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增加氣運難說,這運氣是肯定有的。

  他就說今天大吉嘛。

  抱著這種心態,後面的儀式流程司軒做得更認真了。直接刷爆了不少天師們的好感度。

  “愛妃,這算是好消息?”

  “不算?黎大人所求,是名留青史,這很容易啊。”人家的最終目的不是宰相之位了!多有餘地的事情!

  “可他所求的不是普通級的。”司軒覺得事情完全沒有變化。

  若是普通級的,自己這個皇帝治理之下算是盛世吧,盛世里最大的賢臣,黎崇早就在史書上留有一筆了。

  很顯然,黎崇這麼折騰,人家可不是要跟著明君後面一句話了事的。

  可如今大墨事事平穩,又有一個掛B的太祖在,黎崇想要折騰出一條名留青史的變法都比較難。誰讓人家留下了領先一千多年理念。

  而黎崇也不是專業的技術型人才,不可能發明什麼重要物品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也不會挖渠修堤,更不會領軍打仗。

  司軒搖頭,表示好難好難。抬頭就看到愛妃看傻逼的眼光。

  沒錯,那目光太赤裸裸,直白到司軒一點生氣都沒有,宛若大狗一樣星星眼的看著自家愛妃。

  求良策,求明說。

  “其他的不說,你劃拉兩個地名,改名叫黎州,崇州。你覺得如何?夠不夠名留青史?”

  如果覺得州太大,那就縣。

  還有山啊,河啊,湖啊,都能用嘛。

  不過用州最霸氣。

  一州之地為你命名什麼的,別說,效果絕對非同凡響。

  別說正史了,就連野史、同人的素材都能一併包了。

  如果是在後世,要改個地名的話恐怕會很麻煩,畢竟改名這種事情得開會啊,幾中全會什麼的開個十幾次都不一定會通過?

  什麼?嫌棄地名不好聽?這理由太逗了,勞民傷財,各種地圖教科書要修改就為了你覺得不好聽?不行。

  你覺得不好聽,別人還覺得順口呢。

  你覺得不風雅,其實是有很多美好含義和歷史典故的呢,是你自己讀書少。

  瞧,要改名並不容易。

  不過在古代就容易多了,畢竟這裡是封建王朝,畢竟這是萬惡的舊社會,改個名字什麼的,有時候真的是君王一言堂,只要他拿出合適的理由來,還是很容易通過的。

  縱觀歷史上地名各種修改,最簡單的一種就是,亂世時期。

  諸侯割據,各家打來打去。打下一塊地盤。

  這個人要稱個王,那邊要稱個帝。

  這邊要在自己老家立都所以名字要符合首都的氣勢,有的打下來一半,索性和原有地盤揉在一起重新命名。有謀士建議咱們換個名字更能彰顯主權等等。

  除了亂世,在盛世里,正常的改名也是有的。

  比如這裡的地理位置發生了變化,以前有河的,現在成了山,名不副實了,這絕對會狠戳文人強迫症。

  試想一下。某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這裡被風景吸引,詠詩一首,讚美青山綠樹。寫完以後甚是滿意,準備提筆寫個名字,這名字嘛,一定要寫明地理位置,還得表明自己是偶然路過這裡,靈感爆發隨意的不經意的寫下詩詞一出手(這樣逼格才高)。

  啥?這裡叫XX河?

  詠山的詩掛著河名能忍?不能!!!

  誰在這裡當官的?太好了,是熟人了,快點上書,改名!

  再比如,這裡建了條大的商路,這裡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這裡有了祥瑞,這裡突然生產了某種農作物都有可能成為改名的契機。

  如今,帝王要給一個功在千秋的賢臣一個特殊的地名紀念,可以嗎?

  絕壁可以啊!!!只是名字而已,又不是封地。後世有人想效仿?你有能耐你就上!大墨江山全是人名也不會少塊地皮。如果大墨後世真有那麼多黎崇這樣的能人,他這個先祖一定在墳墓里笑醒。

  而現在,別的不說,這是給黎崇的,丫的,滿朝文武你找個反對的試試看。

  不用皇帝動手,黎崇就自己能戳死你!

  他能為了自己的夢想對司軒忍耐,你們這些瞎逼逼的算什麼!

  司軒此刻只覺得心臟在砰砰砰的直跳,激動的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下意識的就想給自己深愛的女人一個深吻。

  轉身就想摟人,咦?愛妃哪兒去了。

  四處打量了一下,發現韓少軍已經站在距離自己五米之外,坐在那裡喝茶(怪就怪房間太大)。顯然是安靜的等著自己慢慢分析利弊。

  要讓司軒飛撲個五六米去來個深吻什麼,實在是太有損形象了,也沒了這個氣氛。

  “如何?”

  “完全可行,不過不能這麼突兀的就是公布,得鋪墊鋪墊。”

  “這是自然,黎大人也不是急著明天就要看到成果的。”他之前能扶持席家姐妹入宮,顯然是做了十幾二十年的長期打算。連下代的備胎都開始考慮了。

  哪裡會差這麼點時間。

  “選哪個地址也需要考慮。也不能太過了。”有些地名本來就是歷史故事這種文化底蘊附加的,顯然不適合給黎崇加冕。那種N年沒改過,太過於著名的也不合適。“臣妾覺得,東邊那兩個挺合適的,隨便挑一個都挺合適的。就是不知道蠻夷之地,黎大人介意與否了。”

  東邊那兩個?

  哪兩個?

  不就是朝鮮半島和日本嘛。

  這兩塊雖然已經打下來上百年了,但是在傳統士大夫眼裡,恐怕還停留在附屬國的份兒上。也就是說尚未完全融合入大墨的整體文化。

  至少沒什麼著名的詩詞歌賦讚美那邊的。

  大墨官員除了上頭特派過去的搞事的,剩下的全部把那邊當做是下下籤。

  輪到你了,算你倒霉。

  別說還沒完全融入呢,就算是融入了,固有觀念恐怕也不會那麼容易轉變。

  不過也正是大家都瞧不起,這兩個州改名的反彈度是最小的。以黎崇的人脈和威望,沒準還有人(腦殘粉)認為,用黎大大的名字去命名是他們的榮耀。

  “這就讓太傅自己選吧。相信太傅會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司軒手一揮表示太傅隨便挑。一個不夠就兩個。

  一個黎州一個崇州,都挺好聽達,黎崇州也行(司軒壓根沒考慮縣這個等級)。

  等等,黎崇州聽起來有點羞恥,要不用太傅的字?

  不過這點被韓少軍否決了。因為後世的教科書里字和號什麼的全部在註解里,考試都不一定考。

  韓少軍看著司軒一臉高興的模樣,突然內心的一點小小的惡作劇因子冒了出來,換句話說,就是突然惡向膽邊生一下。

  “陛下還能公然下詔讚美。細數黎大人的功績,一次當然不夠,我們可以連續贊個九次十次什麼的。次數多了,史書就好記載了。”

  比如,九贊賢臣什麼的,聽起來挺押韻,說不定還能成個成語,這也算是流芳百世了吧。

  以韓少軍的文化素養,組合起來的成語當然不倫不類,但是史書文官們肯定會想出又好看又帶勁兒的。

  只要司軒玩出世界紀錄來,歷史上肯定會對黎崇更加濃墨重彩。

  “再不行,陛下還能下詔,黎大人陪葬。”沒錯,九贊賢臣什麼的只是幌子,這句話才是韓少軍真正的惡趣味。

  君臣合葬什麼的,是自古就有的美談。更早一點流行的是殉葬,這個過時了,成為不仁的代表。

  可陪葬還是可以有噠!

  別的不說,大墨的歷史上就有,比如開國的那位太祖,他的皇陵里就有好多當年的開國功臣,葬在那裡。君臣到了地底下再續前緣什麼的,當年還是很流行的說法。

  不過後來嘛,那些臣子逐漸也形成了世家,人家更樂意葬入祖墳(哪怕陪葬帝王是榮耀)皇帝也開始玩起了平衡,不會有什麼特別寵幸離不開的臣子。故而陪葬的大臣逐漸少。

  這點變化,禮部的人最高興。若是每代皇帝都要帶大臣下去,這邊死一個,這邊就要開一次皇陵,老麻煩的!

  韓少軍的這個提議,讓司軒眼前一亮,然後繼續惡趣味的慫恿:“若是位置特殊一點的話,不就更加名留青史了。”

  比如衛青,好好一個常勝將軍,皇帝寵幸他是應該的。為什麼後世大家YY他和劉渣,YY得那麼厲害?因為他陪葬的位置,是後陵(捂臉)。

  現在嘛,以你之名定我的江山,以我的筆書寫你的輝煌,生前相隨死後相伴。

  嘖嘖,後世的腐女們一定很滿意你們倆的素材。

  能解決黎崇的問題,韓少軍和司軒都挺高興的。

  神清氣慡的韓少軍順便玩了一把。

  神清氣慡的司軒把韓少軍玩的全部接下了。

  第137章 夜話後續

  “難得的除夕,你怎麼來陪我?”皇后半躺在床上, 目光柔和的看著韓少軍。

  “不陪著你陪著誰?反正我們倆都是病號。”韓少軍看皇后精神還好, 果斷的放下手裡的小說書, 招呼江河湖海把下一輪補藥送過來。

  “就不能做成藥膳嘛。”皇后無奈的隨口埋怨一句。藥膳的主體還是膳,效果遠沒有直接熬好的湯藥來的好。現在她還是保命階段, 沒資格挑嘴,但是這一天十頓的藥實在是……“我這是無可奈何,你呢?裝病的, 還混在我這裡, 去參加宮宴才是對的, 你不去,不知道那群人又要動什麼歪腦筋了, 恐怕文貴妃也不自在。”

  “能有什麼歪腦筋。”韓少軍小心的把湯藥遞過去, 看著女神乾脆的一口喝乾後, 立刻遞上溫水。“我也就是放她們過個有美夢的新年罷了, 來年就收拾她們。”

  皇后重病,無論哪個太醫來看都說不準。

  後宮的妃嬪不蠢蠢欲動才有鬼。

  一開始皇上轟轟烈烈的宣傳了沈靜姝以命救人感動上蒼的情操。

  大家都以為自己沒戲了, 結果只是貴妃?還讓文氏也復位了。

  雖然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心思都又活動開了。

  有點希望, 總比沒希望的強吧。

  要不是後來外面轟轟烈烈的韓陳兩家以及國器入宮這三件大事, 讓皇上忙得都沒往後宮來。

  恐怕各種胭脂陣粉紅仗都要點兵列將準備上演了。

  而現在, 也僅僅是憋著而已。

  人就是那麼矛盾,在皇后出事的那一刻,她們真心的感覺到害怕和恐慌, 對未來的迷茫和對失敗的惶恐,真心希望皇后好好的,能度過難關。

  可事情過了,皇后沒死,只是病重,時間的流逝又讓她們忘記了當初的感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