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傅玉聲連忙搖頭,說:“那倒不是,若是我這塊擋箭牌對你還有些用處,那麼我就繼續扮演陸家二小姐的護花使者好了,這也沒什麼要緊的呀。”
陸少瑜也贊同他去美國治療,她聽說他被關在監獄裡的事情,對他的身體很放心不下,怕他拖得厲害,將來不好治療。她們這一代人,尤其是她這樣出洋念過書的,總是相信西醫勝過中醫,對於舊的一切都持著懷疑的態度。
當初若干人遊說國民政府投入資金,支持弘揚國術,政府也是興趣缺缺,勉強辦了一屆國術大賽,也就不了了之了。國醫,國術,這樣但凡帶著國字的,都仿佛蒙著塵,不被人賞識,棄之如敝履。
傅玉聲同她聊很很久,臨走時,還是忍不住勸了她一句,“我知道你和我這樣的人不一樣,可是兩個人明明有情,就不該有意的分隔,不管是為了什麼。不然日後想起來,只怕你要深深的後悔呢。”
第339章
陸少瑜大約沒料到他是這樣一個兒女情長的人,忍著笑說:“哎呀,傅先生,我知道啦!”總之就是嫌他這樣的囉嗦。
抗戰勝利以後,劉子民原本留在了重慶的工廠。後來因為國共內戰,他一直在兵工廠工作,聽到了很多謠言,身邊又有妻兒,所以就來到了上海,仍在傅家的工廠里任職。
傅玉華要離開上海,就將工廠的股份盡數出讓。劉子民和許多人一樣,覺著兩黨的將來,無外會是劃江而治的結果。他當年曆經了千辛萬苦回國,抗戰已然結束,他並不願意就這樣離開,所以謝絕了傅玉華的好意,仍舊留在工廠里做事。
葛立芒也決定帶著家人一同前去美國,他對於這個城市懷有深厚的感情,可也有著許多痛苦的回憶。在淪陷的時候,他聽說了很多蘇俄的傳聞,對於共產主義有種很深的恐懼,在這樣國共內戰的情形下,他並不看好國民政府的抵抗能力,所以極力勸說傅玉聲也隨他離開。
傅玉聲最終還是決定去美國試上一試,因為他只是去瞧病,並沒有要走的決心,所以行動更方便,反而走得比傅玉華早好幾個月。
他想帶著孟青一同前去,孟青覺著不好,怕傅玉華多心,便不肯答應,說要留在上海等他。
傅玉聲哪裡肯?特地請了紅花幫忙,辦了一份同鄉會的邀請,遙遙的發來。他勸孟青說,“我問過廷玉了,他是想去念書,並不想留在美國。我們兩個一起去,順便把振玉接回來,然後等廷玉回來,我們一家人就能團聚了,這樣不好嗎?”
傅玉華帶著全家人回到上海後,他先是在坐牢,後來在養病,哪裡開得了口將廷玉接回?孟青當初把廷玉送回傅家,如今更是不能開口,若不是廷玉偷偷的回去見他,相見的次數隻怕更少。
傅玉聲身體好些了以後,還時常的去福熙路,所以能同他見著面。只是父子兩人太久不見,如今很是生疏,他從未有過做父親的經驗,又覺得這孩子總是怪自己的,所以面對這樣脾氣倔強的少年人,教訓他也不是,誇讚他也不是,見著面時,小心翼翼的,反而話更少了,只是一味的買了許多東西送到福熙路那邊,弄得葉翠雯啼笑皆非,說他就是那敗兒的慈父。
孟青終於被他說動,決意陪他一道,動身前往美國。
因為他身體不好,傅玉華怕他在輪船上吃不消,就特意給他訂了飛機。走之前,傅家人都來送他,廷玉眼睛也有點紅通通的,像只小兔子。傅玉華笑著說:“再過幾個月就見著了,怕什麼?”
傅玉聲沒有反駁,只是笑笑,這樣離別的時候,他難得的放縱自己,伸手替廷玉整了整衣領。這孩子已經長得很高了,想要象小時候一樣摸摸他的頭,很有些難處呢。
傅玉聲心裡總有很多話說,可當著許多人的面,卻偏偏不太說得出口,最後也只是說,“好好念書,將來做一個有用之才。”想了想,又笑著補充道,“也要強健身體,不要象我一樣,只顧著生病了。”
當著傅家人的面,孟青不好開口說什麼,只是順著他的話說道:“要聽你父親的話,好好念書。我教你的拳,你每日都記得要打幾遍。”
廷玉默默的點頭,傅玉聲走的時候,心裡也有一種別離的難過,那時誰能料到,一家人會自此天各一方呢?
他和孟青到了美國,頭一件事就是先去拜訪駱紅花。玉瑛和振玉都已經大了,看著仿佛是從時髦雜誌上走下來的一對金童玉女。玉瑛的行動言語已經象極了洋人,熱情而又活潑,簡直讓人吃不消,見著他是一個貼面吻,孟青在一旁看著,半天都說不出話來。振玉倒是沉穩許多,他的長相原本就三分象孟青,七分象鳳萍,所以柔和許多,看起來不是那麼的令人生畏。
他之前已經把醫生對病情的詳細描述寄送了過來,駱紅花語言不通,主要是振玉和玉瑛兩個年青人四處奔走聯絡,還去圖書館查了很多書,做了詳細的筆記給他參考。
遲些時候他在美國醫院檢查,醫生經過診斷,說他胃部生了腫瘤,需要做手術。他起先還有所猶豫,後來也是兩個年輕人去翻了許多的資料,葛立芒也很熱心的聯絡到了舊日在上海的朋友,為他一一解釋,他才終於決心進行手術。
他不想在美國留得太久,所以一旦下定決心,就著急的催促醫生進行手術。結果等到傅玉華坐的船都到了美國,他的手術才剛剛被安排上。
在那之前,他就只好在病房裡等著手術。駱紅花和劉英民一同來看他,看見他在病床前教孟青下西洋棋,不免好笑,說他倒是會入鄉隨俗。
孟青一句洋文都不會,出去了猶如瞎子聾子一般,他的性子又不是熱絡的那種,所以也不肯出去,只在病房裡陪伴著他。除非是熟悉的人前來,或者是兩個年青人前來,他是不肯離開傅玉聲半步的。
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得很快。上海解放的時候,他在病房裡看到了英文報紙,很是驚訝。他給還在上海的陸少瑜寫信,很快得到了回復,告訴他如果他要回來,還是很歡迎的。
他倍受鼓舞,在手術後還不到半個月,就著急著要回到上海。因為做了手術的緣故,孟青堅決的不同意,認為他需要靜養,他卻不肯等待,固執的要求回國。
振玉和玉瑛都想要和他們兩個一同回國,還想要勸說她們夫妻兩人一道回去。振玉的事,駱紅花無法做主,可是玉瑛要回國,她卻堅決不肯同意。
第340章
傅玉華已經在芝加哥定居下來了,因為他做手術的緣故,又特意來到紐約來為他做陪護。聽說他要回國,就勸他不要著急,說:“我們可以等等看,看看情形到底如何。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將來一同回去。”
傅玉聲笑著說,“嗯,我先回去替你們看看,我去探探路。”
傅玉華很不以為然,他將陪護的人都請了出去,連孟青也不例外。
孟青有些尷尬,慌忙的朝他鞠了個躬,然後快步走了出去。傅玉聲不明白他的意思,見他趕走孟青,也有點不大高興,卻不能發作,只說:“大哥也太小心了。”
傅玉華坐在了他的床邊,仍舊不肯死心,勸他道:“你一定要回去,是不是?你又不了解共產黨的那一套。蘇俄成立以後,原本的貴族和資本家,都被剝奪了財產,只有到處流亡,上海這樣的人你見得還少嗎?你回去做什麼呢?到時候還是要被趕到國外。我是不相信中國能夠有什麼光明的前途,無論換哪個政黨執政,吃虧的總是我們這樣的人。”
傅玉聲沉吟了片刻,翻開了床頭的英文雜誌,打開裡面解放上海的照片,拿給他看,“我不相信這樣一支軍隊,會和國民黨一樣。”那是解放軍躺在街頭睡覺的照片,平靜而又安詳。說實話,比他在國內見到的任何一支軍隊都要強上百倍。
傅玉華若有所思的看著那張照片,一時啞然,可他仍是不能放下心來,半天才說,“玉聲,你是買辦資本家,是共產黨最討厭的那一種人。你向來又和青幫的人來往密切,你不知道他們打死過很多工人,和共黨有很多過往嗎?”
傅玉聲如何不知道呢?他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些的,他開的貿易公司收益可觀,可卻脫不開倒買倒賣,發戰爭財的惡名,不然他也不會第一時間寫信回去試探了。只是有些話卻不方便對他的兄長說。
他不像傅玉華,他看起來是個新派的人,骨子裡卻很念舊,對於財產又看得沒那麼重。他自認並不是什麼共產主義者,可卻對於社會底層的那些人充滿了天然的同情,這也就是為什麼最初他和陸少瑜能夠一見如故,相談甚歡的緣故。
他年輕的時候過於一帆風順,只知道享樂,結果遭遇了幾次變故,身體其實已經大不如前了。除卻令他備受折磨的胃病,他的關節和肺都已經不太好。也許是在煤礦的那幾年,也許是因為幾次牢獄之災,又或許是因為戰亂,四處漂泊動盪,這些已經說不清楚了。可歲月的痕跡,已經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身體上。
傅玉華說得的確不錯,或許可以等幾年看看形勢再回復,可人生又有幾個幾年呢?又有多久可以等等看呢?況且他不是一個人,還有孟青和他一起,在這樣一個城市,遠離了他僅剩的朋友,他不會快活,孟青也不會快活。
他若是先走了,孟青獨自一個留在這片異鄉的土地上,豈不是更寂寞?
那片故土雖然滿是鮮血和殘垣,可新的國家已然成立。永京的墳塋仍在上海,除了他還有誰能去祭奠?少棋以身殉國,只有衣冠冢,連墳塋都沒有,還有生死不明的楊秋心,只有他躲過了抗戰,幸運的活了下來。他還要繼續的躲下去嗎?他憑什麼捨棄所有的過往,就這樣躲在這個遙遠陌生的城市,苟且的活著呢?
傅玉聲為了安他的心,便說:“少瑜就是共產黨,她到底是我名義上的妻子,別人我不知道,她我還不知道嗎?你放心好了。若是真的象蘇俄那樣,我再來投奔你們就是了。”
傅玉華哪裡說得過他?憂心忡忡,卻也不能將他當真捆起來不許他走,所以很是無可奈何。他在上海的時候,也曾經接觸一些共產黨,不可否認他們的個人魅力,可對於赤色主義的恐懼,還是不能夠令他下定決心回國。
最後傅玉聲仍是堅決的要回國,傅玉華攔他不住,就放他走了。孟青一個人哪裡能做得了他的主呢?最後只好不情願的跟他一起去了機場,怪他手術之後不好好的養傷,卻這樣的匆忙。
駱紅花不允許玉瑛離開,最後和他們同行的只有振玉。廷玉去機場送他們,滿懷期望的說,等念完博士也回去為祖國效力。傅玉聲聽了很高興,誇他說他很有志氣,廷玉就笑,說:“怎麼會?只是沒出息,捨不得離開家鄉罷了。”
陸少瑜也贊同他去美國治療,她聽說他被關在監獄裡的事情,對他的身體很放心不下,怕他拖得厲害,將來不好治療。她們這一代人,尤其是她這樣出洋念過書的,總是相信西醫勝過中醫,對於舊的一切都持著懷疑的態度。
當初若干人遊說國民政府投入資金,支持弘揚國術,政府也是興趣缺缺,勉強辦了一屆國術大賽,也就不了了之了。國醫,國術,這樣但凡帶著國字的,都仿佛蒙著塵,不被人賞識,棄之如敝履。
傅玉聲同她聊很很久,臨走時,還是忍不住勸了她一句,“我知道你和我這樣的人不一樣,可是兩個人明明有情,就不該有意的分隔,不管是為了什麼。不然日後想起來,只怕你要深深的後悔呢。”
第339章
陸少瑜大約沒料到他是這樣一個兒女情長的人,忍著笑說:“哎呀,傅先生,我知道啦!”總之就是嫌他這樣的囉嗦。
抗戰勝利以後,劉子民原本留在了重慶的工廠。後來因為國共內戰,他一直在兵工廠工作,聽到了很多謠言,身邊又有妻兒,所以就來到了上海,仍在傅家的工廠里任職。
傅玉華要離開上海,就將工廠的股份盡數出讓。劉子民和許多人一樣,覺著兩黨的將來,無外會是劃江而治的結果。他當年曆經了千辛萬苦回國,抗戰已然結束,他並不願意就這樣離開,所以謝絕了傅玉華的好意,仍舊留在工廠里做事。
葛立芒也決定帶著家人一同前去美國,他對於這個城市懷有深厚的感情,可也有著許多痛苦的回憶。在淪陷的時候,他聽說了很多蘇俄的傳聞,對於共產主義有種很深的恐懼,在這樣國共內戰的情形下,他並不看好國民政府的抵抗能力,所以極力勸說傅玉聲也隨他離開。
傅玉聲最終還是決定去美國試上一試,因為他只是去瞧病,並沒有要走的決心,所以行動更方便,反而走得比傅玉華早好幾個月。
他想帶著孟青一同前去,孟青覺著不好,怕傅玉華多心,便不肯答應,說要留在上海等他。
傅玉聲哪裡肯?特地請了紅花幫忙,辦了一份同鄉會的邀請,遙遙的發來。他勸孟青說,“我問過廷玉了,他是想去念書,並不想留在美國。我們兩個一起去,順便把振玉接回來,然後等廷玉回來,我們一家人就能團聚了,這樣不好嗎?”
傅玉華帶著全家人回到上海後,他先是在坐牢,後來在養病,哪裡開得了口將廷玉接回?孟青當初把廷玉送回傅家,如今更是不能開口,若不是廷玉偷偷的回去見他,相見的次數隻怕更少。
傅玉聲身體好些了以後,還時常的去福熙路,所以能同他見著面。只是父子兩人太久不見,如今很是生疏,他從未有過做父親的經驗,又覺得這孩子總是怪自己的,所以面對這樣脾氣倔強的少年人,教訓他也不是,誇讚他也不是,見著面時,小心翼翼的,反而話更少了,只是一味的買了許多東西送到福熙路那邊,弄得葉翠雯啼笑皆非,說他就是那敗兒的慈父。
孟青終於被他說動,決意陪他一道,動身前往美國。
因為他身體不好,傅玉華怕他在輪船上吃不消,就特意給他訂了飛機。走之前,傅家人都來送他,廷玉眼睛也有點紅通通的,像只小兔子。傅玉華笑著說:“再過幾個月就見著了,怕什麼?”
傅玉聲沒有反駁,只是笑笑,這樣離別的時候,他難得的放縱自己,伸手替廷玉整了整衣領。這孩子已經長得很高了,想要象小時候一樣摸摸他的頭,很有些難處呢。
傅玉聲心裡總有很多話說,可當著許多人的面,卻偏偏不太說得出口,最後也只是說,“好好念書,將來做一個有用之才。”想了想,又笑著補充道,“也要強健身體,不要象我一樣,只顧著生病了。”
當著傅家人的面,孟青不好開口說什麼,只是順著他的話說道:“要聽你父親的話,好好念書。我教你的拳,你每日都記得要打幾遍。”
廷玉默默的點頭,傅玉聲走的時候,心裡也有一種別離的難過,那時誰能料到,一家人會自此天各一方呢?
他和孟青到了美國,頭一件事就是先去拜訪駱紅花。玉瑛和振玉都已經大了,看著仿佛是從時髦雜誌上走下來的一對金童玉女。玉瑛的行動言語已經象極了洋人,熱情而又活潑,簡直讓人吃不消,見著他是一個貼面吻,孟青在一旁看著,半天都說不出話來。振玉倒是沉穩許多,他的長相原本就三分象孟青,七分象鳳萍,所以柔和許多,看起來不是那麼的令人生畏。
他之前已經把醫生對病情的詳細描述寄送了過來,駱紅花語言不通,主要是振玉和玉瑛兩個年青人四處奔走聯絡,還去圖書館查了很多書,做了詳細的筆記給他參考。
遲些時候他在美國醫院檢查,醫生經過診斷,說他胃部生了腫瘤,需要做手術。他起先還有所猶豫,後來也是兩個年輕人去翻了許多的資料,葛立芒也很熱心的聯絡到了舊日在上海的朋友,為他一一解釋,他才終於決心進行手術。
他不想在美國留得太久,所以一旦下定決心,就著急的催促醫生進行手術。結果等到傅玉華坐的船都到了美國,他的手術才剛剛被安排上。
在那之前,他就只好在病房裡等著手術。駱紅花和劉英民一同來看他,看見他在病床前教孟青下西洋棋,不免好笑,說他倒是會入鄉隨俗。
孟青一句洋文都不會,出去了猶如瞎子聾子一般,他的性子又不是熱絡的那種,所以也不肯出去,只在病房裡陪伴著他。除非是熟悉的人前來,或者是兩個年青人前來,他是不肯離開傅玉聲半步的。
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得很快。上海解放的時候,他在病房裡看到了英文報紙,很是驚訝。他給還在上海的陸少瑜寫信,很快得到了回復,告訴他如果他要回來,還是很歡迎的。
他倍受鼓舞,在手術後還不到半個月,就著急著要回到上海。因為做了手術的緣故,孟青堅決的不同意,認為他需要靜養,他卻不肯等待,固執的要求回國。
振玉和玉瑛都想要和他們兩個一同回國,還想要勸說她們夫妻兩人一道回去。振玉的事,駱紅花無法做主,可是玉瑛要回國,她卻堅決不肯同意。
第340章
傅玉華已經在芝加哥定居下來了,因為他做手術的緣故,又特意來到紐約來為他做陪護。聽說他要回國,就勸他不要著急,說:“我們可以等等看,看看情形到底如何。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將來一同回去。”
傅玉聲笑著說,“嗯,我先回去替你們看看,我去探探路。”
傅玉華很不以為然,他將陪護的人都請了出去,連孟青也不例外。
孟青有些尷尬,慌忙的朝他鞠了個躬,然後快步走了出去。傅玉聲不明白他的意思,見他趕走孟青,也有點不大高興,卻不能發作,只說:“大哥也太小心了。”
傅玉華坐在了他的床邊,仍舊不肯死心,勸他道:“你一定要回去,是不是?你又不了解共產黨的那一套。蘇俄成立以後,原本的貴族和資本家,都被剝奪了財產,只有到處流亡,上海這樣的人你見得還少嗎?你回去做什麼呢?到時候還是要被趕到國外。我是不相信中國能夠有什麼光明的前途,無論換哪個政黨執政,吃虧的總是我們這樣的人。”
傅玉聲沉吟了片刻,翻開了床頭的英文雜誌,打開裡面解放上海的照片,拿給他看,“我不相信這樣一支軍隊,會和國民黨一樣。”那是解放軍躺在街頭睡覺的照片,平靜而又安詳。說實話,比他在國內見到的任何一支軍隊都要強上百倍。
傅玉華若有所思的看著那張照片,一時啞然,可他仍是不能放下心來,半天才說,“玉聲,你是買辦資本家,是共產黨最討厭的那一種人。你向來又和青幫的人來往密切,你不知道他們打死過很多工人,和共黨有很多過往嗎?”
傅玉聲如何不知道呢?他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些的,他開的貿易公司收益可觀,可卻脫不開倒買倒賣,發戰爭財的惡名,不然他也不會第一時間寫信回去試探了。只是有些話卻不方便對他的兄長說。
他不像傅玉華,他看起來是個新派的人,骨子裡卻很念舊,對於財產又看得沒那麼重。他自認並不是什麼共產主義者,可卻對於社會底層的那些人充滿了天然的同情,這也就是為什麼最初他和陸少瑜能夠一見如故,相談甚歡的緣故。
他年輕的時候過於一帆風順,只知道享樂,結果遭遇了幾次變故,身體其實已經大不如前了。除卻令他備受折磨的胃病,他的關節和肺都已經不太好。也許是在煤礦的那幾年,也許是因為幾次牢獄之災,又或許是因為戰亂,四處漂泊動盪,這些已經說不清楚了。可歲月的痕跡,已經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身體上。
傅玉華說得的確不錯,或許可以等幾年看看形勢再回復,可人生又有幾個幾年呢?又有多久可以等等看呢?況且他不是一個人,還有孟青和他一起,在這樣一個城市,遠離了他僅剩的朋友,他不會快活,孟青也不會快活。
他若是先走了,孟青獨自一個留在這片異鄉的土地上,豈不是更寂寞?
那片故土雖然滿是鮮血和殘垣,可新的國家已然成立。永京的墳塋仍在上海,除了他還有誰能去祭奠?少棋以身殉國,只有衣冠冢,連墳塋都沒有,還有生死不明的楊秋心,只有他躲過了抗戰,幸運的活了下來。他還要繼續的躲下去嗎?他憑什麼捨棄所有的過往,就這樣躲在這個遙遠陌生的城市,苟且的活著呢?
傅玉聲為了安他的心,便說:“少瑜就是共產黨,她到底是我名義上的妻子,別人我不知道,她我還不知道嗎?你放心好了。若是真的象蘇俄那樣,我再來投奔你們就是了。”
傅玉華哪裡說得過他?憂心忡忡,卻也不能將他當真捆起來不許他走,所以很是無可奈何。他在上海的時候,也曾經接觸一些共產黨,不可否認他們的個人魅力,可對於赤色主義的恐懼,還是不能夠令他下定決心回國。
最後傅玉聲仍是堅決的要回國,傅玉華攔他不住,就放他走了。孟青一個人哪裡能做得了他的主呢?最後只好不情願的跟他一起去了機場,怪他手術之後不好好的養傷,卻這樣的匆忙。
駱紅花不允許玉瑛離開,最後和他們同行的只有振玉。廷玉去機場送他們,滿懷期望的說,等念完博士也回去為祖國效力。傅玉聲聽了很高興,誇他說他很有志氣,廷玉就笑,說:“怎麼會?只是沒出息,捨不得離開家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