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並張貼“求賢榜”,廣納天下有識之士。
其中“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的政策一出,秦國的經濟便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軍隊的戰鬥力也不斷地加強,基本上完成了由奴隸制國家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嬴政,每日裡為了朝政忙得是暈頭轉向。那大秦國的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一派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
秦襄王雖已退位,但仍居王宮裡的原寢殿。每日裡含飴弄孫,事奉太夫人,倒也其樂融融。
他雖不過問政事,但大秦翻天覆地的變化,又豈能逃脫他的耳目。
況且還有老十三時不時地用政事來進行討教,態度反倒較嬴政繼承王位之前,要恭敬順從得許多。
所以,秦襄王的晚年生活,過得是安閒舒適,盡遂人意。到了七十歲那年,無疾而終。
他終於親眼看到了大秦一統天下的承平盛世,帶著無愧於列宗列宗的驕傲和自豪,含笑於九泉之下的。
而自從嬴政繼位,作為大秦准王母的莫小雨的醫學院裡,更是人滿為患。
大秦率先成立了“太醫院”,並設立院使、院判、御醫等吏目十人。錢乙,毫無異議地官居太醫院院首之職。
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在此之前,大夫雖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但沒什麼前途。“太醫院”,用它的成立,明確地表示了大秦任人惟賢才的立場。
於是,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從其餘六國向秦國湧來。大秦,一時間,文韜武略,達到了彬彬之盛。
而它的繁盛與崛起,就像一條闖進瓷器店的蠻牛一樣,闖進了國際社會,令各國驚駭失措。
這期間,大秦位於長平的軍隊,仍耽耽虎視於趙國,讓本就自魏國侵趙以來元氣大傷的趙國,毫無喘息之機。
趙國的軍隊疲憊不堪,百姓也是怨聲載道。很多土地資源,就那麼眼睜睜地荒廢著,沒有年輕力壯者耕之。
而孫臏和趙括,早已在嬴政的安排下,悄然回歸秦都。為了掩人耳目,就住在了那莫府里。
孫臏的創口,早已癒合。雖還不能行走,但在錢乙的親自調理下,他的身體早已康復。
他本就膚色白皙,五官清秀,又帶著那麼一抹說不出的俊美。一雙鍾靈毓秀的眼眸中,不含任何的雜質,時常閃過那麼一絲溫柔。
即使他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也是丰姿奇秀,神韻獨超,給人一種飄逸出塵的感覺。
對於這麼一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傳奇人物,莫小雨自是抱著一種好奇之心。
閒時,她便喜歡帶著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去難為孫臏,均是鎩羽而歸。
就連她一向引以為傲的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在天才孫臏面前,也顯得是那麼的蒼白和無力。
莫小雨常常托著雙腮,瞪大了那雙狡黠的雙眼,嘆著氣,對孫臏道:
“若是有一日,你的雙足能行走了,即使你跳舞勝於我,我現在也不會覺得稀奇了。”
孫臏笑而不答,只是那眼神當中是滿滿的寵溺,偶爾又會閃過一絲落寞。他一再告誡自己:
“做人,要懂得知足和感恩!既然無法做那個配站在她身邊的人,那麼就讓自己做一個守護著她的天使也不錯!”
短短几個月的相處,讓莫小雨對孫臏的感情愈發地深厚,無聊時,便跑去孫臏的小院消磨時光。
那孫臏,便有意無意地向她傳授兵法。
於是,在孫臏的悉心指導下,莫小雨對“孫子兵法”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
原來,這“孫子兵法”不只是傳授戰爭的藝術,更多的是辯證地看待道與人性。可以說是對政治、經商與生活,無不適用。
這更激發了莫小雨的興趣,往孫臏的小院中,跑的便愈發地殷勤起來。
好在孫臏在莫府之事,知情之人甚少,否則,即使在那個年代,女性是有一定自由的,但莫小雨的身份註定了會引起一些閒言碎語的。
而隨著醫學院已經走上了正軌,天賜舅舅的名望也越來越高,他的天賦使得他在外科領域裡,簡直是如魚得水。
羋芊和他的兒子,也早已在莫小雨的安排下,秘密搬進了秦都。一家人就住了莫小雨當初被擄的莊園裡,倒也其樂融融。
美中不足的是,這莊園離醫學院略微遠了一點兒,天賜一旦遇上急診手術,便只能留宿在莫府。
天賜,是一個單純到了極點的人。他從不打聽孫臏的來歷,只是時常若有所思地盯著孫臏的腿發呆。
臏骨移植,這個手術,其實在現代已經開展了。
只是,那移植用的臏骨,因為是永久性植入,用鈦合金製作,造價比較昂貴而已。
因為費用比較高,這樣的移植材料,多半是患者同意手術後,醫院現與廠家聯繫訂貨。
聽雨跑了幾趟現代的醫院,均是空手而歸。倒是帶回了幾本關於這類手術的醫學雜誌。
天賜自然是如獲至寶,鑽研了近兩個月,又反覆在動物身上做了許多次試驗,終於向莫小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可以用人的臏骨植入?
莫小雨如夢初醒,我去,這古代的死囚可多了去了。
於是,在一番緊鑼密鼓的籌備下,孫臏被再次推進了手術室。只是,這一次的主刀醫生,換成了天賜。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相當於二次創傷手術。所以,比較考驗病人的心理承受力。
孫臏儘管疼的面色蒼白,卻仍是沒失了他優雅而溫潤的風度,這讓莫小雨和天賜都難免刮目相看。
患者如此配合,這手術便進行得相當順利,僅僅一個時辰,便宣告結束。
這種手術,因為不涉及到血運的重建,所以排斥性很小。只是,在現代那植入物造價昂貴,而導致手術不能大面積推廣罷了。
天賜這一天才的創意,也僅僅適用於不乏死囚的古代而已。
術後六周,孫臏,便可以試探著站起來了。
面對他的,將是殘酷的康復訓練。
他一遍又一遍地站起,試探著行走,又一遍又一遍地摔倒,再爬起……
身上、臉上、手上,常常是讓人怵目驚心的淤青,這讓莫小雨常常心生不忍。
可是,孫臏的臉上卻洋溢著濃濃的快樂和知足。
從他受刑的那一天起,他便再也沒想過,自己還會有重新站起來的這一天。
是眼前的這個奇女子,給了他生的希望和重新站立、行走的機會,他珍惜。
於是,從只能站起來,到獨立行走,儘管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與痛苦。
但兩個月後,這孫臏終於扔掉了拐仗。雖然難免有些磕磕絆絆,但終歸還是驕傲地獨立地行走在這片堅實的土地上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嬴政繼承王位,就已有半年多了。
這半年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大秦國的穩定與繁榮上了。
常常是莫小雨入睡之後,忙完朝政的他,才有時間到莫小雨的房間裡,來探望一下這個小人兒,以慰自己的相思之苦。
其中“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的政策一出,秦國的經濟便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軍隊的戰鬥力也不斷地加強,基本上完成了由奴隸制國家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嬴政,每日裡為了朝政忙得是暈頭轉向。那大秦國的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一派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
秦襄王雖已退位,但仍居王宮裡的原寢殿。每日裡含飴弄孫,事奉太夫人,倒也其樂融融。
他雖不過問政事,但大秦翻天覆地的變化,又豈能逃脫他的耳目。
況且還有老十三時不時地用政事來進行討教,態度反倒較嬴政繼承王位之前,要恭敬順從得許多。
所以,秦襄王的晚年生活,過得是安閒舒適,盡遂人意。到了七十歲那年,無疾而終。
他終於親眼看到了大秦一統天下的承平盛世,帶著無愧於列宗列宗的驕傲和自豪,含笑於九泉之下的。
而自從嬴政繼位,作為大秦准王母的莫小雨的醫學院裡,更是人滿為患。
大秦率先成立了“太醫院”,並設立院使、院判、御醫等吏目十人。錢乙,毫無異議地官居太醫院院首之職。
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在此之前,大夫雖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但沒什麼前途。“太醫院”,用它的成立,明確地表示了大秦任人惟賢才的立場。
於是,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從其餘六國向秦國湧來。大秦,一時間,文韜武略,達到了彬彬之盛。
而它的繁盛與崛起,就像一條闖進瓷器店的蠻牛一樣,闖進了國際社會,令各國驚駭失措。
這期間,大秦位於長平的軍隊,仍耽耽虎視於趙國,讓本就自魏國侵趙以來元氣大傷的趙國,毫無喘息之機。
趙國的軍隊疲憊不堪,百姓也是怨聲載道。很多土地資源,就那麼眼睜睜地荒廢著,沒有年輕力壯者耕之。
而孫臏和趙括,早已在嬴政的安排下,悄然回歸秦都。為了掩人耳目,就住在了那莫府里。
孫臏的創口,早已癒合。雖還不能行走,但在錢乙的親自調理下,他的身體早已康復。
他本就膚色白皙,五官清秀,又帶著那麼一抹說不出的俊美。一雙鍾靈毓秀的眼眸中,不含任何的雜質,時常閃過那麼一絲溫柔。
即使他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也是丰姿奇秀,神韻獨超,給人一種飄逸出塵的感覺。
對於這麼一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傳奇人物,莫小雨自是抱著一種好奇之心。
閒時,她便喜歡帶著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去難為孫臏,均是鎩羽而歸。
就連她一向引以為傲的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在天才孫臏面前,也顯得是那麼的蒼白和無力。
莫小雨常常托著雙腮,瞪大了那雙狡黠的雙眼,嘆著氣,對孫臏道:
“若是有一日,你的雙足能行走了,即使你跳舞勝於我,我現在也不會覺得稀奇了。”
孫臏笑而不答,只是那眼神當中是滿滿的寵溺,偶爾又會閃過一絲落寞。他一再告誡自己:
“做人,要懂得知足和感恩!既然無法做那個配站在她身邊的人,那麼就讓自己做一個守護著她的天使也不錯!”
短短几個月的相處,讓莫小雨對孫臏的感情愈發地深厚,無聊時,便跑去孫臏的小院消磨時光。
那孫臏,便有意無意地向她傳授兵法。
於是,在孫臏的悉心指導下,莫小雨對“孫子兵法”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
原來,這“孫子兵法”不只是傳授戰爭的藝術,更多的是辯證地看待道與人性。可以說是對政治、經商與生活,無不適用。
這更激發了莫小雨的興趣,往孫臏的小院中,跑的便愈發地殷勤起來。
好在孫臏在莫府之事,知情之人甚少,否則,即使在那個年代,女性是有一定自由的,但莫小雨的身份註定了會引起一些閒言碎語的。
而隨著醫學院已經走上了正軌,天賜舅舅的名望也越來越高,他的天賦使得他在外科領域裡,簡直是如魚得水。
羋芊和他的兒子,也早已在莫小雨的安排下,秘密搬進了秦都。一家人就住了莫小雨當初被擄的莊園裡,倒也其樂融融。
美中不足的是,這莊園離醫學院略微遠了一點兒,天賜一旦遇上急診手術,便只能留宿在莫府。
天賜,是一個單純到了極點的人。他從不打聽孫臏的來歷,只是時常若有所思地盯著孫臏的腿發呆。
臏骨移植,這個手術,其實在現代已經開展了。
只是,那移植用的臏骨,因為是永久性植入,用鈦合金製作,造價比較昂貴而已。
因為費用比較高,這樣的移植材料,多半是患者同意手術後,醫院現與廠家聯繫訂貨。
聽雨跑了幾趟現代的醫院,均是空手而歸。倒是帶回了幾本關於這類手術的醫學雜誌。
天賜自然是如獲至寶,鑽研了近兩個月,又反覆在動物身上做了許多次試驗,終於向莫小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可以用人的臏骨植入?
莫小雨如夢初醒,我去,這古代的死囚可多了去了。
於是,在一番緊鑼密鼓的籌備下,孫臏被再次推進了手術室。只是,這一次的主刀醫生,換成了天賜。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相當於二次創傷手術。所以,比較考驗病人的心理承受力。
孫臏儘管疼的面色蒼白,卻仍是沒失了他優雅而溫潤的風度,這讓莫小雨和天賜都難免刮目相看。
患者如此配合,這手術便進行得相當順利,僅僅一個時辰,便宣告結束。
這種手術,因為不涉及到血運的重建,所以排斥性很小。只是,在現代那植入物造價昂貴,而導致手術不能大面積推廣罷了。
天賜這一天才的創意,也僅僅適用於不乏死囚的古代而已。
術後六周,孫臏,便可以試探著站起來了。
面對他的,將是殘酷的康復訓練。
他一遍又一遍地站起,試探著行走,又一遍又一遍地摔倒,再爬起……
身上、臉上、手上,常常是讓人怵目驚心的淤青,這讓莫小雨常常心生不忍。
可是,孫臏的臉上卻洋溢著濃濃的快樂和知足。
從他受刑的那一天起,他便再也沒想過,自己還會有重新站起來的這一天。
是眼前的這個奇女子,給了他生的希望和重新站立、行走的機會,他珍惜。
於是,從只能站起來,到獨立行走,儘管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與痛苦。
但兩個月後,這孫臏終於扔掉了拐仗。雖然難免有些磕磕絆絆,但終歸還是驕傲地獨立地行走在這片堅實的土地上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嬴政繼承王位,就已有半年多了。
這半年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大秦國的穩定與繁榮上了。
常常是莫小雨入睡之後,忙完朝政的他,才有時間到莫小雨的房間裡,來探望一下這個小人兒,以慰自己的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