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孟青走前囑咐他要時常的給父親寫信,廷玉答應道,“我會常給你們寫信的。”
廷玉和振玉兄弟兩人在機場擁抱告別,雖然數年未見,兩個人卻毫不生疏,振玉把自己在美國帶的一塊手錶送給了他,廷玉當即帶在手腕上,兩個人摟在一起,看起來仍是是象小時候一樣,那麼的親密。
飛機起飛後,振玉仍舊緊緊的把臉貼在機艙的玻璃上,用力的朝下看著,孟青難得的沒有訓斥他,反而沉默的摸了摸他的頭髮,振玉再也忍不住,哽咽著說,“我想哥哥。”
傅玉聲聽得很是心酸,只好閉緊了雙眼裝睡,聽孟青笨拙的安撫著他。
回國的時候,陸少瑜親自來接他,他同她開玩笑,是不是看在假夫妻的情分上才來接他,又問她那位羅曼蒂克的朋友呢,如何放心讓她這樣獨自前來。
她卻突然紅了眼眶,他就不敢再多問,連忙把話岔開了,問起上海當下的情形來。
後來他才知道,溫遲良在解放戰爭的時候已經犧牲了,這個消息實在是讓他震驚不已。那天晚上他私底下同孟青說,我們兩個這樣的幸運,真不知受到了老天爺什麼樣的眷顧。
第341章
孟青很認真的說道,“是因為三爺宅心仁厚,所以有福報。我跟著三爺,也沾了福氣。”
傅玉聲聽到這樣一本正經的回答,簡直絲毫不出他的意料,不免笑倒在他的身上,眨著眼問道:“原來佛祖還管男夫妻的事呀?”
孟青明知道他在說玩笑話,卻還是陪著他,笑著說:“人間的事,沒有佛祖不管的。”
傅玉聲枕在他的大腿上,眯著眼睛裝睡,一點也不想起身,孟青摸著他柔軟的頭髮,突然驚訝的說道:“三爺,你有白頭髮了。”
傅玉聲啊呀了一聲,慌忙的摸著頭髮,連聲的說,“去拿剪子,趕快絞掉,絞掉!”
孟青笑出了聲,手指輕輕穿過他的頭髮,柔聲的哄他道,“三爺,別怕,就一根,不要緊的。”
傅玉聲這個年紀了,看著卻仍是很年輕,很時髦。之前和他住在梅園頭的鄉下,幾乎不出門,身上穿穿舊日裡做的綾羅長衫倒也罷了。可只要出門,就連在紐約看醫生,都要穿著簇新的西服和襯衣,頭髮都要整整齊齊的梳起來,一絲不亂,還要系袖扣,別胸花,噴法蘭西香水,精緻得簡直像是洋人雜誌上走下來的男明星一樣。這時候突然跟他說有了白頭髮,豈不是要他的命嗎?
他簡直不想理睬他,起身去抽屜里翻剪子,孟青連忙雙手摟住他,好聲好氣的哄道,“別生氣啦,我給你絞掉。”
傅玉聲這才把剪子遞給他,靠在木案旁邊,閉著眼讓他替自己絞白頭髮。
孟青把絞下來的頭髮裝了起來,說明天要帶去廟裡拜拜佛。傅玉聲則不自覺的伸手摸著他的頭髮,說:“又該染了呀。”
因為孟青不肯去那些時髦的理髮廳染髮,傅玉聲就找家裡的老傭人要了染髮的土法子,親手做了染髮膏給他染的。他又做不慣這種事情,還是孟青給他打下手。孟青笑他學什麼不好,學了這樣一門勞累手藝,卻還是陪著他做這做哪,任他驅使。
起初總是染得沒那麼均勻,所以要仔細的看著染,後來就染得很好了。可去美國做手術以後,一來是不方便,二來是實在沒精力,就再沒給孟青染過了。
孟青仔細的給他系紐扣,哄他說,“好好的養著,等養好了再替我染吧。”
傅玉聲有心無力,也只好答應了,可摸著孟青的頭髮,還是不免覺著心酸。
那時候上海才剛解放,留下來的人對於新政府都有著一定的期盼,所以反而有一種獨特的新氣象。陳毅市長召開了工商界大會,他也受邀出席,心裡還頗有些緊張,私下裡打電話給陸少瑜,打問情形。
陸少瑜接通電話,等聽完他的話,不由得笑出了聲,說:“沒想到你也有這樣的一天,見我父親的時候怎麼沒見你這樣緊張?”
傅玉聲倒很不好意思,說:“國民黨的官員我見得多了呀,共產黨的大官這是頭一遭嘛。”
陸少瑜跟他說:“沒什麼要緊,你把他當做是像我一樣的共黨分子對待就好了。”
會上氣氛也很民主,主要講了幾點,因為解放前上海很多工廠都已關停,市場情形也很不好,所以新政府希望能夠多辦廠,穩定和擴大生產,這令與會的眾人都吃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氣氛也熱烈了起來。
新政府的人找他單獨談過話,因為他原本是大達船廠和淮南煤礦的經理,論理應該請他干回老本行,可是全國尚未完全解放,很多地方還在國民黨的武裝控制下,內河航運暫且不能開放,所以希望他能將貿易公司先恢復起來。上海是個物資匱乏的城市,很多東西也只能從國外購買,比如柴油,汽油等,還有很多生產出來的東西要出口到國外去,因此貿易公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仍是非常的重要。
傅玉聲卻之不恭,當即就承諾下來,轉天就走馬上任了。
因為有過了談話,他對於貿易公司有了很不一樣的想法,做起事來反倒比從前上心許多,精神也很是振奮。孟青不料他工作起來這樣的熱忱,很怕他累著,所以每天都接送他去公司,不許他過度操勞。
振玉是個閒不住的人,也不肯在家裡休息,先找到了一個英文教員的差事,每晚都準備很久的教案,連孟青都看不下去了,到時候就去關電燈,攆他去睡覺。
孟青自己卻是哪裡都不肯去,他的武館仍是那樣荒廢著,後來傅玉聲身體養得好些了,他也有空閒了,就在弄堂里辦了個識字班。他在這種事情上,還是有些江湖人的習氣。杜先生已經去了香港,他是幫會出身,謹慎一些,也不足為過。
第342章
上海剛解放沒多久,就遭到國民黨飛機的連番轟炸,聽說是因為舟山群島還沒解放,那裡有機場,所以起飛降落都很方便。後來聽說還有特務在地面對轟炸機進行引導,簡直是跟當初的日機轟炸如出一轍。傅玉聲想起抗戰的重慶,同孟青說,“國民黨真是,好事絲毫學不會,壞事倒學得絲毫不差。”
孟青被他逗樂了,說:“三爺,沒想到你能說出這麼刻薄的話來。”
傅玉聲撇撇嘴,說,“這話刻薄嗎?我還有更刻薄的話呢,他學誰不好呀,學日本,日本早都投降了,他怎麼不學學人家共產黨?”
孟青正給他擦眼鏡,聽他這麼一說,就忍不住要笑,說,“三爺,你這麼喜歡共產黨呀,怪不得不肯跟陸小姐離婚呢。”
傅玉聲明知道他是開玩笑,卻故意說,“那是,我們傅家統共就出了這一個共產黨,我得抓緊她,不能把她放跑了!”
孟青哪裡會跟他當真,把擦乾淨的眼鏡小心的給他架在鼻樑上,說,“三爺又故意氣我。不就怪我下午去晚了嗎?”
傅玉聲笑嘻嘻的,親了他一下,才去拿報紙:“過兩年吧。你看她傷心成那樣子,我都不敢提。”
所以兩人仍是名義上的夫妻。
後來韓戰打響,政府號召抗美援朝,傅玉聲回來同孟青商量之後,決定把自己大部分的財產都捐獻出去。
他原本是想要全數捐獻的,還是孟青攔住了他。
起初孟青很不理解,他說,“三爺的錢都是自己掙的,捐一些我能明白,可做什麼要全都捐出去?”
傅玉聲問他,“阿生,你又不是頭一天認得我,你覺著我看重這些嗎?”
孟青沒說話,傅玉聲笑了起來,說:“你也不是守財奴,怎麼到了我這裡,就把錢看得這樣緊,難道還怕我沒碗飯吃嗎?”
孟青才說,“三爺,你也不是頭一天認得我。錢是個好東西,可我從來都不是個貪錢的人。”他猶豫了一下,終於把心裡的擔憂說了出來,“你這樣掏心掏肺的,我怕有人說你閒話。再有,萬一他們當真打回來了,那時候三爺怎麼解釋呢,你就為難了。”
傅玉聲生氣了,卻不是同孟青,他說,若不是怕這個,我還不肯捐呢。
後來孟青說,還是留一點吧,不為你自己,也為廷玉呀,他年紀也不小了,回來以後還要成親呢,到時候拿什麼辦事呢?
還有一點,孟青沒說出口,那就是紅事以外,還有百年之後的白事,這些都是要用錢的地方。傅玉聲見他的神情,便也想到了,喃喃的說:“也是,紅事白事都要用錢的。”於是就存留了一點私心。
因為捐獻財產的這件事,傅玉聲得到了很高的嘉許。但是他謝絕了政府登報的要求,他說,“我是個無事一身輕的人,用錢的地方很少,國家現在有難處,我的所有,雖然只是杯水車薪,可總是我的一點心意。倘若要是宣揚出去,那些有家小的,捐是不捐呢?豈不是很為難嗎?還是不要四處講的好。”
因為他時常的住在孟青那裡,又索性把自己名下其他幾棟房子也捐了出去,唯有福熙路的傅公館,還有何應敏假借他名義買下的那棟房子留了下來。
何應敏被扣上了漢jian的帽子,那位如夫人就捲走財產逃往了香港,只有何太太堅持要為何應敏守靈下葬。可何家資產都被國民黨當做敵偽資產收走了,何太太身無分文,還是傅玉聲一路資助她,從出殯到出國投奔娘家,也算是盡了一份朋友的心意。
也是因為解放後抓了一批特務,陰差陽錯的,他才知道何應敏的漢jian帽子和他莫須有的罪名是怎麼來的。原來當初何應敏是受了中統的朋友托請,去和日本人聯絡,以獲取情報,結果卻被軍統的人誤殺,這一樁醜事實在是見不得光,軍統為了掩蓋自己的失誤,也怕日本人順藤摸瓜,查出什麼異樣來,就先發制人,混淆視聽,在報紙上將他寫成了漢jian。
抗戰勝利後,他費心追查何應敏的死因,所以才被有心人投入監獄。幸虧了杜老闆,不然他只怕真要含冤死在監獄裡了。
因為得證了何應敏的清白,他特意寫了一封長信,輾轉請人送到了何太太的手裡,告知了她。
那年有一件喜事,也有一件壞事,喜的是傅玉庭回到了上海,兄弟團聚。壞的是美國對中國實行了封鎖,廷玉的信時有遺漏,大約寫了好幾封過來,他們才能收著一件。
傅玉聲很是憂心,對孟青說,“廷玉怕是回不來了。”
第343章
但很快的,這件好事也變成了壞事。
傅玉庭回到上海來,同他在福熙路熱熱鬧鬧的住了幾天,陪他去電影院看電影,去書局買新書,又去捐款給志願軍,還順著他的意思,去西服店裡做了新衣裳。傅玉庭還興致大發,畫了一幅魚戲蓮葉圖,只是畫了一半就畫壞了,還是多虧傅玉聲下筆補救。
廷玉和振玉兄弟兩人在機場擁抱告別,雖然數年未見,兩個人卻毫不生疏,振玉把自己在美國帶的一塊手錶送給了他,廷玉當即帶在手腕上,兩個人摟在一起,看起來仍是是象小時候一樣,那麼的親密。
飛機起飛後,振玉仍舊緊緊的把臉貼在機艙的玻璃上,用力的朝下看著,孟青難得的沒有訓斥他,反而沉默的摸了摸他的頭髮,振玉再也忍不住,哽咽著說,“我想哥哥。”
傅玉聲聽得很是心酸,只好閉緊了雙眼裝睡,聽孟青笨拙的安撫著他。
回國的時候,陸少瑜親自來接他,他同她開玩笑,是不是看在假夫妻的情分上才來接他,又問她那位羅曼蒂克的朋友呢,如何放心讓她這樣獨自前來。
她卻突然紅了眼眶,他就不敢再多問,連忙把話岔開了,問起上海當下的情形來。
後來他才知道,溫遲良在解放戰爭的時候已經犧牲了,這個消息實在是讓他震驚不已。那天晚上他私底下同孟青說,我們兩個這樣的幸運,真不知受到了老天爺什麼樣的眷顧。
第341章
孟青很認真的說道,“是因為三爺宅心仁厚,所以有福報。我跟著三爺,也沾了福氣。”
傅玉聲聽到這樣一本正經的回答,簡直絲毫不出他的意料,不免笑倒在他的身上,眨著眼問道:“原來佛祖還管男夫妻的事呀?”
孟青明知道他在說玩笑話,卻還是陪著他,笑著說:“人間的事,沒有佛祖不管的。”
傅玉聲枕在他的大腿上,眯著眼睛裝睡,一點也不想起身,孟青摸著他柔軟的頭髮,突然驚訝的說道:“三爺,你有白頭髮了。”
傅玉聲啊呀了一聲,慌忙的摸著頭髮,連聲的說,“去拿剪子,趕快絞掉,絞掉!”
孟青笑出了聲,手指輕輕穿過他的頭髮,柔聲的哄他道,“三爺,別怕,就一根,不要緊的。”
傅玉聲這個年紀了,看著卻仍是很年輕,很時髦。之前和他住在梅園頭的鄉下,幾乎不出門,身上穿穿舊日裡做的綾羅長衫倒也罷了。可只要出門,就連在紐約看醫生,都要穿著簇新的西服和襯衣,頭髮都要整整齊齊的梳起來,一絲不亂,還要系袖扣,別胸花,噴法蘭西香水,精緻得簡直像是洋人雜誌上走下來的男明星一樣。這時候突然跟他說有了白頭髮,豈不是要他的命嗎?
他簡直不想理睬他,起身去抽屜里翻剪子,孟青連忙雙手摟住他,好聲好氣的哄道,“別生氣啦,我給你絞掉。”
傅玉聲這才把剪子遞給他,靠在木案旁邊,閉著眼讓他替自己絞白頭髮。
孟青把絞下來的頭髮裝了起來,說明天要帶去廟裡拜拜佛。傅玉聲則不自覺的伸手摸著他的頭髮,說:“又該染了呀。”
因為孟青不肯去那些時髦的理髮廳染髮,傅玉聲就找家裡的老傭人要了染髮的土法子,親手做了染髮膏給他染的。他又做不慣這種事情,還是孟青給他打下手。孟青笑他學什麼不好,學了這樣一門勞累手藝,卻還是陪著他做這做哪,任他驅使。
起初總是染得沒那麼均勻,所以要仔細的看著染,後來就染得很好了。可去美國做手術以後,一來是不方便,二來是實在沒精力,就再沒給孟青染過了。
孟青仔細的給他系紐扣,哄他說,“好好的養著,等養好了再替我染吧。”
傅玉聲有心無力,也只好答應了,可摸著孟青的頭髮,還是不免覺著心酸。
那時候上海才剛解放,留下來的人對於新政府都有著一定的期盼,所以反而有一種獨特的新氣象。陳毅市長召開了工商界大會,他也受邀出席,心裡還頗有些緊張,私下裡打電話給陸少瑜,打問情形。
陸少瑜接通電話,等聽完他的話,不由得笑出了聲,說:“沒想到你也有這樣的一天,見我父親的時候怎麼沒見你這樣緊張?”
傅玉聲倒很不好意思,說:“國民黨的官員我見得多了呀,共產黨的大官這是頭一遭嘛。”
陸少瑜跟他說:“沒什麼要緊,你把他當做是像我一樣的共黨分子對待就好了。”
會上氣氛也很民主,主要講了幾點,因為解放前上海很多工廠都已關停,市場情形也很不好,所以新政府希望能夠多辦廠,穩定和擴大生產,這令與會的眾人都吃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氣氛也熱烈了起來。
新政府的人找他單獨談過話,因為他原本是大達船廠和淮南煤礦的經理,論理應該請他干回老本行,可是全國尚未完全解放,很多地方還在國民黨的武裝控制下,內河航運暫且不能開放,所以希望他能將貿易公司先恢復起來。上海是個物資匱乏的城市,很多東西也只能從國外購買,比如柴油,汽油等,還有很多生產出來的東西要出口到國外去,因此貿易公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仍是非常的重要。
傅玉聲卻之不恭,當即就承諾下來,轉天就走馬上任了。
因為有過了談話,他對於貿易公司有了很不一樣的想法,做起事來反倒比從前上心許多,精神也很是振奮。孟青不料他工作起來這樣的熱忱,很怕他累著,所以每天都接送他去公司,不許他過度操勞。
振玉是個閒不住的人,也不肯在家裡休息,先找到了一個英文教員的差事,每晚都準備很久的教案,連孟青都看不下去了,到時候就去關電燈,攆他去睡覺。
孟青自己卻是哪裡都不肯去,他的武館仍是那樣荒廢著,後來傅玉聲身體養得好些了,他也有空閒了,就在弄堂里辦了個識字班。他在這種事情上,還是有些江湖人的習氣。杜先生已經去了香港,他是幫會出身,謹慎一些,也不足為過。
第342章
上海剛解放沒多久,就遭到國民黨飛機的連番轟炸,聽說是因為舟山群島還沒解放,那裡有機場,所以起飛降落都很方便。後來聽說還有特務在地面對轟炸機進行引導,簡直是跟當初的日機轟炸如出一轍。傅玉聲想起抗戰的重慶,同孟青說,“國民黨真是,好事絲毫學不會,壞事倒學得絲毫不差。”
孟青被他逗樂了,說:“三爺,沒想到你能說出這麼刻薄的話來。”
傅玉聲撇撇嘴,說,“這話刻薄嗎?我還有更刻薄的話呢,他學誰不好呀,學日本,日本早都投降了,他怎麼不學學人家共產黨?”
孟青正給他擦眼鏡,聽他這麼一說,就忍不住要笑,說,“三爺,你這麼喜歡共產黨呀,怪不得不肯跟陸小姐離婚呢。”
傅玉聲明知道他是開玩笑,卻故意說,“那是,我們傅家統共就出了這一個共產黨,我得抓緊她,不能把她放跑了!”
孟青哪裡會跟他當真,把擦乾淨的眼鏡小心的給他架在鼻樑上,說,“三爺又故意氣我。不就怪我下午去晚了嗎?”
傅玉聲笑嘻嘻的,親了他一下,才去拿報紙:“過兩年吧。你看她傷心成那樣子,我都不敢提。”
所以兩人仍是名義上的夫妻。
後來韓戰打響,政府號召抗美援朝,傅玉聲回來同孟青商量之後,決定把自己大部分的財產都捐獻出去。
他原本是想要全數捐獻的,還是孟青攔住了他。
起初孟青很不理解,他說,“三爺的錢都是自己掙的,捐一些我能明白,可做什麼要全都捐出去?”
傅玉聲問他,“阿生,你又不是頭一天認得我,你覺著我看重這些嗎?”
孟青沒說話,傅玉聲笑了起來,說:“你也不是守財奴,怎麼到了我這裡,就把錢看得這樣緊,難道還怕我沒碗飯吃嗎?”
孟青才說,“三爺,你也不是頭一天認得我。錢是個好東西,可我從來都不是個貪錢的人。”他猶豫了一下,終於把心裡的擔憂說了出來,“你這樣掏心掏肺的,我怕有人說你閒話。再有,萬一他們當真打回來了,那時候三爺怎麼解釋呢,你就為難了。”
傅玉聲生氣了,卻不是同孟青,他說,若不是怕這個,我還不肯捐呢。
後來孟青說,還是留一點吧,不為你自己,也為廷玉呀,他年紀也不小了,回來以後還要成親呢,到時候拿什麼辦事呢?
還有一點,孟青沒說出口,那就是紅事以外,還有百年之後的白事,這些都是要用錢的地方。傅玉聲見他的神情,便也想到了,喃喃的說:“也是,紅事白事都要用錢的。”於是就存留了一點私心。
因為捐獻財產的這件事,傅玉聲得到了很高的嘉許。但是他謝絕了政府登報的要求,他說,“我是個無事一身輕的人,用錢的地方很少,國家現在有難處,我的所有,雖然只是杯水車薪,可總是我的一點心意。倘若要是宣揚出去,那些有家小的,捐是不捐呢?豈不是很為難嗎?還是不要四處講的好。”
因為他時常的住在孟青那裡,又索性把自己名下其他幾棟房子也捐了出去,唯有福熙路的傅公館,還有何應敏假借他名義買下的那棟房子留了下來。
何應敏被扣上了漢jian的帽子,那位如夫人就捲走財產逃往了香港,只有何太太堅持要為何應敏守靈下葬。可何家資產都被國民黨當做敵偽資產收走了,何太太身無分文,還是傅玉聲一路資助她,從出殯到出國投奔娘家,也算是盡了一份朋友的心意。
也是因為解放後抓了一批特務,陰差陽錯的,他才知道何應敏的漢jian帽子和他莫須有的罪名是怎麼來的。原來當初何應敏是受了中統的朋友托請,去和日本人聯絡,以獲取情報,結果卻被軍統的人誤殺,這一樁醜事實在是見不得光,軍統為了掩蓋自己的失誤,也怕日本人順藤摸瓜,查出什麼異樣來,就先發制人,混淆視聽,在報紙上將他寫成了漢jian。
抗戰勝利後,他費心追查何應敏的死因,所以才被有心人投入監獄。幸虧了杜老闆,不然他只怕真要含冤死在監獄裡了。
因為得證了何應敏的清白,他特意寫了一封長信,輾轉請人送到了何太太的手裡,告知了她。
那年有一件喜事,也有一件壞事,喜的是傅玉庭回到了上海,兄弟團聚。壞的是美國對中國實行了封鎖,廷玉的信時有遺漏,大約寫了好幾封過來,他們才能收著一件。
傅玉聲很是憂心,對孟青說,“廷玉怕是回不來了。”
第343章
但很快的,這件好事也變成了壞事。
傅玉庭回到上海來,同他在福熙路熱熱鬧鬧的住了幾天,陪他去電影院看電影,去書局買新書,又去捐款給志願軍,還順著他的意思,去西服店裡做了新衣裳。傅玉庭還興致大發,畫了一幅魚戲蓮葉圖,只是畫了一半就畫壞了,還是多虧傅玉聲下筆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