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但容琛站在他身邊看著,生怕他不小心把手指頭給割到了,眼睛一眨不眨地在他身邊守著。
魏頤不負眾望,拿著刀子,從那已經處理乾淨的鮮魚上削出非常薄的魚片來,旁邊已經有御廚準備好的醬料,魏頤削了一片出來,就盛在碟子裡讓容琛品嘗。
皇帝吃的東西都要人先試吃無毒後他才吃,不過,這時候,容琛卻非常高興地夾了魏頤削出來的魚片,蘸了醬料,吃進嘴裡。
比起用專門的活魚做的魚生,這個魚生的味道定然不那麼好,但因是魏頤做的,在他眼裡,當然便是天下最美味的東西了,贊道,“不錯。”
魏頤笑著又片了幾片薄魚片出來,自己也嘗了兩片,容琛也又吃了兩片。
之後魏頤又要去片魚,容琛卻不要他去了,道,“夠了,那些讓人端下去吧。”
魏頤只得點了頭,有宮人拿了胰子端了撒了花瓣的水來讓他洗手。
之後的烤魚,容琛卻不要魏頤去做了。
柳蔭下,擺上了桌椅,容琛和魏頤坐在那裡說話,下風不遠處,有宮中御廚將他們釣的魚做成烤魚,燒烤的香味飄來,魏頤嘆道,“真香。”
容琛手指在他嫩滑的臉頰撫過,嘆道,“平素不見你說別的珍饈好吃,這平常的烤魚,你倒覺得香了。”
魏頤道,“這是不一樣的,首先那魚是我們親自釣的,其次,這樣露天吃烤魚,本來就於情致上不一樣。”
容琛看他言笑晏晏,也跟著心情十分好。
對容琛,偷得浮生如此的半日閒,實在是一件極美妙的事。、
第136章 番外之容琛生病(一)
有一句俗語叫小病不斷,大病不來。
而這句話相反的就是,有些人好幾年也不會生一場病,染點小風寒也不曾有,但是,當突然病倒時,便往往就很嚴重。
這一年春夏之交,一向容易生病的魏頤身體倒還好,至少沒有病倒,沒想到容琛卻生了病。
開始只是像感染了風寒,有些微咳嗽,他看自己生了病,怕將病氣過給了一向體弱的魏頤,那天晚上,就讓人去給魏頤說,他不去魏頤那裡過夜了,政務繁重,就在書房裡歇息一晚。
魏頤是年前便從宮外被接進宮來住在曾經住過的慶年宮裡,容琛一直不讓他離開,故而他也就一直沒有出宮。
他在宮裡的日子,容琛幾乎是每晚都到他那裡和他一起過夜,若是沒有,那一定便是留了臣子討論政務太晚,怕過來魏頤這裡倒把睡著了的他吵醒,也就沒有過來,留在書房那裡歇下了。
這一次,魏頤以為還是這樣,便也沒有太在意。
太醫給容琛診了脈,也沒有發現大問題,就按照春夏之交早晚溫差大不小心染了風寒來處理,給開了藥。
容琛也就按照這個方子的藥吃了,以為自己身體好,不消幾天就會全好,便也沒有特別在意,照常上朝和召大臣議事,批改奏摺。
想到自己這麼好的身體都病了,魏頤身體那麼差,定然更容易病,還讓太醫去給魏頤看了看,又吩咐貼身太監去訓了照顧魏頤的宮人,讓他們要注意著點,小心照顧,不要讓魏頤病了。
容琛第一天還只是不時小聲咳嗽兩聲,到第二天,咳嗽不僅沒有變輕,反而更重了,而且覺得頭脹痛,他是個骨子裡很能吃苦的人,生著病也沒有放鬆半分精神,政務繁忙。
且朝中之人,人人皆是人精,而且,現在兒子們都長大了,調節權利平衡,又要為今後打算,總之,各種焦心之事,只比以前更多。
這病也就慢慢積累著,居然一直沒好,這病一日不好,他就不能去魏頤那裡,也不能讓他來看自己,實在怕將病過給了他。
魏頤這些日子沉浸在編撰一本古今書畫名品的類書里,容琛說他政務繁忙,留在書房歇息,他開始也沒有在意,之後回過神來,便擔心起來。
而且,皇帝生了病,在宮中和朝中都算是大事,魏頤這裡雖然無人亂嚼舌根,但他還是打聽得到皇帝生病這件事。
魏頤放下手上所有事情,煮了雪梨湯要帶去看容琛。
走到容琛這石渠殿前面,卻被皇帝的貼身大太監李昌中攔住了,李昌中也不是真正攔住他,是躬著身子一疊聲地勸他,“公子,皇上他怕把病氣過給您了,才不去您那裡,您現在過來,他也說不能見您。”
魏頤聽他這樣說,有些生氣,道,“我生病的時候,他就不怕我把病氣過給他,他現在病了,倒怕把病氣過給我了。難道就因為此,我就不去見他了麼?”
李昌中道,“皇上他是想自個兒身體好,而您身體差一些,所以才這麼說。”
魏頤直接皺了眉,道,“那他現在病了,身體不好了,就不讓我去看了,哪有這樣的道理。難道不是應該在人生病時,更該給他些關懷麼?”
說著,就要繞開李昌中進去。
李昌中看勸是勸不住了,心裡又想著,說不得子琦公子來看皇上,皇上精神一好,病就很快好了。於是,也就不再真正攔他了。
魏頤進了石渠殿後面的皇帝寢室,在門口就聽到裡面的咳嗽聲,而且還是壓抑的悶咳,想來容琛病了很難受吧。
魏頤想到他病了,自己之前卻不知道,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不免非常自責,又對容琛分外心疼起來。
女官看到魏頤來了,愣了一下,也不敢多說,就撩起門帘,讓魏頤進去了。
魏頤進了內室,就聞到些微藥味,又有薰香將這藥味給掩住了,這種味道,說實在地,實在難聞。
魏頤不負眾望,拿著刀子,從那已經處理乾淨的鮮魚上削出非常薄的魚片來,旁邊已經有御廚準備好的醬料,魏頤削了一片出來,就盛在碟子裡讓容琛品嘗。
皇帝吃的東西都要人先試吃無毒後他才吃,不過,這時候,容琛卻非常高興地夾了魏頤削出來的魚片,蘸了醬料,吃進嘴裡。
比起用專門的活魚做的魚生,這個魚生的味道定然不那麼好,但因是魏頤做的,在他眼裡,當然便是天下最美味的東西了,贊道,“不錯。”
魏頤笑著又片了幾片薄魚片出來,自己也嘗了兩片,容琛也又吃了兩片。
之後魏頤又要去片魚,容琛卻不要他去了,道,“夠了,那些讓人端下去吧。”
魏頤只得點了頭,有宮人拿了胰子端了撒了花瓣的水來讓他洗手。
之後的烤魚,容琛卻不要魏頤去做了。
柳蔭下,擺上了桌椅,容琛和魏頤坐在那裡說話,下風不遠處,有宮中御廚將他們釣的魚做成烤魚,燒烤的香味飄來,魏頤嘆道,“真香。”
容琛手指在他嫩滑的臉頰撫過,嘆道,“平素不見你說別的珍饈好吃,這平常的烤魚,你倒覺得香了。”
魏頤道,“這是不一樣的,首先那魚是我們親自釣的,其次,這樣露天吃烤魚,本來就於情致上不一樣。”
容琛看他言笑晏晏,也跟著心情十分好。
對容琛,偷得浮生如此的半日閒,實在是一件極美妙的事。、
第136章 番外之容琛生病(一)
有一句俗語叫小病不斷,大病不來。
而這句話相反的就是,有些人好幾年也不會生一場病,染點小風寒也不曾有,但是,當突然病倒時,便往往就很嚴重。
這一年春夏之交,一向容易生病的魏頤身體倒還好,至少沒有病倒,沒想到容琛卻生了病。
開始只是像感染了風寒,有些微咳嗽,他看自己生了病,怕將病氣過給了一向體弱的魏頤,那天晚上,就讓人去給魏頤說,他不去魏頤那裡過夜了,政務繁重,就在書房裡歇息一晚。
魏頤是年前便從宮外被接進宮來住在曾經住過的慶年宮裡,容琛一直不讓他離開,故而他也就一直沒有出宮。
他在宮裡的日子,容琛幾乎是每晚都到他那裡和他一起過夜,若是沒有,那一定便是留了臣子討論政務太晚,怕過來魏頤這裡倒把睡著了的他吵醒,也就沒有過來,留在書房那裡歇下了。
這一次,魏頤以為還是這樣,便也沒有太在意。
太醫給容琛診了脈,也沒有發現大問題,就按照春夏之交早晚溫差大不小心染了風寒來處理,給開了藥。
容琛也就按照這個方子的藥吃了,以為自己身體好,不消幾天就會全好,便也沒有特別在意,照常上朝和召大臣議事,批改奏摺。
想到自己這麼好的身體都病了,魏頤身體那麼差,定然更容易病,還讓太醫去給魏頤看了看,又吩咐貼身太監去訓了照顧魏頤的宮人,讓他們要注意著點,小心照顧,不要讓魏頤病了。
容琛第一天還只是不時小聲咳嗽兩聲,到第二天,咳嗽不僅沒有變輕,反而更重了,而且覺得頭脹痛,他是個骨子裡很能吃苦的人,生著病也沒有放鬆半分精神,政務繁忙。
且朝中之人,人人皆是人精,而且,現在兒子們都長大了,調節權利平衡,又要為今後打算,總之,各種焦心之事,只比以前更多。
這病也就慢慢積累著,居然一直沒好,這病一日不好,他就不能去魏頤那裡,也不能讓他來看自己,實在怕將病過給了他。
魏頤這些日子沉浸在編撰一本古今書畫名品的類書里,容琛說他政務繁忙,留在書房歇息,他開始也沒有在意,之後回過神來,便擔心起來。
而且,皇帝生了病,在宮中和朝中都算是大事,魏頤這裡雖然無人亂嚼舌根,但他還是打聽得到皇帝生病這件事。
魏頤放下手上所有事情,煮了雪梨湯要帶去看容琛。
走到容琛這石渠殿前面,卻被皇帝的貼身大太監李昌中攔住了,李昌中也不是真正攔住他,是躬著身子一疊聲地勸他,“公子,皇上他怕把病氣過給您了,才不去您那裡,您現在過來,他也說不能見您。”
魏頤聽他這樣說,有些生氣,道,“我生病的時候,他就不怕我把病氣過給他,他現在病了,倒怕把病氣過給我了。難道就因為此,我就不去見他了麼?”
李昌中道,“皇上他是想自個兒身體好,而您身體差一些,所以才這麼說。”
魏頤直接皺了眉,道,“那他現在病了,身體不好了,就不讓我去看了,哪有這樣的道理。難道不是應該在人生病時,更該給他些關懷麼?”
說著,就要繞開李昌中進去。
李昌中看勸是勸不住了,心裡又想著,說不得子琦公子來看皇上,皇上精神一好,病就很快好了。於是,也就不再真正攔他了。
魏頤進了石渠殿後面的皇帝寢室,在門口就聽到裡面的咳嗽聲,而且還是壓抑的悶咳,想來容琛病了很難受吧。
魏頤想到他病了,自己之前卻不知道,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不免非常自責,又對容琛分外心疼起來。
女官看到魏頤來了,愣了一下,也不敢多說,就撩起門帘,讓魏頤進去了。
魏頤進了內室,就聞到些微藥味,又有薰香將這藥味給掩住了,這種味道,說實在地,實在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