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面的話還沒出口,就被十三高聲呵住,十三走了兩步,靠近姚世通身邊低聲道:

  “警告你不要再隨便搬出太子做幌子”。

  那姚世通被嚇了一聲,那一瞬間覺的眼前的年輕人,有一種令人甘於其下的尊貴氣質,和自己曾經見過的一些,京城裡的世子阿哥很雷同,不由的愣住,十三從腰中取出一快黑黑的牌子在姚世通面前一晃,姚世通腳下一軟險些趴在地上。

  心道:

  “完了完了,眼前的青年竟然有進宮的腰牌,這代表什麼,此人不是侍衛就是太監,瞧這樣子絕對不可能是太監,那肯定是侍衛了,怪不得自己喊了半天,那位爺也不露頭,人家這是又調來了侍衛啊,暗中埋怨太子的奶公凌璞,平常收自己的孝敬痛快的很,求他探個風都出了紕漏”。

  姚世通暗恨不已,急忙打起令人噁心的諂媚笑臉道:

  “誤會誤會,下官魯莽,只因錯聽了別人的舉報才來的,衝撞貴人下官知錯知錯”。

  向後面一個看著很精明狡猾中年文士,使了個眼色,那文士從懷中拿出一錠銀元寶,上前塞給十三,十三倒也沒推辭,冷冷哼了一聲道:

  “還不快滾”

  姚世通帶著一眾官兵,霎時就走了個乾乾淨淨,楚楚上前搶過十三手裡的銀元寶,墊墊足有十兩,可見那姚世通貪了多少,隨手就是一個十兩的元寶,手筆很大啊,比家財萬貫的九阿哥也不差多少了。

  掌柜的異常熱情的恭送三人上樓,樓上的通堂上站著冒充欽差的主僕兩人,顯然是瞧了半天的熱鬧,看著十三幾人的眼神很是複雜,那個冒充十三的青年道:

  “不知在下能否見見這屋子的老爺”?

  十三正沉吟間,李德全開門出來對十三道:

  “老爺讓少爺帶著這位公子進屋敘話”

  那青年打量李德全幾眼渾身一震,悄悄又打量楚楚和十四,十四興趣盎然的看著他,楚楚沖他做個鬼臉笑道:

  “走吧欽差大人,我們老爺召見那可是是你天大的運氣”。

  幾人進了屋,那青年突然跪在地上磕頭,康熙問道:

  “聽說你是皇阿哥欽差,沖老爺磕頭是為了什麼呢?”

  那青年道:

  “這李逵遇李鬼,李鬼當然露餡了,小人大罪,不管您是皇親還是王爺,還請開恩救這山東的黎民百姓一救,小人知道犯得是滅九族的大罪,小人沒有九族,活了二十二年全靠村子裡的人接濟才得以活到現在,請願一死以謝罪,請各位貴人懲治貪官開倉賑災”。

  康熙沉吟了好一會道:

  “你的願望就是開倉放糧嗎,這個倒也不難,但是只救你這一個小小的兗州城才不過幾萬人口,整個直隸山東可是幾十萬的百姓嗷嗷待哺中,開倉只能救一時,救不了萬世啊”。

  那青年想了一會道:

  “小人也知道這個道理,給百姓們一個青天愛民的好官,實實在在的為百姓著想,做事的好官,才是最管用的”。

  康熙微微一笑對著李光地和張廷玉道:

  “孺子可教,是個材料”

  遂擺擺手,李德全上前扶起那青年,李光地問道:

  “你叫什麼名字,可讀過書”?

  “小人打記事起就是一個人,住在兗州府所轄高青縣的李家村,離這裡有五十里,多虧村裡的相親照顧吃百家飯長大,哪裡讀過什麼書,村長給小人起了個大名叫李衛,外面和我一起的,也是無父無母在一起混的叫李進”。

  楚楚撲哧笑了問道:

  “你說什麼?你還真叫李衛,不要這麼搞笑好不好”。

  十三拽拽她的衣襟,康熙問道:

  “怎麼你這丫頭認識他”?

  楚楚連忙擺手嘿嘿一笑道:

  “不認識不認識,不過李衛這個名字,倒是聽著威武的很威武的很”。

  幾人不覺莞爾,十四笑道:

  “李衛威武什麼爺聽著就像個小廝的名兒”

  楚楚白了他一眼心道:

  “你懂個屁,將來這位可是,先斬後奏,唯一敢手刃一品大員的人物,雍正手下的一員能臣”。

  康熙道:

  “楚楚也看好這小子”

  楚楚點點頭道:

  “很看好,依丫頭看,這當官讀不讀書其實也沒什麼要緊,不認字可以學啊,反正都有師爺筆帖這些人代筆不是嗎,重要的是一顆愛民如子,清廉公正的心,有了這個,就比那些才高八斗但魚肉百姓的貪官好多了”。

  張廷玉和李光地低低咳嗽一聲,楚楚急忙向張廷玉和李光地鞠躬道:

  “兩位贖罪,大致上向兩位這樣飽學之士又清廉愛民的還是有幾個的”

  眾人不由大笑,康熙問道:

  “光地這裡哪個縣有空缺”?

  “可巧那高青縣正是今年任滿即將回京述職”

  “李衛你那父母官當的如何”?

  “我們劉大人倒是個好官,可是也頂不住這姚世通的盤剝啊。”

  康熙點點頭道:

  “水至清則無魚倒是難得,如果讓你去治理一個縣你看如何”?

  那李衛頓時有些發傻,楚楚道:

  “還不謝恩,你可是萬歲爺親自封的官。”

  那李衛這時才徹底明白過來,眼前的老爺就是高在九重的皇帝,那兩個少爺不就是真真的皇阿哥了,那帳房和管家不用說,肯定是朝廷上的一品大員啊,就是哪個十六七的丫頭猜不出身份,大驚之下頓時愣在那裡。

  十三推了他一把,他才清醒急忙跪下三拜九叩,康熙道:

  “這治大國如烹小鮮,小鮮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過來、翻過去,就會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國也不能來回折騰,你要謹記。”

  李衛叩頭答應,康熙道:

  “光地你的門生故舊眾多,給李衛指一個明白的師爺幫著他”。

  李光地連忙答應暗道:

  “這李衛可是個奇人,冒充欽差倒有理了,入了萬歲爺的眼,親口封了個正縣,雖然七品小官,可是天子親封,可比四品五品的那些體面多了”。

  眼看著天色已是大亮,領了萬歲爺的聖旨親自送這李衛上任去了,李衛千恩萬謝激動的出去,楚楚悄悄跟了出去,到了客棧外,楚楚對李光地笑道:

  “李大人奴婢有話和李衛說,您行個方便”。

  “格格客氣請。”

  李衛才明白這個丫頭原來竟是個格格,連忙見禮,楚楚瞪了他一眼,把他拽到一邊低聲道:

  “恭喜你啊,”

  說著從隨身的荷包里拿出個玉扳指給他道:

  “這當官可不是個簡單的事兒,這個是四阿哥的物件,當官的大多都認識,你到了任上,若有上面的刁難,你就拿出這個說你是四阿哥門下的奴才也就是了,待得三年任滿回京述職,記得先去四阿哥府拜見主子,到時把這個扳指還是要還給我的,切記切記”。

  李衛本就是個異常聰明的,當然明白眼前的格格這是幫了自己的大忙,待要道謝,楚楚已經回去了,李衛暗暗納罕,把扳指仔細端詳了片刻,見是一個極好的翡翠材質,通體透亮有絲絲的金線隱隱流動,內側有一行滿文,不知啥意思,遂套在拇指上。

  李光地過來瞧見大驚道:

  “這可是四爺的信物,佟格格怎的給你了”?

  李衛搔搔頭道:

  “格格說暫時借給我的,三年後去京城要還給她的”

  李光地不覺失笑,心道這個佟格格就是古怪,既然有心幫這小子,又捨不得那上好的扳指,真真沒法說。似笑非笑的瞧了李衛幾眼道:

  “到不知你這小子是不是祖墳冒了青煙,竟有這麼大的造化,走吧,你小子如今算是四爺門下了,四阿哥是個一絲不苟眼裡不揉沙子的爺,你掂量著干吧,先把你那高青縣治理好了在說”。

  兩人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大道上,康熙等人在客棧呆了兩天,一邊等候李光地,一邊命張廷玉去調查那個姚世通,果真如那個茶館大爺所說,這姚世通讓兗州府百姓恨得不行,聽了張廷玉的回報,楚楚覺得黃世仁和這位姚世通一比也不能算太壞的。

  這個姚世通欺男霸女搶奪財產欺壓百姓,那真是頭頂長瘡腳底流膿壞透膛了,康熙爺大怒,命張廷玉連夜去直隸山東的總督府衙門調來了官兵,把兗州府衙團團圍住,炒了姚世通的家,竟然抄出幾百萬兩銀子和無數的珠寶,這都不算稀奇,還有一本記錄詳盡的送禮帳本,裡面竟然涉及山東大大小小的官員達六十名之多。

  甚至還有給太子孝敬的禮單,康熙爺大怒,把那姚世通立斬,凡是帳冊中涉及的受賄官員,一概罷免,情節嚴重的斬立決,一時直隸山東風聲鶴唳糙木皆兵,康熙爺一番大手筆的殺罰,果然山東各州縣均開倉放糧,百姓得到了暫時的救濟。

  三天後康熙和楚楚等人已經到了位於濟南的總督府,濟南雖然在山東境內,卻一點也不旱甚至雨水有些多,淅淅瀝瀝的春雨連著下了幾天不晴。康熙爺皺著眉靠在暖塌上聽著張廷玉和李光地關於山東旱情的匯報,楚楚和十三十四在一側候著,楚楚覺得康熙朝的抗旱措施已經很完美了。令她沒想道。

  基本已經形成了很系統的抗旱減災的流程,關於旱災長伴著煌災以及瘟疫都有比較全面的預防措施,可是對於根本的旱情卻是沒有辦法,楚楚想想現代時,突然眼中一亮,在十三耳邊嘀咕幾句,康熙爺瞧見道:

  “楚楚別在朕面前弄鬼,有什麼話說大聲點兒”?

  楚楚嘿嘿一笑道:

  “師傅您老人家的耳朵真是靈啊,弟子還沒說啥呢,您就聽見了”。

  被楚楚這一打岔,緊張的氣氛頓時和緩了一些,楚楚道:

  “弟子倒是有個解決的法子,不過就看萬歲爺肯不肯了”。

  高青縣楚楚顯才能

  康熙道:

  “只要能緩解旱情朕都是肯的,莫要賣關子快說”。

  楚楚道: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山東各省的飲用水和糧食,先運過去一些能維持老百姓生活保障的水糧,在想辦法人工增雨,到可以試試”。

  十四道:

  “你糊塗了,這送水糧倒還可能,可是你說的增雨,又不是神仙怎麼增,你會啊”。

  楚楚瞪了他一眼道:

  “對我就會,只要找來奴婢要的東西,奴婢就能讓老天下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