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來聽說江南富庶,只得南行,誰知今年康熙爺又南下了,所以,南邊的洲縣也封住了災民的路線,驅逐了回來,康熙爺問:

  “難道你們的州府就沒有開倉放糧。發放賑災銀子嗎”?

  那婦人苦笑道:

  “要說我們那個洲縣算是好的了,還施了幾天粥,別的縣聽說連個粥棚都沒搭,說是直隸總督府下的令,朝廷沒剝下賑災的款項錢糧,讓等等,可是這人的肚子那等的了,為了保命只得背井離鄉逃到外省,可如今逃也沒處逃了,只得回去等死也就是了”

  康師傅點點頭連說了三個好字,吩咐,速速連夜趕往直隸總督府濟南,可是到了兗州府的轄地卻逐漸井然有序起來,每五里就搭建了一個賑災的點,不僅有臨時的窩棚還定時施粥,很有章法,康熙才有了一絲笑意問道:

  “這裡的府台是哪個?倒是有些政績”

  李光地和張廷玉對視了一眼道:

  “此處的府台應是康熙二十二年的三甲進士姚世通”。

  李光地是個官場的老油條,雖然清廉但是對這個姚世通還是知道一二的,要論會鑽營的官兒,就沒那個能比得過這位的,要不年僅三十幾歲能熬到正四品的漢官還真不多,若不是靠上了太子哪能升的這麼快。

  要說這個姚世通能在大旱時開倉,那簡直無異於痴人說夢,那可是個大大的混蛋貪官,康熙哪知道這些事微笑道:

  “咱們進兗州城瞧瞧去,若果真是這個姚世通做的,倒不失為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定要好好的賞他”。

  楚楚在一邊一看李光地和張廷玉的臉色,就知道這裡有貓膩,所謂反常既為妖,這一路進了直隸山東都是荒地連綿,就是有幾個施粥的衙門也是鳳毛麟角,像兗州這麼大張旗鼓乾的,還真沒見過,這裡肯定有文章。

  悄悄和十三十四嘀咕一陣,康熙聽見了道:

  “你這個刁鑽丫頭難道我大清就不能出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走和師傅進兗州府讓你開開眼”。

  楚楚暗自嘀咕誰開眼還不一定呢,幾人進了城門,見裡面卻是更加有序,可以看出治理的相當不錯,幾個人走到一處茶攤,是個臨街的小門臉,只擺了四張方桌,一對老夫婦正忙乎著招呼客人。

  康熙等人被讓進來,沖了幾杯大碗茶,康熙沖楚楚眨眨眼,楚楚當然領會問道:

  “大娘大爺多大年紀了?”

  “老漢六十有六了老伴六十五了”

  “怎麼就您老兩口呢”?

  老大爺悄悄的道:

  “不瞞姑娘要說半個月前呢,我們這裡還不是這樣的,府台姚大人自打上任三年來,沒做過一件積德的好事,朝廷免了稅賦,他還要想盡法子徵收,什麼求雨稅,過路稅,總之名目五花八門啥錢都要,可是連年的大旱,咱百姓連餬口都困難了,那還有銀子交稅,賣兒賣女抵稅的多了去了,這裡的老百姓都叫那姚世通姚扒皮,就是你沒有銀子就得扒層皮,俺們本來就是個沒兒沒女的,守著個小茶攤倒也不至於餓死,半個月前來了個京里的欽差”。

  說著又壓低聲音道:

  “聽說啊是咱們萬歲爺的皇阿哥,現如今住在前面玉山街的迎賓客棧,知府大人每天都去請,可您猜怎麼著愣是請不動,人家就住客棧,不住那貪官的府邸,那欽差逼著姚扒皮開倉放量賑濟災民,這才有了現在的樣子”。

  康熙等一愣十三道:

  “不知是哪位皇阿哥”?

  那大爺偷偷的道:

  “那個阿哥真真是個親切的,有時也從俺們茶攤前路過,去城外巡視,還帶著一個小廝來我這裡喝過茶呢,聽那小廝稱呼他十三爺,想來定是萬歲爺的十三阿哥了”。

  楚楚一口茶險些嗆死,十四給她拍拍後背道:

  “你這麼激動幹嘛,正主還沒怎麼樣呢。”

  大爺見把幾個外來的人鎮住了,很是得意的忙去了,康熙道:

  “光地庭玉,你們看這是怎麼回事”?

  二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麼,若按照大清律有人冒充欽差那就是殺頭滅九族的大罪,何況冒充的還是皇阿哥,可是從人情方面上,這個人卻不是為非作歹,而是為了保住百姓性命,間接的捍衛了地方的安定,這又是大功一件,這可怎麼說,抓起來殺了於心何安,可是放任也不行。

  楚楚倒是樂了心道:

  “記得電視劇李衛當官里,那個李衛就是從冒充欽差開始的,後來那就是雍正的封疆大吏啊,果然藝術來源於生活啊,這不眼前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李衛當官的真實版嗎,”

  想到此,趴到康熙耳邊嘀咕了一陣,康熙眉頭展開,伸手拍拍她的頭道:

  “你這丫頭就是鬼點子多,這個主意還不錯”。

  另外幾人面面相覷,康熙道:

  “走咱們也住到那個什麼迎賓客棧去,看看咱們這個真阿哥一到,那個假的又當如何”

  說著幾人給了茶錢,尋那個迎賓客棧去了,果然過了兩條街,就是迎賓客棧,倒是比較看得過去,地方不小,而且很乾淨整潔,估計算兗州這個地方最好的客棧了,康熙等人要了四間上房,安置。

  給了送行李上來的小二些銀錢,楚楚略微打聽了一下,那小二說:

  “這位假十三隻帶了一個小廝,沒有旁的隨從,”

  楚楚納悶的問道:

  “那誰說他就是十三阿哥呢”?

  那小二低聲道:

  “這皇阿哥還有敢冒充嗎,那不得被萬歲爺千刀萬剮了,再說那姚大人也來過了,那位爺裡面的腰上裹著黃帶子,是俺和姚大人都親眼過的”。

  李光地倒是不以為然的道:

  “可是沒有官府的文諜,只憑套在裡面的黃腰帶是說明不了身份的吧,”

  “什麼文諜,聽姚大人說,十三爺這準是得了萬歲爺的令,微服私訪,哪還能大張旗鼓的,可是真真救了咱方圓百里的兗州百姓,且長的玉樹臨風,外面都稱是菩薩駕前的金童下凡呢”。

  待得那小二出去,楚楚笑眯眯的小聲對十三道:

  “原來十三爺是金童下凡,楚楚肉眼凡胎竟沒瞧出來,恕罪恕罪。”

  眾人失笑,十三瞪了她一眼道:

  “皇阿瑪您看這”

  康熙沉吟一會道:

  “正如楚楚說的,你可以化身富商親自去結交那人,看看他到底是個什麼路數,若真是為了拯救百姓,你就把咱們的身份告訴他,這樣他這個欽差就落實了,不算犯法,如果想趁機斂財貪污,立斬於劍下”。

  十三點點頭,到了晚飯前,幾人早打聽了那個假的十三,總是在大堂用飯的,於是留下李德全和十四伺候康熙,十三化妝成富商,楚楚是丫頭,張廷玉是管家,李光地是帳房,幾個人也到了大堂落座。

  大堂比較寬敞,吃飯的也不多,稀稀拉拉的做了五六桌,靠窗坐著一個青年,坐姿很挺拔,衣著不算奢華,一般的富家子弟穿的稠衫馬甲,五官很清秀,邊上立著一個比他略小的隨從,身著青衣,兩人正低頭說著什麼。

  大概感覺到楚楚打量的目光,遂抬頭正好對上楚楚的眸子,楚楚暗道:

  “倒是有一雙透著精明機靈的眼睛”。

  總體看也沒看出小二說的那樣神乎,楚楚見對方還盯著她,遂道:

  “餵你看什麼,”

  那青年倒是笑道:

  “你不看我怎知我看你”

  楚楚吐吐舌沖他做了個鬼臉,十三瞪了楚楚一眼起身拱手道:

  “這位兄台,這丫頭平日了讓在下縱慣了,沒大沒小兄台不要在意啊”

  那青年也起身道:

  “沒關係幾位說官話,大概也是從京城來的吧,”

  楚楚道:

  “對,你這官話卻是帶著些山東口音呢,你是哪裡來的”?

  那青年一驚道:

  “山東口音,大概是和這裡的百姓說多了話,不自覺學了些本地話”。

  十三攔住楚楚道:

  “兄台不必把這丫頭的話當真,我們也是京城人士,經商路過此地而已”。

  指著李光地和張廷玉道:

  “這兩個是我的帳房先生和管家,既然是老鄉,不如一起小酌,也算是他鄉遇故知了”。

  那青年猶豫了一下,走了過來,那隨從很有些緊張低聲道:

  “十三爺這不好吧”

  那青年倒是個豪慡的性子道:

  “沒關係,難得遇到老鄉也是造化”

  幾杯酒下去,那青年倒還是丁點不露,十三等無奈各自回房了,誰知到了半夜倒是熱鬧了起來,客棧外人聲鼎沸,來了大批官兵,個個手持火把把客棧團團圍住,楚楚等急忙進了康熙的房間待命。

  李光地輕輕撥開靠窗的帘子向外看,見明亮的火把照的外面如同白晝一般,一人身穿府衙正堂的官服從官轎中出來,正是姚世通,幾年前姚世通進京述職,李光地曾經見過他一面,雖然僅僅幾年,已經是肚大腦肥沒了原來清瘦的樣子。

  清晰的聲音傳了上來,那姚世通大聲喝道:

  “來人把那個冒充欽差十三爺的混蛋給老爺抓起來,”

  幾個官兵就要上前,掌柜急忙道:

  “姚大人這怎麼說的,不是您說那是十三爺嗎,怎麼竟成了冒充的”

  “呸,我八百了加急給太子爺送了信,才知道什麼十三爺,十三爺伴著萬歲爺的駕,這陣兒都到了江南了,那還能到這個窮地方來”。

  康熙面色一沉道:

  “十三你去擋了那狗奴才,別讓他信口雌黃,先不得暴露身份”

  十三領命而去,楚楚和十四悄悄跟了下去。

  兗州府真實版李衛當官

  楚楚和十四跟在十三後面,出了迎賓客棧的大門,那掌柜的和姚世通顯然沒想到這時竟然有人敢出來,一愣之後,姚世通打量了三人幾眼,在楚楚身上停了一會道:

  “你們是過路的客商,交了稅嗎”?

  楚楚問道:

  “我們家少爺從這裡路過交什麼稅”?

  純正的官話令那姚世通一愣,面色有些許緩和道:

  “原來是京城來的,看在萬歲爺的面子上,免了你們的稅,回去吧不要在這裡擋著老爺拿欽犯”

  十三道:

  “那裡有什麼欽犯”?

  “就是那兩個冒充欽差阿哥的混蛋,太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