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人又問:“彥影帝的廚藝真的那麼好?他之前不還是演員嗎?”

  王墩馬上正色:“我師傅手藝超級棒,幾乎沒有短板,要不是因為被邀請去做了評委,本來我師傅是打算來參加比賽的,到時候第一名你們肯定沒份兒了。”

  王墩的話說的不客氣,旁人聽得也不舒服,說話那人就訕訕地笑了笑。倒是另外一個說了:“有個評委師傅就是好,這得占多大的便宜啊。”

  王墩瞪圓了眼睛:“我師父教得好,實力強,關當評委什麼事,他也提前拿不到題的好不好!再說了,比賽靠的是個人的臨場發揮和基本功,那麼多的評委還品不出來一道菜好還是壞啊?別一整就拿誰誰誰有後門這話當藉口,好像我們這些年站在廚房裡的日子都是假的,手背上切下的那些肉是別人的,做出的那些菜都不關自己的事兒一樣。至於嗎?這種比賽的後門有什麼好開的!”

  那人被吼的閉嘴,再說不出話來。

  “啪啪啪啪!”身後傳來掌聲。王墩轉頭就看見施洋穿著修身的軍裝款的中長風衣站在不遠處鼓掌,白皙的臉上帶著淺淺的笑,眼睛像是有著揉碎了的星辰,亮的幾乎讓人移不開眼睛。

  師母。

  王墩強忍著,沒把這兩個字叫出來。

  愛屋及烏吧,因為太崇拜自家的師父了,所以對這個男師母他接受的一點難度都沒有,而且還特別尊敬對方,也想要和對方親近。尤其對方還是個男人,少了那些瓜田李下的事,他其實和自家這位師母的關係還算是不錯的。

  “說的好。”施洋走過來,對著王墩笑了笑,又去看那兩個人,“你五歲就在廚房裡泡著,到現在二十八年,二十三年的廚齡,如今的成績可是一滴滴的汗水換來的,是真材實料,甭聽那些酸唧唧的話,沒意思,純粹的葡萄酸。”

  那兩人臉色一陣紅一陣青,對視一眼,拎起腳邊的包,低頭走了。

  施洋注視著人離開,一動不動的,看都沒看空出來的沙發,任由海綿一點點的恢復原狀直至變得整齊平直,他用著一種凌人傲然的氣勢說道:“別給你師父丟臉,度假村的招牌能不能打響就看你的了,更別在乎別人說什麼,本事是你自己的,好不好吃大家都有嘴能嘗的出來,你只要安心的比賽,做好自己的就行。”

  王墩點頭,沒覺得施洋比自己年紀小,教訓自己就不對。還是那句老話,他真心實意的將施洋當成自己的長輩在對待,任罵任打,更何況他聽的出好賴,施洋是特意來安撫自己,給自己加油的。

  施洋囑咐了兩句,這才從後台離開,繞了一圈,去了觀眾席。

  這個時候觀眾席還沒有觀眾,演播廳還在進行最後的調整,正式錄製前也是最忙碌的時候,工作人員來來回回腳下生風,恨不得生出八條腿來跑的更快一點。

  朗叔就站在舞台中間,和姥爺低聲說著什麼,他身邊圍了一圈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甚至還有精心妝扮過的男、女主持人,然而即便如此,朗叔也是場內最耀眼的那一個,只是隨意的往那裡一站,好像就連光都在追逐著他,將他籠罩著,像個發光體一樣,讓人的視線無法不停駐在他的身上。

  或許是目光太過灼熱,朗叔似有所感,筆直的看了過來,沒有絲毫的偏差,和自己的視線對在一起。

  上過舞台的人都知道,舞台的強光落下後,其實往台下看什麼都看不見,一片漆黑。然而朗叔還是準確的找到了自己,施洋沾沾自喜,這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第103章蟹

  施洋乾脆從觀眾席走下來,來到了舞台上,有的工作人員看見他沒有帶工作證,正想驅趕,就被眼尖的人拉住,搖了搖頭。

  “怎麼的?那誰啊?”

  “不認識啊!施洋,蔣老的孫子,大賽組織方贊助人之一。”

  “哦哦哦,可是那也要帶工作證啊,不然總有我這種不認識的。”

  “你這樣的人少,誰不認識啊,人刷臉就夠了。”

  施洋東摸摸西摸摸的走到彥朗身邊。彥朗這個時候正指出台本上的一些問題,他當明星的經驗豐富,除了拍戲,舞台上的也不少,有些地方編劇覺得可能更好,但實際上到了那個時候,台上的人非得按照台本走就特別的彆扭。

  比如說讓彥朗上台做菜這個環節,按照台本寫的,在第一個比賽環節結束的時候,主持人會上台採訪王墩,問他你今天感覺怎麼樣啊,王墩就說很不錯啊,主持人就問了你平時是個什麼工作態度啊?聽說你是彥朗的徒弟啊,能說說嗎?王墩就說我師父可好可好了賊啦啦的厲害宇宙超級無敵啦。主持人就說是不是真的啊,要不我們讓彥評委也上場來一次?

  這種套路看著多彆扭啊,一看就是套好的詞,彥朗上去尷尬死了還得強顏歡笑。那種彆扭是編劇在台下寫的時候感覺不到,他可能會覺得效果極好,奈何當事人和旁觀者都會看的渾身不得勁,犯了尷尬恐懼症。

  大家在這件事上有分歧,說是彥朗必須得上場露一手,節目組和蔣姥爺都是這個態度,但是這個安排確實不太好,還得考慮考慮。

  後來彥朗說了:“要不這樣吧,我們加個評委展示環節,不光我,評委們都上台露一手。我賺外行人的人氣,師父您就賺內行人的眼光。”

  “這有什麼意義?”編劇梗著脖子,覺得這個提議太無厘頭了。

  彥朗笑道:“熱鬧,人氣,口碑,您還要什麼?”

  “怎麼熱鬧,怎麼人氣,怎麼口碑啦?”

  “評委們一上台,你來我往的打點機鋒,這不是熱鬧?蔣老出手這都不算口碑算什麼?再說人氣,美食圈這幾年離開老百姓的生活太遠了,誰拿了大賽冠軍誰研究出了震驚世界的名菜,都沒有媒體感興趣,自然觀眾們也就不懂。我們這些評委在上面吧啦吧啦地說著,純粹站著說話不腰疼似的,觀眾們心裡都會想什麼什麼來頭的大廚關我什麼事,正兒八經的東西看著沉悶,不喜慶,太沒意思,你們要是真有本事就來一手啊。我們上去了,露一手的絕活兒,這都賺不到人氣,您還要什麼人氣?”

  彥朗據理力爭,說的一段話寸土不讓,可是語氣里卻一點火星都沒有,咬字清晰,字正腔圓,每句話從他的唇里吐出來,好似疲憊的身體埋進熱水了,暖洋洋的,沒有一絲反抗的想法。

  編劇說不出話來,心裡已經默認了彥朗的提議。是啊,一個人上去總沒有一堆人上去熱鬧,他之前怎麼沒想到,還是說怕自己的提議沒通過,才會揪著一個人不放嗎?

  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了,編劇急急忙忙的跑下去做最後一次的台本修改。彥朗的視線穿過人群,和施洋對上了,漆黑的眸子好似一汪深潭,裡面壓著所有的鋒芒和寒光,只有偶爾划過的一道光芒,漾出一抹絕色的風華。

  施洋對著彥朗咧嘴笑,笑容傻乎乎的一點不精明,在心裡想著,這麼好的男人怎麼就被我追上手了呢?這一定是我這輩子乾的最漂亮的一件事。

  彥朗看見施洋笑了,於是也勾著嘴角笑了,很溫柔的笑容,像是一瞬間隔開了空間和時間,在那雙眼底只能夠看見自己的身影,是如此的清晰。

  “洋洋,來了?”蔣姥爺轉過身來,煞風景的開口。

  施洋對著姥爺笑了下:“嗯,您累不累,要不我給您搬個凳子。”

  蔣姥爺搖頭呵呵的笑。施洋其實是個聰明孩子,別看大多時候都拽的不行,他要是願意跟你好,能哄得你恨不得把心都掏出來給他。或許就是這種差別待遇,這幾年施洋冷淡下來的時候蔣姥爺不習慣極了,總懷念那個在膝邊上繞來繞去甜甜的喊上一聲“姥爺”的小孩兒。好在現在又一切都恢復了,好似隨著施洋的回歸,他的人生都圓滿了一樣。

  眼瞅著觀眾進場的時間就快到了,評委嘉賓們都撤到了後台,演播廳的工作人員開始做最後的調試工作。

  還差十五分鐘三點的時候,觀眾們紛紛進場,按照國際慣例全場五百觀眾大約有二十個表情帝演員,還有特別邀請過來的俊男美女方便在切換鏡頭的時候給觀眾養眼。這些人分散開來,誰都不認識誰一樣,就等著關鍵時刻出現在鏡頭裡面。

  三點鐘,在一陣音樂聲中,主持人登上了舞台中間,燈光落在他們身上,清晰的照出了精心妝扮的容顏。

  施洋就是這個時候從後台離開,回到了觀眾席。

  首先,進場的是全部十二名進入決賽的廚師,還有他們的兩個助手。在這個央視最大的演播廳里,已經擺上了十二個料理台,勉強能容下三個人在裡面忙碌。

  到底還是第一次做這麼大的比賽,組織方和導演組都沒有考慮周全,都說下一次乾脆租個體育館得了,絕對容得下。

  王墩在第二排的中間位置,攝像機無論怎麼掃都能夠掃到他,這算是節目組開的一個後門吧。王墩帶來的兩個助手都是他原本餐廳一起工作的兄弟,等到度假村開業準備外招廚師團隊的時候,王墩就介紹了曾經和他一起工作的這些人,管理公司考察之後覺得沒什麼問題,於是呼啦啦地來了十多人,可以說王墩原本的班組全部都過來了,這樣下來,干起活兒更是得心應手。

  來參加這種程度的比賽,然子和金奎是不行的,王墩就帶了兩個手藝好也最信得過的兄弟過來,幫了他很大的忙。

  其實吧,王墩原本的手藝還達不到參加“華菜”的水準,可是誰叫他確實拜了一個好師父呢?

  再一次被師父“押對題”的王墩從容的從黑色密封的水箱裡撈出了一隻陽澄湖的大閘蟹。

  決賽的第一道考題,蟹。

  螃蟹是一道鮮美至極的美味,最簡單也最好吃的做法就是上鍋蒸熟,從那堅硬的殼裡挖出一塊白嫩的肉來,沾沾醬油,原汁原味,鮮美至極。尤其是秋天的蟹,滿滿的蟹膏,吃在嘴裡醇厚濃香,是秋天最好吃的美食之一。

  然而,即便傻子都知道這樣做出來的螃蟹最好吃,卻沒人敢這麼做。“華菜大賽”考驗的是廚師的手藝和創新,拾人牙慧雖然保險,拿冠軍卻遠遠不夠,如何在保留蟹本身的鮮美上,做出滋味更加豐富且營養均衡的美食,是這道考題的關鍵。

  王墩去了隔壁的食材房間裡,再出來的時候手裡拎著一籃子青豆。

  青豆和陽澄湖大閘蟹怎麼配?

  而且只有青豆嗎?

  比起其他人挑揀的辣椒、香蔥之類的配菜,王墩的選擇確實另闢蹊徑,觀眾的目光和鏡頭不自覺的追隨著他,好奇他到底要做出什麼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