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度三弟婦之意,亦是想學的,便笑道:“至於錦畫,其實最初是從我為了多賺銀錢織些各式花樣的小花帕子來的,後來便織出一整幅的畫兒,再後來皆是想織什麼便織什麼,並沒有固定的圖案絲譜。你若學會了妝花紗,手又熟了,也可以織,只是能織成什麼全憑一心。”

  三弟婦早已經意動,眼下便笑,“姐姐的錦畫一幅千金難買,我若織了,一幅只賣上五百兩便知足了。”及至真正看到那錦畫,風景人物仿佛如真,千絲萬線變幻莫測,方知自己怎麼也不能的,才死了這心,但卻將妝花紗學會了,又錄下幾樣絲譜,日後生利亦不少。

  話說自江陵到杜家村,不過半日的船程,他們午後上船,到了傍晚便至,杜家人得了信,自杜老爹和杜老娘起,都到渡口相迎,又有親朋們,整個村子的人幾乎全出來了,遠遠從船上看上去,烏壓壓的一片。

  雲娘方瞧見爹娘,眼淚便止不住地掉了下來,再止不住的,拉了二老的手,只叫了聲“爹、娘”再哽咽著什麼也說不出。再看杜老娘,早哭得淚人一般了。

  還是杜老爹勉強笑道:“你們娘倆兒見面只是哭,本是喜事,卻有什麼可哭的?”又道:“這些年日子過得好,我們便也更加保重起來,雖然又老了幾歲,但身子卻不差,尤其你娘,原來的舊疾也不大犯了。至於你的兄弟們也都過得好,家裡又添了重孫子!”

  再叫了嵐兒和崑兒上前,“我看看外孫、外孫女兒,竟長得這樣大了!”

  嵐兒和崑兒便上前欲行大禮,卻被杜老爹和杜老娘拉住,只抱在懷裡喜歡不夠。原來杜家雖然出了秀才,又著實富了起來,但還是小戶人家習俗,再不講那些繁複的禮節,大家又哭又笑地在渡口說了半日的話,方才想起家去。

  杜家宅子這一片比雲娘離家時還要興盛,除了先前為杜家蓋的三個小院及後面成排的織房外,又新添了幾排織房,又有大姐和大姐夫的新宅亦在一側,且周圍別家也蓋了不少新屋,沿路又見多了幾家小店鋪,杜老爹和杜老娘便一一指給雲娘,“這家飯鋪子是你們三叔公家開的,專做織工的生意,且他們家的早點味兒也好,價格也公道;那一排是隔房大堂哥家的房子,外面來村裡的織工織娘便有許多租住……”

  很多事情雲娘早在信中聽過了,但現在親眼看著,卻又不同,杜家村早非先前只種田養桑的小村子了,開了織廠的人家便有好幾戶,更有不知多少人家置下了織機,每日都有商船往來呢。

  及到了家中,與前來問候的親朋們都敘了舊,大家略坐了坐,亦是知趣,道杜家自家人還沒來得及在一處親熱,便紛紛告辭了,杜家這才一家人坐在一處擺了酒說話。

  雲娘一路上早問了爹娘身體,見他們還康健,眼下卻先問二哥,“腿怎麼了?我瞧著竟有些不大便當呢。”二哥走起路來竟有些踮腳,雖然不細看不顯,但是雲娘畢竟是親妹妹,又是細心的人,方一見面便察覺了,剛剛人多口雜便沒有問。

  二嫂便陪著笑上前道:“你二哥有一次吃多了酒摔了一跤,竟將腿跌傷了,待養好便有些不便。但自那以後,我便日日陪著他,再不離片刻的,是以夫人也不必擔心。”

  雲娘聽了點頭,又笑,“二嫂還是依過去的稱呼就好,在家裡叫我夫人,我身上都不自在呢。”

  二嫂先前果真十分地拘緊,見雲娘說笑間與先前一樣,便也笑了起來,說話間不小心便露出了腕間一對玉鐲,每行動時便叮咚一響,十分清脆,倒比過去幾個銀鐲子叮噹亂響高妙了許多,又有兩個東珠鑲的耳墜亦活潑地搖了起來,“我就說我們家的雲娘是最有出息的,如今這話一點也不錯吧!”

  又拉了嵐兒和崑兒道:“你們都不知道,當年你爹和你娘的親事還是二舅舅和二舅母一手促成的。”

  嵐兒和崑兒果真都不知道,哪裡會不追著問:“二舅母,可是怎麼一回事?”

  “怎麼一回事?”二嫂真被問到了,卻怎麼也不能說丈夫和自己逃稅被巡檢司的船扣下來,然後借著雲娘的名頭去說情的往事,便含糊道:“當年,我們就是看你爹和你娘是天生的一對,地設的一雙,便為他們說合,於是就成了。”

  嵐兒和崑兒畢竟都小,且他們還不懂這些,因此便也信了,又因杜家又有好幾個年紀相仿的孩子,吃了些飯菜便跟著他們玩去了,在侯府長大的他們,見鄉下的風物都十分地好奇,雲娘亦願意他們長長見識,囑咐了兩聲就放了人。

  屋子裡孩子們都散了,一家人湊到了一張桌子上,又將這些年的事情說了起來,“那年你要我們進京里看看,我和你娘想了又想,京城裡固然是好的,可是俗話說金窩銀窩,比不了自己的糙窩,再有我們年經大了,亦不願意坐一兩個月的船奔波,便沒有過去,不想你們不久便去了遼東,這一次又是幾年。”

  雲娘亦道:“我們在遼東時,也曾想過回京一次,再到江南,只是玉瀚任著總兵,偏朝廷又一直沒有派副總兵,一身的事情竟有些脫不開,祖父亦再三寫信告誡我們忠孝不能兩全,就連他老人家的八十大壽都不許我們回去,才蹉跎下來。”

  大家都道:“家裡得你之力已經甚多,平日裡又有信件往來,是以還是要以妹夫的公事為要。”

  唯有二哥道:“我和你二嫂接了信是打算去的,只是爹娘不讓。”卻見大家都看著他,便又笑道:“其實我們亦走不開,家裡又有田又有桑又有蠶,還有織廠,每日裡忙著呢。”

  大姐也道:“織廠里事情果然也多,不過收益卻是好,這些年家裡的日子委實好過多了,就連我們家裡,也在這邊置了房屋田地,又雇了兩家佃戶呢。”又讓雲娘看,“瞧,身上穿的是綢,頭上戴的是金,每日裡肥雞大鴨子的吃著,再沒想到我們能過這樣的好日子。”

  “只是爹娘,一向簡省慣了,我說他們年紀大了,買個小丫頭放在屋裡幫他們做些雜事,竟都不肯。大郎和大郎媳婦也與爹娘一個樣子,有了銀子就買田買桑,要麼就攢起來,什麼都不捨得用的。”

  ☆、第208章 自梳

  一家人在一處,又能有什麼要緊事,無非是雞毛蒜皮。可是雲娘卻愛聽,先將家裡人的事都問了一回,又打聽青松青竹娶的媳婦是哪一家的,薇兒和茵兒嫁到了哪一家,蘿兒說親的人家是做什麼的,一直到了半夜,大家方才散去。

  大姐送雲娘回屋,原來三弟的院子平日裡空著,此時全部打掃出來給她住,畢竟雲娘帶的人多,再是想輕車簡行也有嵐兒和崑兒的師傅並幾十個丫頭婆子待衛什麼的。至於三弟,便要他一家幾口住在爹娘的廂房裡,卻也足夠了。

  雲娘待孩子們睡去了,便拉了大姐的手問:“二哥的腿果然是摔的?”

  大姐也知道瞞不過去,悄悄地道:“哪裡是摔的?那年他和織廠里的一個織娘不三不四的,正讓爹看到了,氣了半死,關了門打了一頓,將門閂都打斷了,腿也打折了,再接好了便有點跛。”

  “論理也該打他一回,”雲娘嘆道:“但見二哥一瘸了一條腿心裡倒是不自在。”

  “見慣了就好了,”大姐倒不怎麼可憐這個弟弟,“當日我們家開織廠有了錢,皇上又賜下匾來,你沒見他興頭的樣子,若是爹沒將他的腿打折,還不知會闖出什麼禍來呢。現在他跛了足,倒老實了。”

  “那二嫂?”

  “二郎初受了傷,她自然不快,在家裡頗鬧了兩回。還是我告訴了她緣故,才再不響的。自那以後便時時盯著二郎,只怕他再跟哪個攪在一處,並將二房的銀錢牢牢握在手中,如今我們倒都放了心”

  又告訴雲娘,“就是我們一家人不去京城,你亦不要想爹是怕讓你為難,爹固然有這個意思,但是更是怕二郎這樣不懂事的被京城的繁華迷了眼,讓我們杜家蒙羞呢。”

  “你想,我們家可是皇上親自封的耕讀人家,江陵府、吳江縣、盛澤鎮裡的官,哪一個上了任不先到家裡來拜訪?是以我們家的門風一定要嚴,也對得起皇上的恩,還你和妹夫的好。”

  “家裡還有些事,都不方便在大家面前說,比如前兩年有人要送女兒給三郎當妾,三郎便有些意動了,爹直接擋住,說人家的黃花姑娘憑什麼白給你,還不知道想要我們杜家為他們做什麼,到時候怎麼應承呢?且三弟婦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並不是無後,再不許的;還有小輩們結親,爹再不看門第聘禮嫁妝,一定要選忠厚人家……”

  雲娘回了娘家,雖然屋舍狹窄簡陋,日常用度也遠較侯府差得遠了,可是她亦覺得舒心暢意,畢竟是從小長大的地方,看哪裡都覺得親切。

  每日裡待嵐兒和崑兒功課完畢,又帶他們去挖筍、采時鮮果子,逛江南的山光水色,又去玉瀚與自己曾經許願的寺廟裡還願,拿出大筆銀子為佛祖菩薩重塑金身。

  杜家如今不同往日,自家裡又置了數隻小船,雲娘出門再方便不過。這一日乘了小船帶嵐兒和崑兒到河灣處采荷花,揀了濃淡各色的花朵采了滿捧,準備回去插瓶,又有許多新鮮荷葉,這卻是除了插瓶,又要做點心熬湯的,那清香的味道是什麼也比不了的。

  正是傍晚時分,眼見著渡口的岸邊都被夕陽照得加了一層金邊,母子三人說著笑著向回劃,忽見一隻小船自他們船邊飛也似地過去,卻見崑兒猛地從自家船上跳了起來,只一縱便上那船,口中還道:“姐姐,你守著母親不要動!”

  雲娘唬了一跳,“可怎麼了?”

  嵐兒按住母親,“那船不對,我們且瞧一瞧。”

  說時遲,崑兒的手腳卻快,早將那船上攔著的人打到了水中,然後解開放在船上的一個麻袋,竟從裡面放出一個女子來!

  雲娘的船這時已經靠了岸,嵐兒扶了她上去,又吩咐春江,“看著母親,我也瞧瞧去!”雲娘想將她拉住,哪裡還來得及,只空叫了一聲,“小心落水裡!”

  “不會的!”人已經又重新上了船。

  其實侍衛們在崑兒動了的時候也動了,這時已經將那船掉了頭向回走,嵐兒趕了過去,卻立在船上逼那些落在水裡的人向岸上游,“想跑?來不及了!”幾個人原都向河對岸游,現在便被嵐兒拿著長篙一個個地敲在頭上打了回來。

  雲娘立在岸上,心裡不勝驚惶。先前她在江南時,時常自己出門,並未聽過大白日的便有人敢強搶女子的,眼下這事竟就在自己面前經過,還真是無法無天,虧了崑兒眼尖發現了。

  因此見崑兒將那女子送了過來,便讓春江幫她解了捆著的麻繩,又拿出塞在口裡的布,和善地向她道:“你不必怕,如今他們再不能將你搶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