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是想著看一眼就走的,只是高估了自己的酒量,」白束小聲辯解,「原是想著總該能爬回去的……」
寧琅被人一副委屈的樣子逗的笑了笑,「這次就當長個記性,再有下次……」
白束立即見好就收:「沒有下次了,再也不敢了。」
寧琅理了理白束的如墨長發,「睡吧,明日還得趕路,去錢塘江,不然該趕不上觀潮了。」
白束溫順點點頭,蜷在人懷裡安心闔上雙眸。
剛有了點睡意卻見師父猛地坐起,還沒等他反應寧琅已一掌過去滅了火,將人抱起飛身上了神台,隱匿在天女像後邊。
「怎麼了?」白束皺眉小聲問道。
「有人。」寧琅回道。
白束側耳聽了一會兒並沒聽出什麼動靜,又過了好一會才聽見廟外嘈雜,竟是哭聲喊聲混雜,其中還摻雜著訓斥苛責聲,有人上前開了廟門,火光湧現,再接著一群人進了廟內,白束悄悄探了探頭,才見十幾個百姓被一夥衙役模樣的人驅趕著逼近牆角,而這些百姓皆是些老人孩童。
「師父,」白束皺眉看了寧琅一眼。
「再看看。」
只見一老人上前拽著衙役衣衫下擺,懇求道:「官爺,官爺行行好,你把我們關在這裡我們必死無疑啊。」
那衙役一腳將人踹翻在地,一臉嫌棄地抖了抖自己衣袍,刀兵相向,「老實點!」
「官爺,官爺求求你們了……」一眾百姓皆都跪地叩首,頓時哭聲大作,哀嚎遍野。
只是這些衙役們卻都充耳不聞,隨著門口一人揮一揮手,一伙人剛待退出去,一衙役卻被抱住了腿,一個老人苦苦哀求:「官爺,你關我我認了,可我孫女是好的啊,您把她帶出去行嗎?」
「你死了她一個小女孩還能活幾天?」那衙役一腳踹在老人肩頭,奈何人抱的緊,又連踹了兩腳竟紋絲不動,剛待繼續發力,只覺腿上一疼,不知何時撲上來一個小女孩,已對著他的腿咬了下去。衙役眼裡寒意一現,手裡的刀當即舉起。沒等落下只覺手腕一痛,刀應聲落地,還沒待回過神來已被一腳踹飛出去,咚的一聲撞在廟門上。
所有人齊齊望過去,只見一襲白衫從天而降,屹立在神台之上,宛若天神下凡。
那天神還未發話,又見一人從神像後出來,聲音泠泠如弦上音:「朝廷賦予你們刀兵之器,是讓你們屠戮百姓的嗎?」
「什麼人裝神弄鬼?」頓時火光驟亮,眾人這才看清神台上站著的確實是人,眾衙役舉起手中刀一哄而上,只見那人飛身下神台,一腳出去當即又有兩人倒地。
「師父當心,」白束囑咐一句,自己也跳下神台,將那摔倒在地的老人小孩扶起,仔細查看:「傷到哪兒沒?」
小女孩瑟瑟地搖搖頭,撲到老人懷裡小聲啜泣。
白束在小女孩兩個小髻上摸了摸,勸慰一笑:「不用擔心,我師父很厲害的。」
果見一眾衙役根本不是對手,不消一會功夫便都哀嚎倒地,一個頭頭模樣的人躲在門外出聲恐嚇:「你大膽,我們是邙嶺縣縣衙里的公差,你可知你妨礙朝廷公差執行公務該當何罪?」
寧琅冷冷回道:「我倒要問問他們一夥老人孩子犯了《大楚律》的哪一條,一群衙役也有權力草菅人命了?」
那頭頭面露懼色,當即便知這人不好惹,招招手示意倒在地上的衙役出來,背後有了人,底氣也足了些,哂笑道:「這些人確實沒幹什麼罪惡滔天的事,他們錯就錯在身嬌體弱――染了瘟疫。」
寧琅當即一驚,急忙回頭一看,只見白束尚還跪坐在那群人之間,亦是滿目震驚地望著他,手上甚至還拉著那小女孩一隻手。
指節僵了僵,卻並未鬆手。
趁著兩人愣神的功夫,外面的衙役早已拿起備好的鐵索將廟門一鎖,哈哈一笑:「你們便同這些染了瘟疫的災民待在一處罷,過個兩三天爺爺們來給你們收屍!」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個番外來了
第77章 番外一 晉陽城(2)
寧琅也顧不上門外那些叫囂的衙役,兩步上前,卻見白束對他輕輕搖了搖頭,沖那老人道:「大爺,我懂一點醫術,能讓我給你們看看嗎?」
那老人抬起頭來小心打量,才見人一副霽風朗月的風貌,一襲白衫清塵脫俗,竟與那廟裡的天女神像有幾分相似,這才顫巍巍將手伸出去。
白束毫不避諱地將手搭上去為人診脈,分別查看了幾個人的舌苔眼白,又問了幾個問題,回頭沖寧琅一笑,「不是瘟疫,是痢疾。」
寧琅心頭懸著的一口氣沉了下去。
白束緩緩道來:「所謂痢疾,即為濕熱、疫毒、寒濕結於腸腑,氣血壅滯,脂膜血絡受損,化為膿血,大腸傳導失司,發引而致。其病症與瘟疫類似,皆伴有高熱、神昏、驚厥等症狀,若是不仔細診斷當真可能會混淆。」
「不是瘟疫,不是瘟疫那……」老人眼裡閃過一瞬亮光,「那我們還有救嗎?」
「《景岳全書》有載:凡治痢疾,最當察虛實,辨寒熱,若四者不明,則殺人甚易也。你們病症來的急,據我觀測,應該是疫毒痢,」白束有條不紊道:「疫毒痢當解以白頭翁湯加減,白頭翁、金銀花、白芍、黃連各一錢,秦皮、地榆各五錢,熬成湯藥飲下,不日便能止住痢下膿血。」
寧琅被人一副委屈的樣子逗的笑了笑,「這次就當長個記性,再有下次……」
白束立即見好就收:「沒有下次了,再也不敢了。」
寧琅理了理白束的如墨長發,「睡吧,明日還得趕路,去錢塘江,不然該趕不上觀潮了。」
白束溫順點點頭,蜷在人懷裡安心闔上雙眸。
剛有了點睡意卻見師父猛地坐起,還沒等他反應寧琅已一掌過去滅了火,將人抱起飛身上了神台,隱匿在天女像後邊。
「怎麼了?」白束皺眉小聲問道。
「有人。」寧琅回道。
白束側耳聽了一會兒並沒聽出什麼動靜,又過了好一會才聽見廟外嘈雜,竟是哭聲喊聲混雜,其中還摻雜著訓斥苛責聲,有人上前開了廟門,火光湧現,再接著一群人進了廟內,白束悄悄探了探頭,才見十幾個百姓被一夥衙役模樣的人驅趕著逼近牆角,而這些百姓皆是些老人孩童。
「師父,」白束皺眉看了寧琅一眼。
「再看看。」
只見一老人上前拽著衙役衣衫下擺,懇求道:「官爺,官爺行行好,你把我們關在這裡我們必死無疑啊。」
那衙役一腳將人踹翻在地,一臉嫌棄地抖了抖自己衣袍,刀兵相向,「老實點!」
「官爺,官爺求求你們了……」一眾百姓皆都跪地叩首,頓時哭聲大作,哀嚎遍野。
只是這些衙役們卻都充耳不聞,隨著門口一人揮一揮手,一伙人剛待退出去,一衙役卻被抱住了腿,一個老人苦苦哀求:「官爺,你關我我認了,可我孫女是好的啊,您把她帶出去行嗎?」
「你死了她一個小女孩還能活幾天?」那衙役一腳踹在老人肩頭,奈何人抱的緊,又連踹了兩腳竟紋絲不動,剛待繼續發力,只覺腿上一疼,不知何時撲上來一個小女孩,已對著他的腿咬了下去。衙役眼裡寒意一現,手裡的刀當即舉起。沒等落下只覺手腕一痛,刀應聲落地,還沒待回過神來已被一腳踹飛出去,咚的一聲撞在廟門上。
所有人齊齊望過去,只見一襲白衫從天而降,屹立在神台之上,宛若天神下凡。
那天神還未發話,又見一人從神像後出來,聲音泠泠如弦上音:「朝廷賦予你們刀兵之器,是讓你們屠戮百姓的嗎?」
「什麼人裝神弄鬼?」頓時火光驟亮,眾人這才看清神台上站著的確實是人,眾衙役舉起手中刀一哄而上,只見那人飛身下神台,一腳出去當即又有兩人倒地。
「師父當心,」白束囑咐一句,自己也跳下神台,將那摔倒在地的老人小孩扶起,仔細查看:「傷到哪兒沒?」
小女孩瑟瑟地搖搖頭,撲到老人懷裡小聲啜泣。
白束在小女孩兩個小髻上摸了摸,勸慰一笑:「不用擔心,我師父很厲害的。」
果見一眾衙役根本不是對手,不消一會功夫便都哀嚎倒地,一個頭頭模樣的人躲在門外出聲恐嚇:「你大膽,我們是邙嶺縣縣衙里的公差,你可知你妨礙朝廷公差執行公務該當何罪?」
寧琅冷冷回道:「我倒要問問他們一夥老人孩子犯了《大楚律》的哪一條,一群衙役也有權力草菅人命了?」
那頭頭面露懼色,當即便知這人不好惹,招招手示意倒在地上的衙役出來,背後有了人,底氣也足了些,哂笑道:「這些人確實沒幹什麼罪惡滔天的事,他們錯就錯在身嬌體弱――染了瘟疫。」
寧琅當即一驚,急忙回頭一看,只見白束尚還跪坐在那群人之間,亦是滿目震驚地望著他,手上甚至還拉著那小女孩一隻手。
指節僵了僵,卻並未鬆手。
趁著兩人愣神的功夫,外面的衙役早已拿起備好的鐵索將廟門一鎖,哈哈一笑:「你們便同這些染了瘟疫的災民待在一處罷,過個兩三天爺爺們來給你們收屍!」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個番外來了
第77章 番外一 晉陽城(2)
寧琅也顧不上門外那些叫囂的衙役,兩步上前,卻見白束對他輕輕搖了搖頭,沖那老人道:「大爺,我懂一點醫術,能讓我給你們看看嗎?」
那老人抬起頭來小心打量,才見人一副霽風朗月的風貌,一襲白衫清塵脫俗,竟與那廟裡的天女神像有幾分相似,這才顫巍巍將手伸出去。
白束毫不避諱地將手搭上去為人診脈,分別查看了幾個人的舌苔眼白,又問了幾個問題,回頭沖寧琅一笑,「不是瘟疫,是痢疾。」
寧琅心頭懸著的一口氣沉了下去。
白束緩緩道來:「所謂痢疾,即為濕熱、疫毒、寒濕結於腸腑,氣血壅滯,脂膜血絡受損,化為膿血,大腸傳導失司,發引而致。其病症與瘟疫類似,皆伴有高熱、神昏、驚厥等症狀,若是不仔細診斷當真可能會混淆。」
「不是瘟疫,不是瘟疫那……」老人眼裡閃過一瞬亮光,「那我們還有救嗎?」
「《景岳全書》有載:凡治痢疾,最當察虛實,辨寒熱,若四者不明,則殺人甚易也。你們病症來的急,據我觀測,應該是疫毒痢,」白束有條不紊道:「疫毒痢當解以白頭翁湯加減,白頭翁、金銀花、白芍、黃連各一錢,秦皮、地榆各五錢,熬成湯藥飲下,不日便能止住痢下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