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看著六嬸娘鼓勵的目光,湯崢躊躇了一下,又問:“那我父親和六叔?”在母親的口中,六叔是奪了父親的爵位的罪魁禍首,湯崢自然知道並非如此,但是他依然免不了理不清這些長輩們的恩恩怨怨。
雲娘嫁進武定侯府後,與大哥見面也不過十餘次,更不用說從來沒有在一處說過話,她其實一點也不了解大哥,所有的一切也都是聽大家的傳言。
而且,玉瀚也很少向自己說起大哥的事。
但是,這並不等於雲娘什麼都不知道,她笑了笑,“你六叔與你父親年紀相差很多,平時也不夠親近一定是真的。後來你父親是太子的伴讀,而你六叔又是個任性的人,連太子的面子也不肯給,他們間若是說兄弟情深我都不信的。”
“可是血緣就是血緣,怎麼也不能斷掉,你大哥要隨東海王離京之前,卻與祖父和你六叔在一處盤桓數日,你想他們在一處會說什麼?”
“你再想想,倘若東海王果真即了帝位,你父親會不會也替你六叔做些打算?”
“三國之時,諸葛家兩位親兄弟,加上一位堂兄弟分別在三個帝王手下效忠,他們不曾因為親情而對家國大事有所偏頗,就連帝王也從沒有因此而猜忌他們。甚至大名鼎鼎的諸葛亮還過繼了他在東吳做官的哥哥諸葛瑾的兒子為子,後來他們的孫輩也有相互相過繼的。”
湯崢是從小讀過書的,眼下聽六嬸母親娓娓道來,便接話道:“不論是先朝還是本朝,也都有許多父子兄弟政見不同的……”
雲娘便也道:“我想,一定也有兄弟反目的,但如諸葛兄弟一般親情不斷的恐怕更多。更何況,你父親追隨的東海王,並非似先前的二皇子三皇子五皇子那般的反賊,而是先皇兩立兩廢的太子,是以就是當今皇上也待他與其他兄弟不同。”
“我父親從陪讀時便追隨東海王,就是他落魄的時候也寧願放棄祖父家人隨著東海王去了藩地,不只是他的忠心不改,其實也是為了保護我們。”
不錯,大哥雖然做錯過很多,對大嫂和子女們也不夠好,但他並非一無是處,雲娘便嘆,“大哥是個硬氣的人,他就算輸了,也不會有人瞧不起他!”
說起來,湯家的男子自祖父起,還多是如此,個個都有一身傲骨,就連悟性並不高的湯崢也不缺。
湯崢被雲娘看了一眼,立即明白了六嬸母親對自己的讚揚,二十幾歲的人了,心裡竟然雀躍起來,內心早已經崩塌的信念在一霎間全部找了回來,重新高高豎立,他不止知道自己回京應該如何了,更知道將來應該如何。
侄兒的變化,湯玉瀚也感覺出來,送走了他們,他便笑問雲娘,“崢兒走前與我說了一會兒話,眼見著他懂事了不少,倒是好事。聽他言語間十分推崇你,想來是你幫我勸他了。”
雲娘只笑笑,“也沒什麼,不過他來問些事情,我就告訴了他。”
湯玉瀚又有什麼不知道的,雲娘從來都是溫溫柔柔的,可是湯家不同尋常人家,簡簡單單過日子,許多事都有如有團亂麻,縱自己能一劍劈斷,但終不如她春風化雨地一點點解開,再將事情一絲絲地理順來得好。
別人看著雲娘從一個織娘嫁到高門,似乎一下子飛上枝頭,盡享自己帶給她的榮耀,但是湯玉瀚卻覺得,即使雲娘不嫁給自己,她也能靠著織錦慢慢發了家,過上好日子,倒是跟著自己多操了許多的心,出了許多的力,一雙手落在她的肩上,“只是辛苦你了。”
雲娘倒是另一種感覺,玉瀚待自己再有情誼不過了,有什麼事情都攔在前面,只恐自己勞累,其實這點子家事,倒正是婦人應該做的,他卻又向自己道起乏來。
便想起了自己告訴湯崢的話,笑著講給玉瀚,“我都說,夫妻間再不能算計這麼多的……不想你卻偏偏來與我算。”
“你的話原是不錯,”湯玉瀚卻另有一個道理,“但是要我說,夫妻間還是要算的,只是應該算一算自己為對方做了什麼,是不是給了對方足夠的關切和愛護。”
玉瀚正是這樣,只怕對自己的愛意還不夠,並不管他已經待自己太好太好了,而自己呢,好似也一樣。
雲娘因此便笑了,“我們老夫老妻了,再也算不清了。”
湯玉瀚也笑,“誰來與你算這些的?我是想與你商量,如今夏日就要到了,過些日子我們去赫圖消暑吧。”
去年玉瀚向自己許諾要去赫圖城消暑的情形還歷歷在目,今年果然就要成行了。
雲娘是江南人,是以她在京城住的時候便覺得京城並不很熱,到了襄平,又向北上千里,又能熱到哪裡?就連玉瀚,他雖然不怕冷,可也不怕熱,其實也不大需要消暑。
可是到赫圖城消暑嘛,雲娘更多的是感覺到了玉瀚身為男人顯示他的得意之心,哪裡會不答應?
遂點頭笑道:“既然到了遼東,能見識見識赫圖城總是好的。”東夷人為患,時間也不短了,從皇上到高官,哪一個不知道赫圖城呢?提起來不是一腔忿恨就是一聲長嘆,可如今,竟成了襄平將士們消暑之地,就連一向謙遜的雲娘也不禁跟著玉瀚一樣得意起來。
這一次消暑,卻並非總兵府一家,襄平城諸將的家眷倒去了一多半。這裡面的緣故自不必說,先前赫圖城在大家心中就是一個可怕可恨之地,如今竟能成為大家消暑散心之處,只這樣一層意思,就動了多少人的心。
恐怕整個襄平城的人,對於能去赫圖城消暑都充滿著得意呢。另有對夷人的城有好奇之心的,真想去涼快之地消暑的,又有喜歡出門看熱鬧的,願意與總兵府的女眷們多來往的,種種情況自不必細說。
是以一天清早,從襄平城逶迤出來一長串的車隊,先前騎馬領路的過去了好久,後面還源源不絕地從城內向外走。
總兵府一家就帶了十幾輛車,可一家四口卻全在馬上。沒幾天的功夫,兩個孩子都學會了騎馬,只是畢竟年紀還小,總要大人帶著,於是玉瀚與雲娘兩馬之間是嵐兒,崑兒與武學師傅在後面並綹而行,可於他們卻已經快活得像小鳥一般嘰嘰喳喳的,輕風拂過,一路灑下無數的歡笑。
遼東乃天|朝極北之地,縱是夏日裡,清晨時侯也並不熱,空氣中淡淡的霧靄還沒有完全散去,再有一陣陣清風吹過,騎以馬上最舒適不過,嵐兒催動小馬,便要跑起來。
雲娘見她提了提韁繩,便趕緊道:“不成,你才騎了幾日的馬,竟還想快跑,,趕緊拉住馬綹,與我們慢慢走。”
嵐兒便將目光投向她的父親,“父親昨天說我騎得很好了。”
湯玉瀚果真點頭道:“我帶著她跑跑不要緊的。”又邀雲娘,“一起去吧!”
雲娘只恐他帶了兩個人看顧不來,便搖頭笑,“我就在隊伍里慢慢走,順路賞賞景,你們自去吧。”
玉瀚便回頭去看那武師,向他點了點頭,便帶著兩個孩子出了隊伍,越過最前開路的騎兵,一徑向北去了。
雲娘含笑望著他們,突然見嵐兒回首向她喊道:“母親,你瞧我!”說著揮了揮鞭子,正落在玉瀚的馬上,然後便是嵐兒一串銀鈴般的笑聲傳了回來,“我也打父親的馬了!”
如此有趣的事,崑兒豈能放過,也趕上前去,“我也來,我也來!”
嵐兒便告訴弟弟,“我教你,母親是這麼打的。”
雲娘恨不得立時從馬上栽下去,一頭鑽到土中,再不出來。不想已經過去兩三年了,嵐兒竟然還記得,而且又有樣學樣,又教了崑兒,讓她可怎麼有臉去見小兒女!
☆、第192章 消暑
湯總兵帶了兒女跑到前面,此次出來消暑的都是遼東大將的家眷,見了哪裡能按捺得住?一時間便有許多騎也跟著出去,又多是些半大孩子們,你追我趕,歡聲笑語,場面十分地熱鬧。
雲娘瞧著各色的馬匹,各色的衣裳,就像給大糙原上添了許多彩雲一般,一時向遠處散去,便悄悄地握住了臉,只盼大家都盯著自家的兒女,未曾注意嵐兒和崑兒剛剛的舉動。
可是那怎麼可能?沒一會兒鄧夫人催馬上來笑道:“我才知道原來總兵夫人會使鞭子啊。” 她其實並沒有打趣總兵夫人的意思,蓋以為總兵夫人是會武的,所以教孩子鞭法。
雲娘既不好承認也不好反駁,只得氣道:“都是嵐兒,不肯好好地跟在隊伍里,一定要跑出去玩。”
鄧夫人見總兵夫人一臉糾結,便笑道:“小姐和公子這是剛學會騎馬,正是興頭的時候,你就是拿八頭牛也拉不回來。不過有總兵大人們在,定然無事的。”
雲娘只得也笑,“也是,他們再不知道按綹徐行的好處。”
既然孩子們跑了出去,幾個女人便在清涼的晨風裡,放寬了馬步,隨意說著家常,這才是真正的舒心愜意呢。
正行間,方覺得陽光猛烈起來,剛才跑出去的人馬便都回來了,“前面有一條小河,中午我們在那裡休息。”
雲娘看著嵐兒和崑兒帶了汗珠的上臉,喜悅得似乎就要閃出光來,到近前將馬拉住,向自己笑著叫著,“母親,母親,小河邊的花特別多,你定喜歡的!”便笑著隨他們向前走了一里許,果然見河邊的糙地開滿鮮花,竟比最美的毛氈還要好看,倒令人捨不得將帶來的毯子鋪在上面。躊躇了一下,便在那地上直接坐了下來。
她原是遲疑著坐下的,不想坐下後卻笑道:“太陽早將露珠曬乾了,直接著就很舒服呢。”
一語未了,嵐兒和崑兒便滾到了她的懷裡,“剛剛我們跑了很遠,真的累壞了,躺在這上面比家裡的炕還柔和呢。”
雲娘便拿帕子給他們擦了汗,汗還沒擦淨,兩個剛說累得不成的小兒女早起身跑去與小夥伴們一處玩鬧了。他們其實是不知道累的。
男人們別在一處,女眷們另坐成一圈說話,便有人順手摘了花插在頭上,又有編了花環給孩子們戴的,忽又遠遠地聽到方從京里請來的老先生吟起詩來,“大山廣川,作觀萬方。虎踞龍盤,紫縣浩穰……”更覺天高地闊,極目無垠,不由得便讓人生出了滿懷豪情。
赫圖城距襄平數百里,他們這一行要在外面住上幾夜的。在經了幾處堡城之後原本便無可居住的房屋,可如今往赫圖城的路上正重新修建著新堡,他們又在一處淹留了一夜,見新堡周圍已經開墾了成片的農田,眼下農閒時數萬軍戶被徵調來修建堡城,城外的夯土已有半人高了。
唯有一座臨時修起的瞭望台撥地而起,有數丈之高,十分地醒目。入夜時分,湯玉瀚帶著雲娘站在上面,拿著馬鞭指點著,“此為險山堡,我自收復了赫圖城,便新建了六處新堡,正與赫圖城一同構成一道新防線,拱立襄平之北,護衛遼東鎮。”
雲娘嫁進武定侯府後,與大哥見面也不過十餘次,更不用說從來沒有在一處說過話,她其實一點也不了解大哥,所有的一切也都是聽大家的傳言。
而且,玉瀚也很少向自己說起大哥的事。
但是,這並不等於雲娘什麼都不知道,她笑了笑,“你六叔與你父親年紀相差很多,平時也不夠親近一定是真的。後來你父親是太子的伴讀,而你六叔又是個任性的人,連太子的面子也不肯給,他們間若是說兄弟情深我都不信的。”
“可是血緣就是血緣,怎麼也不能斷掉,你大哥要隨東海王離京之前,卻與祖父和你六叔在一處盤桓數日,你想他們在一處會說什麼?”
“你再想想,倘若東海王果真即了帝位,你父親會不會也替你六叔做些打算?”
“三國之時,諸葛家兩位親兄弟,加上一位堂兄弟分別在三個帝王手下效忠,他們不曾因為親情而對家國大事有所偏頗,就連帝王也從沒有因此而猜忌他們。甚至大名鼎鼎的諸葛亮還過繼了他在東吳做官的哥哥諸葛瑾的兒子為子,後來他們的孫輩也有相互相過繼的。”
湯崢是從小讀過書的,眼下聽六嬸母親娓娓道來,便接話道:“不論是先朝還是本朝,也都有許多父子兄弟政見不同的……”
雲娘便也道:“我想,一定也有兄弟反目的,但如諸葛兄弟一般親情不斷的恐怕更多。更何況,你父親追隨的東海王,並非似先前的二皇子三皇子五皇子那般的反賊,而是先皇兩立兩廢的太子,是以就是當今皇上也待他與其他兄弟不同。”
“我父親從陪讀時便追隨東海王,就是他落魄的時候也寧願放棄祖父家人隨著東海王去了藩地,不只是他的忠心不改,其實也是為了保護我們。”
不錯,大哥雖然做錯過很多,對大嫂和子女們也不夠好,但他並非一無是處,雲娘便嘆,“大哥是個硬氣的人,他就算輸了,也不會有人瞧不起他!”
說起來,湯家的男子自祖父起,還多是如此,個個都有一身傲骨,就連悟性並不高的湯崢也不缺。
湯崢被雲娘看了一眼,立即明白了六嬸母親對自己的讚揚,二十幾歲的人了,心裡竟然雀躍起來,內心早已經崩塌的信念在一霎間全部找了回來,重新高高豎立,他不止知道自己回京應該如何了,更知道將來應該如何。
侄兒的變化,湯玉瀚也感覺出來,送走了他們,他便笑問雲娘,“崢兒走前與我說了一會兒話,眼見著他懂事了不少,倒是好事。聽他言語間十分推崇你,想來是你幫我勸他了。”
雲娘只笑笑,“也沒什麼,不過他來問些事情,我就告訴了他。”
湯玉瀚又有什麼不知道的,雲娘從來都是溫溫柔柔的,可是湯家不同尋常人家,簡簡單單過日子,許多事都有如有團亂麻,縱自己能一劍劈斷,但終不如她春風化雨地一點點解開,再將事情一絲絲地理順來得好。
別人看著雲娘從一個織娘嫁到高門,似乎一下子飛上枝頭,盡享自己帶給她的榮耀,但是湯玉瀚卻覺得,即使雲娘不嫁給自己,她也能靠著織錦慢慢發了家,過上好日子,倒是跟著自己多操了許多的心,出了許多的力,一雙手落在她的肩上,“只是辛苦你了。”
雲娘倒是另一種感覺,玉瀚待自己再有情誼不過了,有什麼事情都攔在前面,只恐自己勞累,其實這點子家事,倒正是婦人應該做的,他卻又向自己道起乏來。
便想起了自己告訴湯崢的話,笑著講給玉瀚,“我都說,夫妻間再不能算計這麼多的……不想你卻偏偏來與我算。”
“你的話原是不錯,”湯玉瀚卻另有一個道理,“但是要我說,夫妻間還是要算的,只是應該算一算自己為對方做了什麼,是不是給了對方足夠的關切和愛護。”
玉瀚正是這樣,只怕對自己的愛意還不夠,並不管他已經待自己太好太好了,而自己呢,好似也一樣。
雲娘因此便笑了,“我們老夫老妻了,再也算不清了。”
湯玉瀚也笑,“誰來與你算這些的?我是想與你商量,如今夏日就要到了,過些日子我們去赫圖消暑吧。”
去年玉瀚向自己許諾要去赫圖城消暑的情形還歷歷在目,今年果然就要成行了。
雲娘是江南人,是以她在京城住的時候便覺得京城並不很熱,到了襄平,又向北上千里,又能熱到哪裡?就連玉瀚,他雖然不怕冷,可也不怕熱,其實也不大需要消暑。
可是到赫圖城消暑嘛,雲娘更多的是感覺到了玉瀚身為男人顯示他的得意之心,哪裡會不答應?
遂點頭笑道:“既然到了遼東,能見識見識赫圖城總是好的。”東夷人為患,時間也不短了,從皇上到高官,哪一個不知道赫圖城呢?提起來不是一腔忿恨就是一聲長嘆,可如今,竟成了襄平將士們消暑之地,就連一向謙遜的雲娘也不禁跟著玉瀚一樣得意起來。
這一次消暑,卻並非總兵府一家,襄平城諸將的家眷倒去了一多半。這裡面的緣故自不必說,先前赫圖城在大家心中就是一個可怕可恨之地,如今竟能成為大家消暑散心之處,只這樣一層意思,就動了多少人的心。
恐怕整個襄平城的人,對於能去赫圖城消暑都充滿著得意呢。另有對夷人的城有好奇之心的,真想去涼快之地消暑的,又有喜歡出門看熱鬧的,願意與總兵府的女眷們多來往的,種種情況自不必細說。
是以一天清早,從襄平城逶迤出來一長串的車隊,先前騎馬領路的過去了好久,後面還源源不絕地從城內向外走。
總兵府一家就帶了十幾輛車,可一家四口卻全在馬上。沒幾天的功夫,兩個孩子都學會了騎馬,只是畢竟年紀還小,總要大人帶著,於是玉瀚與雲娘兩馬之間是嵐兒,崑兒與武學師傅在後面並綹而行,可於他們卻已經快活得像小鳥一般嘰嘰喳喳的,輕風拂過,一路灑下無數的歡笑。
遼東乃天|朝極北之地,縱是夏日裡,清晨時侯也並不熱,空氣中淡淡的霧靄還沒有完全散去,再有一陣陣清風吹過,騎以馬上最舒適不過,嵐兒催動小馬,便要跑起來。
雲娘見她提了提韁繩,便趕緊道:“不成,你才騎了幾日的馬,竟還想快跑,,趕緊拉住馬綹,與我們慢慢走。”
嵐兒便將目光投向她的父親,“父親昨天說我騎得很好了。”
湯玉瀚果真點頭道:“我帶著她跑跑不要緊的。”又邀雲娘,“一起去吧!”
雲娘只恐他帶了兩個人看顧不來,便搖頭笑,“我就在隊伍里慢慢走,順路賞賞景,你們自去吧。”
玉瀚便回頭去看那武師,向他點了點頭,便帶著兩個孩子出了隊伍,越過最前開路的騎兵,一徑向北去了。
雲娘含笑望著他們,突然見嵐兒回首向她喊道:“母親,你瞧我!”說著揮了揮鞭子,正落在玉瀚的馬上,然後便是嵐兒一串銀鈴般的笑聲傳了回來,“我也打父親的馬了!”
如此有趣的事,崑兒豈能放過,也趕上前去,“我也來,我也來!”
嵐兒便告訴弟弟,“我教你,母親是這麼打的。”
雲娘恨不得立時從馬上栽下去,一頭鑽到土中,再不出來。不想已經過去兩三年了,嵐兒竟然還記得,而且又有樣學樣,又教了崑兒,讓她可怎麼有臉去見小兒女!
☆、第192章 消暑
湯總兵帶了兒女跑到前面,此次出來消暑的都是遼東大將的家眷,見了哪裡能按捺得住?一時間便有許多騎也跟著出去,又多是些半大孩子們,你追我趕,歡聲笑語,場面十分地熱鬧。
雲娘瞧著各色的馬匹,各色的衣裳,就像給大糙原上添了許多彩雲一般,一時向遠處散去,便悄悄地握住了臉,只盼大家都盯著自家的兒女,未曾注意嵐兒和崑兒剛剛的舉動。
可是那怎麼可能?沒一會兒鄧夫人催馬上來笑道:“我才知道原來總兵夫人會使鞭子啊。” 她其實並沒有打趣總兵夫人的意思,蓋以為總兵夫人是會武的,所以教孩子鞭法。
雲娘既不好承認也不好反駁,只得氣道:“都是嵐兒,不肯好好地跟在隊伍里,一定要跑出去玩。”
鄧夫人見總兵夫人一臉糾結,便笑道:“小姐和公子這是剛學會騎馬,正是興頭的時候,你就是拿八頭牛也拉不回來。不過有總兵大人們在,定然無事的。”
雲娘只得也笑,“也是,他們再不知道按綹徐行的好處。”
既然孩子們跑了出去,幾個女人便在清涼的晨風裡,放寬了馬步,隨意說著家常,這才是真正的舒心愜意呢。
正行間,方覺得陽光猛烈起來,剛才跑出去的人馬便都回來了,“前面有一條小河,中午我們在那裡休息。”
雲娘看著嵐兒和崑兒帶了汗珠的上臉,喜悅得似乎就要閃出光來,到近前將馬拉住,向自己笑著叫著,“母親,母親,小河邊的花特別多,你定喜歡的!”便笑著隨他們向前走了一里許,果然見河邊的糙地開滿鮮花,竟比最美的毛氈還要好看,倒令人捨不得將帶來的毯子鋪在上面。躊躇了一下,便在那地上直接坐了下來。
她原是遲疑著坐下的,不想坐下後卻笑道:“太陽早將露珠曬乾了,直接著就很舒服呢。”
一語未了,嵐兒和崑兒便滾到了她的懷裡,“剛剛我們跑了很遠,真的累壞了,躺在這上面比家裡的炕還柔和呢。”
雲娘便拿帕子給他們擦了汗,汗還沒擦淨,兩個剛說累得不成的小兒女早起身跑去與小夥伴們一處玩鬧了。他們其實是不知道累的。
男人們別在一處,女眷們另坐成一圈說話,便有人順手摘了花插在頭上,又有編了花環給孩子們戴的,忽又遠遠地聽到方從京里請來的老先生吟起詩來,“大山廣川,作觀萬方。虎踞龍盤,紫縣浩穰……”更覺天高地闊,極目無垠,不由得便讓人生出了滿懷豪情。
赫圖城距襄平數百里,他們這一行要在外面住上幾夜的。在經了幾處堡城之後原本便無可居住的房屋,可如今往赫圖城的路上正重新修建著新堡,他們又在一處淹留了一夜,見新堡周圍已經開墾了成片的農田,眼下農閒時數萬軍戶被徵調來修建堡城,城外的夯土已有半人高了。
唯有一座臨時修起的瞭望台撥地而起,有數丈之高,十分地醒目。入夜時分,湯玉瀚帶著雲娘站在上面,拿著馬鞭指點著,“此為險山堡,我自收復了赫圖城,便新建了六處新堡,正與赫圖城一同構成一道新防線,拱立襄平之北,護衛遼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