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譬如原本刊印售賣書籍是不收稅的,但如今隨著文化入侵計劃的施展,由穿越者們整理售賣出來的小說話本還有各種畫冊周邊等等越來越多,這兩年甚至遠銷到了其它諸國,這樣大的銷量,不可能不收稅。

  還有紙張,原本紙張亦是不需繳稅的,但如今紙張分出了各種類別,尤其衛生紙,早已應用到了大魏每家每戶,並且遠銷各國,雖說一疊紙巾最便宜不過一文錢,但每日都在不停的消耗,收益十分可觀。

  皇家造紙署所造的紙巾可以不收稅,但別人呢,譬如當初最先售賣衛生紙的慶康大長公主,單單衛生紙這一項就給她帶來了不少的財富,遑論其它,元清帝念在她是長輩又識趣的份上對她規避繳稅的做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現在建起了財政部,便需得統一對待。

  除了本國商業還有關稅,這些年各國交易越來越多,之前是為了打開市場,拿捏各國的經濟命脈,如今也該收取關稅了。

  至於具體如何實行,元清帝完全撂開給了安王和陳停,是器重也是考驗,若他們連這點問題都無法解決,他又如何放心將財政部交給他們。

  安王確實很苦惱,他現在對行商一事駕輕就熟,就沒有在他手裡起不來的生意,而且還不是依靠系統,畢竟系統只是給他提供商品提供模板,具體如何營運靠他自己,嗯,以及他從穿越者那裡學來的一些現代經營理念。

  但他對政事卻是束手無策,雖不能說是一竅不通,但也差不多,為了避免皇兄猜疑,他除了節日朝會基本就沒去上過朝,而這也是他身上頭一次有了實職,什麼都很新鮮。

  他這個王爺的身份雖說尊貴,但對上那些朝中重臣,尤其宗室勛貴,恐怕也不見得有用。

  所以安王對上門討薪啊不討稅這種事有點頭疼,他又不想去找皇兄請錦衣衛或金吾衛幫忙,這樣跟作弊有什麼區別,他又如何讓皇兄看重。

  “王爺莫急。”見他愁眉不展,安王妃了解來龍去脈後笑道,“要聯繫金吾衛又何須通過聖上,王爺可記得當初十紈絝下江南一事?”

  安王眼睛一亮,脫口道:“你說魏懷!”

  是了,他怎麼忘了魏懷!

  昔年的安康郡王世子,如今的安康郡王,當初皇兄調教滿城紈絝,他也跟著去了大營,後來不知怎麼跟其他九個紈絝一起去了江南,這一去,一路上掀起了一場又一場“腥風血雨”“驚濤駭浪”,不知多少官員倒霉,當然也有不少官員升官,十人掀起的這場大變革被百姓戲稱十紈絝下江南。

  安康郡王魏懷也自此崛起,成了宗室中除了魏恆之外第二受皇兄器重的子侄,回來後被授予金吾衛,擔任巡察監督官員一職。

  魏懷也成了全京城紈絝的表率,紈絝們提起他沒有不服的。

  有魏懷帶著金吾衛出面,還怕那些店鋪賴帳?說不得讓魏懷一忽悠啊不一勸,那些紈絝們便直接給自家鋪子掏了錢。

  安王心中一喜,不由握住安王妃的手:“果然本王賢妻。”

  他這位王妃雖出身一般,容貌也不算絕美,但知書達禮聰慧體貼,嫁給他這些年將王府打理的井井有條,與母妃的關係也極好,又為他誕下了兩子一女,更重要她從不嫌棄他,得妻如此,他已經別無所求了。

  說起來他最初倒是對夏嬋動過心,畢竟夏嬋是第一個沒有對他口吃表現出嫌棄的同齡女子,不是因為他的身份,而是真正不嫌棄他這個人。

  而且那時他剛剛接觸穿越者,夏嬋的性格和她口中時不時冒出的新鮮話語,都叫他新奇不已。

  不過夏嬋卻只拿他當朋友,她又心心念念要回去,他也訂了婚,便將念想壓了下去,等後來他對穿越者了解的越來越多,心底那絲念想也漸漸消散了。

  現在回想起來,只一笑而過罷了。

  安王得了主意,立刻去了安康郡王府。

  第169章 問話

  長安七月的天熱如火籠, 過了正午最熱的時候, 百姓們逐漸上了街, 沒錢或者不捨得花錢的就在樹下乘涼,有錢的自然是在家裡吹著風扇吃著冷飲。

  也有臉皮厚些的乾脆溜達到吉祥商場門口蹭個免費的綠豆湯或者酸梅汁,然後假裝要買東西賴在裡面乘涼, 商場裡裝了風扇,還放了冰,十分清涼, 聽說還裝了什麼管道, 裡面有水流過,冬暖夏涼。

  所以即便只是為了取個暖或者乘個涼, 總有百姓喜歡進去轉轉,臉皮薄一些的總會買些東西拎在手裡, 以示自己的客人,臉皮厚的默默找個不起眼的地方待著。

  起初還有地痞流氓進去耍賴, 他們也不做太過分,只衝著零食櫃檯和小吃城,這個捏一塊那個拿一粒, 要麼就是沒完沒了拿免費試吃, 或者占著小吃城的座位不挪開,可謂無賴至極,後來被安王找來錦衣衛抓典型收拾了幾個,這種現象才減少。

  再後來,大魏自長安城到全國來了一場肅清活動, 對地痞無賴還有遊俠全都進行了大清洗,所有犯過事的全部按照律法來處置,該關押關押,該斬首斬首。

  隨著公車四通物流和外賣等新興行業的出現,只要有手有腳就不怕會餓到,若這般還能墮落成為地痞無賴遊手好閒,那只能說一聲活該,出了事完全自作自受。

  如今不論是府城還是縣鎮,甚至各個村子,都有巡警巡視,極少會有青壯不事生產出來作亂,這些巡警可不是原來的那些鄉兵,而是每年從禁軍中一批批退下去的退伍士兵,他們離開前專門接受過培訓,知曉如何訓練巡警。

  所以很少再有地痞無賴再敢上街肆無忌憚訛人。

  不過夏季最熱冬季最冷的時候,還是會有百姓賴在商場裡不走,但只要不占位子不妨礙到他人這倒也無妨,甚至商場後來重修時專門在四面臨窗下添加了一道長長的橫板,類似現代商場裡靠牆的長椅,供百姓安坐。

  眼下小吃城裡,就有一些百姓買了吃食在蹭涼。

  這些年經過擴建改造,小吃城早不是當年的模樣,比起當初大了兩倍,原本磚木構造早就改成了全磚加水泥,以防廚房火災,除了跟商場通著一道門,基本上已經算是獨立的門市。

  相比小吃街,小吃城可能有些名不符實,畢竟它並沒有小吃街大,裡頭的食鋪也沒有小吃街多,遠遠擔不上城這個詞,但它比小吃街修建的更高檔更乾淨些,吃食也更精緻,好比後世大商場頂樓美食城和菜市場旁邊美食街的對比,介於高檔酒樓和底層百姓喜愛去的小吃街之間,一些手有餘錢卻又不足頓頓去酒樓的百姓便會選擇來小吃城。

  階級這種東西,不論是哪朝哪代哪個時候都存在。

  周老漢便是其中之一,他如今手中有些余錢,就是躺著什麼都不做也能安穩過完後半輩子,再者他年事已高,也做不動什麼,只每日來商場裡溜達。

  他倒不是專門為了乘涼,以他手頭的余錢,去酒樓都足夠,只是單喜歡商場人來人往的熱鬧,最重要能看到跑來跑去的孩童。

  一如此刻,他正坐在小吃城十字道中央的室內花壇邊,花壇一圈專門用了平滑的石磚堆砌,方便給客人休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