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讓平安驚訝的是,趙璨竟然沒有選擇直接將這些土地發下去。

  他採用的辦法是出售。

  “普通百姓根本拿不出這些錢啊。”平安看著趙璨拿出來的售價表。上等良田三兩銀子一畝,就是最次的沙地,也要一兩銀子一畝。普通百姓恐怕一年也咱不下一兩銀子來,就算有心,恐怕也買不起。

  “總會有辦法的。”趙璨道。

  平安一聽就知道他還有別的打算,連忙問,“你究竟打算怎麼做?”

  他發現一個不大妙的情況,那就是自己近來好像越來越不愛動腦子了。按理說趙璨賣了關子,他就應該配合的猜測一番。能夠猜對,自然是兩人心有靈犀。猜不到便是趙璨匠心獨運。不過平安卻只想讓趙璨自己說出來。

  自從放下了擔子之後,自己似乎變得懶散了許多啊。這麼想著,平安連忙攔住趙璨,“你先別說,讓我猜猜看。”

  趙璨做了個請的姿勢。

  平安道,“價錢擺在這裡,大多數人恐怕都會望而卻步。”雖然百姓們想要自己的土地,但如果花費的代價太大,他們也不會願意。這個時候的百姓們還沒有習慣借貸度日,如果要他們去舉債購買土地,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讓百姓們心甘情願的掏錢,自然需要有別的好處才行。”平安道,“好處無非是現在的和以後的。”

  “現在的,莫非你打算將這些土地先借給他們,以後逐年還清款項?不對不對,這樣不好……應該是將這些土地租給他們,種滿若干年之後,便可以降價贖買甚至免費獲得?”平安說完看向趙璨。

  見趙璨微笑著頷首,顯然是贊同他的想法,臉上也露出一點笑意,繼續道,“至於將來的好處,那就是——免稅!”

  農業免稅這件事,平安跟趙璨提過不止一次。這實際上才是避免兼併最強的手段。

  為什麼如今有些百姓寧願去給地主家當佃戶,也不願意有自己的田產?正是因為如果是自己的地,他們交不起那麼多的苛捐雜稅。而有人庇佑之後,他們只需要上交地租,其他的事情自然都不必操心。這種蔭蔽才是他們最需要的。

  但是如果重地根本不需要交任何稅呢?

  古人對土地的重視遠超平安的想像,但凡有機會,但凡日子能夠過得下去,他們還是希望有自己的土地。原因無他,只因這東西是能夠傳給子孫後代,永遠都不會變的。

  所以只要朝廷能夠下定決心免稅,同時允許百姓自己開荒,可以想見,那些大地主們家中的土地,恐怕再也找不到佃戶來租種了。除非他們降低條件,但是什麼條件能比朝廷免稅更優惠?如果收不到租子,對大戶來說,名下那麼多的土地,也就沒有意義了。

  只不過之前他們始終覺得時機還不成熟,所以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施行。現在看來,時機到了。

  這也是針對江南另一部分地主鄉紳們的政策。畢竟他們沒什麼損失,不可能賣地,更不可能主動將自家的地拿出來分給百姓。不過如果趙璨這邊先透出風頭去,他們勢必就要想方設法拋售手裡的土地了。

  趁著現在還能賣出去。否則將來就算想賣,估計也沒有人買了。——比起花費幾兩銀子去買一片良田,那些窮困的百姓恐怕更願意自己去開墾荒地,雖然新開的土地肥力不夠,出產沒那麼多,但確實沒本買賣,只需要付出自己的力氣就可以了。

  “都猜對了。”趙璨輕輕拍了拍手,故意調笑道,“想要什麼獎賞?”

  平安眼珠子一轉,立刻做出諂媚的表情,“我看中了陛下桌上放著的那塊紙鎮,陛下可願意割愛?”

  趙璨順著他的視線往桌上看去,不由失笑。那哪裡是什麼紙鎮,是之前取出之後,暫時還沒有放回去的玉璽。他長臂一伸,將玉璽抓在了手裡,一邊慢慢把玩,一邊道,“這東西貴重得很,可不能就這麼賞了你。不過……若你能伺候得朕高興了,朕就將它給你,如何?”

  “說話算話?”平安微微一挑眉。

  趙璨好整以暇,“自然。”

  平安左右看了看,像是要確定周圍沒人。趙璨見狀低聲道,“這會兒是休息的時間,朕命他們不許過來打擾。”

  於是平安便沒有後顧之憂的湊過去“伺候”他。

  兩人在這件事情上,幾乎從不掩飾對對方的渴望,所以沒一會兒就乾柴烈火,意亂情迷,結果就在最關鍵的當口,忽然聽到“啪”的一聲響,將兩個人都驚醒過來。

  平安連忙轉頭往地上看去,不由深吸了一口氣。

  原來方才被趙璨抓在手裡的玉璽,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鬆開了,從榻上滾落下去。方才的聲音就是它發出來的。

  平安嚇了一跳,連忙伸手把玉璽撈起來。然而玉璽雖然玉質堅硬,而且外面還有一層包金保護,但仍舊磕壞了一個角,碎片散落在地面上。

  他連忙將之遞到趙璨眼前,兩人面面相覷了一會兒,平安訥訥的問,“這怎麼辦?”

  要是讓朝臣們知道趙璨在跟自己“玩耍”的時候把傳國玉璽給砸壞了,估計真的要撞柱死諫了,而且絕對不會姑息。這麼一想,平安不由有些心虛,好像自己真的成了禍國殃民的妖那個孽……

  誰知道玉璽這麼不經摔呢,他滿心惆悵的想。

  第211章

  最後玉璽被趙璨拿走了,說是有辦法解決。

  平安很發愁,不知道他究竟打算怎麼解決。畢竟雖然趙璨可以找人將玉璽修補一下,但!是!這東西是經常要用到的,發詔書給政事堂和軍事堂的大臣時,更是會被他們看見,根本是遮掩不住的。

  所以怎麼能夠將這一場荒唐變成合情合理的錯誤?

  當然也可以找個別的人來再摔一次,然後統統推到他身上去。但是平安很清楚玉璽究竟有多貴重,如果真的是被伺候的宮人們摔了,恐怕對方會直接沒命。

  不過平安很快就不愁了。因為沒兩天他就聽到了消息,趙璨在跟朝臣們爭執的時候,不小心失手打落了玉璽,結果摔出來了一個缺口,正在找人秘密修補。

  至於趙璨跟朝臣爭論的問題?正是平安之前說過的免稅。

  其實這幾年來,趙璨已經多次減稅了。從一開始的十稅二,十稅一,到二十稅一,三十稅一,及至去年才更改的五十稅一,政策一年比一年好,稅收一年比一年低。

  所以實際上,這幾年來,朝廷收上來的農稅已經很少了。不過因為趙璨替他們開源,弄出了海關這個生蛋的金母雞,所以朝臣們也不好反對。畢竟太平的年月減稅本來就是皇帝的恩典,也是對天下萬民都有好處的事,誰敢阻攔?

  但是現在,完全不收稅,就徹底超過他們的底線了。

  何以顯得他們是在統治這些百姓們?最明顯的一點自然就是他們保護百姓,而百姓上交賦稅。所以就算朝廷真的不缺錢,這賦稅卻是絕對不能夠省的。

  在持這種想法的官員口中,百姓儼然都是不懂得知恩圖報、狼心狗肺忘恩負義的人,一旦沒有了約束,自然就會生出旁的念頭來。

  不過對趙璨來說,這只是無稽之談。如果這些百姓真的不安分,自然有刑律去對付他們。

  當然,這種人只占據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反對的朝臣,都認為農業是國之本,商業和其他的東西畢竟是靠不住的,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農業。他們甚至勸說趙璨,即便是減賦到百稅一也好,就是不能徹底取消。要知道稅收這種東西,取消容易,再想設立起來,可就未必了。萬一將來有個什麼變故,商稅收不上來,朝廷豈不是一分錢都沒有了?

  何況如今人人都知道江南的船隊在海上遭遇風暴,全部都毀掉了。這件事情給那些因為海貿暴利而頭腦發熱的人敲響了一記警鐘,也讓保守的朝臣們覺得估計接下來海貿一定會衰敗。

  萬一海關收不上稅,朝廷還是只能依靠農稅。這個時候取消,他們是無論如何不能答應的。

  這樣一來,吵得激烈一點,也就不算什麼了。

  不過雖然解決了一個問題,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因為在玉璽被摔壞了之後,所有人便都三緘其口,不肯再提這件事了。在他們看來,玉璽摔壞這件事預示著極大的不祥,而直接引發此事的減稅,更是成了絕對不能夠提起的東西。

  這下子趙璨想要施行,恐怕更難了。

  不過,也是他自己給自己找的麻煩,平安一點都不同情他。反正他相信在,趙璨一定能夠想出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不過實際上,趙璨對這件事情的確是不急的。他雖然打算免稅,但也不需要立刻就推行下去,大可以跟大臣們打打太極,互相來往一番。而之所以要將事情鬧大,則主要是為了把消息傳出去。

  雖然事情還沒有定下來,但是消息這種東西,原本就不是要等到具體的結果出來才能夠傳的。這件事比較離奇,所以傳得更快,雖然大家不敢大大方方的議論,但是私底下議論卻更刺激。所以不幾日,整個江南都快要傳遍了,陛下要免除農稅,政事堂的相公們卻不肯答應,陛下氣得將玉璽給摔了!

  ……嗯,流言這種東西傳出去之後,總難免走樣。

  不過總算趙璨的目的達到了,那些鄉紳地主們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便都開始惶惶起來。

  這件事傳得有板有眼,多半是真的。雖說現在政事堂不同意,一時半會兒恐怕難以推行,但是也不一定,畢竟這回是皇帝要免稅。政事堂的相公們再厲害,那還能擰得過陛下嗎?

  何況大家都知道,現在龍椅上的這位,可不是好糊弄的。這幾年來他要做的事情,哪一件沒有辦成?

  而這個時候,官府之前從富商們手中購買來的土地,百姓們可以支付銀兩直接從官府購買的皇榜早就已經張貼出去了。當初貼榜的時候,大臣們不知道趙璨的盤算,對此是非常支持的。

  官府拿著那麼多的土地和宅子,根本沒有用處,賣了之後換成錢放在國庫里,自然更好。所以大家都鼎力支持,這件事沒有遭遇任何阻礙。

  只不過因為土地的價錢畢竟不低,所以雖然官府並沒有在這件事裡面賺錢,售價也不算太高,但買得起的人還是少數,所以皇榜貼出來之後,卻乏人問津。

  但是現在情況就不同了。

  原本百姓們不願意自己買地,固然是因為價錢貴,但也是因為自己的土地要上稅。雖說現在政策好,五十稅一簡直是歷史上從沒有出現過的低廉。但是百姓們也有自己淳樸的價值觀——這土地是要流傳給後世子孫的,稅收改來改去,誰知道到時候的皇帝收多少?萬一恢復十稅三或者十稅五,還不如不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