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天竹:「村長遠見卓識,此事若成,沿途村莊皆可受益。」

  村長神色激動:「能得仙師先生認同,老朽不勝榮幸。可惜另外幾村的村長和村老們,鼠目寸光,只見眼前之利。百般推脫,不肯組織村民參加。」

  村長這個計劃,所造的聲勢越大,效果越好。如果只有百人,恐怕無法如他預期一般,引起轟動。

  楚天竹拿起一根燈杆。長杆是約兩指寬的中空竹竿,頂端綁了一根短短的橫杆,一個草紙糊的素色長燈籠掛在橫杆上。他單手揮動了一下,感覺十分輕巧。

  「我倒有一個想法,可以不用許多人,就製造出千燈的效果。」

  村長聞言大喜:「還請竹仙師指點迷津!」

  楚天竹把兩根高杆擺在地上,又拿了另一根極長的竹杆,橫在中間。

  「這樣製作燈架,使兩人一前一後持杆,中間長杆打孔,掛滿燈籠,莫說千燈,便是兩千、三千,也不在話下。」

  季玄凌讚嘆:「此法甚妙!我方才還打算令人去山陽驛附近,雇些挑夫工人來增加人手,卻沒有想到,此行的核心是燈,而不是人。一人一燈,需用千人;一人十燈,百人足矣。」

  村長連連點頭:「不愧是仙師,就這麼做,就這麼做!」

  楚天竹三言兩語,千燈盛會起死回生。整個黃家村又生機勃勃·起來,要在三天之內,趕製千燈。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最近因為疫情,一直在自我隔離……

  每天心浮氣躁的,要寫出一章都很困難。

  周一去參加社區統一組織的核酸檢測,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大概。

  心態不穩,先暫停更新兩天。

  後續劇情早就安排好了,不會坑噠,等我回來~

  ☆、第 22 章

  元興鎮是仙山主峰附近的一座小鎮。雖不在官道附近,但距知名景點「開元帝試劍石」不遠,有不少遊客會過來歇腳。

  鎮名其實是第三任鎮長改的,取意「開元帝龍興之鎮」。

  這名字叫得久了,許多外地遊客就真把此鎮當作開元帝出山後的第一個落腳點,特來參拜。

  本地人對此不屑一顧,上了年紀的老人仍記得「柳泉鎮」這個舊名。甚至有人聲稱那試劍石也是假的——不過是塊滾落山下摔作兩半的巨岩,後人牽強附會,說是開元帝在此斬石,以試仙劍。

  不過這一小撮負面流言阻止不了元興鎮成為方圓數十里最繁華的鎮子。

  元興鎮雖小,鎮上食肆、酒家的數量與規格,卻堪比州府。

  蓋因許多達官貴人到仙山參拜,盡享鄉野之趣的同時,難免會思念城中的珍饈美饌、高床軟枕。

  於是便有商人抓住機會,建起豪華的私營館舍,為貴客們提供最上乘的食宿服務。

  被闊綽的遊客們而吸引來的,不止是商人,還有十里八鄉的村民們。

  城裡來的遊客總是想尋些山中特產,帶回去做紀念,出手又十分大方。

  曾有辟荒的農夫,在地里刨出個虬結的樹根,正要拖去燒掉,被路過的遊客看到,重金買回去製成雕像。

  因此,村民們但凡在山中尋到了與眾不同的山石花木,抑或自家田間地頭拾到什麼老舊物件,都少不了要拿到元興鎮外頭的集市里擺攤蹲上幾天,期盼著萬一合了某位貴人遊客的眼緣,換些銀錢補貼家用。

  小集每天都有,大多是遊客在逛。

  大集每月只得一次,逢十五舉行,主要面向本地居民。

  大集是在小集的基礎上,向外劃分出幾個新的區域:生雞活鴨、豬崽羊羔等動物單劃一區;大宗米麵糧食一區;生鮮蔬果一區;山珍藥材、各色雜貨一區。

  各區沿大路分布,其中小路聯通,排列得井井有條。

  村民們在大集上出售自家余貨,淘換便宜物資和生活必備品。今天又是十五,元興鎮外車水馬龍,行人摩肩接踵。

  入鎮的道路上,一架輕型馬車緩緩前行。車廂是罕見的半封閉式,四面垂下密密的竹簾。

  竹簾透氣,使乘車人在炎炎夏日也不感到憋悶,又可以遮擋視線,外人向車內看,只能看到隱隱約約的影子。

  車中坐著的,正是楚天竹、季玄凌和黃櫨三人。

  前些天楚天竹出言點撥,村長茅塞頓開,千燈盛會將於十五如期舉行。

  季玄凌對此十分期待,早就安排隨從,在元興鎮最好的酒樓定下了頂層包廂。

  要觀賞千燈夜行的盛景,最好的地點其實不在山頂,而是山外。季玄凌定下的這一家酒樓,樓高三層,從頂層包廂向窗外遠眺,即可飽覽仙山群峰,主峰正處於視野中央。

  楚天竹將竹簾掀開縫隙,觀察窗外與山中截然不同的景象。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他就被安閒自在的生活所吸引,從未想過要離開大山。

  山里沒有禁錮視線的灰暗混凝土牆壁,放眼望去天高地闊,自在無邊。這是他所能想像到最美好的生活。

  在大山的懷抱中,他的夢境不再是黑白色。

  馬車駛入鎮中,走走停停。街道上的行人比集市只多不少。

  道路兩旁商家吆喝、人們彼此交談呼喚、孩童哭鬧、車夫驅趕馬匹……各種各樣的聲音匯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壓倒一切的嗡鳴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