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站起身來,聲音都在發抖,“怪不得!孟老闆,原來你都替我想好了!”

  第311章

  “三爺!”孟青的聲音不知不覺高了起來,也是急,也是氣:“南京多少達官貴人都走了,偏偏就只有你!非要回上海來!你有多少條命?”

  傅玉聲反問他:“那你呢?你有多少條命?杜老闆都走了,你怎麼不走!”

  孟青還是不敢看他,喃喃的說:“這不一樣,我又沒有牽掛。”

  傅玉聲真被他氣著了,怒聲喝道:“孟阿生!你再給我說一遍?”

  他的頭垂得很低,就好像將要折斷的大樹。

  他聲音很輕,自言自語般的說道,“等你去了香港,平平安安的,我就再沒牽掛了。”

  傅玉聲不料他從一開始打得就是這樣的主意,怪不得將人拒之門外,還三番四次的讓韓九來勸他離開。

  原來這個人那時候就想好了,決意要和自己分開。

  他想起南京那個被炸平的公園,明明前些日子他才剛剛去過。他想起一路往上海這邊開的時候,清晨路邊那些觸目驚心的屍體,還有逃難的人。還有報紙上那些觸目驚心的字句和照片。

  所有的這些都仿佛巨石一樣轟然的壓了下來,他頹然的坐倒在木椅里,失去了力氣,不想再同眼前的人爭吵。

  “你非要留下不可,是嗎?”傅玉聲只覺得苦澀。

  孟青嗯了一聲,然後解釋著:“或許再有一年半載,仗就打完了。”

  兩個人都沒再說話,沒人會相信這樣的話。

  日本人放出話來,說要三個月滅亡中國。政府也都要遷都到西南的重慶了,國際社會上沒有誰出面來說句公道話。連蔣氏都說了,中國實在的是一個弱國,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政府原本還寄希望於強大的蘇維埃,以為這個共產主義國家會對日宣戰。但其實也不過是一場空夢。

  “如果我也要留下來呢?”傅玉聲徒勞的掙扎著,他的聲音都在顫抖,聽起來是他自己也沒有料到的軟弱,“我可以改換姓名,老老實實的呆在租界,不會叫人發現的……”

  “三爺!你非要逼我把你綁著送出去嗎?”孟青的眼睛發紅,雙頭緊緊的抱著頭,看起來絕望而又痛苦,象一頭陷在泥淖中掙扎不出的野馬,大聲的嘶吼著:“你還不明白嗎!我只想你平平安安的!”

  傅玉聲不做聲了。他的呼吸很急促,好像突然喘不過氣來。

  孟青做得有錯嗎?他捫心自問:國難當頭,山河故土受著敵人的踐踏,早已不復完整。但凡是有點骨氣的中國人,誰不想做點什麼呢?若是他只顧自己,縮頭烏龜一樣的躲在鄉下,那他就不是傅玉聲認得的孟青了。

  可他這樣連說都不說一聲,瞞著自己就答應了杜氏說要留下來,傅玉聲實在免不了要恨他。

  “三爺,你答應我,今晚就走!”孟青卻還在逼迫他,逼他走,逼他離開上海。

  “振玉呢?”他問道,聲音卻好像被碾碎了一樣,每個字都連不在一起。

  孟青抿著唇,好一陣子才說:“振玉跟著我。紅花也留下來了。”

  傅玉聲站了起來,他的嘴唇都在哆嗦,他覺得他的魂靈就好像火焰的灰燼,就要保不住那一點點殘存的餘熱。

  他最後又問了一遍,“孟阿生,你一定要趕我走嗎?”

  孟青的聲音仿佛遠在天邊,他說:“三爺,你一定得走。”

  第312章

  他垂著眼,仍是不敢看他。

  傅玉聲逼近他,站在他的面前,就好像突然失去了所有的聲音。質問的話,他一句也說不出來了。於國於家,他都沒有一點道理。南京的政府公職人員全都撤離了,很多教會學校也都紛紛撤走,只留下少數人留守。中日在上海開戰後,不少上海工廠也都表明態度,要往內地遷移。留下來的,要麼是跟日本人關係很好的,要麼就是根本捨不得搬遷,又受了日本人的好處的,其他的人,還以為縮在租界裡就可以安枕無憂。

  他留在這裡不走,就像是一個拿定了主意要做漢jian的人,就像是戲台上那些不明是非的婦人,哀求著丈夫不要遠離。

  可他看著孟青,就好像看著一個陌生人那樣,就好像在質問他,問他為什麼不明白自己的心意?

  他寧願留在這裡,寧願兩個人守在一起。或許他出不上什麼力,可他還是想要留下來。

  這種戰火紛飛的時日,不分高低貴賤,誰都是朝不保夕,或許日本人一顆炸彈扔下來就沒了命。就象橡膠大王薛福基,一枚彈片飛來,避也避不過,於是死於非命。這樣的飛來橫禍,誰能料得到?

  他不願想那麼久以後的事,只想要緊緊的抓住當下。

  孟青察覺到了他的視線,慢慢的抬起頭來,一雙眼睛毫不閃避的看向他。

  那一剎那,他們兩個都固執的沉默著,誰也不說話,聲音就好像是燃盡了的灰,無聲的堆積在那裡,掩埋了眼底的光。

  “孟阿生,”傅玉聲終於找回了自己的聲音,艱澀的說道:“你記住,是你要趕我走的。”

  孟青飛快的說道:“是。”

  傅玉聲緩緩的拿起了帽子,端正的戴在了頭上,然後朝外走去。他仿佛是在自言自語,又仿佛是在發誓。可他說了些什麼,孟青肯定聽到了。

  他說,“我去過東台一次。這輩子不會再去第二次了。”

  “三爺!”孟青突然叫住他。

  傅玉聲回過頭,心臟狂跳著,那是一種失而復得,死而復生的狂喜和歡欣,他的渾身都在刺痛,站在那裡回望著那個叫住了他的人。

  “三爺,我想要跟你要一件東西……”孟青看著他,聲音都在發抖,艱難的開了口。

  傅玉聲的瞳孔猛地收緊了,動也不動的看著他,聲音從嗓子眼裡擠了出來,尖銳的近乎刺耳:“你說!”

  孟青靠近了他,小聲的說道,“三爺,我知道你書房裡有一個木頭匣子。”傅玉聲難以置信的看著他,聽他繼續說道:“我知道裡面放的都是你給我寫的信。你帶走也沒用,你就留給我吧。”

  傅玉聲看了他很久,然後扭開了臉,在他看不到的地方說道:“好。”

  第313章

  家裡的傭人收拾行李就收拾了一天一夜,其實也沒什麼東西可收拾的。八月份的時候南京就來了要員,動員大家往內地搬遷,還組建了上海工廠內遷委員會。傅玉華原本是有些猶豫不定的,但是仗打了起來,日軍的戰機四處的轟炸,陣勢比幾年前大多了,傅玉華掂量之後,覺得局勢不大好,等到了九月底,他也下定了決心。

  傅玉聲手裡不過是貿易公司,還有幾個公司的股份,傅玉華動了內遷的心思,他卻不想走。他覺得日本人不會打得那麼快,大不了他可以帶著孟青躲到淮南去。

  但這些話,如今說了也沒什麼意思。

  孟青吩咐了好幾個人來給他守著門,他裝作不知道一樣。走的時候,他沒有告訴孟青,也不敢同往日的朋友們告別。他手裡握著好幾家淮南的煤礦,很怕日本人會找上他。他雖然不住在傅公館了,可日本人無孔不入,就好像那些吸血的蟲豸,躲也躲不開。有人找過何應敏,想要請他的岳丈出面,何應敏不敢推脫,雖然答應了,可後來又藉口說老人家生了重病,華北又在打仗,實在來不了上海,暫且躲過一劫。

  雖然如此,何應敏還是不打算走,傅玉聲太知道他了,也不好說他什麼。

  不過何應敏自己不走,卻建議他走,他認識銀行界的人多,知道日本人活動得厲害,他對傅玉聲說,“你這個脾氣,真要留下來,怕要吃苦頭,還是走吧。”

  傅玉聲原本沒想到自己會走得這樣早,但他還是走了。

  他離開了上海,卻沒去香港,也沒去重慶,最終還是去了淮南。那個裝滿了信箋的木頭匣子,他鎖好了,臨走時交給了韓九,鑰匙卻戴在自己的身上。

  韓九送他去了碼頭,卻不知他要去哪裡,大約以為他是要取道廣州,然後再去香港,他也不否認。

  他又不缺錢,真要去香港,並沒有什麼難辦的,可他偏偏就是不肯。

  他到了淮南,先派人去接楊秋心。南京畢竟不像上海,有租界可以躲避,真打起仗來,還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樣子。他聽說南京那邊下了命令說要打,心裡很是懷疑。南京這個地方,從來都是易攻難守,日本人又來勢洶洶,守怎麼守得住?楊秋心在南京無處可去,也不願意回上海,前思後想,還是去了淮南。他還囑咐過家裡的傭人,真要哄搶起來,不用守著,讓他們搶就是了。

  南京在十二月份失守了,他們人在淮南,消息不通,日軍又刻意封鎖新聞,直到家裡的傭人王富年一路乞討的找到淮南來,他才知道南京發生了什麼。

  南京被攻占之後,聽說因為渡江的船太少,逃命的軍民太多,當時江里都是無數的屍首。

  日軍進城後,被俘虜的士兵都被斬首,青壯年的難民被抓起來驅趕到一處she殺,上了年紀的王富年被抓去做雜役,趁著混亂逃了出來,走了一個多月才走到淮南。老人家上了年紀,等到了淮南,大約是放下心來,反而生了一場病。

  等他後來拿到了英文的報紙,看到報導里寫到日軍是如何屠殺難民,不只是軍人,就連手無寸鐵的婦孺兒童也難逃厄運,馬路邊堆積著半人高的屍體,簡直就像是噩夢裡才有的場景。

  那已經是二月份的事了,那天他在礦廠的辦公室里來回的踱著步子,走了近一個下午,一篇報導看了好幾遍才看完,渾身都是冰涼。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他關起門來,無聲的慟哭了一場。

  那天的淮南,也是淅淅瀝瀝的下著雨。王富年從山裡挖了野菜回來,仰頭看著天,突然說,人世間的悲苦太多,老天爺也看不下去了。

  第314章

  日軍占領南京之後,開始西進,淮南的官辦煤礦得到了中央的指示,都開始毀路炸礦。傅玉聲猶豫了很久,和礦廠那位留洋的博士商量了很久,最終還是準備炸礦。他把工人召集在一起開會,給他們發放了足月的遣散費,礦廠里人心惶惶,都不知將來會是怎麼個樣子。到了這個時候,他的設備已經運不出去了,也一同埋葬在了礦廠。他聽說上海周邊有抗日的游擊隊,一直在暗暗的想法子聯繫他們,卻始終都未能成功。

  傅玉華他們仍未安定下來,沿途會寫家信給他,寄送到上海,有人收到了,再轉寄給身在淮南的他。不過他看起來,這些信也是斷斷續續的,中間又發生了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許多事他信里輕描淡寫只是一句,可傅玉聲卻讀得出紙背後的艱辛和不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