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魏頤繞過屏風,就看到半臥在床上的容琛,手裡還在看一封奏摺,床邊凳子上坐著一個老臣,魏頤一向不問世事,不關心朝政,不和朝中官員接觸,故而也不知道這個老臣到底是誰,但看他身上的官服,知道他該是哪一部的尚書。
魏頤看到容琛在和老臣議事,不敢再往前走,準備先退出去,沒想到容琛抬起頭來卻看到了他。
魏頤對上他的眼睛,對他欠了欠身,就準備往後退了。
容琛是愣了一下,然後就將手裡的奏摺合起來了,並對那個老臣道,“何愛卿,你先退下,朕想好後再傳你。”
那何大人下跪行了告退禮,就躬身離開了。
魏頤這時候已經退到了屏風後面,那何大人過屏風時看到了魏頤,一愣,然後心裡就明白了,還對魏頤一點頭,這才離開。
魏頤見何大人走了,才轉過屏風來,來到容琛床邊。
容琛要和他說話,卻咳嗽了起來,魏頤非常著急地坐上床沿,手輕輕撫上他的背,又將手巾遞給他。
容琛咳嗽總算停了,魏頤就道,“喝點水吧。”
容琛點點頭,魏頤就去叫了女官端白開水來。
容琛有些責怪地看著魏頤,道,“你怎麼來了,朕不是吩咐下去了,不讓你來。”
魏頤看他是病人,也不和他爭,只道,“你病了,卻不讓我知道,這個多讓我難過,難道你會不明白麼?李公公倒是攔了我,不過,我真要進來,你知道無人攔得住的。你就別生氣了。”
女官端了水來,裡面卻是參茶,魏頤看到,就道,“說了要白水就行,這參茶也不是時時就能喝,去換白水來。”
這宮裡治病,太醫都是家世淵源,一般世代相傳都給做太醫,醫術有時反而局限。
魏頤看書就知道,這北方治病時,很多時候講求補,而南方某些地方卻講求越清淡越好。
兩種觀念,說不上那種更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定論。
但魏頤卻覺得容琛都在悶咳了,還喝參茶分明就是不對,還是喝白開水來得保險。
女官被罵了一頓,又去端了白開水來,魏頤接過餵容琛喝,又要求道,“之後不要再端參茶來了,皇上喝白水就好。”
那女官愣住了,不知道是不是該應是。
皇帝知道魏頤不是無理取鬧之人,便發話道,“之後,朕就喝白水。退下。”
那女官趕緊行了禮退出去了。
容琛喝了水,才覺得嗓子舒服些了,但是還是頭悶,又對魏頤說道,“你身子不好,朕生怕將病氣過給你,讓你也生了病。你還是先回去罷。”
魏頤哪裡會走,將杯子放回桌上,就又回床邊來,看著容琛顯得憔悴的臉,眼眶都濕潤了,幾乎哽咽,道,“你都病了,卻要我走,你是要我背負忘恩負義之名麼。我是不會走的,除非你病好了。”
說著,還傾身在容琛嘴角親了一下,道,“容琛,別讓我離開你。”
容琛看他這幅情態,心中溫暖,哪裡還能趕他離開。
這幾日生病,不能見到魏頤,他心底想他得厲害,現在總算是得見了,雖然知道讓他待在自己身邊不好,但是又實在放不開他讓他離開。
魏頤於是就留在了石渠殿後的皇帝寢室里照顧他。
這個過程中,太子以及其他幾個皇子公主都來看了皇帝,幾個高品級的嬪妃也來看了,但是,皇帝也沒有留他們多說話,只一會兒,就讓他們離開了。
魏頤在外面路上遇上太子容汶熙,早過而立的太子已經非常深沉而穩重,這幾年,幾乎沒有做錯過什麼事惹皇帝不高興,不過,魏頤卻知道,現在太子早對一直做太子非常不耐了,恐怕心底巴不得皇帝病重,他能夠上位吧。
畢竟,現在其他幾個皇子也都不是池中之物,下面有弟弟們覬覦著,上面有父親壓制著,他的日子也不好過。
容汶熙看到魏頤,便停下了腳步,等著魏頤走到近前。
魏頤走過來後,對他還行了一禮,問候了一聲。
準備離開時,容汶熙卻叫住了他,吩咐身邊人退下之後,這裡只剩下了魏頤和他自己,他才對魏頤說道,“父皇生病,你恐怕非常著急吧?照顧好父皇時,也多注意自己。”
魏頤很驚訝他對自己說出這種話來,面上卻不露聲色,道,“皇上生病,大家都很擔憂。太子殿下不是也很憂心皇上的身體麼?你多替他分憂政事,比我照顧他的身體,定然更能讓他心中寬慰,這樣,身體也就能夠早日好起來。”
容汶熙臉上憂慮之色,似乎非常憂心皇帝的身體,道,“父皇只讓你在身邊伺候,再不留任何人,即使孤這長子,也只是問安一句後,就讓退下了。父皇最信任的人還是你。”
魏頤道,“太子殿下這話,讓子琦不敢當。”
容汶熙卻目不轉睛地盯著魏頤,魏頤比他年長,也許是生得如此的原因,也許是被呵護得好,已過而立之年的他,不僅一身風華比之從前有增無減,連面孔肌膚似乎都還似少年,不見衰老,這個既是他兄長又是他父親男寵的人,讓他每次見到他都感情複雜。
魏頤被他看得心生疑惑,準備離開,要告退時,容汶熙道,“父皇比你年長如此多,他千秋萬歲之後,你還在,你該多為自己的退路想想了。”
魏頤抬起頭來,看著容汶熙,露出一絲笑容,卻是一種比陽光還眩目和灑脫的微笑,道,“我自是要跟著他的。這是我最好的退路,也是唯一的。”
魏頤看到容琛在和老臣議事,不敢再往前走,準備先退出去,沒想到容琛抬起頭來卻看到了他。
魏頤對上他的眼睛,對他欠了欠身,就準備往後退了。
容琛是愣了一下,然後就將手裡的奏摺合起來了,並對那個老臣道,“何愛卿,你先退下,朕想好後再傳你。”
那何大人下跪行了告退禮,就躬身離開了。
魏頤這時候已經退到了屏風後面,那何大人過屏風時看到了魏頤,一愣,然後心裡就明白了,還對魏頤一點頭,這才離開。
魏頤見何大人走了,才轉過屏風來,來到容琛床邊。
容琛要和他說話,卻咳嗽了起來,魏頤非常著急地坐上床沿,手輕輕撫上他的背,又將手巾遞給他。
容琛咳嗽總算停了,魏頤就道,“喝點水吧。”
容琛點點頭,魏頤就去叫了女官端白開水來。
容琛有些責怪地看著魏頤,道,“你怎麼來了,朕不是吩咐下去了,不讓你來。”
魏頤看他是病人,也不和他爭,只道,“你病了,卻不讓我知道,這個多讓我難過,難道你會不明白麼?李公公倒是攔了我,不過,我真要進來,你知道無人攔得住的。你就別生氣了。”
女官端了水來,裡面卻是參茶,魏頤看到,就道,“說了要白水就行,這參茶也不是時時就能喝,去換白水來。”
這宮裡治病,太醫都是家世淵源,一般世代相傳都給做太醫,醫術有時反而局限。
魏頤看書就知道,這北方治病時,很多時候講求補,而南方某些地方卻講求越清淡越好。
兩種觀念,說不上那種更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定論。
但魏頤卻覺得容琛都在悶咳了,還喝參茶分明就是不對,還是喝白開水來得保險。
女官被罵了一頓,又去端了白開水來,魏頤接過餵容琛喝,又要求道,“之後不要再端參茶來了,皇上喝白水就好。”
那女官愣住了,不知道是不是該應是。
皇帝知道魏頤不是無理取鬧之人,便發話道,“之後,朕就喝白水。退下。”
那女官趕緊行了禮退出去了。
容琛喝了水,才覺得嗓子舒服些了,但是還是頭悶,又對魏頤說道,“你身子不好,朕生怕將病氣過給你,讓你也生了病。你還是先回去罷。”
魏頤哪裡會走,將杯子放回桌上,就又回床邊來,看著容琛顯得憔悴的臉,眼眶都濕潤了,幾乎哽咽,道,“你都病了,卻要我走,你是要我背負忘恩負義之名麼。我是不會走的,除非你病好了。”
說著,還傾身在容琛嘴角親了一下,道,“容琛,別讓我離開你。”
容琛看他這幅情態,心中溫暖,哪裡還能趕他離開。
這幾日生病,不能見到魏頤,他心底想他得厲害,現在總算是得見了,雖然知道讓他待在自己身邊不好,但是又實在放不開他讓他離開。
魏頤於是就留在了石渠殿後的皇帝寢室里照顧他。
這個過程中,太子以及其他幾個皇子公主都來看了皇帝,幾個高品級的嬪妃也來看了,但是,皇帝也沒有留他們多說話,只一會兒,就讓他們離開了。
魏頤在外面路上遇上太子容汶熙,早過而立的太子已經非常深沉而穩重,這幾年,幾乎沒有做錯過什麼事惹皇帝不高興,不過,魏頤卻知道,現在太子早對一直做太子非常不耐了,恐怕心底巴不得皇帝病重,他能夠上位吧。
畢竟,現在其他幾個皇子也都不是池中之物,下面有弟弟們覬覦著,上面有父親壓制著,他的日子也不好過。
容汶熙看到魏頤,便停下了腳步,等著魏頤走到近前。
魏頤走過來後,對他還行了一禮,問候了一聲。
準備離開時,容汶熙卻叫住了他,吩咐身邊人退下之後,這裡只剩下了魏頤和他自己,他才對魏頤說道,“父皇生病,你恐怕非常著急吧?照顧好父皇時,也多注意自己。”
魏頤很驚訝他對自己說出這種話來,面上卻不露聲色,道,“皇上生病,大家都很擔憂。太子殿下不是也很憂心皇上的身體麼?你多替他分憂政事,比我照顧他的身體,定然更能讓他心中寬慰,這樣,身體也就能夠早日好起來。”
容汶熙臉上憂慮之色,似乎非常憂心皇帝的身體,道,“父皇只讓你在身邊伺候,再不留任何人,即使孤這長子,也只是問安一句後,就讓退下了。父皇最信任的人還是你。”
魏頤道,“太子殿下這話,讓子琦不敢當。”
容汶熙卻目不轉睛地盯著魏頤,魏頤比他年長,也許是生得如此的原因,也許是被呵護得好,已過而立之年的他,不僅一身風華比之從前有增無減,連面孔肌膚似乎都還似少年,不見衰老,這個既是他兄長又是他父親男寵的人,讓他每次見到他都感情複雜。
魏頤被他看得心生疑惑,準備離開,要告退時,容汶熙道,“父皇比你年長如此多,他千秋萬歲之後,你還在,你該多為自己的退路想想了。”
魏頤抬起頭來,看著容汶熙,露出一絲笑容,卻是一種比陽光還眩目和灑脫的微笑,道,“我自是要跟著他的。這是我最好的退路,也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