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張小碗送了她到門口,婉和抱著女兒,看著張小碗柔和的笑眼,她頓了頓,輕聲地問道,“您還記得我的母親麼?”
“記得。”張小碗看著她笑著輕點了一下頭,這次,她連猶豫一下也未曾。
婉和平靜地微微一笑,朝她道,“我也記得。”
她抱著女兒上了馬車,掀簾再看她時,她看到了張小碗眼中的淚光。
布簾掉了下去,她溫柔地抱著懷中已入睡的女兒,輕柔地吻了下她的額頭,笑嘆道,“黃粱一夢二十年啊……”
說話間,她眼角的淚水無意識地掉了下來,就在快要掉到女兒的臉上時,她猛地抬頭,把眼眶裡的眼淚眨了回去。
“二十年啊!”婉和抬頭閉著眼睛無聲地哭了起來,“母妃,奶娘,婉和對不起你們,對不起啊!”
**
七月,邊漠的盛夏又來臨了,懷仁天天與父親出去,張小碗便帶著懷慕教習算帳之術。
她甚時為二兒的認真苦惱,怕他習太長時間東西,腦子辛苦,便時不時放他出門轉轉。
但懷慕從小就在節鎮長大,沒哪處他沒去玩過,待張小碗一走,他就又回過頭繼續學習功課,把張小碗給他的算盤拔得噹噹作響。
沒得多時,便有下人來報二公子又回書房了,張小碗只得親自去提人,親自帶著二兒在院中散步聊天。
懷慕尤喜與她說話,聽她講一些他從沒從書中看到過的故事,哪怕是聽她講院中的花糙,也聽得甚為認真。
有時要是張小碗都不認識的花糙,他定也會去尋了書,問了人,改日再來告知張小碗。
到了夕間,懷仁回來,嘰嘰喳喳問著二哥今日幹了什麼,懷慕習得一天的功課,又從張小碗那聽得那麼多事,還與她走過那麼多路,自然有很多話要與他說,兄弟倆便會在他們娘親伺候父親洗漱時說個不停。
而懷慕管理家中銀錢這事,張小碗在這日在懷仁就寢時,仔細與懷仁說了箇中原因。
懷仁聽他娘親說,二哥知他手腳大方,怕來日無錢讓他過活,日後無銀錢行兵打仗,便親自管理帳房,好讓他與他的兵衣食無憂,當下懷仁聽得感動不已,那晚去了他二哥的睡房,還抱了他的胳膊肘兒睡了一晚。
懷慕知情,第二天來與張小碗請安時,滿臉無奈,當下輕聲說,“娘親,孩兒知曉您想讓懷仁敬愛我,但您以後切莫這麼說了。”
是他尤喜這帳房醫術之事,才讓弟弟代了他的武職。
汪永昭在旁聽到他這話,便朝他道,“過來。”
懷仁此時身貼著門在練頂功,這時嘻笑了一聲,便一個翻空躍到了父親身邊,聽二哥說完後,他便朝娘親搖著頭笑道,“孩兒又被你騙過去了。”
“哪是騙?”張小碗笑,這時汪永昭朝他瞪眼,她便朝他眨了眨眼。
汪永昭見狀,臉上有些惱怒之意,嘴角卻翹了起來,心中根本無訓斥之意。
他也知,這婦人是在用她的方式在教他的兒子,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親如手足。
汪家家中和睦,張家那邊,小寶小弟的兒子有幾個跟在了懷仁身邊,張小碗便讓他們不忙時來見見她,與她說上幾句話。
小寶媳婦,小弟媳婦也老常來看她,張小碗聽著她們說侄子們的事,時不時補幾句,想讓他們書念好,這武也不斷下。
為著侄子們,張小碗又請了位先生去了張家,張小寶也知他們大姐的意圖是想讓家中那幾位出色的兒子能成大器,便也是費心栽培著那幾個出色的張家兒子。
小弟向來是個悶頭悶腦的,對媳婦也好,對兒子也好,都是話說得不多,但事情卻是做得最多的,自他的兩個兒子憑自身本事當了汪家軍里的隊正,手下能管二十人後,夏天就擔水去看兒子們練兵,冬天就擔稀飯去看兒子們練兵,為著此事,他今年都不往南邊那邊跑商了,最遠的不過就是去趟大東。
張小寶為此訓過他幾頓,但他自跟著小弟也去看過兩回,知曉自家兒郎的威風後,自知以後他們的出息就不像他們了,心下也良多感慨。
**
十月汪懷善來了邊漠,這幾月間,汪家軍陸續回了節鎮,京中也無大事,汪懷善便尋了個名目請令去邊漠。
千重山正在大建,小弟年幼,大弟聽說已管帳房之事,但汪懷善還是想回來幫一把,把父親的大鎮建完再說。
有他在,大夏那邊也能安寧一些,容帝便允了他的請求,讓他過來。
這天帶著龔行風到了都府,汪懷善一進門就對義兄笑著道,“我看你以後跟我住在我院子裡行了,別另置他處了。”
“聽你這口氣,你就不怕乾娘訓你這般年紀都沒規沒矩?”
“她哪會。”汪懷善笑出聲。
龔行風搖搖頭,搭著他的肩進後院。
一進院,等走到門邊,就聽到廊下那秀美的婦人朝著他們笑道,“我早知就聽著你們進鎮了,現下才來,真是找打。”
“我帶兄長見父親去了,”汪懷善見到她,嘴角不由翹起,大步幾步過去就跪下,“見過娘親,孩兒回來了,您可是想我了?”
“見過義母大人。”龔行風緊隨跪下。
“去洗手罷,坐著喝杯水,等你們父親回來。”張小碗看著兒子義子全都巴巴看著她的眼神,不由笑著搖了搖頭。
等他們走近,一左一右陪伴她進堂屋時,她偏過頭看著懷善,問他道,“岳兒呢?”
“王妃帶著呢。”
“你呆到何時才回?”張小碗不由轉過了臉,看著地上,嘴裡輕問道。
“過完年罷,現也不知,得再看。”汪懷善淡淡地回道,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她的側臉,怕她生他的氣。
“嗯。”張小碗點了點頭,抬頭朝他溫和地道,“你心中有數就好,莫委屈了自己。”
汪懷善便笑了起來,與她道,“知曉了,你就放心。”
龔行風這時忙插話道,“娘,我們給你抬了幾箱子從東邊尋來的寶物過來,您看到了沒有?”
張小碗聽到這話,“哎”了一聲,撫眼笑道,“哪尋來的刺眼睛的東西,看得我眼疼。”
龔行風一聽,立馬手指汪懷善,“是懷善。”
汪懷善哼笑了一聲,伸出手,越過他娘,大拍了一下義兄的背。
龔行風被他打得背劇烈疼痛了一下,當下只得忍著痛又道,“好罷,乾娘,刺眼的都是我尋的,不刺眼的都是他尋的。”
“哈哈,”汪懷善這時大步走到龔行風身邊,“還是我兄義氣。”
看著他們笑鬧,張小碗瞧得仔細,見懷善的笑慡朗真無陰霾,這才放下了點心。
孩子是她帶大的,是不痛快還是痛快,她還是看得出六七分的。
這世上的事,便如此罷,誰人真能凡事順心如意。
對於夫妻之間的事,他能坦然面對,便是最好,她不能在這當口要求他所做更多。
剩下的,是好是壞,留給歲月慢慢再告知他,他自己慢慢過罷。
**
汪永昭膳後便帶兒子們回前院,前行時龔行風本是猶豫了一下,見汪永昭朝他看來,他便笑著跟了過去。
“過來。”走至廊中,汪永昭朝龔行風輕揚了下首。
龔行風彎腰快步到了他面前,往前拱手,“將軍。”
“明年三月上任?”
“是。”
“可有變數?”
龔行風苦笑,“怕有變數,懷善說帶我來與您商量一下,末將這便就來了。”
“那再等兩月看看罷,無甚大礙,就召令兵卒起程。”汪永昭看向他道。
“末將遵令。”龔行風得了他的話,這才真放了心。
他這裡,不是皇帝攔著他不去東海上任總兵,而是朝上有人攔著,奈何他多年打兵行仗,孤父在朝中又官小位低,朝中之事找不到人幫忙,還好懷善能幫他拉他一手,另他有行兵之事請教汪永昭,這才厚著臉皮過來了。
龔行風見他的話說完,不敢再擾父子四人,就拱手道,“末將先行退下。”
“去罷。”汪永昭輕頷了下首。
等他走後,汪懷慕不解問父親,“您也要用他麼?”
“不是如此,”汪永昭輕撫了下他的頭,低頭溫和與小兒解釋,“他是你兄長的義兄,便也是你們的義兄,他在東海,有這交情在,以後有什麼事,你們便也好行事。”
“嗯,”汪懷慕想了想,便笑道,“娘親說,往東邊的地方她還未去看過呢,說日後我要是能去看上一眼能告知她幾聲,她定會夢中都會笑醒。”
汪永昭聞言微愣了一下,這時汪懷善一聽,嘴裡嘀咕了一句,“我去過,怎地不問我?”
這時,他看到汪永昭朝他冷冰冰看來,汪懷善立馬說,“我是去過,您且等等,我就這去告知娘一聲。”
說罷,可沒跑得多遠,只跑了兩步,就被汪永昭取過護衛腰間的馬鞭,狠狠朝他抽去。
汪懷仁見,眼睛都亮了,湊到二哥身邊吃吃地笑著道,“我看爹爹是想教訓大哥得不得了,你可不知,日間在營間,大哥都是被他踢了一屁股滾出來的,也不知所為何事。”
看著唯恐天下不亂的小弟,汪懷慕不由自主地輕嘆了口氣,“你莫這麼壞,娘親知曉了,又要愁得飯都著不下了。”
汪懷仁一聽,連連罷手,“你可莫聽她的,她最會哄人。”
**
十一月間,汪懷善收到了京中來信,看過後便讓侍衛放到火盆中燒了。
龔行風那廂拿了他收到的信過來,正好看到他盆中的信,與他笑道,“你家那個王妃可真是厲害,我家那位夫人都被她收服了。”
說著揚揚手中他那夫人為王妃說話的信,“你要看麼?”
汪懷善好笑,“我看作甚?”
說著就垂下首,把公文掩上,與龔行風笑著道,“晚膳我娘給我們煮羊肉煲吃,你便來罷。”
“好。”龔行風點了點頭,這時他正了正臉色,“我中旬上路,你有何要我帶回去的沒有?”
“給岳兒帶條長壽鎖回去罷。”汪懷善想了想道。
“你就不把他帶回來養?”龔行風忍不住問道。
汪懷善搖了搖頭,手指輕敲了下桌子,“還要等幾年。”
“記得。”張小碗看著她笑著輕點了一下頭,這次,她連猶豫一下也未曾。
婉和平靜地微微一笑,朝她道,“我也記得。”
她抱著女兒上了馬車,掀簾再看她時,她看到了張小碗眼中的淚光。
布簾掉了下去,她溫柔地抱著懷中已入睡的女兒,輕柔地吻了下她的額頭,笑嘆道,“黃粱一夢二十年啊……”
說話間,她眼角的淚水無意識地掉了下來,就在快要掉到女兒的臉上時,她猛地抬頭,把眼眶裡的眼淚眨了回去。
“二十年啊!”婉和抬頭閉著眼睛無聲地哭了起來,“母妃,奶娘,婉和對不起你們,對不起啊!”
**
七月,邊漠的盛夏又來臨了,懷仁天天與父親出去,張小碗便帶著懷慕教習算帳之術。
她甚時為二兒的認真苦惱,怕他習太長時間東西,腦子辛苦,便時不時放他出門轉轉。
但懷慕從小就在節鎮長大,沒哪處他沒去玩過,待張小碗一走,他就又回過頭繼續學習功課,把張小碗給他的算盤拔得噹噹作響。
沒得多時,便有下人來報二公子又回書房了,張小碗只得親自去提人,親自帶著二兒在院中散步聊天。
懷慕尤喜與她說話,聽她講一些他從沒從書中看到過的故事,哪怕是聽她講院中的花糙,也聽得甚為認真。
有時要是張小碗都不認識的花糙,他定也會去尋了書,問了人,改日再來告知張小碗。
到了夕間,懷仁回來,嘰嘰喳喳問著二哥今日幹了什麼,懷慕習得一天的功課,又從張小碗那聽得那麼多事,還與她走過那麼多路,自然有很多話要與他說,兄弟倆便會在他們娘親伺候父親洗漱時說個不停。
而懷慕管理家中銀錢這事,張小碗在這日在懷仁就寢時,仔細與懷仁說了箇中原因。
懷仁聽他娘親說,二哥知他手腳大方,怕來日無錢讓他過活,日後無銀錢行兵打仗,便親自管理帳房,好讓他與他的兵衣食無憂,當下懷仁聽得感動不已,那晚去了他二哥的睡房,還抱了他的胳膊肘兒睡了一晚。
懷慕知情,第二天來與張小碗請安時,滿臉無奈,當下輕聲說,“娘親,孩兒知曉您想讓懷仁敬愛我,但您以後切莫這麼說了。”
是他尤喜這帳房醫術之事,才讓弟弟代了他的武職。
汪永昭在旁聽到他這話,便朝他道,“過來。”
懷仁此時身貼著門在練頂功,這時嘻笑了一聲,便一個翻空躍到了父親身邊,聽二哥說完後,他便朝娘親搖著頭笑道,“孩兒又被你騙過去了。”
“哪是騙?”張小碗笑,這時汪永昭朝他瞪眼,她便朝他眨了眨眼。
汪永昭見狀,臉上有些惱怒之意,嘴角卻翹了起來,心中根本無訓斥之意。
他也知,這婦人是在用她的方式在教他的兒子,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親如手足。
汪家家中和睦,張家那邊,小寶小弟的兒子有幾個跟在了懷仁身邊,張小碗便讓他們不忙時來見見她,與她說上幾句話。
小寶媳婦,小弟媳婦也老常來看她,張小碗聽著她們說侄子們的事,時不時補幾句,想讓他們書念好,這武也不斷下。
為著侄子們,張小碗又請了位先生去了張家,張小寶也知他們大姐的意圖是想讓家中那幾位出色的兒子能成大器,便也是費心栽培著那幾個出色的張家兒子。
小弟向來是個悶頭悶腦的,對媳婦也好,對兒子也好,都是話說得不多,但事情卻是做得最多的,自他的兩個兒子憑自身本事當了汪家軍里的隊正,手下能管二十人後,夏天就擔水去看兒子們練兵,冬天就擔稀飯去看兒子們練兵,為著此事,他今年都不往南邊那邊跑商了,最遠的不過就是去趟大東。
張小寶為此訓過他幾頓,但他自跟著小弟也去看過兩回,知曉自家兒郎的威風後,自知以後他們的出息就不像他們了,心下也良多感慨。
**
十月汪懷善來了邊漠,這幾月間,汪家軍陸續回了節鎮,京中也無大事,汪懷善便尋了個名目請令去邊漠。
千重山正在大建,小弟年幼,大弟聽說已管帳房之事,但汪懷善還是想回來幫一把,把父親的大鎮建完再說。
有他在,大夏那邊也能安寧一些,容帝便允了他的請求,讓他過來。
這天帶著龔行風到了都府,汪懷善一進門就對義兄笑著道,“我看你以後跟我住在我院子裡行了,別另置他處了。”
“聽你這口氣,你就不怕乾娘訓你這般年紀都沒規沒矩?”
“她哪會。”汪懷善笑出聲。
龔行風搖搖頭,搭著他的肩進後院。
一進院,等走到門邊,就聽到廊下那秀美的婦人朝著他們笑道,“我早知就聽著你們進鎮了,現下才來,真是找打。”
“我帶兄長見父親去了,”汪懷善見到她,嘴角不由翹起,大步幾步過去就跪下,“見過娘親,孩兒回來了,您可是想我了?”
“見過義母大人。”龔行風緊隨跪下。
“去洗手罷,坐著喝杯水,等你們父親回來。”張小碗看著兒子義子全都巴巴看著她的眼神,不由笑著搖了搖頭。
等他們走近,一左一右陪伴她進堂屋時,她偏過頭看著懷善,問他道,“岳兒呢?”
“王妃帶著呢。”
“你呆到何時才回?”張小碗不由轉過了臉,看著地上,嘴裡輕問道。
“過完年罷,現也不知,得再看。”汪懷善淡淡地回道,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她的側臉,怕她生他的氣。
“嗯。”張小碗點了點頭,抬頭朝他溫和地道,“你心中有數就好,莫委屈了自己。”
汪懷善便笑了起來,與她道,“知曉了,你就放心。”
龔行風這時忙插話道,“娘,我們給你抬了幾箱子從東邊尋來的寶物過來,您看到了沒有?”
張小碗聽到這話,“哎”了一聲,撫眼笑道,“哪尋來的刺眼睛的東西,看得我眼疼。”
龔行風一聽,立馬手指汪懷善,“是懷善。”
汪懷善哼笑了一聲,伸出手,越過他娘,大拍了一下義兄的背。
龔行風被他打得背劇烈疼痛了一下,當下只得忍著痛又道,“好罷,乾娘,刺眼的都是我尋的,不刺眼的都是他尋的。”
“哈哈,”汪懷善這時大步走到龔行風身邊,“還是我兄義氣。”
看著他們笑鬧,張小碗瞧得仔細,見懷善的笑慡朗真無陰霾,這才放下了點心。
孩子是她帶大的,是不痛快還是痛快,她還是看得出六七分的。
這世上的事,便如此罷,誰人真能凡事順心如意。
對於夫妻之間的事,他能坦然面對,便是最好,她不能在這當口要求他所做更多。
剩下的,是好是壞,留給歲月慢慢再告知他,他自己慢慢過罷。
**
汪永昭膳後便帶兒子們回前院,前行時龔行風本是猶豫了一下,見汪永昭朝他看來,他便笑著跟了過去。
“過來。”走至廊中,汪永昭朝龔行風輕揚了下首。
龔行風彎腰快步到了他面前,往前拱手,“將軍。”
“明年三月上任?”
“是。”
“可有變數?”
龔行風苦笑,“怕有變數,懷善說帶我來與您商量一下,末將這便就來了。”
“那再等兩月看看罷,無甚大礙,就召令兵卒起程。”汪永昭看向他道。
“末將遵令。”龔行風得了他的話,這才真放了心。
他這裡,不是皇帝攔著他不去東海上任總兵,而是朝上有人攔著,奈何他多年打兵行仗,孤父在朝中又官小位低,朝中之事找不到人幫忙,還好懷善能幫他拉他一手,另他有行兵之事請教汪永昭,這才厚著臉皮過來了。
龔行風見他的話說完,不敢再擾父子四人,就拱手道,“末將先行退下。”
“去罷。”汪永昭輕頷了下首。
等他走後,汪懷慕不解問父親,“您也要用他麼?”
“不是如此,”汪永昭輕撫了下他的頭,低頭溫和與小兒解釋,“他是你兄長的義兄,便也是你們的義兄,他在東海,有這交情在,以後有什麼事,你們便也好行事。”
“嗯,”汪懷慕想了想,便笑道,“娘親說,往東邊的地方她還未去看過呢,說日後我要是能去看上一眼能告知她幾聲,她定會夢中都會笑醒。”
汪永昭聞言微愣了一下,這時汪懷善一聽,嘴裡嘀咕了一句,“我去過,怎地不問我?”
這時,他看到汪永昭朝他冷冰冰看來,汪懷善立馬說,“我是去過,您且等等,我就這去告知娘一聲。”
說罷,可沒跑得多遠,只跑了兩步,就被汪永昭取過護衛腰間的馬鞭,狠狠朝他抽去。
汪懷仁見,眼睛都亮了,湊到二哥身邊吃吃地笑著道,“我看爹爹是想教訓大哥得不得了,你可不知,日間在營間,大哥都是被他踢了一屁股滾出來的,也不知所為何事。”
看著唯恐天下不亂的小弟,汪懷慕不由自主地輕嘆了口氣,“你莫這麼壞,娘親知曉了,又要愁得飯都著不下了。”
汪懷仁一聽,連連罷手,“你可莫聽她的,她最會哄人。”
**
十一月間,汪懷善收到了京中來信,看過後便讓侍衛放到火盆中燒了。
龔行風那廂拿了他收到的信過來,正好看到他盆中的信,與他笑道,“你家那個王妃可真是厲害,我家那位夫人都被她收服了。”
說著揚揚手中他那夫人為王妃說話的信,“你要看麼?”
汪懷善好笑,“我看作甚?”
說著就垂下首,把公文掩上,與龔行風笑著道,“晚膳我娘給我們煮羊肉煲吃,你便來罷。”
“好。”龔行風點了點頭,這時他正了正臉色,“我中旬上路,你有何要我帶回去的沒有?”
“給岳兒帶條長壽鎖回去罷。”汪懷善想了想道。
“你就不把他帶回來養?”龔行風忍不住問道。
汪懷善搖了搖頭,手指輕敲了下桌子,“還要等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