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江南船隊的事,是你做的?”平安沒有迂迴,直接問道。
這話當著馮玉堂的面,他沒有說出來。但平安幾乎已經肯定了。光是海上風暴,怎麼可能只是一次就讓偌大個船隊全都毀掉?而且既然趙玠那邊能夠知道,還派人送了消息過來,說明他就在附近,那麼為什麼他的船隊卻沒事?
只有一個解釋。
根本沒什麼海上風暴,這一切都是趙璨指使朝廷的船隊去做的。
目的就是要徹底毀掉江南的這支船隊。
就像平安之前所想的那樣,一旦船隊成功的出海回來,江南的勢力會膨脹到難以想像的地步。到時候朝廷可能根本壓制不住他們。
這對趙璨來說,是絕對不可能容忍的。所以索性選擇這個釜底抽薪的解決辦法——這支船隊集合了江南大半的財富,一旦損失必會元氣大傷。恐怕幾十年內,江南都不可能再跟朝廷抗衡了。
“是。”趙璨嘆了一口氣,“誰來找了你,馮玉堂?”
平安道,“你刻意瞞著我,是為什麼?”
“只是不想讓你牽扯進這件事情里來。”趙璨嘆氣,“平安,你以前說過一句話,我一直覺得很好。革命哪有不流血犧牲的呢?沒有衝突,就不可能有變革。但平安你心太軟了,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只在一些衝突並不嚴重的地方打轉,始終不敢去觸碰真正的禁區。既然如此,那就我來做。”
平安抬眼去看趙璨。他臉上一片堅毅,很顯然已經打定了主意。
他自己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缺點。說得好聽是人命關天,說不好聽就是婦人之仁,總是下不定決心去觸碰那些真的可能會爆發巨大矛盾的區域。
顯然,趙璨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索性替自己把這部分的工作做了,不讓自己左右為難。
平安知道他這麼做並沒有什麼錯誤。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今天趙璨不壓住他們,將來對方卻未必肯放過他。其實平安也沒有勸說他的意思。畢竟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再說什麼都沒有用。只是想到這件事,心裡到底不舒服。
“那麼大一個船隊,真的全部毀了?”他問出了自己最關注的問題。
趙璨忍不住笑了出來,“我就知道,平安你最心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那麼多人死去。”
他扶住平安的肩膀,低下頭來看著平安的眼睛,“而你的意志,就是我的意志。你不想讓他們死,我自然就會讓他們活下來。”
“可是……”平安沒想到他會這樣說,腦子裡有些亂,還想說什麼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說,急切之間,腦子裡卻忽然靈光一閃,“啊!我明白了!”
他緊緊抓住趙璨的衣襟,“我明白了,根本沒有什麼船隊毀掉的事,那些船隊都被你收編了,對不對?”
反正是發生在海上的事情,別人不可能去驗證,所以怎麼樣都是趙璨自己說。他大可以將船隊收編,這樣一來,江南那一批巨大的財富,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至於那些隨船的人,到時候找一片土地放下他們,讓他們幫著開墾新土地就可以了。反正沒有船他們自然也不可能回來告密,大楚國內的人,永遠都不會知道真相是什麼。
趙璨朝他笑了一下,平安只覺得心上一塊大石頭“咚”的一聲落了地。
第209章
雖然平安去的時候就已經想清楚了,就算趙璨真的心狠手辣,將那些人都除去了,他也不能怎麼樣。
欲戴王冠,自承其重。高高在上的皇位本來就是鮮血和白骨一路鋪就,趙璨得到它的時候,其實已經取巧了。但是身在這個位置上,就無時無刻不面臨著種種威脅,必須要一次次將它們剷除。
所以有的時候,雷霆手段是一定要用的。不光是為了處理那些威脅,也是為了震懾其他人。
只不過知道歸知道,平安自己卻始終沒有辦法坦然一對罷了。
但趙璨終究沒有令他失望。
一件事情的解決方法有很多種,強權當然是最容易也最方便的一種,就像是有了強大武力值的人,往往很少再去用腦子,因為他們可以用拳頭來解決自己遇到的所有問題。
但是平安不希望趙璨成為那樣的人。因為如此肆無忌憚的使用自己的力量,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沉迷在力量之中,最後迷失了自己。
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帝王,最後都是如此下場。一開頭還能做個治世明君,後來卻越來越不堪。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才能退步,只不過是被權勢迷花了眼睛,以為天上地下自己獨尊,太狂妄的結果,就是自取滅亡。
所以對於趙璨最後做出的選擇,平安簡直又驚又喜,還有幾分莫名的感動。因為這變化是因為自己而起的。
“是我錯了。”他低下頭道。心中那股因為被隱瞞欺騙而驟起的憤怒消失之後,平安的心情平靜下來,對於自己之前怒氣沖沖的來找趙璨“算帳”的行為,有幾分羞愧,“你心裡有分寸,應該很清楚什麼事情能做。”至少他應該這麼相信趙璨。
只不過,“但你又何必瞞著我?早說清楚,也不會有這樣的誤會。總不成你跟外間流傳的那樣,打算架空我將所有權力收回?”
他最後一句純粹是玩笑話,但趙璨反而聽得一愣,“這流言從何處而來?”
他居然沒聽過嗎?
不過,趙璨也總算明白平安之前那麼生氣究竟是怎麼回事了。他想了想,再次道,“只是不想將你牽扯進來。這件事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但由此引發的事,卻不能不重視。”
由此引發的事?平安之前想法一直集中在這件事上,倒是沒有想過別的。這會兒被趙璨一提醒,也就很快明白了。
“你……”他看著趙璨,一時有些不知道說什麼。
原以為趙璨的目的就是吞併船隊,得到龐大的物資,同時打擊江南的豪商巨賈以及跟他們有所勾連的官員,這樣一來朝廷就能夠徹底的威壓住他們。但顯然,並不僅僅只是這樣,趙璨的所慮更加深遠。
江南一旦遭受打擊,必定元氣大傷,人心惶惶。幾百年來他們盤踞在這一片地方,幾乎將之經營成了國中之國。但是這種形式還是很鬆散,一旦遭到了打擊,肯定難以承受。而趙璨若是在這個時候出手,一定能夠將原本連成一氣的江南官場撕開一個口子。
有這個口子,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最開始時趙璨說的有些事平安一直避免去做,其實指的是這件事——正面對文官集團下手!
因為猜想平安不喜歡這種行事的風格和手段,所以趙璨索性瞞著他,不讓他知道。因為一旦知道,平安就要面臨選擇。
平安輕輕的吐出了一口氣,放鬆下來,身體往後一靠,靠在了軟軟的枕頭上。片刻之後,他才輕聲道,“其實也許那些話也有一點道理。”
“什麼?”趙璨沒聽明白。
“那些說你打算將權力收回去的話。”平安抬頭看著他,微笑道,“鳳樓,在今天之前,我一直覺得很緊張,你知道嗎?”
“為什麼?”趙璨並不算特別驚訝。朝夕相處的枕邊人情緒如何,他自然多少也是能夠感覺到的。只不過之前兩人面對的情況,由不得人不緊張,所以趙璨也沒有額外關注。現在聽到平安這麼說,倒不像是為了那些事。
平安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字句,然後才慢慢的道,“我啊……一直怕你走錯了路,做錯了事。所以我得盯著你,每時每刻都盯著。”
他將趙璨推到了這個位置上,就像是對他即將會做出的所有事情,也有了一份責任。
就像他在先帝臨終前答應過的那樣,盡心輔佐趙璨,讓大楚江山千秋萬世。為此他小心翼翼的關注著趙璨所有的行為,生怕他一不小心做出什麼錯事來。
在這件事情上,平安隱隱將自己放在了“引導者”的地位上。因為他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麼做,所以總免不了要多操心一點,總擔心趙璨會走錯了方向。
但是今天他忽然發現,其實趙璨做得很好,也許沒有自己,他會做得更好。很多事情上,他必須要顧慮自己,所以才會困難重重。
平安也不得不承認一個十分打擊人的事實:他其實並不適合做官,甚至不適合政治。
如果不是遇到趙璨,如果不是兩個人早就相識,並始終站在一起,那麼恐怕單單是那些朝著他來的種種陰謀詭計,平安都無法避免,說不定這會兒早就成了一具枯骨。
他仗著自己有“先見之明”,才能一直支撐著,跟趙璨扶持著走到今天,但是,走到今天,反而是他將趙璨給束縛住,讓他沒辦法從容的往前邁步。
就像之前的這幾個月,自己一直被淡化在權力中心之外,但是趙璨也沒有出什麼紕漏,甚至可以說處事的手段更見圓融,已經是個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十分合格的君王了。
所以,也許是時候放鬆這種警惕和戒備,將一切都交給趙璨自己去處置了。
趙璨聽著平安的“剖析”,眉頭一點一點的聚了起來,最後聽到平安得出的結論,終於忍不住打斷他,“這就是你得出來的結論?你要疏遠我,疏遠一個成熟的帝王,就像其他人做的那樣?”他咬著牙,“平安,你不信任我?”
也難怪趙璨對這個問題這麼敏感,會理解出這樣的歧義來。因為平安字裡行間都瀰漫著一股要跟趙璨疏遠的意思,由不得他不誤會。畢竟在這件事情上,趙璨比別的都敏感。
帝王之所以稱孤道寡,就是因為他們身邊既沒有自己能相信的人,也沒有能夠相信自己的人。
至高無上的權位,自然容不下兩個人。
趙璨甚至曾經因為這個想過放棄皇位,帶著平安離開京城,隨便去什麼地方隱居都好。那樣的日子想必逍遙自在,不會有任何顧慮。
但是他們當然是做不到的。他身為皇子,就已經註定了前路。就算他說自己不爭了,誰會相信呢?留在京城也許還有活路,但自己跑出去,出個什麼“意外”都沒人會為他伸冤。
活的禁錮還是死的自由?趙璨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
固然是因為他別無選擇,但也未必不是因為平安給了他無上的信心,讓他相信就算真的有那麼一天自己走到那個位置上,他跟平安還是能夠彼此信任的最親密的人。
有平安在,他就永遠不會成為孤家寡人。
這幾年來事實也證明了他的選擇沒有錯,平安始終站在他身邊,讓趙璨一轉頭就能夠看見他。卻沒想到,自己只不過是為了一點安排讓平安閒置了幾個月,他居然就冒出這種想法來了。
這話當著馮玉堂的面,他沒有說出來。但平安幾乎已經肯定了。光是海上風暴,怎麼可能只是一次就讓偌大個船隊全都毀掉?而且既然趙玠那邊能夠知道,還派人送了消息過來,說明他就在附近,那麼為什麼他的船隊卻沒事?
只有一個解釋。
根本沒什麼海上風暴,這一切都是趙璨指使朝廷的船隊去做的。
目的就是要徹底毀掉江南的這支船隊。
就像平安之前所想的那樣,一旦船隊成功的出海回來,江南的勢力會膨脹到難以想像的地步。到時候朝廷可能根本壓制不住他們。
這對趙璨來說,是絕對不可能容忍的。所以索性選擇這個釜底抽薪的解決辦法——這支船隊集合了江南大半的財富,一旦損失必會元氣大傷。恐怕幾十年內,江南都不可能再跟朝廷抗衡了。
“是。”趙璨嘆了一口氣,“誰來找了你,馮玉堂?”
平安道,“你刻意瞞著我,是為什麼?”
“只是不想讓你牽扯進這件事情里來。”趙璨嘆氣,“平安,你以前說過一句話,我一直覺得很好。革命哪有不流血犧牲的呢?沒有衝突,就不可能有變革。但平安你心太軟了,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只在一些衝突並不嚴重的地方打轉,始終不敢去觸碰真正的禁區。既然如此,那就我來做。”
平安抬眼去看趙璨。他臉上一片堅毅,很顯然已經打定了主意。
他自己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缺點。說得好聽是人命關天,說不好聽就是婦人之仁,總是下不定決心去觸碰那些真的可能會爆發巨大矛盾的區域。
顯然,趙璨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索性替自己把這部分的工作做了,不讓自己左右為難。
平安知道他這麼做並沒有什麼錯誤。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今天趙璨不壓住他們,將來對方卻未必肯放過他。其實平安也沒有勸說他的意思。畢竟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再說什麼都沒有用。只是想到這件事,心裡到底不舒服。
“那麼大一個船隊,真的全部毀了?”他問出了自己最關注的問題。
趙璨忍不住笑了出來,“我就知道,平安你最心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那麼多人死去。”
他扶住平安的肩膀,低下頭來看著平安的眼睛,“而你的意志,就是我的意志。你不想讓他們死,我自然就會讓他們活下來。”
“可是……”平安沒想到他會這樣說,腦子裡有些亂,還想說什麼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說,急切之間,腦子裡卻忽然靈光一閃,“啊!我明白了!”
他緊緊抓住趙璨的衣襟,“我明白了,根本沒有什麼船隊毀掉的事,那些船隊都被你收編了,對不對?”
反正是發生在海上的事情,別人不可能去驗證,所以怎麼樣都是趙璨自己說。他大可以將船隊收編,這樣一來,江南那一批巨大的財富,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至於那些隨船的人,到時候找一片土地放下他們,讓他們幫著開墾新土地就可以了。反正沒有船他們自然也不可能回來告密,大楚國內的人,永遠都不會知道真相是什麼。
趙璨朝他笑了一下,平安只覺得心上一塊大石頭“咚”的一聲落了地。
第209章
雖然平安去的時候就已經想清楚了,就算趙璨真的心狠手辣,將那些人都除去了,他也不能怎麼樣。
欲戴王冠,自承其重。高高在上的皇位本來就是鮮血和白骨一路鋪就,趙璨得到它的時候,其實已經取巧了。但是身在這個位置上,就無時無刻不面臨著種種威脅,必須要一次次將它們剷除。
所以有的時候,雷霆手段是一定要用的。不光是為了處理那些威脅,也是為了震懾其他人。
只不過知道歸知道,平安自己卻始終沒有辦法坦然一對罷了。
但趙璨終究沒有令他失望。
一件事情的解決方法有很多種,強權當然是最容易也最方便的一種,就像是有了強大武力值的人,往往很少再去用腦子,因為他們可以用拳頭來解決自己遇到的所有問題。
但是平安不希望趙璨成為那樣的人。因為如此肆無忌憚的使用自己的力量,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沉迷在力量之中,最後迷失了自己。
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帝王,最後都是如此下場。一開頭還能做個治世明君,後來卻越來越不堪。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才能退步,只不過是被權勢迷花了眼睛,以為天上地下自己獨尊,太狂妄的結果,就是自取滅亡。
所以對於趙璨最後做出的選擇,平安簡直又驚又喜,還有幾分莫名的感動。因為這變化是因為自己而起的。
“是我錯了。”他低下頭道。心中那股因為被隱瞞欺騙而驟起的憤怒消失之後,平安的心情平靜下來,對於自己之前怒氣沖沖的來找趙璨“算帳”的行為,有幾分羞愧,“你心裡有分寸,應該很清楚什麼事情能做。”至少他應該這麼相信趙璨。
只不過,“但你又何必瞞著我?早說清楚,也不會有這樣的誤會。總不成你跟外間流傳的那樣,打算架空我將所有權力收回?”
他最後一句純粹是玩笑話,但趙璨反而聽得一愣,“這流言從何處而來?”
他居然沒聽過嗎?
不過,趙璨也總算明白平安之前那麼生氣究竟是怎麼回事了。他想了想,再次道,“只是不想將你牽扯進來。這件事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但由此引發的事,卻不能不重視。”
由此引發的事?平安之前想法一直集中在這件事上,倒是沒有想過別的。這會兒被趙璨一提醒,也就很快明白了。
“你……”他看著趙璨,一時有些不知道說什麼。
原以為趙璨的目的就是吞併船隊,得到龐大的物資,同時打擊江南的豪商巨賈以及跟他們有所勾連的官員,這樣一來朝廷就能夠徹底的威壓住他們。但顯然,並不僅僅只是這樣,趙璨的所慮更加深遠。
江南一旦遭受打擊,必定元氣大傷,人心惶惶。幾百年來他們盤踞在這一片地方,幾乎將之經營成了國中之國。但是這種形式還是很鬆散,一旦遭到了打擊,肯定難以承受。而趙璨若是在這個時候出手,一定能夠將原本連成一氣的江南官場撕開一個口子。
有這個口子,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最開始時趙璨說的有些事平安一直避免去做,其實指的是這件事——正面對文官集團下手!
因為猜想平安不喜歡這種行事的風格和手段,所以趙璨索性瞞著他,不讓他知道。因為一旦知道,平安就要面臨選擇。
平安輕輕的吐出了一口氣,放鬆下來,身體往後一靠,靠在了軟軟的枕頭上。片刻之後,他才輕聲道,“其實也許那些話也有一點道理。”
“什麼?”趙璨沒聽明白。
“那些說你打算將權力收回去的話。”平安抬頭看著他,微笑道,“鳳樓,在今天之前,我一直覺得很緊張,你知道嗎?”
“為什麼?”趙璨並不算特別驚訝。朝夕相處的枕邊人情緒如何,他自然多少也是能夠感覺到的。只不過之前兩人面對的情況,由不得人不緊張,所以趙璨也沒有額外關注。現在聽到平安這麼說,倒不像是為了那些事。
平安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字句,然後才慢慢的道,“我啊……一直怕你走錯了路,做錯了事。所以我得盯著你,每時每刻都盯著。”
他將趙璨推到了這個位置上,就像是對他即將會做出的所有事情,也有了一份責任。
就像他在先帝臨終前答應過的那樣,盡心輔佐趙璨,讓大楚江山千秋萬世。為此他小心翼翼的關注著趙璨所有的行為,生怕他一不小心做出什麼錯事來。
在這件事情上,平安隱隱將自己放在了“引導者”的地位上。因為他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麼做,所以總免不了要多操心一點,總擔心趙璨會走錯了方向。
但是今天他忽然發現,其實趙璨做得很好,也許沒有自己,他會做得更好。很多事情上,他必須要顧慮自己,所以才會困難重重。
平安也不得不承認一個十分打擊人的事實:他其實並不適合做官,甚至不適合政治。
如果不是遇到趙璨,如果不是兩個人早就相識,並始終站在一起,那麼恐怕單單是那些朝著他來的種種陰謀詭計,平安都無法避免,說不定這會兒早就成了一具枯骨。
他仗著自己有“先見之明”,才能一直支撐著,跟趙璨扶持著走到今天,但是,走到今天,反而是他將趙璨給束縛住,讓他沒辦法從容的往前邁步。
就像之前的這幾個月,自己一直被淡化在權力中心之外,但是趙璨也沒有出什麼紕漏,甚至可以說處事的手段更見圓融,已經是個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十分合格的君王了。
所以,也許是時候放鬆這種警惕和戒備,將一切都交給趙璨自己去處置了。
趙璨聽著平安的“剖析”,眉頭一點一點的聚了起來,最後聽到平安得出的結論,終於忍不住打斷他,“這就是你得出來的結論?你要疏遠我,疏遠一個成熟的帝王,就像其他人做的那樣?”他咬著牙,“平安,你不信任我?”
也難怪趙璨對這個問題這麼敏感,會理解出這樣的歧義來。因為平安字裡行間都瀰漫著一股要跟趙璨疏遠的意思,由不得他不誤會。畢竟在這件事情上,趙璨比別的都敏感。
帝王之所以稱孤道寡,就是因為他們身邊既沒有自己能相信的人,也沒有能夠相信自己的人。
至高無上的權位,自然容不下兩個人。
趙璨甚至曾經因為這個想過放棄皇位,帶著平安離開京城,隨便去什麼地方隱居都好。那樣的日子想必逍遙自在,不會有任何顧慮。
但是他們當然是做不到的。他身為皇子,就已經註定了前路。就算他說自己不爭了,誰會相信呢?留在京城也許還有活路,但自己跑出去,出個什麼“意外”都沒人會為他伸冤。
活的禁錮還是死的自由?趙璨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
固然是因為他別無選擇,但也未必不是因為平安給了他無上的信心,讓他相信就算真的有那麼一天自己走到那個位置上,他跟平安還是能夠彼此信任的最親密的人。
有平安在,他就永遠不會成為孤家寡人。
這幾年來事實也證明了他的選擇沒有錯,平安始終站在他身邊,讓趙璨一轉頭就能夠看見他。卻沒想到,自己只不過是為了一點安排讓平安閒置了幾個月,他居然就冒出這種想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