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人去外間,命下人們備些瓜果點心,坐著閒聊。

  胥夫人說起梁纓,一臉的盼望,“我現在就盼著明年春闈後,梁纓進門,以後啊,府里就熱鬧了。”

  山長夫人也有些嚮往,可惜兒子成親後,她就要回閬山,到時候兒子兒媳也會跟著回去。

  她有些不忍打擊大嫂,吱唔著,“大嫂,那可是我的兒媳婦,當然要和我走,哪能留在這裡給陪你?”

  胥夫人這才想起,胥家的規矩,二房一家是要守著書院。岳哥兒以後要承二叔子的山長之位,哪能留在京中。

  她似有些惆悵,“我們家的孩子,還是太少了。”

  山長夫人朝她擠眼,看著雉娘,“侄媳婦,聽出你婆婆的言之下意沒,這是讓你和川哥兒趕緊給她生孫子。”

  “兒孫都是緣份,萬般不能強求。雉娘你可別有負擔,娘真的沒有別的意思。”

  雉娘看看她們,覺得自己不知道該如何答話,索性嗯了一聲。

  幾人吃著瓜果,又說了會話,等到丑時,都有些熬不住,胥夫人提議大家都各自回去睡覺。

  將婆婆和嬸娘送走後,雉娘才回到自己的院子。

  臥房中僅她一人,她洗漱後上塌,蓋上錦被,閉眼。

  迷迷糊糊間,被窩裡擠進一個高大的身子。她心知必是夫君,嘟囔一聲,並未清醒。

  約四更時,有人輕輕地撫摸她的臉,將她擾醒。

  一睜眼,就見大公子穿戴整齊,坐在塌邊上,看起來清俊出塵,也不知昨夜裡有沒有睡覺。

  他的手中,拿著一個大大的紅封,遞給她。

  “壓歲錢。”

  她一愣,多少年了,她都沒有收過長輩的壓歲錢,沒想到時隔多年收到的第一個壓歲錢是自己的丈夫給的。

  “什麼時辰了?”她的聲音嬌憨中帶著一些含糊。

  “已過寅時,祖母和母親都起身,今天是大年初一,命婦要進宮朝拜。”他輕聲地說著,將她扶起來。

  “哦。”

  “我們等下去另一個地方,去城西的濟業寺中上香,希望能燒上頭香。”

  頭香?雉娘有些明白過來,應該就是新年的第一柱香,她麻利地起身穿衣,喚烏朵青杏進來。

  梳洗過後,夫妻二人趕到府門,目送胥老夫人和胥夫人進宮。

  天還黑著,火紅的燈籠將府里映得亮亮的,馬車消失在黑夜中。夫婦二人轉乘另一輛馬車,往城外駛去。

  一直到城西,天都沒有轉亮,不過因為有積雪,倒也隱約看見模糊的影子。

  進寺的石階已經被清掃乾淨,寺中的僧侶們想來早早就起,打掃這些石階,以便香客們上香。

  修長的男子牽著嬌小的女子,兩人拾階而上,幸好積雪被掃過,否則人極容易滑倒,遠處影影綽綽地看著有人走來,想必其它要來進香的人也到了。

  到寺中時,大和尚早就守在門口,見到胥良川,忙上前相請,“阿彌陀佛,胥大公子裡面請。”

  夫妻兩人進去,裡面一個人也沒有,雉娘小聲地道,“夫君,真好,看來我們是第一個到寺中的。”

  胥良川聞言一笑,旁邊的大和尚雙手合十,鼻眼觀心,神色未變。

  他們自然是上了這頭一柱香。

  跪在蒲團上,雉娘連嗑三個響頭,雙手合十,心裡念著感謝佛祖。以前她從不相信世間有佛祖,現在她慢慢有些相信,要不是佛祖,自己哪能有這般奇遇,能在異世中開始另一種全新的人生,完全不同於前世的生活,有丈夫,將來還會有子女。

  若舉頭三尺真有神靈,懇請神靈為死去的原主超度,讓她安息,願她來生能投個好胎,有父母疼愛,衣食無憂,幸福安樂。

  她虔誠地祈禱著,又磕了三響頭。

  兩人進香退出,佛堂外面一角閃出兩個人影,正是文家叔侄二人。

  文齊賢想上前打招呼,被文沐松用手勢制止。

  “怪不得寺中的和尚一直推遲說時辰未道到,將我們攔在外面。竟是等胥家大公子來上這柱頭香。”文齊賢有些不服氣,低聲抱怨。

  文沐松望著另一邊牆角,那裡還擠著幾個人,在相互取暖,看起來都是京中普通的人家,或是附近的百姓。

  他們早早就來了,寺中的和尚卻一直說佛堂未開門,攔著不讓人進去。

  “捧高踩低,不僅世俗中人欺下媚上,佛門亦如此。”文沐松複雜地看著不遠處的夫妻倆,嬌小的女子似被男子護在懷中。

  他的手握成拳,總有一天,他也要擁美在懷,坐享他人景仰,受別人敬重。

  前面的胥良川隱有所感,背後的一道目光讓人極其不舒服,他回過頭來,正好看文家叔侄的方向,牆角的兩人一閃,躲到黑暗中。他清冷的眉皺了一下,雖然看不清,但僅憑輪廓已猜出是誰。

  雉娘感覺他身子停頓一下,問道,“怎麼了?”

  “無事,天黑看岔了。”

  兩人出來後,天開始發灰,路上前來進香的人漸漸增多,可以聽見議論聲和說話聲,有的聲音洪亮的,有的帶著滄桑,句里行間透著對生活的祈盼。

  夫妻二人坐上馬車,命車夫直接回府。

  第84章 捅破

  馬車沿途駛著, 天色開始慢慢亮起來, 路上的都是三兩成群的身影, 相互地問好著,說著祝福的吉祥話。

  雉娘的臉上一直都帶著笑意,這樣平和安寧的日子, 是自己前世里做夢都想擁有的。

  胥良川感覺到小妻子的好心情, 讓車夫速度減慢, 悠閒地緩行。

  等初陽朝升時, 兩人才到家,進宮的人還未歸。

  近午時, 胥老夫人和胥夫人踏進家門,餓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雉娘早就讓下人備好飯食, 人一到,就可以開飯。

  下午男人們都要出去, 年前家中有喪事的官員,都會在下午設好靈堂, 相熟的世交好友都要上門去拜新靈。

  女眷們則閒下來, 胥老夫人和胥夫人站了一上午, 體軟腰酸, 都回房去休息。雉娘開始準備明日去趙宅的東西, 和海婆子細細地商量著,除了胥府公中出的東西,再從自己的庫房裡加上一些。

  海婆子夫婦倆不愧是皇后養出來的人,前年莊子上收的糧食, 一半都賣給了軍中。餘下一半中的一半賣進糧行,其它的都存在庫中。

  烏朵和青杏兩個丫頭也很快就適應胥府,青杏本就是夫君送的人,對胥府肯定是不陌生的。烏朵則和執墨有些交情,在執墨的引領下,也很快就熟悉胥府的人際關係。

  胥府主子們少,下人們各司其職,鮮有勾心鬥角的事情。

  次日,夫妻倆同行,一起回了趙宅。

  鞏氏和趙書才早就翹首以待,鞏氏比起從前來,明顯多了一些氣勢,和趙書才站在一塊,光彩照人。相比起老實端正長相的趙書才,如同主子和僕從。

  夫妻倆張望著,看見寬大的馬車駛進巷子,停在門口。首先下車的是胥姑爺,然後才是小女兒。雉娘最小,卻是姐妹中第一個回娘家的,趙書才的心又往小女兒這邊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