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一路上,他被士兵推推搡搡,似乎他已經是個囚犯。跨進那個房間的一刻,他遲疑了。屋頂高聳而陰暗,在屋子的盡頭是一排沉默的、看不清臉孔的塑像,不時有幾聲咳嗽或法衣摩擦的沙沙聲傳來。他們全都是陌生人,打量著自己,視線絕不是善意的。天窗投下的光線恰巧落在他身上,使他顯得蒼白而渺小。
“說出你的全名和出生地。”開始了,一個毫無感情色彩的聲音發問道。
“維爾納·格拉提安·馮·萊涅,生於施瓦本的梅明根。”他緩慢地回答,儘量使自己的聲音清晰鎮定。
“你相信三位一體的天主嗎?”
他猛地抬起頭,難以置信地望向前方。
“你相信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由聖母童女降孕,被釘十字架,死而復活嗎?”
“你相信唯一、至聖、至公、從使徒傳下來的聖教會嗎?”
“你相信魔鬼的存在嗎?你棄絕它的一切惡行嗎?”
一連串令他措手不及的質問劈頭蓋腦地拋來,使他當場愣住了。當然,他很清楚這些問題該如何回答,但此時此刻,他完全沒有預料到自己會被逼問這種問題。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一時間血液衝上了他的頭頂,耳朵里嗡嗡作響,那些爛熟於心的答案一個字也說不出來。而後他聽見了自己反射性的、冷冰冰的反問:
“你們問我這些問題是什麼意思!”
他感覺到他們之間掠過一陣難以置信的噓聲。“你只需要誠實作答就好!”另一個聲音接道,“回答吧!”
“這是異端裁判嗎?你們想審查我的信仰?”萊涅的視線掃過他們,“既然如此,就按教會法規定的糾問審查程序,請兩名以上的證人在場監督!為什麼我沒看到他們?”
又是一陣嚶嚶嗡嗡的耳語,夾雜著壓抑的尷尬和憤怒。“維爾納·馮·萊涅,請你務必弄清,是我們在審判你。”最終還是那個聲音清了清嗓子,話語仍然充滿無可置疑的權威,“你既然強調教會法,我可以告訴你,已經有多位證人聯名指控你,因此你有義務證明你信仰的正統和清白。現在請回答我們,你聽過‘法維拉’這個名字嗎?”
這個名字。萊涅感覺心臟被重重地敲擊一下,隱隱作痛。我不知你在說什麼。我不認識那個人。我不認識那個人。“我從來沒聽說過。”他機械地開口。
那個聲音有耐心地繼續著。“請你仔細考慮再回答。關於亞瑟·卡爾洛夫你了解他多少?你可否知道他現在的去向?”
他低下頭,怔怔地盯著灰暗的大理石地板,用喑啞的聲音說:“我不知道。”
“看吧!他在撒謊!”有人高聲叫起來。
“不要試圖隱瞞。幾乎所有學生都供認你和他的關係最為密切,同時作證說你曾信誓旦旦地宣布他已經失蹤——你們最後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
看吧,我們什麼都知道。他幾乎聽見所有的聲音齊聲嘲笑他,得意洋洋。仿佛要驅趕它們似的,他吼道:“我記不清了!我無法告訴你們!”
“難道你是在向我們暗示,在朝夕相處的時間裡,作為卡爾洛夫的密友,你居然對他自稱法維拉,散布異端、組織秘密結社、密謀顛覆海德堡的整個計劃,不僅沒有參與,甚至一無所知?!”耐心的問訊結束了,冷酷的逼問響徹穹頂。
腦海中的重重迷霧逐漸散去,他意識到,從一開始,這就不是關於羅馬使節案件的調查,而是完完全全針對亞瑟的缺席審判。他面對的不是簡單的刑事法庭,而是宗教裁判團。難怪亞瑟要急切地離開。難怪縱使他那樣挽留也無濟於事。他就這樣把他們所有人都拋下了,把他拋下了。那一晚的記憶不受控制地湧上心頭,他突然感到難以言喻的恥辱和噁心。那時候他多麼天真,多麼愚蠢啊,以為那樣他就能眷戀他,把他自己的世界拋在腦後。結果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改變他。
審判團的主教們驚訝地看著面前的年輕人低垂著頭,肩膀微微地抖顫,從喉嚨里爆發出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當他再次抬起頭來時,cháo濕的眼睛裡泛著莫名的決絕。他交抱著雙臂,肯定地再次開口說道:“亞瑟從未做過那些事,更不用說我的知情或參與。我們的信仰和行為都無可指摘。我否認你們對他的指控。”
他聽見了他們中間再一次響起的尷尬和憤怒的騷動,一波接一波從頭頂上傾瀉而過。當他被粗魯地架走時,背後還有人忿忿地咒詛:“頑固的傢伙,你最好合作一點,否則你將會祈求自己從沒出生過!”
第十章
亞瑟是在破曉時分,護城河的吊橋剛剛放下時離開海德堡的。人來人往,有不少農婦趕著牲口,車上堆著新鮮的蔬菜和木桶,盛著新釀的葡萄酒。一個早晨出發,用斗篷遮著面孔和身體來阻擋濃重的水氣的行人並不顯眼。他沿著內卡爾河走了一段,聽著潺潺的水聲,看著一群群鴨子游過去,繃緊的神經暫時放鬆下來。直到地勢漸漸升高,人煙稀少的山坡上,他才停下來,深深呼一口氣,思考自己的去處。海德堡城現在盡在俯視之下了,遠遠看去只不過是一片灰濛濛的房屋,上空被白色的霧籠罩著。
審查的進程很迅速,那些已經招認的或尚有重大嫌疑的犯人,從這一天的早上開始陸陸續續地轉移到城裡的監獄,等待裁決。為了防止他們統一口徑,每個人都被隔絕起來。萊涅不知有多少人跟他一起關押在此,也不知道裁決何時來臨。不會一致。他想,至少對他是這樣。只要他一天沒認罪,就不斷會有質問纏著他,然後便是刑訊。假如他意志夠堅強,就可以選擇死亡方式,是死於公開的行刑還是折磨致死,悄無聲息地在腥臭的地牢里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假如他夠堅強——要是有人陪伴他,哪怕是虛妄的安慰也好。沉重的鐵門封得死死的,不透一絲光亮,冰冷、粗糙的鐐銬把他牢牢地鎖在cháo濕的石牆上。自始至終他只聽見自己的聲音,還有某處角落滴水的聲音,單調,冰冷。後來他聽得見慘叫聲從外面模模糊糊地傳來,支離破碎,充滿恐懼,時而他覺得它熟悉得像是任何一個友人的,時而又覺得它根本不像是屬於人類的聲音。他顫抖著低下頭顱。“快些到來吧。”他喃喃道,“不要再折磨我了。”
事到如今,求生幾乎沒有意義了。是的,當他向他們出言不遜時,心裡不就是默認了死嗎?但是鐵門終於被打開時,脆弱的人性還是讓他不由自主地顫抖了。這酷似一場噩夢,他根本看不清刑訊手的臉,也看不清是否還有其他人在場。在晦暗的四壁間他的動作和聲音都很模糊。可是呼嘯刺耳的鞭聲是真實的,他自己的尖叫也是真實的。他甚至能聞見血腥味從地面上升起來。他努力地保持清醒,想以一種最低限度的尊嚴捱到結束,可是巨大的痛楚很快令他神志昏迷過去,那時候他就被狠狠摑一耳光。他也數不清自己喊叫了多少次,以至於最後喑啞得再也發不出聲音。終於在不知多久以後,他感覺一聲金屬的碰撞,周圍的一切又歸於寂靜。他的身體松松垮垮地吊在那裡,好像靈魂已經不復存在。
悶熱的夏日開始下起雨來,即使是正午,天空也陰霾灰暗,令人不快。密集的水滴敲打著敞開的窗子。從這裡可以望見海德堡監獄那晦暗的、凹凸不平的高牆。
“你們的進展怎麼樣了?”
“幾乎所有的嫌犯都供認了和法維拉的往來和罪行。”審查官坐在橡木長桌的另一端,向對面欠了欠身,“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力氣。”
“您如此易於滿足嗎,閣下?”舒陶芬伯爵立刻回應道,並且帶著欣賞的態度觀察這個多明我會修士的臉色漸漸發青,“我聽說,似乎在監獄裡出現了相當棘手的囚徒。”
“呃……是的,確實有。”他皺著眉頭,攤開雙手,聲音低下去,
“伯爵,恕我直言,我相信有那麼一種可能,就是他確實對事情一無所知。我擔任這個職位有十年了,這種情況並不罕見,我想不能不慎重些……”
“閣下,既然您擁有如此豐富的經驗,為何不考慮一下,這個人處於什麼目的,會做出與所有人截然相反的供詞,而且態度固執強硬?”舒陶芬搖晃著手指頭,似乎對自己的推測洋洋得意,“這不是對您的工作更為有益嗎?”
審查官絞著手指,薄薄的嘴唇癟了下去,仿佛還在不滿地嘟囔什麼。他對面的年輕人沉吟片刻,把臉轉向舒陶芬,慢悠悠地開口:“伯爵,赫曼兄弟的工作畢竟是屬於我們的職分,”他特別加重了“我們的”這個詞,用戴著權戒的手指敲了敲桌上的卷宗,“就像您還有您的職分一樣。據我所知,法維拉還尚無任何消息,而搜捕他正是您的使命。所以對於審查的方式,就請您不必訴諸過多關心了。”
舒陶芬頓時有些語塞,眼看著美因茨大主教往椅背上一靠,若無其事地微笑著。狡猾的阿爾布萊希特·馮·布蘭登堡,荒唐的大主教,他居然還真的以教士自居。他暗暗地思忖道,但是仍然在臉上堆起誠意的笑容,“不,大人,您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僅僅是提出一些建議,假如能為我們的合作提供幫助,豈不是更好?”
“十分感謝您。是否有幫助,由我們決定。”阿爾布萊希特重新拿起那疊厚厚的羊皮紙,頭也不抬地說,“我可否知道,是哪個頑固不化的傢伙讓我們大費周章?”
“他叫維爾納·馮·萊涅,據說是法維拉的密友,”赫曼審查官急忙湊上去回答道。
一陣沉默。阿爾布萊希特慢慢地撂下紙卷,狐疑地抬起他灰褐色的眼睛。“維爾納·馮·萊涅?”他重複了一遍。
舒陶芬伯爵在走廊上踱步,步伐放得很慢,藉此延長他思考的時間,鞋跟敲在堅硬的石板上發出沉重的迴響。來到那個牢房門前時他猶豫了片刻,不過在負責開門的獄卒探尋的目光中他點了點頭,走了進去。裡面又暗又靜,一時間他甚至懷疑這裡有沒有人。他點起馬燈,終於看清了面前的景象。他要找的人被牢牢地鎖在發霉的牆壁上,身上的衣服已經破爛不堪,裂口下是一條條可怕的傷痕,新滲出的血和凝固的血混雜在一起。他臉上的血色褪得乾乾淨淨,在感覺到好不容易得來的一點光亮時,幾乎是帶點驚恐地眯起眼睛,縮了縮身體,拽得鐵鏈嘩啦一聲響。但是舒陶芬確定他還沒有崩潰。因為在挨近他時,他不停地眨著眼睛,以僅存的理智挺直了身體面對他。但此時此地這些舉動似乎有些好笑。
“說出你的全名和出生地。”開始了,一個毫無感情色彩的聲音發問道。
“維爾納·格拉提安·馮·萊涅,生於施瓦本的梅明根。”他緩慢地回答,儘量使自己的聲音清晰鎮定。
“你相信三位一體的天主嗎?”
他猛地抬起頭,難以置信地望向前方。
“你相信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由聖母童女降孕,被釘十字架,死而復活嗎?”
“你相信唯一、至聖、至公、從使徒傳下來的聖教會嗎?”
“你相信魔鬼的存在嗎?你棄絕它的一切惡行嗎?”
一連串令他措手不及的質問劈頭蓋腦地拋來,使他當場愣住了。當然,他很清楚這些問題該如何回答,但此時此刻,他完全沒有預料到自己會被逼問這種問題。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一時間血液衝上了他的頭頂,耳朵里嗡嗡作響,那些爛熟於心的答案一個字也說不出來。而後他聽見了自己反射性的、冷冰冰的反問:
“你們問我這些問題是什麼意思!”
他感覺到他們之間掠過一陣難以置信的噓聲。“你只需要誠實作答就好!”另一個聲音接道,“回答吧!”
“這是異端裁判嗎?你們想審查我的信仰?”萊涅的視線掃過他們,“既然如此,就按教會法規定的糾問審查程序,請兩名以上的證人在場監督!為什麼我沒看到他們?”
又是一陣嚶嚶嗡嗡的耳語,夾雜著壓抑的尷尬和憤怒。“維爾納·馮·萊涅,請你務必弄清,是我們在審判你。”最終還是那個聲音清了清嗓子,話語仍然充滿無可置疑的權威,“你既然強調教會法,我可以告訴你,已經有多位證人聯名指控你,因此你有義務證明你信仰的正統和清白。現在請回答我們,你聽過‘法維拉’這個名字嗎?”
這個名字。萊涅感覺心臟被重重地敲擊一下,隱隱作痛。我不知你在說什麼。我不認識那個人。我不認識那個人。“我從來沒聽說過。”他機械地開口。
那個聲音有耐心地繼續著。“請你仔細考慮再回答。關於亞瑟·卡爾洛夫你了解他多少?你可否知道他現在的去向?”
他低下頭,怔怔地盯著灰暗的大理石地板,用喑啞的聲音說:“我不知道。”
“看吧!他在撒謊!”有人高聲叫起來。
“不要試圖隱瞞。幾乎所有學生都供認你和他的關係最為密切,同時作證說你曾信誓旦旦地宣布他已經失蹤——你們最後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
看吧,我們什麼都知道。他幾乎聽見所有的聲音齊聲嘲笑他,得意洋洋。仿佛要驅趕它們似的,他吼道:“我記不清了!我無法告訴你們!”
“難道你是在向我們暗示,在朝夕相處的時間裡,作為卡爾洛夫的密友,你居然對他自稱法維拉,散布異端、組織秘密結社、密謀顛覆海德堡的整個計劃,不僅沒有參與,甚至一無所知?!”耐心的問訊結束了,冷酷的逼問響徹穹頂。
腦海中的重重迷霧逐漸散去,他意識到,從一開始,這就不是關於羅馬使節案件的調查,而是完完全全針對亞瑟的缺席審判。他面對的不是簡單的刑事法庭,而是宗教裁判團。難怪亞瑟要急切地離開。難怪縱使他那樣挽留也無濟於事。他就這樣把他們所有人都拋下了,把他拋下了。那一晚的記憶不受控制地湧上心頭,他突然感到難以言喻的恥辱和噁心。那時候他多麼天真,多麼愚蠢啊,以為那樣他就能眷戀他,把他自己的世界拋在腦後。結果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改變他。
審判團的主教們驚訝地看著面前的年輕人低垂著頭,肩膀微微地抖顫,從喉嚨里爆發出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當他再次抬起頭來時,cháo濕的眼睛裡泛著莫名的決絕。他交抱著雙臂,肯定地再次開口說道:“亞瑟從未做過那些事,更不用說我的知情或參與。我們的信仰和行為都無可指摘。我否認你們對他的指控。”
他聽見了他們中間再一次響起的尷尬和憤怒的騷動,一波接一波從頭頂上傾瀉而過。當他被粗魯地架走時,背後還有人忿忿地咒詛:“頑固的傢伙,你最好合作一點,否則你將會祈求自己從沒出生過!”
第十章
亞瑟是在破曉時分,護城河的吊橋剛剛放下時離開海德堡的。人來人往,有不少農婦趕著牲口,車上堆著新鮮的蔬菜和木桶,盛著新釀的葡萄酒。一個早晨出發,用斗篷遮著面孔和身體來阻擋濃重的水氣的行人並不顯眼。他沿著內卡爾河走了一段,聽著潺潺的水聲,看著一群群鴨子游過去,繃緊的神經暫時放鬆下來。直到地勢漸漸升高,人煙稀少的山坡上,他才停下來,深深呼一口氣,思考自己的去處。海德堡城現在盡在俯視之下了,遠遠看去只不過是一片灰濛濛的房屋,上空被白色的霧籠罩著。
審查的進程很迅速,那些已經招認的或尚有重大嫌疑的犯人,從這一天的早上開始陸陸續續地轉移到城裡的監獄,等待裁決。為了防止他們統一口徑,每個人都被隔絕起來。萊涅不知有多少人跟他一起關押在此,也不知道裁決何時來臨。不會一致。他想,至少對他是這樣。只要他一天沒認罪,就不斷會有質問纏著他,然後便是刑訊。假如他意志夠堅強,就可以選擇死亡方式,是死於公開的行刑還是折磨致死,悄無聲息地在腥臭的地牢里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假如他夠堅強——要是有人陪伴他,哪怕是虛妄的安慰也好。沉重的鐵門封得死死的,不透一絲光亮,冰冷、粗糙的鐐銬把他牢牢地鎖在cháo濕的石牆上。自始至終他只聽見自己的聲音,還有某處角落滴水的聲音,單調,冰冷。後來他聽得見慘叫聲從外面模模糊糊地傳來,支離破碎,充滿恐懼,時而他覺得它熟悉得像是任何一個友人的,時而又覺得它根本不像是屬於人類的聲音。他顫抖著低下頭顱。“快些到來吧。”他喃喃道,“不要再折磨我了。”
事到如今,求生幾乎沒有意義了。是的,當他向他們出言不遜時,心裡不就是默認了死嗎?但是鐵門終於被打開時,脆弱的人性還是讓他不由自主地顫抖了。這酷似一場噩夢,他根本看不清刑訊手的臉,也看不清是否還有其他人在場。在晦暗的四壁間他的動作和聲音都很模糊。可是呼嘯刺耳的鞭聲是真實的,他自己的尖叫也是真實的。他甚至能聞見血腥味從地面上升起來。他努力地保持清醒,想以一種最低限度的尊嚴捱到結束,可是巨大的痛楚很快令他神志昏迷過去,那時候他就被狠狠摑一耳光。他也數不清自己喊叫了多少次,以至於最後喑啞得再也發不出聲音。終於在不知多久以後,他感覺一聲金屬的碰撞,周圍的一切又歸於寂靜。他的身體松松垮垮地吊在那裡,好像靈魂已經不復存在。
悶熱的夏日開始下起雨來,即使是正午,天空也陰霾灰暗,令人不快。密集的水滴敲打著敞開的窗子。從這裡可以望見海德堡監獄那晦暗的、凹凸不平的高牆。
“你們的進展怎麼樣了?”
“幾乎所有的嫌犯都供認了和法維拉的往來和罪行。”審查官坐在橡木長桌的另一端,向對面欠了欠身,“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力氣。”
“您如此易於滿足嗎,閣下?”舒陶芬伯爵立刻回應道,並且帶著欣賞的態度觀察這個多明我會修士的臉色漸漸發青,“我聽說,似乎在監獄裡出現了相當棘手的囚徒。”
“呃……是的,確實有。”他皺著眉頭,攤開雙手,聲音低下去,
“伯爵,恕我直言,我相信有那麼一種可能,就是他確實對事情一無所知。我擔任這個職位有十年了,這種情況並不罕見,我想不能不慎重些……”
“閣下,既然您擁有如此豐富的經驗,為何不考慮一下,這個人處於什麼目的,會做出與所有人截然相反的供詞,而且態度固執強硬?”舒陶芬搖晃著手指頭,似乎對自己的推測洋洋得意,“這不是對您的工作更為有益嗎?”
審查官絞著手指,薄薄的嘴唇癟了下去,仿佛還在不滿地嘟囔什麼。他對面的年輕人沉吟片刻,把臉轉向舒陶芬,慢悠悠地開口:“伯爵,赫曼兄弟的工作畢竟是屬於我們的職分,”他特別加重了“我們的”這個詞,用戴著權戒的手指敲了敲桌上的卷宗,“就像您還有您的職分一樣。據我所知,法維拉還尚無任何消息,而搜捕他正是您的使命。所以對於審查的方式,就請您不必訴諸過多關心了。”
舒陶芬頓時有些語塞,眼看著美因茨大主教往椅背上一靠,若無其事地微笑著。狡猾的阿爾布萊希特·馮·布蘭登堡,荒唐的大主教,他居然還真的以教士自居。他暗暗地思忖道,但是仍然在臉上堆起誠意的笑容,“不,大人,您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僅僅是提出一些建議,假如能為我們的合作提供幫助,豈不是更好?”
“十分感謝您。是否有幫助,由我們決定。”阿爾布萊希特重新拿起那疊厚厚的羊皮紙,頭也不抬地說,“我可否知道,是哪個頑固不化的傢伙讓我們大費周章?”
“他叫維爾納·馮·萊涅,據說是法維拉的密友,”赫曼審查官急忙湊上去回答道。
一陣沉默。阿爾布萊希特慢慢地撂下紙卷,狐疑地抬起他灰褐色的眼睛。“維爾納·馮·萊涅?”他重複了一遍。
舒陶芬伯爵在走廊上踱步,步伐放得很慢,藉此延長他思考的時間,鞋跟敲在堅硬的石板上發出沉重的迴響。來到那個牢房門前時他猶豫了片刻,不過在負責開門的獄卒探尋的目光中他點了點頭,走了進去。裡面又暗又靜,一時間他甚至懷疑這裡有沒有人。他點起馬燈,終於看清了面前的景象。他要找的人被牢牢地鎖在發霉的牆壁上,身上的衣服已經破爛不堪,裂口下是一條條可怕的傷痕,新滲出的血和凝固的血混雜在一起。他臉上的血色褪得乾乾淨淨,在感覺到好不容易得來的一點光亮時,幾乎是帶點驚恐地眯起眼睛,縮了縮身體,拽得鐵鏈嘩啦一聲響。但是舒陶芬確定他還沒有崩潰。因為在挨近他時,他不停地眨著眼睛,以僅存的理智挺直了身體面對他。但此時此地這些舉動似乎有些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