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祖父咽了兩口,便搖搖頭,抬起一根手指向大哥和玉瀚的方向點了點,輕聲道:“你們留下。”
雲娘便知道祖父是有話要對他們說了,因此趕緊帶了家裡其他人都退出了屋子,只一會兒工夫,玉瀚沉著臉到門前叫大家,“都進來吧。”
大家魚貫而入,見祖父已經又重新平臥在床,面頰枯黃,眼睛半睜半閉,側過頭來向滿屋的子孫們掃了一眼,似乎將所有人都看到了,然後便合上眼睛去了。
雲娘再止不住悲聲,與大家放聲大哭,幸而東西早都預備好了,一應事情便都辦了起來,武定侯府立即到處一片雪白,又有管事們換了孝衣上棲霞山及眾親友處報喪,家裡亦有幕僚替玉瀚和崢哥兒等人寫了丁憂的摺子遞上去……
很快,自宮裡以下,各處皆來人弔唁,雲娘雖然是孫媳,但卻不能只顧悲傷,亦要提起精神打點,畢竟場面實在宏大,每日裡忙得連飯有時都吃不上,好在嵐兒和小姑姑等人皆來幫她,總算上上下下肅穆整齊,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葬入祖墳。
至此,武定侯府閉門守孝。
居喪的日子,家裡諸事皆無,倒也清靜,崑兒已經出了內院,現在守制讀書,嵐兒與母親理家,教養弟弟妹妹。便是長房一系,也因此而一家團聚,大哥見到了分別十幾年的妻子兒女,又受了兒媳孫輩的禮。至於其他的叔侄兄弟,有時常在一處說說話的,亦有不大往來的,不一而足。
到了百日之期,武定侯府又全府出了城上墳。
再回了府里,大哥便與崢哥兒商量事情,玉瀚也回了內院。
雲娘見玉瀚這些日子憔悴得多,心裡十分地疼,因還在孝里,只親手做了幾樣素湯,又備了幾樣素點,勸著他吃了,“我知這時候說什麼也解不了你心裡的難過,但是你若再不知保重自己,便是祖父在天之靈也是不樂見的。”
湯玉瀚便拿起點心吃了,雲娘卻又恐他勉強吃了反不舒服,便又趕緊盛了湯,“你喝些湯水,倒還好克化。”
玉瀚便又依言喝了。
雲娘早覺得他有些不對,但是卻不問,只抱了兩個小兒女過來,叫他們一處嬉笑,童言稚嫩,且又天真爛漫,不論多少的愁見了他們的笑臉也都要解了,玉瀚便好些了,過了會便靠在枕上道:“我乏得很,先睡了。”
雲娘急忙將小兒女送了出去,又幫他解了衣裳,拆了頭髮,“你也該好好睡一睡了,人總不是鐵打的。”自己做在一旁給他fèng襪子,待天色暗了方才在一旁躺下。
半夜裡,雲娘不知怎麼醒了,屋子裡沒有一絲光亮,但聽著玉瀚呼吸之聲,她便知道他醒著,便伸出手去撫他的臉,卻不想摸到了淋漓的淚水,拿起枕邊的帕子替他擦了,“你若是傷心,只管放聲哭,不要憋悶在心裡。”
湯主瀚便將頭埋在雲娘的懷裡哭了起來,“我父親,我父親是被祖父逼著自盡的,若非如此,我們家的爵位再保不下來。”
原來是如此!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開了,打滾求預收!
☆、第226章南北
雲娘在祖父最後留了大哥和玉瀚說話的時候便知道一定會是什麼秘密,但不想卻是這樣悲慘的往事!
回想當年,皇上一廢太子,將太子所有的過錯都推到了武定侯世子和世孫身上,武定侯府奪爵再不可免,可是武定侯世子自盡,世孫與太子共同被囚,終於令皇上手下留情,便留下了祖父身上的爵位和整個侯府。
正是因為武定侯府沒有真正消亡,所以日後復爵也容易得多,而且隨著玉瀚立下的功勞,又重新躋身於當朝聲勢最強的侯府之中,眼下更是一枝獨秀。
雲娘早知祖父是心狠的,但是還是不知道他能如此地絕決,毫不留情地對自己親生的長子下手。
但也能明白祖父為什麼一直堅持要將爵位傳給父親一枝,當年大哥與太子一同被放出來時,祖父便壓住了所有的叔父,為大哥請封了世孫。到了玉瀚的時候,更是將爵位直接傳了他。
也許,因此武定侯府才能如此順利地傳承下來。
但是,不管現在府里有多榮耀,只要想到被迫自盡的父親,玉瀚心裡又有多難過?
雲娘並不知怎麼才能將玉瀚勸好,可是她卻由衷地道:“這樣的事,我們再不能告訴嵐兒崑兒他們,而且,我們也要好好教導孩子們,將來我們府再不參與奪嫡之爭了,寧肯平平淡淡地將爵位傳下去,甚至成了尋常的百姓,也要一家人在一處和和樂樂的。”
過去了的事情是沒有辦法再改變的,唯有將來卻可以希冀,玉瀚在雲娘的懷中將他多日鬱結於心的傷痛都發泄出來,心情也緩了許多,“我原不想告訴你的,可是竟自己不能一個扛下,總要你來勸我才覺得好些了。”
雲娘便笑著撫他道:“你若是不說,才真是錯了呢,不論有什麼,我們夫妻都要一同面對才是。”
“也是,我未說出來時,心裡便一直如壓著一塊大石頭一般,現在告訴了你,倒覺得輕鬆了。”
“我也經歷了許多,因此早知道,每次高興時,大家在一處便會更加開心,但是傷心時,大家在一處,卻會減輕了傷痛。所以,你再有什麼都不許瞞著我的。”
只要想到世上還有這麼一個人,永遠與自己在一處,多難的事便能會慢慢化為無形,湯玉瀚便點頭,“我再不會瞞著你什麼了。”
兩人索性不再睡了,並排躺在一處說話,雲娘便講些閒話給玉瀚聽,給他解悶,“靖海侯夫人竟十分厲害,剛回府里時老夫人賞了靖海侯兩個身邊人,她連院門都不許進,直接帶了兩個人送了回去。”
“那靖海侯老夫人怎麼樣了?”
“自然是氣壞了,可是靖海侯夫人卻當著眾人的面問,一句接一句的,‘難不成母親不想兒子和兒媳好?’‘難不成母親想兒子耽於女色掏空了身子?’‘難不成母親盼著等侯爺身子不成了,再遇到海匪時出事?’將老夫人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那靖海侯怎麼說?”
“他自然勸著母親了,”雲娘便笑,“因靖海侯夫人說了,如果他再與那些姨娘妾室在一處,她就帶著兩個兒子和家產與他和離!”
“原來靖海侯是個怕老婆的,虧他在船上還向我說他是一家之主呢!”
“靖海侯夫人是真下了決心,她早向我說如果這一次回侯府家裡再鬧什麼,她都要打回去!不管是誰!”雲娘又佩服,“她可真是女中豪傑!”
“其實你才是女中豪傑呢!”
“這我可不認,就說我什麼時候與長輩爭吵過?又什麼時候在府里鬧過?就是長輩們賜下人來,也好好地養在院子裡。”
“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才是攻城呢,”湯玉瀚笑道:“你所用的法子是上兵,從根子上將我制住了,靖海侯夫人用的是攻城之策,不得已而為之,沒有辦法的辦法。”
雲娘還不想認,可是她卻駁不過玉瀚,心裡又想,恐怕真是如此吧!便噗地笑了,“我果真當得了女將軍!”
老武定侯之喪,後輩子孫甚重,所服孝期自然不同。
湯崢是曾孫,又現任邊塞武將,因此孝期三月一過,便要攜家眷回遼東。
因在孝中,不能置酒擺宴,便全家坐在一處飲茶代酒相送。眼下湯崢經過西南一戰,已經是三品的衛指揮使了,在襄平獨領一衛,因此從人惜別之時,玉瀚又曉諭了一番遼東守戰之事。
雲娘等女眷別在另一席,李氏說了些告別的話,又將自己帶給遼東諸位夫人的禮物交給她,見大嫂始終愀然不樂,亦只做看不到。
原來雲娘是同情大嫂的,但是這些年大嫂做的一樁樁事情早已經將她當初的同情磨得沒了,特別是得知自己不在家中,大嫂竟然還想借著身份壓制嵐兒,便更滿心不屑。
也明白她再走不出心裡執念,因此連勸也不勸一勸了。她既然認為自家搶了她兒子的爵位,自己挑唆崢兒扶正李氏等事,那就讓她那樣以為好了,總之不管她怎麼樣,卻沒有能力真正做出不利於自己的事情。
又見李氏雖然亦不喜婆婆,卻在面子上很是恭順,也替她覺得為難。轉念一想,李氏隨湯崢回了遼東,便又是海闊天空,也無怪她一向不喜歡到京城來。
正如此想著,突然聽上面一席的大哥道:“崢兒,你帶你母親去遼東吧。”
湯崢站起來道:“兒子早請母親去了,只是母親不情願。”
“這並非是情願不情願的事情,”大哥道:“過些日子我還要回東海王府,你母親是不能跟我過去了,那麼母隨子居天經地義,再沒有住在武定侯府里的道理。如今你不只成家,而且也已經立業了,正是接你母親回去的時候。”
湯崢便應道:“父親有命,兒子豈不遵從?我與李氏這一次奉迎母親去遼東,那裡雖然比不了京城繁華,但是如今衛所也頗為富裕,衣食供給也皆佳。”
雲娘是驚了一驚的,但看李氏的神色卻平常,便知道湯氏父子一定早已經商量好了,而且還告訴了李氏,但是大嫂是不知道的。
果然大嫂呆住了,半晌後站起身道:“我不去遼東!”
在她看來,遼東是個再荒僻不過的地方,她根本不能接受。
可是大哥便冷冷地問道上:“東海王府你不肯去,遼東你也不肯去,難道你要回娘嗎?”女子未嫁從父而居,既嫁從夫,有子便可以從子,但是若是再回娘家,只能是和離或者被休了。
自然不可能同意被休或者和離,她只固執地道:“我就留在武定侯府!”
大哥神態十分地堅決,“你有夫有子,沒有跟著弟弟一家在一處住的道理!”
從禮法來講,大嫂果真再不應該住在武定侯了,可是她早把侯府當成了她的,因此怎麼也不肯離開。先前玉瀚和雲娘一直都容著她,可大哥卻再不想忍了,他這一次回來應該是想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
果然大哥又道:“我們房裡的人,只除了沒成親的女孩還留在京中,交給你們六叔六嬸教養,將來再許了人家,其餘的或是跟著我去東海王府,或者跟著你們的大哥去遼東,都不許再留在武定侯府里!”
大哥到東海王府之後,並沒有再添身邊人,自然也沒添子女,顯然所以他只要將侯府里的子女安排好,便再無牽掛。
玉瀚也是第一次聽到大哥有如此的想法,因此便出來攔道:“大哥,你又何苦如此呢?府里又不缺房舍日用,長房的人完全不必走,就是大哥,這一次也就留在京城裡吧,畢竟是從小長大的地方。”
大哥顯然早深思熟慮過了,因此笑道:“六弟,你的好意我都明白,但是想想我們武定侯府這些走過的路,再想想祖父、姑姑、父親所做的一切,如今到我們這一代人當家做主的時候,我們也正該拿出魄力來!”
雲娘便知道祖父是有話要對他們說了,因此趕緊帶了家裡其他人都退出了屋子,只一會兒工夫,玉瀚沉著臉到門前叫大家,“都進來吧。”
大家魚貫而入,見祖父已經又重新平臥在床,面頰枯黃,眼睛半睜半閉,側過頭來向滿屋的子孫們掃了一眼,似乎將所有人都看到了,然後便合上眼睛去了。
雲娘再止不住悲聲,與大家放聲大哭,幸而東西早都預備好了,一應事情便都辦了起來,武定侯府立即到處一片雪白,又有管事們換了孝衣上棲霞山及眾親友處報喪,家裡亦有幕僚替玉瀚和崢哥兒等人寫了丁憂的摺子遞上去……
很快,自宮裡以下,各處皆來人弔唁,雲娘雖然是孫媳,但卻不能只顧悲傷,亦要提起精神打點,畢竟場面實在宏大,每日裡忙得連飯有時都吃不上,好在嵐兒和小姑姑等人皆來幫她,總算上上下下肅穆整齊,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葬入祖墳。
至此,武定侯府閉門守孝。
居喪的日子,家裡諸事皆無,倒也清靜,崑兒已經出了內院,現在守制讀書,嵐兒與母親理家,教養弟弟妹妹。便是長房一系,也因此而一家團聚,大哥見到了分別十幾年的妻子兒女,又受了兒媳孫輩的禮。至於其他的叔侄兄弟,有時常在一處說說話的,亦有不大往來的,不一而足。
到了百日之期,武定侯府又全府出了城上墳。
再回了府里,大哥便與崢哥兒商量事情,玉瀚也回了內院。
雲娘見玉瀚這些日子憔悴得多,心裡十分地疼,因還在孝里,只親手做了幾樣素湯,又備了幾樣素點,勸著他吃了,“我知這時候說什麼也解不了你心裡的難過,但是你若再不知保重自己,便是祖父在天之靈也是不樂見的。”
湯玉瀚便拿起點心吃了,雲娘卻又恐他勉強吃了反不舒服,便又趕緊盛了湯,“你喝些湯水,倒還好克化。”
玉瀚便又依言喝了。
雲娘早覺得他有些不對,但是卻不問,只抱了兩個小兒女過來,叫他們一處嬉笑,童言稚嫩,且又天真爛漫,不論多少的愁見了他們的笑臉也都要解了,玉瀚便好些了,過了會便靠在枕上道:“我乏得很,先睡了。”
雲娘急忙將小兒女送了出去,又幫他解了衣裳,拆了頭髮,“你也該好好睡一睡了,人總不是鐵打的。”自己做在一旁給他fèng襪子,待天色暗了方才在一旁躺下。
半夜裡,雲娘不知怎麼醒了,屋子裡沒有一絲光亮,但聽著玉瀚呼吸之聲,她便知道他醒著,便伸出手去撫他的臉,卻不想摸到了淋漓的淚水,拿起枕邊的帕子替他擦了,“你若是傷心,只管放聲哭,不要憋悶在心裡。”
湯主瀚便將頭埋在雲娘的懷裡哭了起來,“我父親,我父親是被祖父逼著自盡的,若非如此,我們家的爵位再保不下來。”
原來是如此!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開了,打滾求預收!
☆、第226章南北
雲娘在祖父最後留了大哥和玉瀚說話的時候便知道一定會是什麼秘密,但不想卻是這樣悲慘的往事!
回想當年,皇上一廢太子,將太子所有的過錯都推到了武定侯世子和世孫身上,武定侯府奪爵再不可免,可是武定侯世子自盡,世孫與太子共同被囚,終於令皇上手下留情,便留下了祖父身上的爵位和整個侯府。
正是因為武定侯府沒有真正消亡,所以日後復爵也容易得多,而且隨著玉瀚立下的功勞,又重新躋身於當朝聲勢最強的侯府之中,眼下更是一枝獨秀。
雲娘早知祖父是心狠的,但是還是不知道他能如此地絕決,毫不留情地對自己親生的長子下手。
但也能明白祖父為什麼一直堅持要將爵位傳給父親一枝,當年大哥與太子一同被放出來時,祖父便壓住了所有的叔父,為大哥請封了世孫。到了玉瀚的時候,更是將爵位直接傳了他。
也許,因此武定侯府才能如此順利地傳承下來。
但是,不管現在府里有多榮耀,只要想到被迫自盡的父親,玉瀚心裡又有多難過?
雲娘並不知怎麼才能將玉瀚勸好,可是她卻由衷地道:“這樣的事,我們再不能告訴嵐兒崑兒他們,而且,我們也要好好教導孩子們,將來我們府再不參與奪嫡之爭了,寧肯平平淡淡地將爵位傳下去,甚至成了尋常的百姓,也要一家人在一處和和樂樂的。”
過去了的事情是沒有辦法再改變的,唯有將來卻可以希冀,玉瀚在雲娘的懷中將他多日鬱結於心的傷痛都發泄出來,心情也緩了許多,“我原不想告訴你的,可是竟自己不能一個扛下,總要你來勸我才覺得好些了。”
雲娘便笑著撫他道:“你若是不說,才真是錯了呢,不論有什麼,我們夫妻都要一同面對才是。”
“也是,我未說出來時,心裡便一直如壓著一塊大石頭一般,現在告訴了你,倒覺得輕鬆了。”
“我也經歷了許多,因此早知道,每次高興時,大家在一處便會更加開心,但是傷心時,大家在一處,卻會減輕了傷痛。所以,你再有什麼都不許瞞著我的。”
只要想到世上還有這麼一個人,永遠與自己在一處,多難的事便能會慢慢化為無形,湯玉瀚便點頭,“我再不會瞞著你什麼了。”
兩人索性不再睡了,並排躺在一處說話,雲娘便講些閒話給玉瀚聽,給他解悶,“靖海侯夫人竟十分厲害,剛回府里時老夫人賞了靖海侯兩個身邊人,她連院門都不許進,直接帶了兩個人送了回去。”
“那靖海侯老夫人怎麼樣了?”
“自然是氣壞了,可是靖海侯夫人卻當著眾人的面問,一句接一句的,‘難不成母親不想兒子和兒媳好?’‘難不成母親想兒子耽於女色掏空了身子?’‘難不成母親盼著等侯爺身子不成了,再遇到海匪時出事?’將老夫人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那靖海侯怎麼說?”
“他自然勸著母親了,”雲娘便笑,“因靖海侯夫人說了,如果他再與那些姨娘妾室在一處,她就帶著兩個兒子和家產與他和離!”
“原來靖海侯是個怕老婆的,虧他在船上還向我說他是一家之主呢!”
“靖海侯夫人是真下了決心,她早向我說如果這一次回侯府家裡再鬧什麼,她都要打回去!不管是誰!”雲娘又佩服,“她可真是女中豪傑!”
“其實你才是女中豪傑呢!”
“這我可不認,就說我什麼時候與長輩爭吵過?又什麼時候在府里鬧過?就是長輩們賜下人來,也好好地養在院子裡。”
“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才是攻城呢,”湯玉瀚笑道:“你所用的法子是上兵,從根子上將我制住了,靖海侯夫人用的是攻城之策,不得已而為之,沒有辦法的辦法。”
雲娘還不想認,可是她卻駁不過玉瀚,心裡又想,恐怕真是如此吧!便噗地笑了,“我果真當得了女將軍!”
老武定侯之喪,後輩子孫甚重,所服孝期自然不同。
湯崢是曾孫,又現任邊塞武將,因此孝期三月一過,便要攜家眷回遼東。
因在孝中,不能置酒擺宴,便全家坐在一處飲茶代酒相送。眼下湯崢經過西南一戰,已經是三品的衛指揮使了,在襄平獨領一衛,因此從人惜別之時,玉瀚又曉諭了一番遼東守戰之事。
雲娘等女眷別在另一席,李氏說了些告別的話,又將自己帶給遼東諸位夫人的禮物交給她,見大嫂始終愀然不樂,亦只做看不到。
原來雲娘是同情大嫂的,但是這些年大嫂做的一樁樁事情早已經將她當初的同情磨得沒了,特別是得知自己不在家中,大嫂竟然還想借著身份壓制嵐兒,便更滿心不屑。
也明白她再走不出心裡執念,因此連勸也不勸一勸了。她既然認為自家搶了她兒子的爵位,自己挑唆崢兒扶正李氏等事,那就讓她那樣以為好了,總之不管她怎麼樣,卻沒有能力真正做出不利於自己的事情。
又見李氏雖然亦不喜婆婆,卻在面子上很是恭順,也替她覺得為難。轉念一想,李氏隨湯崢回了遼東,便又是海闊天空,也無怪她一向不喜歡到京城來。
正如此想著,突然聽上面一席的大哥道:“崢兒,你帶你母親去遼東吧。”
湯崢站起來道:“兒子早請母親去了,只是母親不情願。”
“這並非是情願不情願的事情,”大哥道:“過些日子我還要回東海王府,你母親是不能跟我過去了,那麼母隨子居天經地義,再沒有住在武定侯府里的道理。如今你不只成家,而且也已經立業了,正是接你母親回去的時候。”
湯崢便應道:“父親有命,兒子豈不遵從?我與李氏這一次奉迎母親去遼東,那裡雖然比不了京城繁華,但是如今衛所也頗為富裕,衣食供給也皆佳。”
雲娘是驚了一驚的,但看李氏的神色卻平常,便知道湯氏父子一定早已經商量好了,而且還告訴了李氏,但是大嫂是不知道的。
果然大嫂呆住了,半晌後站起身道:“我不去遼東!”
在她看來,遼東是個再荒僻不過的地方,她根本不能接受。
可是大哥便冷冷地問道上:“東海王府你不肯去,遼東你也不肯去,難道你要回娘嗎?”女子未嫁從父而居,既嫁從夫,有子便可以從子,但是若是再回娘家,只能是和離或者被休了。
自然不可能同意被休或者和離,她只固執地道:“我就留在武定侯府!”
大哥神態十分地堅決,“你有夫有子,沒有跟著弟弟一家在一處住的道理!”
從禮法來講,大嫂果真再不應該住在武定侯了,可是她早把侯府當成了她的,因此怎麼也不肯離開。先前玉瀚和雲娘一直都容著她,可大哥卻再不想忍了,他這一次回來應該是想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
果然大哥又道:“我們房裡的人,只除了沒成親的女孩還留在京中,交給你們六叔六嬸教養,將來再許了人家,其餘的或是跟著我去東海王府,或者跟著你們的大哥去遼東,都不許再留在武定侯府里!”
大哥到東海王府之後,並沒有再添身邊人,自然也沒添子女,顯然所以他只要將侯府里的子女安排好,便再無牽掛。
玉瀚也是第一次聽到大哥有如此的想法,因此便出來攔道:“大哥,你又何苦如此呢?府里又不缺房舍日用,長房的人完全不必走,就是大哥,這一次也就留在京城裡吧,畢竟是從小長大的地方。”
大哥顯然早深思熟慮過了,因此笑道:“六弟,你的好意我都明白,但是想想我們武定侯府這些走過的路,再想想祖父、姑姑、父親所做的一切,如今到我們這一代人當家做主的時候,我們也正該拿出魄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