更完美的是她開始練習以前就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快的助跑速度。
但是田管中心在對多發展一個奪金點如此渴望的情況下,還能抗住田有利的遊說這麼長時間,最大的顧慮就是陳煥之的跟腱。
跳遠落地瞬間對膝蓋和跟腱的衝擊非常大,尤其是對陳煥之這樣沒有從小系統訓練、姿勢未必標準,卻已經有了絕快的速度、巨大的衝力的人來說。
因此哪怕田有利只要在國內就三天兩頭地跑去找馮主任談心,也始終沒人安排陳煥之練一練跳遠。
直到今年,從08年末她跟腱手術後到現在已經兩年多,而她傷勢痊癒重返賽場也已經將近兩年,這兩年來無論多大的訓練強度、多麼密集的比賽日程,陳煥之的主管隊醫再沒有報告過一次傷情,哪怕是訓練中普通的肌肉拉傷都沒有過。
而上屆柏林世錦賽中差一點點就能進決賽的蔣琪傷愈後,眼看著三月份都快過完了,她還連大邱世錦賽門票的邊兒都沒摸到呢。
徐指導估摸著,這是上面終於急了,想讓陳煥之試試跳遠了,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打算讓她什麼時候練、這會不會擠占她本來就不多的接力合練時間。
——157——
現在場邊教練組裡最淡定的就是跨欄的巴慧君和跳高的高坤明,倆人的項目都已經結束,這會兒無所事事,只是在旁邊圍觀著徐指導和劉鑫源對田有利的圍剿。
但是田有利一被問起就笑眯眯,只是說,“看比賽、看比賽,咱們當觀眾的可得好好給孩子們加油。”
那徐指導只能偃旗息鼓了,他費這麼大勁可不就是為了仔細觀察隊員們的磨合情況嘛,為此今天還特地撒出去三個隊醫站在看台的不同角度錄像,萬一賽事主辦方又不給影像,也不妨礙他回去研究。
比賽一開始,劉鑫源也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到了田徑場上,這次既是一次初步的測試也是徐指導的一次嘗試,目的直指明年的奧運會。
蘇方方今年冬天的狀態依然神勇,百米成績是隊內僅次於陳煥之的,在中國女子短跑接力隊內,百米跑道上,陳煥之是一個檔次,蘇方方是一個檔次,蘇圓圓、元繪雲、鄭春莎同為第三個檔次,跨欄的黃婭鷗是最後一檔。
但這一次徐指導依然把蘇方方放在了替補的位置上——哪怕她現在再快、狀態再好,誰能保證明年在倫敦她依然能有這個狀態呢?如果不趁現在開始做準備,難道要到時候再對著新人們抓瞎嗎?
元繪雲是這次的第三棒,而銜接她和蘇圓圓的第二棒是鄭春莎。
比起蘇圓圓和鄭春莎這一對冤家在賽場上能不能摒棄私人恩怨通力合作,徐指導更關心元繪雲跟陳煥之配合得怎麼樣。
如果說中國隊有什麼能夠拿出來跟比利時、俄羅斯這樣的世界次級強隊競爭的,那就是陳煥之所帶來的優勢了,因此不管陳煥之跑第幾棒,她的前後棒次人選最重要的標準就是能跟她配合好。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發揮不出陳煥之的速度,那最少以目前的情況,中國隊其他人的實力是不足以站在世界賽場上與人競爭的。
與IMG的邀請賽一樣,堪薩斯州立大學的春季邀請賽運動員成分同樣複雜,從世界頂尖高手到本地田徑俱樂部的成員乃至於高中生都有分布,在4X100米的比賽中除了中國隊是國家隊出動以外,實力最強的當屬堪薩斯州立大學的校隊了。
雖說是校隊,但這些大學生們同樣是職業運動員,只不過是拿了獎學金上大學順便參加比賽。陳煥之在世錦賽等國際大賽賽場上能碰到的美國運動員只是美國龐大田徑體系中的一小部分,她們中只有極少數能夠通過每年的全美選拔賽代表國家參賽,其他人雖然實力卓著,卻只能通過經濟人的運作出現在商業比賽的賽場上。
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田徑隊強項是跳高,曾經出過一屆世錦賽亞軍、兩屆NCAA田徑錦標賽冠軍,這也是為什麼田管中心選擇了這裡作為跳高隊的集訓地。
相對而言,她們的短跑實力跟全美頂級基本沒什麼關係,但是當元繪雲的彎道跑過一半的時候還是漸漸被第六道的校隊超過去了。
“彎道上小元還是不如小蘇。”徐指導不自覺地輕輕敲著看台的鐵欄杆,目光緊緊地追隨著元繪雲的身影。
劉鑫源也點點頭,不過他更關注的是,“這場贏了。”
都快進交接區了,元繪雲才只落後第六道的美國姑娘一個身位,雖然眼看著差距有逐漸拉大的趨勢,但在她們的距離變得不可挽回前,只要陳煥之接過了交接棒,追平這點差距對她來說50米都用不了。
劉鑫源默默地、帶點不由自主地得意:哪怕我叫她隨便跑跑別用力也是一樣。
陳煥之回頭關注著元繪雲,在她通過地上的標記時也向前跑了起來,“比從蘇方方手裡接棒時候起跑快。”徐指導說,“元繪雲最後的衝刺速度比蘇方方快一些。”
劉鑫源默默點頭,是這樣,可是她讓陳煥之快的這一點足以彌補她和蘇方方彎道上的差距嗎?
堪薩斯校隊的三四棒成功交接後又跑出了兩三米,元繪雲才把接力棒塞在了陳煥之掌心。
徐指導看著陳煥之握緊了手裡的接力棒開始加速,他鬆了口氣直起身子,“行了,贏了。”回頭問田有利,“老田你不回去看看金一鳴?我看那邊第四跳好像到他了。”
第二天的春季邀請賽上接力隊伍一共八組,其中還有兩組是高中生隊伍,陳煥之100、200都沒跑,專為參加晚上這場接力比賽而來。
看台上除了短跨的幾位教練,還有一直在這裡訓練的跳高隊教練高坤明和專門從西海岸跑過來跟他們會合的跳遠隊教練田有利。
田有利本來在看台另一邊看金一鳴的跳遠比賽,這會兒連心愛的弟子比賽都不管了,專程繞過來跟他們一起圍觀陳煥之。
兩三年前田有利曾經想拐陳煥之也練一練跳遠,這個事兒當時隨著陳煥之的跟腱斷裂不了了之,但他現在看著更可疑了。
“老田,小金這會兒不正在那邊跳著麼。”劉鑫源問,他的意思就是你過來幹嘛?
田有利眯著眼笑,“讓他自己先跳吧,我在這兒看會兒,不著急。”事實上男子跳遠那邊前三跳已經跳完,金一鳴穩坐第一名,因為體力問題,世界上絕大多數跳遠比賽的冠軍都在前三跳就已經決定好了。
徐指導也是一隻眼睛盯著賽場一隻眼睛時不時地瞄一眼田有利,他知道得比劉鑫源更多一點,自從去年跳遠女將蔣琪腳趾受傷、先是半年報廢接著傷愈後成績大幅下降開始,上面就有人提出要讓陳煥之試試跳遠。
跳遠曾經是百米飛人們常見的兼項之一,雖說現在隨著各種訓練的專業化,這樣兼項並且還能取得成績的人越來越少,但是距離上一個同時統治兩個項目的女飛人瓊斯的時代才過去了不到十年,人們關於飛人們跳遠的記憶還未模糊,經常有人會在採訪的時候問陳煥之,這個新一代的女飛人會不會嘗試一下跳遠項目。
陳煥之也一直很坦率地說嘗試過,成績並不理想。
但陳煥之所謂的“試過”在專業教練眼中就是個笑話,讓金一鳴意思意思示範兩次自己跳個五六次就叫試過?沒有系統訓練的嘗試根本不能算數。而且陳煥之無論身高還是在短跑運動員中略輕的體重、還有她的上下身比例,在跳遠教練的眼中都非常完美,更完美的是她開始練習以前就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快的助跑速度。
但是田管中心在對多發展一個奪金點如此渴望的情況下,還能抗住田有利的遊說這麼長時間,最大的顧慮就是陳煥之的跟腱。
跳遠落地瞬間對膝蓋和跟腱的衝擊非常大,尤其是對陳煥之這樣沒有從小系統訓練、姿勢未必標準,卻已經有了絕快的速度、巨大的衝力的人來說。
因此哪怕田有利只要在國內就三天兩頭地跑去找馮主任談心,也始終沒人安排陳煥之練一練跳遠。
直到今年,從08年末她跟腱手術後到現在已經兩年多,而她傷勢痊癒重返賽場也已經將近兩年,這兩年來無論多大的訓練強度、多麼密集的比賽日程,陳煥之的主管隊醫再沒有報告過一次傷情,哪怕是訓練中普通的肌肉拉傷都沒有過。
而上屆柏林世錦賽中差一點點就能進決賽的蔣琪傷愈後,眼看著三月份都快過完了,她還連大邱世錦賽門票的邊兒都沒摸到呢。
徐指導估摸著,這是上面終於急了,想讓陳煥之試試跳遠了,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打算讓她什麼時候練、這會不會擠占她本來就不多的接力合練時間。
——157——
現在場邊教練組裡最淡定的就是跨欄的巴慧君和跳高的高坤明,倆人的項目都已經結束,這會兒無所事事,只是在旁邊圍觀著徐指導和劉鑫源對田有利的圍剿。
但是田有利一被問起就笑眯眯,只是說,“看比賽、看比賽,咱們當觀眾的可得好好給孩子們加油。”
那徐指導只能偃旗息鼓了,他費這麼大勁可不就是為了仔細觀察隊員們的磨合情況嘛,為此今天還特地撒出去三個隊醫站在看台的不同角度錄像,萬一賽事主辦方又不給影像,也不妨礙他回去研究。
比賽一開始,劉鑫源也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到了田徑場上,這次既是一次初步的測試也是徐指導的一次嘗試,目的直指明年的奧運會。
蘇方方今年冬天的狀態依然神勇,百米成績是隊內僅次於陳煥之的,在中國女子短跑接力隊內,百米跑道上,陳煥之是一個檔次,蘇方方是一個檔次,蘇圓圓、元繪雲、鄭春莎同為第三個檔次,跨欄的黃婭鷗是最後一檔。
但這一次徐指導依然把蘇方方放在了替補的位置上——哪怕她現在再快、狀態再好,誰能保證明年在倫敦她依然能有這個狀態呢?如果不趁現在開始做準備,難道要到時候再對著新人們抓瞎嗎?
元繪雲是這次的第三棒,而銜接她和蘇圓圓的第二棒是鄭春莎。
比起蘇圓圓和鄭春莎這一對冤家在賽場上能不能摒棄私人恩怨通力合作,徐指導更關心元繪雲跟陳煥之配合得怎麼樣。
如果說中國隊有什麼能夠拿出來跟比利時、俄羅斯這樣的世界次級強隊競爭的,那就是陳煥之所帶來的優勢了,因此不管陳煥之跑第幾棒,她的前後棒次人選最重要的標準就是能跟她配合好。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發揮不出陳煥之的速度,那最少以目前的情況,中國隊其他人的實力是不足以站在世界賽場上與人競爭的。
與IMG的邀請賽一樣,堪薩斯州立大學的春季邀請賽運動員成分同樣複雜,從世界頂尖高手到本地田徑俱樂部的成員乃至於高中生都有分布,在4X100米的比賽中除了中國隊是國家隊出動以外,實力最強的當屬堪薩斯州立大學的校隊了。
雖說是校隊,但這些大學生們同樣是職業運動員,只不過是拿了獎學金上大學順便參加比賽。陳煥之在世錦賽等國際大賽賽場上能碰到的美國運動員只是美國龐大田徑體系中的一小部分,她們中只有極少數能夠通過每年的全美選拔賽代表國家參賽,其他人雖然實力卓著,卻只能通過經濟人的運作出現在商業比賽的賽場上。
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田徑隊強項是跳高,曾經出過一屆世錦賽亞軍、兩屆NCAA田徑錦標賽冠軍,這也是為什麼田管中心選擇了這裡作為跳高隊的集訓地。
相對而言,她們的短跑實力跟全美頂級基本沒什麼關係,但是當元繪雲的彎道跑過一半的時候還是漸漸被第六道的校隊超過去了。
“彎道上小元還是不如小蘇。”徐指導不自覺地輕輕敲著看台的鐵欄杆,目光緊緊地追隨著元繪雲的身影。
劉鑫源也點點頭,不過他更關注的是,“這場贏了。”
都快進交接區了,元繪雲才只落後第六道的美國姑娘一個身位,雖然眼看著差距有逐漸拉大的趨勢,但在她們的距離變得不可挽回前,只要陳煥之接過了交接棒,追平這點差距對她來說50米都用不了。
劉鑫源默默地、帶點不由自主地得意:哪怕我叫她隨便跑跑別用力也是一樣。
陳煥之回頭關注著元繪雲,在她通過地上的標記時也向前跑了起來,“比從蘇方方手裡接棒時候起跑快。”徐指導說,“元繪雲最後的衝刺速度比蘇方方快一些。”
劉鑫源默默點頭,是這樣,可是她讓陳煥之快的這一點足以彌補她和蘇方方彎道上的差距嗎?
堪薩斯校隊的三四棒成功交接後又跑出了兩三米,元繪雲才把接力棒塞在了陳煥之掌心。
徐指導看著陳煥之握緊了手裡的接力棒開始加速,他鬆了口氣直起身子,“行了,贏了。”回頭問田有利,“老田你不回去看看金一鳴?我看那邊第四跳好像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