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復又司禮太監喊道:“陛下駕到,諸卿,跪!”

  宴斂等人新科進士跟著前方的朝臣行三跪九叩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家平身!”

  “謝陛下!”

  一唱一諾之後,傳臚大典正式開始。

  先有太傅葉長啟,手捧孝熙帝親筆所書的《制》,宣:“朕於孝熙十四年三月初四,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從現在開始,宴斂等人才能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進士了。

  宣《制》畢,禮部尚書陳文亮手捧黃榜,唱道:

  “福建布政使司生員宴斂,欽點一甲第一名,賜進士及第。”

  “福建布政使司生員宴斂,欽點一甲第一名,賜進士及第。”

  “福建布政使司生員宴斂,欽點一甲第一名,賜進士及第。”

  當即便有鴻臚寺官員引著宴斂出班就御道左跪。這一跪就要等到陳文亮將所有名次宣讀完畢。

  一甲三人姓名,都傳唱三次。到二甲、三甲,都只唱一次,並且不引出班。

  榜樣和探花,宴斂卻是不認得,二甲傳臚正是齊廷和。馮澤和曹尚都在三甲,其餘北光城諸士子,於會試中排名相比倒是沒有多少的差別。

  幾乎是半個時辰之後,陳文亮才唱畢,丹陛大樂奏《慶平之章》,諸進士再行三跪九叩禮。本該是孝熙帝還宮的時候,卻看見他下了龍椅,身後跟著黃傘,一路走到宴斂身旁。

  他一把將宴斂從地上攙起來,拉著不明所以的宴斂徑直來到宋從義等人面前,說道:“老國公,你看這狀元郎是否有些眼熟?”

  第四十一章

  宋從義心中一個咯噔,他裝作不以為意一般來回打量著宴斂,餘光卻緊盯著對面的葉長啟,葉長啟雖然一副欣慰模樣,可是捏緊的袖子卻將他此刻恐懼擔憂的心境暴露無遺。宋從義之前也只是心有猜疑,可是現在哪裡還能不知道眼前這宴斂的身份。

  如今孝熙帝大庭廣眾之下把宴斂提出來,難不曾是知曉了他的身份?宋從義心中猛的一抖,對上孝熙帝似笑非笑的神情,他捋著鬍鬚,不動聲色地說道:“聽說這位宴狀元乃是遠山先生的弟子,以前倒是沒見過,如今一看,果真是才貌雙全。”

  “哦,是嗎?”孝熙帝撫掌一笑,迴轉身來衝著文官一列的葉長啟說道:“葉太傅覺得呢?”

  葉長啟笑眯眯的說道:“這小子乃是壽寧伯後裔,陛下覺得眼熟,倒也不奇怪。”

  “這樣啊!”孝熙帝沉吟一聲,忽而面無表情的說道:“兩位老大人屹立朝堂四十餘年,論資輩,也是四朝元老了。忠義之心天地可鑑!”

  葉長啟心中難以平靜,眼前的孝熙帝他越發看不透了,只得說道:“陛下謬讚了!”

  “是嗎!朕也是這樣覺得。”

  群臣頓時一陣涌動,被孝熙帝的言行弄得摸不著頭腦。便是孝熙帝如何將老世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也不能當庭出言嘲諷啊!

  “陛下,何意?”宋從義面色一白,一字一句的說道。

  “朕曾聽聞前朝徳懿太子,為人謙恭有禮,德厚流光,虛懷若谷,無人能出其右。”孝熙帝緩緩說道。

  宋從義等人的面色越發冷冽。

  “朕做太子之時常以徳懿太子為標榜,”孝熙帝一頓,“故而收藏了不少他的畫像。”

  “自那日殿試之後,朕瞧見狀元公的風姿,便覺得很是熟悉,與那徳懿太子面容竟有五六分相似。於是,朕便遣了人將狀元公的來歷探了個究竟。”這樣說著,孝熙帝挑著嘴角,手指頭在宴斂的手心勾了勾。反正有寬大的袖子擋著,他倒是無所畏懼。

  宴斂躬著身子,握緊了在自己手心作亂的手指頭,眉眼不由的柔和下來。

  “竟沒想到,這位狀元公竟是,徳懿太子嫡孫!”此話一出,如同晴天霹靂一般,打在眾人心頭。朝堂之上頓時死一般的寂靜。他們想起孝熙帝方才那句諷刺的話,原來是應在這上面,葉長尚等人若是個忠於前朝的,何必連宴斂都認不出來。若是忠於孝熙帝,那便更是諷刺了。

  葉長啟悟了,從召北光城士子入京開始,孝熙帝就已經在算計了。他百般容忍葉家和北光城的頻頻動作,讓他們只以為孝熙帝是想招攬拉攏他們。而如今孝熙帝這一出卻是狠狠的給了他們一巴掌,懷柔是假,挾天子以令諸侯才是真——

  只要宴斂還活在這世上一天,孝熙帝絕對會將宴斂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此一來,老世家,北光城,哪個敢有異動!

  正是好算計,不愧是梁王后人!葉長啟等人只覺得前路渺茫。

  孝熙帝坦然說道:“狀元郎既然是徳懿太子嫡孫,依照族譜序齒,那便是朕的堂弟了。”

  底下嘩啦跪倒了滿地的大臣,起先只是老世家和帝黨的人,而後其他的大臣也紛紛跪倒在地。大殿之外的眾新科進士壓根聽不清楚太和殿裡說的是什麼,只好跟著這些大臣跪倒在地。一時之間,還站著的便只剩下了宴斂和孝熙帝兩人。

  孝熙帝頓時笑了,“因著當年皇太孫在戰亂之中失去音訊,故而昭武皇帝才被迫克承皇位。以至於四十幾年來,皇祖父也好,父皇也好,戰戰兢兢,勤政自勉,沒有哪一天不在想著找回徳懿太子後人,總不至於使得皇廟之中崇光皇帝這一脈香火斷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