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說到興致上了,他乾脆捏著嗓子,唱道:“你做媒人想喝酒,山上猴子哄得走。好比我家饞嘴狗,東家走了西家走——”
宴斂打了個哈欠,抹了眼角泛出的淚水。看著乾巴巴瞪著眼晴討喜的宴仁亮,有些惡寒,扭過頭去,繼續盯著燭花。
宴仁亮摸了摸他那寶貝鬍鬚,回過頭來宴敘,宴敘徑直起身取酒去了。再看宴攸,宴攸乾脆哼了一聲,也不搭理。
宴仁亮自討沒趣,呵呵笑了一聲。也不說話了,摸了本書,慢慢翻閱起來。
酒壺隔水放在炭爐上溫著,宴斂時不時抿上一口。也不知過了多久,一陣悠長的鼓聲傳播開了,一聲,兩聲,三聲……十二聲,子時到了。
杜大嫂端上來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餃子諧音“交子”,在新年到來的子時食用,含有慶賀與祝福的寓意在裡邊。宴斂塞了幾個便做罷。
出了門,換上嶄新的桃符,門神,貼了春聯。這一年便算是走到了盡頭。
“下雪了!”也不知是誰說了一聲。
宴斂抬頭看,四周一片虛無,鵝毛般大小的雪花,從天而降,落在鼻頭,涼絲絲的,伸出手了,一小會兒手上便是積了一灘水。
也不知道呆了多久,忽而聽見一陣敲門聲,宴斂扭過頭來,撩起袍子,直直的往前面踏出一步,卻只覺得下半身沒了知覺,好不容易才跌跌晃晃踩實了。
那方宴攸開了門,宴斂抬起頭仔細看著,看到熟悉的面孔撞進自己的眼底,眼睛忽而就亮了。
宴斂哆嗦著嘴,頗有些狼狽地跌在景修然懷裡,摟緊這人的腰,整個人靠在景修然身上,抬起頭,對上一雙波光瀲灩的眸子,直說道:“讓我抱會兒,腳麻了!”
景修然勾了勾唇角,想了一會兒,道:“你在等我。”
宴斂笑了,有點傻。他緊了緊手,周身全是這人的味道。怎麼說?是啊,他在等,他心裡企盼著,等這個人出現在他眼前。他想著,哎,他怎麼能是這樣的人呢?
他又想了想,唉,他這一輩子就是這樣一幅德行,他改不了的。若是有這人陪在身邊,若是有這人陪在身邊。他在心底又咬了一遍。這日子於他而言總是有盼頭的。哪管這人是不是騙他,他認!!
他抬起頭,目光如炬,吶吶喊道,一聲又一聲:“顧之,顧之——”你莫要負我,否則,否則,否則!
景修然眼底越發溫柔,他湊到宴斂嘴角,貼了上去,短暫之後又分開,良久又輕喚了一聲:“呆子——”
“唉——”宴斂回過神來,嘴角留有一絲溫熱。他順著這抹溫熱又附了上去,慢慢的廝磨舔咬。只覺得他果然是個呆子。
地上的雪積了薄薄的一層,景修然來了又走。宴斂不打哈欠了,他捂著熱乎乎的一枚玉佩,那是顧之從腰上扯下來送給他的。他樂呵呵地,舉著酒杯和宴仁亮一杯杯喝著。
宴斂喝的醉醺醺的,迷迷糊糊被送上床歇息去了,再醒來已經是第二日正午。
弄了些涼水擦了臉醒神,胡亂吃了些點心,換上一身新衣,揣著帖子,便和宴仁亮兩人出了門。
哦,這叫大年初一頭一事——賀新年,也就是俗稱的拜年。
先去的自然是葉府。葉家大大小小全部聚在葉長啟的雲煙堂里。
宴斂兩人恭恭敬敬給葉長尚行了拜禮,這是恩師,說道:“學生給恩師拜年了,願恩師歲歲如意,身體康健……”
葉長尚樂呵呵扶了,順帶送上兩個荷包。得,又是輕飄飄的。
接下來便是葉長啟等人,這會兒執的是晚輩禮,又說道:“晚輩給太傅拜年了,賀太傅福運齊至,闔家歡樂——”
古往今來的吉利話也就這麼多,宴斂就是借著這幾句,得了一摟子的荷包。他是只進不出的,葉家也有小輩,他也想管,可是葉家人太多,林林總總幾百個圍在院子裡,葉長尚沒有給他介紹的意思,他也認不過來,只好作罷。
拜了年,葉長尚便拉著宴斂去戲台那兒聽戲。葉家請了三個戲台,崑曲,徽劇,秦腔,一種一個,喜歡哪種便去那個戲台,另還有一個雜耍兒。戲台之上搭了布棚,外面尚還飄著雪花。
宴斂好京劇,他喜歡那種抑揚頓挫的腔調,前世的朋友得知他這個喜好,總愛嘲諷他是十九歲嫩臉皮,七十歲老頭心。他只管笑笑,可現在還沒有京劇呢!
既然沒得挑,宴斂乾脆坐在葉長尚身邊跟著他聽圓潤柔滑的崑曲。他也不拘束,渴了喝茶,餓了吃點心。約莫過了一個時辰,宴斂兩人便起身告辭,沒辦法,他們還有劉府要去呢!
宴斂上門的時候,劉仲整個人都是意氣風發的。
自二十六日,劉仲在朝堂上發了威,當天下朝便升了官,連跳兩級,外放正六品泉州知府,只等年後上任。自是喜事不提,只是他也知道,如無意外,起碼是在孝熙帝徹底掌控朝堂之前,劉仲是甭想回京了,畢竟他做了這回出頭鳥,捅了這麼大的一個簍子,外放已經是最好的保全方式了。
給劉仲拜了年,宴斂在年節里的交際活動正式告一段落。接下來的時間便是給會試做準備。
第三十七章
所謂會試,取全國舉人會同考試之意。通常在鄉試後第二年二月份在京城舉行,由禮部主持,故又稱“春闈”或“禮闈”
宴斂打了個哈欠,抹了眼角泛出的淚水。看著乾巴巴瞪著眼晴討喜的宴仁亮,有些惡寒,扭過頭去,繼續盯著燭花。
宴仁亮摸了摸他那寶貝鬍鬚,回過頭來宴敘,宴敘徑直起身取酒去了。再看宴攸,宴攸乾脆哼了一聲,也不搭理。
宴仁亮自討沒趣,呵呵笑了一聲。也不說話了,摸了本書,慢慢翻閱起來。
酒壺隔水放在炭爐上溫著,宴斂時不時抿上一口。也不知過了多久,一陣悠長的鼓聲傳播開了,一聲,兩聲,三聲……十二聲,子時到了。
杜大嫂端上來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餃子諧音“交子”,在新年到來的子時食用,含有慶賀與祝福的寓意在裡邊。宴斂塞了幾個便做罷。
出了門,換上嶄新的桃符,門神,貼了春聯。這一年便算是走到了盡頭。
“下雪了!”也不知是誰說了一聲。
宴斂抬頭看,四周一片虛無,鵝毛般大小的雪花,從天而降,落在鼻頭,涼絲絲的,伸出手了,一小會兒手上便是積了一灘水。
也不知道呆了多久,忽而聽見一陣敲門聲,宴斂扭過頭來,撩起袍子,直直的往前面踏出一步,卻只覺得下半身沒了知覺,好不容易才跌跌晃晃踩實了。
那方宴攸開了門,宴斂抬起頭仔細看著,看到熟悉的面孔撞進自己的眼底,眼睛忽而就亮了。
宴斂哆嗦著嘴,頗有些狼狽地跌在景修然懷裡,摟緊這人的腰,整個人靠在景修然身上,抬起頭,對上一雙波光瀲灩的眸子,直說道:“讓我抱會兒,腳麻了!”
景修然勾了勾唇角,想了一會兒,道:“你在等我。”
宴斂笑了,有點傻。他緊了緊手,周身全是這人的味道。怎麼說?是啊,他在等,他心裡企盼著,等這個人出現在他眼前。他想著,哎,他怎麼能是這樣的人呢?
他又想了想,唉,他這一輩子就是這樣一幅德行,他改不了的。若是有這人陪在身邊,若是有這人陪在身邊。他在心底又咬了一遍。這日子於他而言總是有盼頭的。哪管這人是不是騙他,他認!!
他抬起頭,目光如炬,吶吶喊道,一聲又一聲:“顧之,顧之——”你莫要負我,否則,否則,否則!
景修然眼底越發溫柔,他湊到宴斂嘴角,貼了上去,短暫之後又分開,良久又輕喚了一聲:“呆子——”
“唉——”宴斂回過神來,嘴角留有一絲溫熱。他順著這抹溫熱又附了上去,慢慢的廝磨舔咬。只覺得他果然是個呆子。
地上的雪積了薄薄的一層,景修然來了又走。宴斂不打哈欠了,他捂著熱乎乎的一枚玉佩,那是顧之從腰上扯下來送給他的。他樂呵呵地,舉著酒杯和宴仁亮一杯杯喝著。
宴斂喝的醉醺醺的,迷迷糊糊被送上床歇息去了,再醒來已經是第二日正午。
弄了些涼水擦了臉醒神,胡亂吃了些點心,換上一身新衣,揣著帖子,便和宴仁亮兩人出了門。
哦,這叫大年初一頭一事——賀新年,也就是俗稱的拜年。
先去的自然是葉府。葉家大大小小全部聚在葉長啟的雲煙堂里。
宴斂兩人恭恭敬敬給葉長尚行了拜禮,這是恩師,說道:“學生給恩師拜年了,願恩師歲歲如意,身體康健……”
葉長尚樂呵呵扶了,順帶送上兩個荷包。得,又是輕飄飄的。
接下來便是葉長啟等人,這會兒執的是晚輩禮,又說道:“晚輩給太傅拜年了,賀太傅福運齊至,闔家歡樂——”
古往今來的吉利話也就這麼多,宴斂就是借著這幾句,得了一摟子的荷包。他是只進不出的,葉家也有小輩,他也想管,可是葉家人太多,林林總總幾百個圍在院子裡,葉長尚沒有給他介紹的意思,他也認不過來,只好作罷。
拜了年,葉長尚便拉著宴斂去戲台那兒聽戲。葉家請了三個戲台,崑曲,徽劇,秦腔,一種一個,喜歡哪種便去那個戲台,另還有一個雜耍兒。戲台之上搭了布棚,外面尚還飄著雪花。
宴斂好京劇,他喜歡那種抑揚頓挫的腔調,前世的朋友得知他這個喜好,總愛嘲諷他是十九歲嫩臉皮,七十歲老頭心。他只管笑笑,可現在還沒有京劇呢!
既然沒得挑,宴斂乾脆坐在葉長尚身邊跟著他聽圓潤柔滑的崑曲。他也不拘束,渴了喝茶,餓了吃點心。約莫過了一個時辰,宴斂兩人便起身告辭,沒辦法,他們還有劉府要去呢!
宴斂上門的時候,劉仲整個人都是意氣風發的。
自二十六日,劉仲在朝堂上發了威,當天下朝便升了官,連跳兩級,外放正六品泉州知府,只等年後上任。自是喜事不提,只是他也知道,如無意外,起碼是在孝熙帝徹底掌控朝堂之前,劉仲是甭想回京了,畢竟他做了這回出頭鳥,捅了這麼大的一個簍子,外放已經是最好的保全方式了。
給劉仲拜了年,宴斂在年節里的交際活動正式告一段落。接下來的時間便是給會試做準備。
第三十七章
所謂會試,取全國舉人會同考試之意。通常在鄉試後第二年二月份在京城舉行,由禮部主持,故又稱“春闈”或“禮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