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內容大致如此。說起來似乎有點刻意,但是就畫面來看還是非常有趣的。總之,我極力避免那種粉絲緊追著明星的形式,我想要拍的是從看著明星如痴如醉的目光轉變成為了努力完成某事而奮鬥的執著眼神。

  出於劇情的設定,我拜託一名演員飾演壞心眼的老店員。這個人下了舞台還得扮演另一個角色。這名演員說她最愛這種角色,爽快地應承下來,並展現出了精湛的演技。當然,最後也要讓這個緊張關係有個完美的結局,告訴觀眾這個人雖然說話刻薄,但是卻是個好心人。

  攝影棚內的主持人在節目前後會說一些含糊暖昧的話,吊足觀眾的胃口,拉高觀眾不安與期待的心情,炒熱氣氛。

  製作人告訴我節目獲得了好評:“你這傢伙真走運,節目一下子就成了經典。”

  這話是不是言之過早了?

  “嗯?”

  “成為經典是好事。只有劇情的模式成型了,看的人才會安心,這就好比是模子一樣,照這個做法,至少可以拍六個單元。”

  我明白製作人的言下之意。

  也就是說,製作、播放節目無須拘泥於形式。像“我想在上野的展覽館展出畫作”這樣必須花時間、花精力才能實現的夢想還有好幾個,於是我同時並行製作著好幾個單元的節目。

  不管怎麼說,我覺得自己在公司總算有了立足之地。

  3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腦中立即浮現出“妻子生日宴會”這個點子是有原因的。因為在那之前,我對友貴子說:“生日快樂!——對了,你願意嫁給我嗎?”或許正是因為這種興奮的情緒,才能接連做出那些受歡迎的節目來。

  我必須感謝友貴子。

  我第一次見到友貴子是在聖誕節,在短短的時間裡,就飛躍到了求婚這一階段。

  和這個女孩子在一起能夠得到幸福——從一開始我就有這種預感。

  當時的那種感覺就像電視機畫面上灑滿了閃亮的星星似的。

  我平常買書幾乎都去東京的書店。回家途中的車站旁有書店,我也經常去。偶然在一個休息日的傍晚,我去了鎮上的一家書店,那是家連鎖店。我對自己居住的這個鎮出乎意料地陌生,走在店裡,我不禁在心中驚嘆著“哇,真大呀”。

  我心想既然來了,就買本書吧,於是我挑了一本散文集去櫃檯結帳,站在櫃檯里的就是友貴子。

  她頂著一頭過時的赫本式短髮,身上穿著店裡的水藍色制服,低垂的視線讓人感覺有著與書店氣氛不合的陰沉。或許是衣服顏色的原因,流淌過來的眼神使人感覺仿佛她正身處於深深的湖底一般,她二十左右吧,但臉看上去似乎要更大一些——那是一張飽經人間滄桑的臉。

  我覺得自己被她吸引了。我的眼睛一直黏在她身上,於是我將臉轉向一旁,活像是在買一本見不得人的書。

  店裡擺著一棵聖誕樹,樹上掛著螢光小球以及各式各樣的裝飾物。屋頂積雪的小屋、長筒靴、雪橇和聖誕老人等這些一般都會有的小東西如同樂譜的音符般由上而下井然有序地排列著。

  這時,友貴子說:“一千兩百日元。”

  啊?……哦,我將臉轉向櫃檯,她的口氣極為自然,我差點就要打開錢包了,這時我停住了手。

  “……呃,我剛才放了五千日元在這了。”

  這位湖中女子看起來楚楚可憐地皺起了眉頭。

  “嗯?”

  “沒有嗎?”

  她側過臉,看了手邊一眼,我也來回看著櫃檯四周,當時櫃檯邊正好只有我們兩個人,她似乎很疑惑,讓我忍不住想要幫她。

  突然,我想我看起來該不會像是在裝糊塗吧?被人誤解這種事,每個人都難免會有幾次,但是現在我可不想讓它發生。

  從時間上來說,應該只是相當短暫的一瞬間,我想到錢應該就在這裡。也許顯得很愚蠢,但是錢就在眼前。我一拿起書本,就看見新渡戶稻造在壞壞地竊笑著。

  當時,友貴子的表情變了,就像是從湖中走了出來一樣,摘下看起來年逾三十的假面具,露出了年輕女子沐浴在陽光下的笑容。

  就好像是突然從小窗戶里探出頭來的一張開心地嬉鬧著的小女孩的臉。

  在我走出店門後的好長一段時間裡,我仍然維持著仿佛看見極為柔和美好的事物的心情。

  再次見到友貴子是在一個絲毫不羅曼蒂克的地方。

  星期五播放組的休假日自然是排在星期六。那周的星期六,我睡到中午才起床。我搖搖晃晃地起來,將濾紙裝進濾杯,把水煮開,打開罐子時才發現沒有咖啡了,只有殘留著的咖啡余香撲鼻而來。

  這時我才想起前天晚上我打開咖啡罐時,罐子裡的咖啡泡一次太多,分兩次泡又嫌少,於是一股腦兒全泡了。

  現在我後悔不己,如果當時留下一半就好了。特別是聞到咖啡的香味之後就更想喝了,就像是吸毒的人毒癮發作一樣。

  “毒藥,毒藥……”我喃喃自語,條件反射般地打開冰箱,裡面有養樂多①,但是這東西不能解我的癮。

  總之是安靜不下來了,我用紅茶和吐司簡單解決了一天的早中餐,然後去伊藤洋華堂超市買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