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隱藏攝像機偷拍四年才能真正過一次生日的妻子的舉動,丈夫告訴妻子當天正好要出差。以上就是第一集的內容,最後設置一個懸念:“妻子的命運究竟會怎樣?”

  第二集是拍攝丈夫與五歲的孩子偷偷準備宴會的情形。宴會的會場選在車站前的法國餐廳。當天傍晚,妻子學生時代的朋友打電話來,說他正好就在附近,約在車站前的店裡見面。妻子一去,發現原本應該在熊本的父母、朋友,就連說要出差的丈夫都在場,眾人唱著生日快樂歌迎接她,而孩子則將親手畫的畫獻給媽媽,媽媽喜極而泣。

  因為那是妻子人生中的第七次二月二十九日,於是我們將節目的題目定為“媽媽七歲生日”。

  考慮到當時發生了一連串灰暗的新聞事件,公司認為偶爾播放一下這種歡樂氣氛的節目也不錯,於是採用了這個企劃案。

  當然,提出這個企劃案也是因為我認識符合條件的好脾氣媽媽。

  她是朋友的妻子,那位朋友是個好商量的人,最重要的是當我告訴他從宴會的費用到岳父母的機票都由電視台來支付時,他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拍攝非常成功,父親、母親和五歲的女兒都表現得極好,有一種專業演員無法表現的趣味感和令人舒心的淚水。

  剪輯好的節目在三月份的第一,第二周播放。看電視機播放的節目感覺又是不一樣的,我不由得手心冒汗,成了最認真的觀眾。

  在第一集的最後,媽媽進浴室洗澡。先從浴室出來的小女孩撒嬌地靠在父親身邊,一臉嚴肅地說:“爸爸,媽媽生日的時候,你可不能跑掉哦——聽見了沒有?不可以哦。”雖然從劇情的發展就能猜到整個節目的走向,但還是會忍不住好奇事情究竟會如何發展。

  不論是哪個演員都比不上孩子和動物,這是事實。在第二集中宴會上的熱鬧氣氛讓我再次覺得製作節目居然是如此有趣的一件事。

  基本上,看到別人高興的摸樣,自己都會感到心情愉悅。正因為如此,我很高興能夠用我的手描繪出這樣一幅歡樂畫面。

  2

  就一個節目而言這麼熱烈的反響算是十分罕見的。托它的福,公司同事都誇讚我說:“那傢伙也能提出這麼有趣的點子啊。”話雖如此,點子只占了成功要素的十分之一左右,如何將點子製作成節目才是關鍵所在。而高收視率則代表了觀眾對於節目內容的肯定。

  隔了一季,從秋天開始我負責改編一個名叫“挑戰夢想”的無聊節目。每星期五播出十五分鐘,為期一個月。如果觀眾反響不佳,恐怕就會停播。

  實現家庭主婦的夢想,這是誰都可以想出的點子。不過,我並不想做成“天上掉餡餅”這種類型。

  我認為,實現夢想之前,必須付出努力、遭遇挫折,否則就無法變成有起承轉合的連續劇了。沒錯,撇開形式來說,節目其實也是一種電視劇。

  十月份開播的節目是“想一睹偶像明星的風采”。光從這個題目就可以看出劇情設定理所當然地是觀眾與心儀的偶像在舞台上一起演出。

  那位明星七月份將在東京舉行演出會,開唱前會上演一出古裝劇。家庭主婦扮演的角色是開幕場景中從茶館端茶出來然後退場的小角色。

  首先介紹家庭主婦怎樣迷上那位明星,以及追星的心路歷程。

  接著當家庭主婦聽到能夠與明星站在同一個舞台上時地高興萬分。

  初次走上舞台的家庭主婦被導演劈頭蓋臉一頓訓斥:“這場演出不是為你而舉辦的,如果抱著玩票兒的心情來演出或半途而廢,那可不行。”他同時還要求家庭主婦必須沒有休息連續演出一個月,和其他演員同等對待,不可以和偶像攀談,當然,更不能向他要簽名。

  導演用嚴厲的口吻跟這位家庭主婦提出以上要求,導播一副“勉為其難答應無理的要求,但心裡覺得麻煩”的樣子,嘴上說“啊,可以啊”輕易就同意了。而家庭主婦的表情則顯得越來越僵硬。

  接下來是特訓。其實不過就是端茶上桌而已,但如果光是這樣,畫面就不好看了,所以要從基礎訓練開始。當然劇情中要有一開始笨手笨腳的家庭主婦以及一旁為她支持加油的家人。終於到了第一次登台演出的時候,明星一副毫不知情的樣子,但實際上我們早就告訴他了。

  其中有一幕是那位家庭主婦和被要求不能與其攀談的偶像在走廊里擦肩而過,究竟劇情會如何發展下去呢?第二集到此為止。

  第一天家庭主婦因為緊張手裡拿著托盤抖個不停。客人問:“哎呀,你是怎麼啦?”茶館老闆替她解圍說:“哦,因為今天是她第一天工作。”結果家庭主婦躲在後台的一個角落哭了出來。這就是首次演出時的情形。

  在最後一集原本不讓家庭主婦叫來觀看的家人都被我們偷偷邀請來觀看最後一場演出。家庭主婦不知道這件事,落幕後,家庭主婦幾近虛脫。這時主持人登場問:“演完了?”

  “是啊。”

  “你和某某說話了沒有?”

  “沒有。”

  家庭主婦仍舊是一身茶館女侍的裝扮來到另一個房間舉行慶功宴,家人都已經到了,接著,當然是明星捧著一束花出現了,家庭主婦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音樂聲響起,最後大家笑著拍照留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