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頁
這些士兵都是上過戰場,沾過人命的,身上的殺氣哪裡是這個儒生所能承受的?
儒生嚇得崩潰大叫出聲,道:“陛下,不是我啊!陛下,這乃是那湘君為了阻攔我等帶走九鼎,方才放出了大風,故意將我吹倒下去啊!”
嬴政心中對那湘君固然厭煩,但此時他對這做錯了事,想要搶功,還敢推卸責任,喋喋不休的儒生,更是惱怒和憎惡!儒家果真少有些成才的!
“將人帶上來。”嬴政冷聲道,說完便牽著徐福轉身了。
徐福回頭冷漠地瞥了一眼那儒生,他也有些厭煩這樣的人。
想要表現自我沒問題,但至少功勞是屬於你的。擅自從士兵手中搶過九州鼎,以為藉此機會便可在嬴政跟前露臉,實在是大錯特錯!尤其是此時還力圖狡辯,以求保命,那嘴臉更是令人噁心。
一個九鼎對於徐福來說,雖然稀奇,但並沒有到可以令他為之勃然大怒的地步,倒是這儒生,實在讓徐福覺得連看一眼都覺不快。
儒生被帶了上來,他渾身濕透了,頭上還帶著血跡,看上去頗為狼狽。
有儒生看不過眼了,便道:“請陛下饒恕他的罪過吧。”不過這人倒是不敢賴湘君。
嬴政沒搭理他。
儒生顫巍巍地道:“陛下……”
身後的儒生也跟著道了聲,“陛下。”
徐福覺得這些人實在是煩透了,怎么半點眼力見兒都沒有呢?他們不死誰死?
“來人,將湘山上的樹都砍了。”嬴政的確是心中不痛快,尤其是對於他這樣的,手握大權的帝王來說,又怎麼能允許什麼湘神凌駕於他之上呢?一場大風算什麼?他便要如前世一樣,砍了這山上的樹!破了那湘山祠!教那湘君無處可依!
士兵們自然是遵守嬴政的吩咐,當即便要去伐樹。
徐福眼皮一跳。
這可不行。
不是冒犯湘君不行,而是樹木全都砍伐走,用什麼來留住水土呢?日後再下大雨,豈不是要造成山體滑坡?彭城還會有安寧和平穩嗎?湘君不重要,儒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城中的無辜百姓!現在徐福都還能想起山下那個年輕姑娘的模樣,這些人淳樸的人可不能因為別人而被牽連。
畢竟砍樹又如何?也並不能對那湘君進行實質的報復,且九鼎已經再度落到水中去了,砍了樹那鼎也不會回來。
徐福便直接反握住了嬴政的手,道:“等等。”
士兵們都知曉,除卻陛下的話以外,誰的話都可以不聽,但皇后的話必須聽!
“樹不能砍。”徐福淡淡道,“給那湘君周身糊上一層紅土便是。”
士兵們動也不動,靜靜地等待著最終的決定。
嬴政抿了抿唇角,出聲道:“……便按皇后說的去做。”
士兵們點頭應是,他們其實也不想砍樹,畢竟這可是個花功夫的活兒。士兵們立即拿了工具去挖紅土,準備將祠中的湘君塑像給糊上厚厚一層。
徐福轉頭看向嬴政,低聲解釋道:“樹砍了,以後大雨下起來,沒有樹木留住土壤和雨水,城中的百姓便要遭殃了。”
嬴政點頭,原來如此,原來阿福是為了寡人著想。嬴政面上不由帶出點點喜色。
徐福接著又道:“糊上一層紅土,那湘君像不再現於人前,無法再受供奉,那便是對她最好的羞辱了。”雖然羞辱一位女性有點不大道德,但這一陣又一陣吹來的風,也的確有點折騰人啊。便算作小懲了。總不會比砍光這裡的樹更過分了。
嬴政點頭,面上神色更是輕鬆,顯然已經被徐福的話說服了,他道:“阿福說的是。”
此時,儒生對視一眼,終於完全確定,他們的陛下極為聽從這位男皇后的話了。
那個狼狽的儒生,也明悟過來,看向徐福的目光便如同抓住了什麼救命稻糙一般……
“陛下,皇后……”
第265章
若說方才嬴政只是厭惡此人,那麼此時見到這儒生,將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徐福,嬴政心中的厭惡便是升到了極致,已然想要處置掉這儒生了。
嬴政正要下令,徐福便俯在了他的耳邊,低聲道:“讓儒生下水去撈。”
不能再讓士兵們接著出力了,此事之上他們實在太過無辜,既然是儒生搞出來的麻煩,便讓他們去解決,可比直接宰了他們要來得好。
徐福湊得那樣近,嬴政哪裡還有心情去理會什麼儒生,當即便點頭應了。
命令傳達下去,儒生知道自己逃過了一劫,頓時鬆了一口氣,但當他被士兵驅趕著下山坡的時候,站在山坡上,儒生的腿不自覺地抖了抖。風吹來,渾身發寒。他是實在不想下水了。那些士兵都沒能再撈到那鼎,他下去能撈到嗎?儒生心底這才逐漸蔓延開了一陣後怕。
士兵將儒生推搡到了山坡下。
儒生腳下一滑,又直直墜進了河水中。他喝了好幾口水,才從河水中掙扎著站了起來。士兵們就站在岸邊,用嘲諷的目光看向他。他們身板可都好得很,自然不怕雨淋不怕風吹,可以一直留在河岸邊上,瞧著那儒生狼狽的模樣。
儒生不甘心地朝其他人看去,偏偏沒一個人下水來幫他,不像那些士兵那樣,露出嘲諷的表情來就很不錯了。
徐福聽了幾聲噗通聲,看來是那儒生在水上發泄了。徐福反抓住了嬴政的手腕,二人走到了湘山祠外,然後親眼看著士兵們將湘君的塑像用泥糊了起來。
也不知那湘君是否當真有靈,一陣大風颳來,竟是將樹葉吹得四處亂舞了起來,那山坡下的儒生更驚叫出了聲,顯然都被這陣妖風給驚了一跳。
到湘君像都被糊起來了,那儒生還漫無目的地在河水中找著鼎,士兵們也有閒心,就死死盯著他,一旦儒生露出疲憊之色,又或是欲上岸來,便會被士兵們冷酷地喝止。
徐福又往山坡下看了一眼,實在有些無語。他本意是想放儒生一馬,但就他這模樣,怕是會活活在河水中凍死,或是累死,又或是竭力之後被淹死。也不知道到那個時候,是否還會有人在背後指著嬴政罵,說他虐待儒家子弟。
不過若是死了,那也實在是活該了,畢竟徐福已經給過他生路了。
“不如我們先回去歇息?”徐福出聲問道。
嬴政知道他的興致差不多都已經被磨滅了,便抬手護住了徐福,帶著他往外走,“好,雨這般下著,別一會兒受了寒氣。”徐福和嬴政特別痛快地從湘山離開了。那儒生被拋在了身後,陪伴著他的是臭著臉的士兵。
其他儒生要離開的時候,那名儒生忍不住看向了他們,或許是想求助,或許是想讓他們陪著自己一塊兒留下來,又或許是希望他們去向陛下進言……但不管他是抱著什麼樣的期望,最後都註定會令他失望。
儒生們也凍得不行,這時候他們可不知曉什麼叫做“同甘共苦”,於是個個瞥了一眼那名儒生,隨後便拔腿離開了。
回到住處之後,嬴政便命下人取來了食物,他們就搭著桌案,就著桌案,坐在屋中央,正對過去便是屋門,然後屋門敞開,可以看見門外淅瀝的小雨,和伴隨著小雨落下的花瓣、樹葉,意境尤其的美。
什麼儒生……?誰還會記得他?全然拋到腦後去了。
徐福和嬴政都不會為這樣的人,從而影響了自己的心情。
用過飯食之後,他們便撐著傘在城中走了幾圈。似乎他們勇上湘山的行為,已經傳遍了全城,街道之上,那些百姓看向他們的目光都顯得有些怪異。
不過徐福細細一聽,發現他們說的話,倒是和其他城中的百姓沒甚區別,差不多都是誇獎他們長得實在好看的。也幸虧這些地方民風淳樸,哪怕是見著他們兩名男子攜手,也並不覺得奇怪。甚至還有出言說他們般配的。
在城中逛了一圈,徐福就更覺得震驚了。
他才從那些百姓的對話中提取出了信息,城中對男子相戀接受度如此之高,原是受了如今秦朝有個男皇后的影響。
秦朝那個男皇后……
男皇后……那不就是他嗎?
徐福的表情不免變得詭異了幾分。
倒是嬴政面上的神色越發柔和,望著徐福的眼神都快柔得出水了。在徐福剛到秦國的時候,他絕對不會想到,秦始皇會有這樣溺人的目光。
嬴政俯在徐福的耳邊,低聲道:“我都未曾想到,原來阿福能影響到這麼多人。”
徐福自己也覺得有些震驚,但仔細想一想便又不覺得奇怪了。對於古代的民眾們來說,皇帝皇后那不就是天嗎?所謂上行下效便是如此。當皇帝都娶了個男皇后之後,眾人便自然認為這是正常的了。就如同下定義般,你給短鼻子、寬下顎、愛吐舌頭喘氣兒的小動物下定義叫狗,以後的人就默認它為狗了。那你給相戀的男子下定義,讓它如男女相戀一般,那以後的人便不會覺得這兩者有何區別了。
人心是很難操控的東西,但也是適應起來最快的東西。
這些百姓正是如此。
在外面轉了一圈,徐福心情大好,買了些食物,便同嬴政回到了住處。這時候,有士兵來報。
“那儒生死了。”士兵低聲道。
嬴政對這個結果並不驚訝,他點了點頭,道:“朕知曉了。”
那士兵頓了頓,卻接著道:“他栽倒在水裡的時候,鼎又浮出水面了。”士兵的臉色都變得怪異。
這事兒的確有些詭異,之前那麼多人都沒能再將鼎撈到,那儒生也撈了許久,直到將自己生生力竭而死在裡頭,剛一栽下去,那鼎就浮起來了。
徐福和嬴政都覺得有些驚奇。
“鼎呢?”徐福出聲問。
士兵忙朝外喚了一聲,於是門外的人便托著鼎進來了。
這是徐福近距離地看到這隻鼎。
傳說中聞名九州的鼎,竟是這般小巧?徐福伸手將鼎取了過來。鼎身透著一股大巧若拙的氣息,這且不說,令徐福驚訝的是,這隻鼎讓他覺得尤為熟悉。
徐福將鼎托到了嬴政的跟前,“你看,像不像那些鼎?”
嬴政仔細瞧了瞧,“的確很是相似,但是這隻鼎身上卻並無花紋。”
徐福點了點頭,將那鼎把玩一番,道:“湊在一處,如今便是恰好九隻鼎,只是唯它的鼎身上沒有紋理。”徐福頓了頓,漸漸有了一個猜想。剩下的鼎,既然分在各國,會不會是當初無意中被周天子得到,又因周朝崇尚十二章紋,於是在其上刻下十二章紋,再分給眾諸侯呢?而這唯一的一隻鼎,則是一直深藏在湘山腳下,並未被周天子得到,也因而未刻十二章紋。
儒生嚇得崩潰大叫出聲,道:“陛下,不是我啊!陛下,這乃是那湘君為了阻攔我等帶走九鼎,方才放出了大風,故意將我吹倒下去啊!”
嬴政心中對那湘君固然厭煩,但此時他對這做錯了事,想要搶功,還敢推卸責任,喋喋不休的儒生,更是惱怒和憎惡!儒家果真少有些成才的!
“將人帶上來。”嬴政冷聲道,說完便牽著徐福轉身了。
徐福回頭冷漠地瞥了一眼那儒生,他也有些厭煩這樣的人。
想要表現自我沒問題,但至少功勞是屬於你的。擅自從士兵手中搶過九州鼎,以為藉此機會便可在嬴政跟前露臉,實在是大錯特錯!尤其是此時還力圖狡辯,以求保命,那嘴臉更是令人噁心。
一個九鼎對於徐福來說,雖然稀奇,但並沒有到可以令他為之勃然大怒的地步,倒是這儒生,實在讓徐福覺得連看一眼都覺不快。
儒生被帶了上來,他渾身濕透了,頭上還帶著血跡,看上去頗為狼狽。
有儒生看不過眼了,便道:“請陛下饒恕他的罪過吧。”不過這人倒是不敢賴湘君。
嬴政沒搭理他。
儒生顫巍巍地道:“陛下……”
身後的儒生也跟著道了聲,“陛下。”
徐福覺得這些人實在是煩透了,怎么半點眼力見兒都沒有呢?他們不死誰死?
“來人,將湘山上的樹都砍了。”嬴政的確是心中不痛快,尤其是對於他這樣的,手握大權的帝王來說,又怎麼能允許什麼湘神凌駕於他之上呢?一場大風算什麼?他便要如前世一樣,砍了這山上的樹!破了那湘山祠!教那湘君無處可依!
士兵們自然是遵守嬴政的吩咐,當即便要去伐樹。
徐福眼皮一跳。
這可不行。
不是冒犯湘君不行,而是樹木全都砍伐走,用什麼來留住水土呢?日後再下大雨,豈不是要造成山體滑坡?彭城還會有安寧和平穩嗎?湘君不重要,儒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城中的無辜百姓!現在徐福都還能想起山下那個年輕姑娘的模樣,這些人淳樸的人可不能因為別人而被牽連。
畢竟砍樹又如何?也並不能對那湘君進行實質的報復,且九鼎已經再度落到水中去了,砍了樹那鼎也不會回來。
徐福便直接反握住了嬴政的手,道:“等等。”
士兵們都知曉,除卻陛下的話以外,誰的話都可以不聽,但皇后的話必須聽!
“樹不能砍。”徐福淡淡道,“給那湘君周身糊上一層紅土便是。”
士兵們動也不動,靜靜地等待著最終的決定。
嬴政抿了抿唇角,出聲道:“……便按皇后說的去做。”
士兵們點頭應是,他們其實也不想砍樹,畢竟這可是個花功夫的活兒。士兵們立即拿了工具去挖紅土,準備將祠中的湘君塑像給糊上厚厚一層。
徐福轉頭看向嬴政,低聲解釋道:“樹砍了,以後大雨下起來,沒有樹木留住土壤和雨水,城中的百姓便要遭殃了。”
嬴政點頭,原來如此,原來阿福是為了寡人著想。嬴政面上不由帶出點點喜色。
徐福接著又道:“糊上一層紅土,那湘君像不再現於人前,無法再受供奉,那便是對她最好的羞辱了。”雖然羞辱一位女性有點不大道德,但這一陣又一陣吹來的風,也的確有點折騰人啊。便算作小懲了。總不會比砍光這裡的樹更過分了。
嬴政點頭,面上神色更是輕鬆,顯然已經被徐福的話說服了,他道:“阿福說的是。”
此時,儒生對視一眼,終於完全確定,他們的陛下極為聽從這位男皇后的話了。
那個狼狽的儒生,也明悟過來,看向徐福的目光便如同抓住了什麼救命稻糙一般……
“陛下,皇后……”
第265章
若說方才嬴政只是厭惡此人,那麼此時見到這儒生,將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徐福,嬴政心中的厭惡便是升到了極致,已然想要處置掉這儒生了。
嬴政正要下令,徐福便俯在了他的耳邊,低聲道:“讓儒生下水去撈。”
不能再讓士兵們接著出力了,此事之上他們實在太過無辜,既然是儒生搞出來的麻煩,便讓他們去解決,可比直接宰了他們要來得好。
徐福湊得那樣近,嬴政哪裡還有心情去理會什麼儒生,當即便點頭應了。
命令傳達下去,儒生知道自己逃過了一劫,頓時鬆了一口氣,但當他被士兵驅趕著下山坡的時候,站在山坡上,儒生的腿不自覺地抖了抖。風吹來,渾身發寒。他是實在不想下水了。那些士兵都沒能再撈到那鼎,他下去能撈到嗎?儒生心底這才逐漸蔓延開了一陣後怕。
士兵將儒生推搡到了山坡下。
儒生腳下一滑,又直直墜進了河水中。他喝了好幾口水,才從河水中掙扎著站了起來。士兵們就站在岸邊,用嘲諷的目光看向他。他們身板可都好得很,自然不怕雨淋不怕風吹,可以一直留在河岸邊上,瞧著那儒生狼狽的模樣。
儒生不甘心地朝其他人看去,偏偏沒一個人下水來幫他,不像那些士兵那樣,露出嘲諷的表情來就很不錯了。
徐福聽了幾聲噗通聲,看來是那儒生在水上發泄了。徐福反抓住了嬴政的手腕,二人走到了湘山祠外,然後親眼看著士兵們將湘君的塑像用泥糊了起來。
也不知那湘君是否當真有靈,一陣大風颳來,竟是將樹葉吹得四處亂舞了起來,那山坡下的儒生更驚叫出了聲,顯然都被這陣妖風給驚了一跳。
到湘君像都被糊起來了,那儒生還漫無目的地在河水中找著鼎,士兵們也有閒心,就死死盯著他,一旦儒生露出疲憊之色,又或是欲上岸來,便會被士兵們冷酷地喝止。
徐福又往山坡下看了一眼,實在有些無語。他本意是想放儒生一馬,但就他這模樣,怕是會活活在河水中凍死,或是累死,又或是竭力之後被淹死。也不知道到那個時候,是否還會有人在背後指著嬴政罵,說他虐待儒家子弟。
不過若是死了,那也實在是活該了,畢竟徐福已經給過他生路了。
“不如我們先回去歇息?”徐福出聲問道。
嬴政知道他的興致差不多都已經被磨滅了,便抬手護住了徐福,帶著他往外走,“好,雨這般下著,別一會兒受了寒氣。”徐福和嬴政特別痛快地從湘山離開了。那儒生被拋在了身後,陪伴著他的是臭著臉的士兵。
其他儒生要離開的時候,那名儒生忍不住看向了他們,或許是想求助,或許是想讓他們陪著自己一塊兒留下來,又或許是希望他們去向陛下進言……但不管他是抱著什麼樣的期望,最後都註定會令他失望。
儒生們也凍得不行,這時候他們可不知曉什麼叫做“同甘共苦”,於是個個瞥了一眼那名儒生,隨後便拔腿離開了。
回到住處之後,嬴政便命下人取來了食物,他們就搭著桌案,就著桌案,坐在屋中央,正對過去便是屋門,然後屋門敞開,可以看見門外淅瀝的小雨,和伴隨著小雨落下的花瓣、樹葉,意境尤其的美。
什麼儒生……?誰還會記得他?全然拋到腦後去了。
徐福和嬴政都不會為這樣的人,從而影響了自己的心情。
用過飯食之後,他們便撐著傘在城中走了幾圈。似乎他們勇上湘山的行為,已經傳遍了全城,街道之上,那些百姓看向他們的目光都顯得有些怪異。
不過徐福細細一聽,發現他們說的話,倒是和其他城中的百姓沒甚區別,差不多都是誇獎他們長得實在好看的。也幸虧這些地方民風淳樸,哪怕是見著他們兩名男子攜手,也並不覺得奇怪。甚至還有出言說他們般配的。
在城中逛了一圈,徐福就更覺得震驚了。
他才從那些百姓的對話中提取出了信息,城中對男子相戀接受度如此之高,原是受了如今秦朝有個男皇后的影響。
秦朝那個男皇后……
男皇后……那不就是他嗎?
徐福的表情不免變得詭異了幾分。
倒是嬴政面上的神色越發柔和,望著徐福的眼神都快柔得出水了。在徐福剛到秦國的時候,他絕對不會想到,秦始皇會有這樣溺人的目光。
嬴政俯在徐福的耳邊,低聲道:“我都未曾想到,原來阿福能影響到這麼多人。”
徐福自己也覺得有些震驚,但仔細想一想便又不覺得奇怪了。對於古代的民眾們來說,皇帝皇后那不就是天嗎?所謂上行下效便是如此。當皇帝都娶了個男皇后之後,眾人便自然認為這是正常的了。就如同下定義般,你給短鼻子、寬下顎、愛吐舌頭喘氣兒的小動物下定義叫狗,以後的人就默認它為狗了。那你給相戀的男子下定義,讓它如男女相戀一般,那以後的人便不會覺得這兩者有何區別了。
人心是很難操控的東西,但也是適應起來最快的東西。
這些百姓正是如此。
在外面轉了一圈,徐福心情大好,買了些食物,便同嬴政回到了住處。這時候,有士兵來報。
“那儒生死了。”士兵低聲道。
嬴政對這個結果並不驚訝,他點了點頭,道:“朕知曉了。”
那士兵頓了頓,卻接著道:“他栽倒在水裡的時候,鼎又浮出水面了。”士兵的臉色都變得怪異。
這事兒的確有些詭異,之前那麼多人都沒能再將鼎撈到,那儒生也撈了許久,直到將自己生生力竭而死在裡頭,剛一栽下去,那鼎就浮起來了。
徐福和嬴政都覺得有些驚奇。
“鼎呢?”徐福出聲問。
士兵忙朝外喚了一聲,於是門外的人便托著鼎進來了。
這是徐福近距離地看到這隻鼎。
傳說中聞名九州的鼎,竟是這般小巧?徐福伸手將鼎取了過來。鼎身透著一股大巧若拙的氣息,這且不說,令徐福驚訝的是,這隻鼎讓他覺得尤為熟悉。
徐福將鼎托到了嬴政的跟前,“你看,像不像那些鼎?”
嬴政仔細瞧了瞧,“的確很是相似,但是這隻鼎身上卻並無花紋。”
徐福點了點頭,將那鼎把玩一番,道:“湊在一處,如今便是恰好九隻鼎,只是唯它的鼎身上沒有紋理。”徐福頓了頓,漸漸有了一個猜想。剩下的鼎,既然分在各國,會不會是當初無意中被周天子得到,又因周朝崇尚十二章紋,於是在其上刻下十二章紋,再分給眾諸侯呢?而這唯一的一隻鼎,則是一直深藏在湘山腳下,並未被周天子得到,也因而未刻十二章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