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陳二喜如逢大赦一般退了出去,一出去瞧了眼外頭的天,嘆了一口氣,因著一個武三娘,還不知要折騰進去多少條人命呢,這時候喚周山,不用說也知道准沒好事兒。
第二天沒等大理寺查出個子丑寅卯,皇上直接下旨,午時三刻,兵馬司指揮使范寶龍跟順天府尹顧國正處以刮刑,滿朝都驚了,暗道,這又是為的什麼啊,就說辦差不利,如今收監在大理寺都有些牽強,這怎就颳了。
雖知這般不合法度,卻沒一個人敢出來說句話兒的,就怕給牽連進去,就皇上今兒在朝上那臉色,就算不知道為什麼,大臣們也明白,這時候說話就是找死,都是人精兒,誰不知道趨利避害,滿朝的文武沒一個吭聲的。
颳了范寶龍跟顧國正,下一個就是鄒瑞,沒抄家但下了大牢,這還不算完,跟鄒瑞一塊兒進大牢的還有皇上嫡親的叔叔,安親王朱晏。
這倒讓滿朝文武越發糊塗了,還有更奇怪的,剛回京城還才倆月的武宜春倒是沒下大牢,直接綁在午門外,說要殺頭吧,也沒下聖旨,說不殺頭吧,綁在這兒可沒一個活著的。
總之就擱這兒綁著,按時按頓的給吃喝,武宜春自己都稀里糊塗的,要說這武宜春,自武三娘的屍首進了慈雲寺就給赦回來了,雖說皇上沒下旨,卻賜還了武家的宅子。
想武宜春一個公子哥兒,這半年世態炎涼嘗了個遍,還道自己頂著罪奴之身,這輩子都別想回京了,不成想,忽悠一下就回來了,回了京才知道,自己如今的造化皆因他那個木頭一般的三姐。
如今京城可都傳開了,他不想知道都難,有些膽大的還把皇上跟他三姐的事兒編成了戲文評書,雖說隱去了名姓,誰不知道。
武宜春是不信的,他印象中的武三娘是個針扎一下都不會喊疼的木頭人,在武府里是個沒有存在感的人,甚至,連底下的丫頭婆子都敢欺負她,唯唯諾諾,嚇嚇唧唧,膽子比老鼠還小,可戲文里演的茶樓上說的根本就不是武三娘,是個完全陌生的人。
武宜春這兒還沒想明白怎麼回事呢,又從天堂直接跌回了地獄,如今綁在午門外,武宜春忽覺人生真是頗滑稽。
且不說他在這兒百思不得其解,再過頭說文帝,令周山連夜奔去兗州府高青縣,密旨讓他去找武三娘,找著人不用硬拿,只把京里的事說與她知道。還咬牙切齒的說了一句:“朕倒是要瞧瞧,在這個無情無義的女人眼裡,到底什麼人才是她在意的?”
周山是暗衛出身,自是知道守口如瓶是頭等要事,可心裡著實覺著此時的皇上,像個賭氣的小孩子,只不過這個小孩子若是天下之主,那後果就夠瞧的了。
皇上這是氣糊塗了吧,便氣成這樣,也沒想把武三娘怎麼著,要說武三娘犯得這些罪過,隨便拿出來一個都夠她千刀萬剮的,可皇上硬是沒吐口,甚至,還不讓他硬拿。
周山理解就是,自己見了武三娘,就說,你的救命惡人鄒大人跟皇叔都下了大牢,還有你的親弟弟,如今綁在午門外,隨時問斬,您是回去呢,回去呢,還是回去呢。總之,別管怎麼著得把人弄回來。
這個差事可不好辦,那位武三娘真要如此聽話,也折騰不出這些事了,要是皇上能狠下心,自己到哪兒把人一捆拿回來倒省事,這般軟著來,武三娘要是真豁出去鄒大人皇叔還有她親弟弟,自己還有什麼招兒。
周山這密旨領的心裡直敲鼓,可皇上下旨了,硬著頭皮也得上,其實文帝這會兒也異常自厭,就不明白都到了這會兒,武三娘寧可假死,都不想跟著自己,還背著自己跟皇叔跑兗州府去了,這要是換第二個,他真能颳了她,可就她,明明心裡恨不得殺了她,可話到了嘴邊兒上,硬是出不了口,自己簡直就成了優柔寡斷的婦人。
且,就算這會兒恨得她咬牙切齒,心裡卻還在想,許她有什麼苦衷,待她回來,先由著她辯解,若辯解清楚萬事皆休,若辯解不清……
想到此處,文帝自己都卡殼了,若辯解不清,自己是捨得殺還是捨得罰呢,如今想來,三娘正是拿準了自己的捨不得,才敢這般膽大包天。
想到此,文帝心裡忽就硬起來,咬咬牙,暗道,不管是打是罰,這一回都要轄制的她怕了才成。
文帝這裡咬牙切齒信誓旦旦的且不提,再說周山,這一路日夜兼程,就沒歇過一會兒,馬都不知跑死了多少匹,帶著四個侍衛直接進了高青縣,照著皇上的話兒,尋到臨河邊兒上三娘的宅子,叫開門一看,所有的人一個不少,唯獨沒有武三娘跟守財,問了才知,三天前的夜裡就走了,說是下江南賞春景去了……
☆、第77章
走了,這哪兒成啊,為著她京城都翻天了,她倒好,還有閒心思下江南賞春景,別說皇上,周山聽了,都差點兒給氣吐血,這位可真是名不虛傳,皇上使得這招兒基本就算廢了。
武三娘想得開,周山可還得交差呢,得,沒找著武三娘,索性把武三娘這院裡的下人都押進了京,順便把守財的娘跟兄弟也帶了去。
周山是覺著,沒準守財的娘跟兄弟比牢里的鄒大人安親王還有用呢,你想啊,武三娘從京里跑來這高青縣,一路上甭管怎麼著,都沒把守財扔下,可見主僕間情份深厚,她能撇下她親弟弟,也不可能撇下守財,所以說,守財的娘跟兄弟頂大用了。
周十三是算計不錯,可就不知道,三娘哪兒是去了江南,就算她想去,這會兒也不敢去,怕自己折騰動靜大了,曝露了行蹤,三娘自己也知道,這會的事兒算做絕了,以文帝的性格,要是知道了真相,估摸活颳了自己都是輕的,可不這麼著怎麼置死地而後生呢。
唯一的變數就是朱晏,說起朱晏,三娘真就想不明白,要自己真是生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看一眼抖三抖的大美人,他這麼死乞白賴黏著也說得過去,就自己這樣,至大也就算個中人之姿,甭說他是皇叔王爺,就是街上的販夫走卒,瞧見自己也沒說多看幾眼的。
再退一步說,就算自己生的天上難找地上難尋,還有個審美疲勞吧,他怎麼就不膩呢,瞧這勢頭是要跟自己一輩子,要是朱晏不是文帝的叔叔,三娘舉雙手雙腳贊成,有這麼個大帥哥陪吃陪喝陪玩又搭銀子又做伴兒,時不時還能充當一下導遊,這日子往哪兒找去,可壞就壞在他是死變態的叔叔。
這就好比把一個炸彈擱身邊兒了,你不知從哪兒蹦來個火星子,嗖一下點著了引信,就炸的自己死無全屍。
可三娘也不好硬趕他,主要她最近發現朱晏挺難對付的,比他那個侄兒還難對付,無論她說什麼,都是一張溫柔含笑的臉,她要是問他什麼時候回京,他一準會說,莫不是青弟嫌愚兄煩了,這是要趕愚兄回去不成。
他自己這麼一說,三娘倒不好意思說下去了,俗話說的好,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朱晏對她太好了,這一路上自己過的多舒坦啊,他還教自己騎馬she箭,什麼事都依著自己,弄的三娘這麼個沒皮沒臉的都不好意思了。
給朱晏這麼一說,後面的話就噎了回去,所以說朱晏比文帝難對付多了,人玩命的對你好,你還能怎麼著,說三娘沒良心吧,要是對她好到一定程度,她也有那麼點兒不多的小良心。
本來三娘也想過趁著朱晏不再,跑了得了,其實也不能說跑,四處走走唄,高青縣兒這挺好,就當個根據地,回頭玩累了,回這兒住上幾個月,再說,她還想做生意賺銀子呢,到底不能指望人朱晏一輩子啊,以後還得自己養活自己。
可這個念頭動了幾回,也沒成行,倒不是別的,就是覺著自己這麼不告而別,有點兒說不過去,可巧在這時候就出事了。
話說那日周大福瞧見三娘急奔著回了京,過了四五天兒守財的兄弟就上高青縣來了,見了守財扯到一邊兒道:“聽見外頭說周家村從宮裡回來一位探親的公公,娘哪裡讓我給你送個信兒來。”
守財一聽就驚了,周家村還能有誰,不就一個周大福嗎,這要是讓他撞上可不壞了,守財雖說老實可也不傻,周大福什麼人他最清楚,一門心思想著出人頭地,若真讓他知道姑娘躲在這兒,如何肯放過這次機會。
這麼想著,守財忙進去回了三娘,三娘心說好端端的周大福怎麼回鄉探親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當務之急自己得躲。
這麼想著,就跟守財說收拾行裝明兒就走,守財應一聲要去,又給三娘喚回來道:“你去拿五十兩銀子給你兄弟,讓他帶著你娘去遠點的親戚家避避風頭,雖說周大福家跟你家隔著二十里,也怕有什麼風聲傳過去,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避避總沒壞處,等過上一兩個月,掃聽的周大福回京了,再家來。”
守財依著去了,把銀子給了他兄弟,讓去他舅舅家住兩個月,他弟弟家去跟老太太一說,老太太嘆口氣道:“避什麼,這人窮富不愛,咱家這窮的都掉底兒了,誰還能來,便是同鄉,有些交情,如今你哥在旁人眼裡可是個死人,這交情也早沒了,人跑咱家來做什麼,眼瞅著就開春了,呂祖堂的老道算了,說今年的年景好,去年種上的麥子,這會兒正長呢,回頭除糙施肥的,哪有拾閒兒的時候,還去你舅舅家作甚,忙著收了這一茬麥子,到秋後再說吧!”
守財兄弟也覺娘的話有理,便沒去舅舅家,娘倆準備著收拾地里的莊稼,不成想,沒等收拾莊稼,就來了幾個軍也把他們娘倆綁上車,連夜奔了京城。
三娘自是不知這些,她出了高青縣卻沒下江南,心裡一琢磨這事兒得反著來,文帝要是知道自己還活著,肯定得往南邊追,說不定自己還沒到南邊就給逮回去了她得反其道而行之,反正身邊跟著守財,兩人兩匹馬,銀子也帶的夠,走到哪兒是哪兒唄,只要不往南邊走,往哪兒走都成,打定主意,奔著西北邊兒下去了。
兩人從高青縣出來走了一個月,到了一個小山村,村子名兒叫王家峪,不大也就二三十戶人家,大多是山裡的獵戶。
三娘見這裡依山靠水的挺好,就想在這兒住幾天,這麼想著就尋了戶人家住下,村子裡都姓王,三娘尋的這家是在村當間兒,三娘是想,要是真有個風吹糙動,自己能進能退,也省得給人堵在死胡同里,這是說萬一,沒準周大福探了親就回京了,自己也安全了,不過還是防備著些好。
三娘住進的這家挺清淨,就一個老婆子帶著孫子過日子,孫子才十五,有把子力氣,箭she的也准,每進山必不會空手而回,不說獐狍野鹿,兔子總能打回幾隻來,有時還能逮著獾子,肉醃起來留著吃,皮毛硝好了,等著來收皮子的賣了,祖孫倆的日子倒也過得去。
第二天沒等大理寺查出個子丑寅卯,皇上直接下旨,午時三刻,兵馬司指揮使范寶龍跟順天府尹顧國正處以刮刑,滿朝都驚了,暗道,這又是為的什麼啊,就說辦差不利,如今收監在大理寺都有些牽強,這怎就颳了。
雖知這般不合法度,卻沒一個人敢出來說句話兒的,就怕給牽連進去,就皇上今兒在朝上那臉色,就算不知道為什麼,大臣們也明白,這時候說話就是找死,都是人精兒,誰不知道趨利避害,滿朝的文武沒一個吭聲的。
颳了范寶龍跟顧國正,下一個就是鄒瑞,沒抄家但下了大牢,這還不算完,跟鄒瑞一塊兒進大牢的還有皇上嫡親的叔叔,安親王朱晏。
這倒讓滿朝文武越發糊塗了,還有更奇怪的,剛回京城還才倆月的武宜春倒是沒下大牢,直接綁在午門外,說要殺頭吧,也沒下聖旨,說不殺頭吧,綁在這兒可沒一個活著的。
總之就擱這兒綁著,按時按頓的給吃喝,武宜春自己都稀里糊塗的,要說這武宜春,自武三娘的屍首進了慈雲寺就給赦回來了,雖說皇上沒下旨,卻賜還了武家的宅子。
想武宜春一個公子哥兒,這半年世態炎涼嘗了個遍,還道自己頂著罪奴之身,這輩子都別想回京了,不成想,忽悠一下就回來了,回了京才知道,自己如今的造化皆因他那個木頭一般的三姐。
如今京城可都傳開了,他不想知道都難,有些膽大的還把皇上跟他三姐的事兒編成了戲文評書,雖說隱去了名姓,誰不知道。
武宜春是不信的,他印象中的武三娘是個針扎一下都不會喊疼的木頭人,在武府里是個沒有存在感的人,甚至,連底下的丫頭婆子都敢欺負她,唯唯諾諾,嚇嚇唧唧,膽子比老鼠還小,可戲文里演的茶樓上說的根本就不是武三娘,是個完全陌生的人。
武宜春這兒還沒想明白怎麼回事呢,又從天堂直接跌回了地獄,如今綁在午門外,武宜春忽覺人生真是頗滑稽。
且不說他在這兒百思不得其解,再過頭說文帝,令周山連夜奔去兗州府高青縣,密旨讓他去找武三娘,找著人不用硬拿,只把京里的事說與她知道。還咬牙切齒的說了一句:“朕倒是要瞧瞧,在這個無情無義的女人眼裡,到底什麼人才是她在意的?”
周山是暗衛出身,自是知道守口如瓶是頭等要事,可心裡著實覺著此時的皇上,像個賭氣的小孩子,只不過這個小孩子若是天下之主,那後果就夠瞧的了。
皇上這是氣糊塗了吧,便氣成這樣,也沒想把武三娘怎麼著,要說武三娘犯得這些罪過,隨便拿出來一個都夠她千刀萬剮的,可皇上硬是沒吐口,甚至,還不讓他硬拿。
周山理解就是,自己見了武三娘,就說,你的救命惡人鄒大人跟皇叔都下了大牢,還有你的親弟弟,如今綁在午門外,隨時問斬,您是回去呢,回去呢,還是回去呢。總之,別管怎麼著得把人弄回來。
這個差事可不好辦,那位武三娘真要如此聽話,也折騰不出這些事了,要是皇上能狠下心,自己到哪兒把人一捆拿回來倒省事,這般軟著來,武三娘要是真豁出去鄒大人皇叔還有她親弟弟,自己還有什麼招兒。
周山這密旨領的心裡直敲鼓,可皇上下旨了,硬著頭皮也得上,其實文帝這會兒也異常自厭,就不明白都到了這會兒,武三娘寧可假死,都不想跟著自己,還背著自己跟皇叔跑兗州府去了,這要是換第二個,他真能颳了她,可就她,明明心裡恨不得殺了她,可話到了嘴邊兒上,硬是出不了口,自己簡直就成了優柔寡斷的婦人。
且,就算這會兒恨得她咬牙切齒,心裡卻還在想,許她有什麼苦衷,待她回來,先由著她辯解,若辯解清楚萬事皆休,若辯解不清……
想到此處,文帝自己都卡殼了,若辯解不清,自己是捨得殺還是捨得罰呢,如今想來,三娘正是拿準了自己的捨不得,才敢這般膽大包天。
想到此,文帝心裡忽就硬起來,咬咬牙,暗道,不管是打是罰,這一回都要轄制的她怕了才成。
文帝這裡咬牙切齒信誓旦旦的且不提,再說周山,這一路日夜兼程,就沒歇過一會兒,馬都不知跑死了多少匹,帶著四個侍衛直接進了高青縣,照著皇上的話兒,尋到臨河邊兒上三娘的宅子,叫開門一看,所有的人一個不少,唯獨沒有武三娘跟守財,問了才知,三天前的夜裡就走了,說是下江南賞春景去了……
☆、第77章
走了,這哪兒成啊,為著她京城都翻天了,她倒好,還有閒心思下江南賞春景,別說皇上,周山聽了,都差點兒給氣吐血,這位可真是名不虛傳,皇上使得這招兒基本就算廢了。
武三娘想得開,周山可還得交差呢,得,沒找著武三娘,索性把武三娘這院裡的下人都押進了京,順便把守財的娘跟兄弟也帶了去。
周山是覺著,沒準守財的娘跟兄弟比牢里的鄒大人安親王還有用呢,你想啊,武三娘從京里跑來這高青縣,一路上甭管怎麼著,都沒把守財扔下,可見主僕間情份深厚,她能撇下她親弟弟,也不可能撇下守財,所以說,守財的娘跟兄弟頂大用了。
周十三是算計不錯,可就不知道,三娘哪兒是去了江南,就算她想去,這會兒也不敢去,怕自己折騰動靜大了,曝露了行蹤,三娘自己也知道,這會的事兒算做絕了,以文帝的性格,要是知道了真相,估摸活颳了自己都是輕的,可不這麼著怎麼置死地而後生呢。
唯一的變數就是朱晏,說起朱晏,三娘真就想不明白,要自己真是生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看一眼抖三抖的大美人,他這麼死乞白賴黏著也說得過去,就自己這樣,至大也就算個中人之姿,甭說他是皇叔王爺,就是街上的販夫走卒,瞧見自己也沒說多看幾眼的。
再退一步說,就算自己生的天上難找地上難尋,還有個審美疲勞吧,他怎麼就不膩呢,瞧這勢頭是要跟自己一輩子,要是朱晏不是文帝的叔叔,三娘舉雙手雙腳贊成,有這麼個大帥哥陪吃陪喝陪玩又搭銀子又做伴兒,時不時還能充當一下導遊,這日子往哪兒找去,可壞就壞在他是死變態的叔叔。
這就好比把一個炸彈擱身邊兒了,你不知從哪兒蹦來個火星子,嗖一下點著了引信,就炸的自己死無全屍。
可三娘也不好硬趕他,主要她最近發現朱晏挺難對付的,比他那個侄兒還難對付,無論她說什麼,都是一張溫柔含笑的臉,她要是問他什麼時候回京,他一準會說,莫不是青弟嫌愚兄煩了,這是要趕愚兄回去不成。
他自己這麼一說,三娘倒不好意思說下去了,俗話說的好,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朱晏對她太好了,這一路上自己過的多舒坦啊,他還教自己騎馬she箭,什麼事都依著自己,弄的三娘這麼個沒皮沒臉的都不好意思了。
給朱晏這麼一說,後面的話就噎了回去,所以說朱晏比文帝難對付多了,人玩命的對你好,你還能怎麼著,說三娘沒良心吧,要是對她好到一定程度,她也有那麼點兒不多的小良心。
本來三娘也想過趁著朱晏不再,跑了得了,其實也不能說跑,四處走走唄,高青縣兒這挺好,就當個根據地,回頭玩累了,回這兒住上幾個月,再說,她還想做生意賺銀子呢,到底不能指望人朱晏一輩子啊,以後還得自己養活自己。
可這個念頭動了幾回,也沒成行,倒不是別的,就是覺著自己這麼不告而別,有點兒說不過去,可巧在這時候就出事了。
話說那日周大福瞧見三娘急奔著回了京,過了四五天兒守財的兄弟就上高青縣來了,見了守財扯到一邊兒道:“聽見外頭說周家村從宮裡回來一位探親的公公,娘哪裡讓我給你送個信兒來。”
守財一聽就驚了,周家村還能有誰,不就一個周大福嗎,這要是讓他撞上可不壞了,守財雖說老實可也不傻,周大福什麼人他最清楚,一門心思想著出人頭地,若真讓他知道姑娘躲在這兒,如何肯放過這次機會。
這麼想著,守財忙進去回了三娘,三娘心說好端端的周大福怎麼回鄉探親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當務之急自己得躲。
這麼想著,就跟守財說收拾行裝明兒就走,守財應一聲要去,又給三娘喚回來道:“你去拿五十兩銀子給你兄弟,讓他帶著你娘去遠點的親戚家避避風頭,雖說周大福家跟你家隔著二十里,也怕有什麼風聲傳過去,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避避總沒壞處,等過上一兩個月,掃聽的周大福回京了,再家來。”
守財依著去了,把銀子給了他兄弟,讓去他舅舅家住兩個月,他弟弟家去跟老太太一說,老太太嘆口氣道:“避什麼,這人窮富不愛,咱家這窮的都掉底兒了,誰還能來,便是同鄉,有些交情,如今你哥在旁人眼裡可是個死人,這交情也早沒了,人跑咱家來做什麼,眼瞅著就開春了,呂祖堂的老道算了,說今年的年景好,去年種上的麥子,這會兒正長呢,回頭除糙施肥的,哪有拾閒兒的時候,還去你舅舅家作甚,忙著收了這一茬麥子,到秋後再說吧!”
守財兄弟也覺娘的話有理,便沒去舅舅家,娘倆準備著收拾地里的莊稼,不成想,沒等收拾莊稼,就來了幾個軍也把他們娘倆綁上車,連夜奔了京城。
三娘自是不知這些,她出了高青縣卻沒下江南,心裡一琢磨這事兒得反著來,文帝要是知道自己還活著,肯定得往南邊追,說不定自己還沒到南邊就給逮回去了她得反其道而行之,反正身邊跟著守財,兩人兩匹馬,銀子也帶的夠,走到哪兒是哪兒唄,只要不往南邊走,往哪兒走都成,打定主意,奔著西北邊兒下去了。
兩人從高青縣出來走了一個月,到了一個小山村,村子名兒叫王家峪,不大也就二三十戶人家,大多是山裡的獵戶。
三娘見這裡依山靠水的挺好,就想在這兒住幾天,這麼想著就尋了戶人家住下,村子裡都姓王,三娘尋的這家是在村當間兒,三娘是想,要是真有個風吹糙動,自己能進能退,也省得給人堵在死胡同里,這是說萬一,沒準周大福探了親就回京了,自己也安全了,不過還是防備著些好。
三娘住進的這家挺清淨,就一個老婆子帶著孫子過日子,孫子才十五,有把子力氣,箭she的也准,每進山必不會空手而回,不說獐狍野鹿,兔子總能打回幾隻來,有時還能逮著獾子,肉醃起來留著吃,皮毛硝好了,等著來收皮子的賣了,祖孫倆的日子倒也過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