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常寧十分利索的下床,用實際行動表示他和天祚之間是清白的。天祚那個笨蛋不知道,不代表他不知道康熙的心思,所以他突然頓悟,為什麼他早沒有想到用這個要挾呢。

  於是,常寧一臉高興的跟天祚說:“吶,天祚,我跟你說……”

  “什麼?”天祚眨眨眼表示,這個時候的關注焦點難道不應該是突然殺進來的康熙尼桑?

  “你知道尼桑最喜歡誰嗎?”常寧一臉的“邪佞”。

  康熙瞬間就變了臉色。

  “知道啊。”天祚回答的毫無心理負擔,“皇兄最喜歡我。”

  “……”常寧和康熙都知道他們都不該對天祚的智商抱有太高期望的,所以他們一起明了了天祚的意思,他根本就沒有明白此喜歡和彼喜歡的關係。

  “我是說……”常寧的話沒再說完,因為康熙已經先一步的把常寧拉出去教育了。

  天祚真心覺得,這個晚上實在是太熱鬧了。

  第51章 當了部長好報社。

  常寧和康熙尼桑擺事實講道理,從必要性講到了概率學,順便還就他臥底南方對於愛新覺羅一族未來發展方向的宏觀作用進行了簡要論述,簡而言之一句話,康熙要是不讓他去南方,康熙就是瞎了眼了。

  康熙開始認真的覺得,放常寧去南方,不是常寧的劫難,而是烏娜希的不幸了。

  就像是烏娜希以給康熙製造麻煩為榮,以給康熙幫忙為恥,為和康熙鬥爭必須奮鬥終身的思想一樣,康熙也對於給烏娜希製造麻煩樂此不疲著。於是,常寧終於拿到了那張允許他南下的通行證,甚至為了怕烏娜希不同意,還特意讓天祚修書一封,逼得烏娜希不得不來信表示,對於常寧的到來,她歡欣鼓舞,報以十二分的激動心情,掃榻等待。

  常寧捂臉表示,我就知道,烏娜希姐姐這麼多年來一直期待著與我相愛相殺。

  加油吧,騷年!

  康熙九年二月,裕親王常寧再次請調南方,帝允,分給佐領(官名,戰時領兵,平時行政)。

  作為對於康熙下旨的感謝,常寧以實際行動表示了他要以一己之力去降妖換得一方平安的決心和偉大情操,其速度之快,迅雷不及掩耳,下旨的第三天,常寧就已經整裝待發,離開了京城。

  套用一句天祚從小就會說的話,時刻準備著。很顯然,常寧小王爺這就是時刻準備著要去南方,聖旨一下,他就隨時離開。

  常寧離京的那天,天祚和福全等兄弟都前去十里長亭進行了送別。

  柳樹下,常寧一臉的躍躍欲試,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和嚮往,絲毫不見離別的痛苦與難捨,準備的說應該是他巴不得趕緊走。

  天祚發現自打常寧的自閉症“好轉”以後,這孩子就朝著一條截然相反的路奔馳而去。從前那最是一低頭的憐惜的自閉兒童已經隨著記憶面目全非,現如今的常寧表情豐富,精力旺盛,是全學校都知道的小霸王,異常兇殘,畢業那天,全校一起放鞭炮撒花慶祝他離開。

  咳,好像說的跑題了,再說回來。

  常寧一身白甲銀槍,英姿勃發,牽著白馬與天祚做最後的道別:“天祚,我會想你的,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知道嗎?誰要是敢欺負你,你先記著,等小爺我回來一併算。”

  為什麼你就認定了我是被欺負的那一個呢?明明大家都對我挺好的。天祚很是費解。

  就是因為你有這種要不得的思想,連別人到底是誇你還是諷刺你都分不清,才會讓我如此擔憂!常寧很是暴躁。

  “常寧,你說什麼?哥哥我沒有聽清喲~”二哥福全笑的仿佛背後的背景里有大片的百合花盛開,毒百合。自打福全從平定三藩的戰場上下來之後,他的攻擊力就成幾何倍的增長,笑面虎的外號不脛而走,在同輩的宗親里十分的有威信。

  天祚表示,真不愧是未來要和號稱溫潤如玉的八爺走到一起的男人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叔侄倆想必一定很有共同語言。

  而常寧最怕的就是福全對他笑。

  於是,常寧馬上改口:“五哥,我會想你的~”

  天祚表示,他就知道他家二哥只會反對稱謂的那部分,卻對常寧質疑他能力不夠容易被欺負的那部分置若罔聞。

  事實上,天祚猜錯了,因為福全又開口道:“放心吧,你走了,我自會照應著天祚,不讓人欺負了去。”意思很明確,他並沒有對常寧的話置若罔聞,他不僅聽了,還聽進去了,並且十分把那當一回事的應承了下來。

  ……我就那麼不讓你們放心嘛,魂淡啊擦!

  然後,常寧翻身上馬,帶著他的隊伍離開了,一去不復返,連頭都懶得回。

  三月,帝命榮親王天祚設教育部,掌尚書位。

  教育部的設立,正式開啟了帝國教育事業的解放,也是帝國思想解放的第一波浪cháo,素質教育的概念出現,被譽為帝國之所以成功的標誌之一。而高考作為新的錄取人才的方式,也隨之應運而生,聯合後來出現的公務員考試,徹底代替了日漸腐朽的科舉制。BY:《大清古代史》作為教育部首任部長(是尚書啊魂淡!),天祚只想叉腰仰天長嘯,表示,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有木有!誰要是敢再說勞資不學無術,勞資……勞資就欺負他家兒子!

  天祚對著藍天發誓,他要是不把誨人不倦的萬惡高考弄出來,他都對不起他這個職位。

  ——也因此,天祚算是徹底明白了當年現代教育部的那些人,到底是懷著個怎麼樣的報社想法了,邪惡,實在是太邪惡了,哇哈哈哈。(= =)

  這曾一度讓康熙懷疑,他把教育部交給天祚的想法是不是錯了……

  目前初步建立起來的教育部當然還沒有日後的滔天影響力,在這個時候,它直接的下屬機構還是只有皇家學校,以及國子監。

  而天祚的教育部,也就只有他的伴讀楊康,以及那些和天祚一起畢業了的同學們。

  雖然天祚平時不怎麼好好學習吧,但不得不說,他的同學們有才之輩還是很多的,這也成功讓天祚的教育部得以發展了下去,而不是早早關張大吉。

  ……

  就像是二哥福全的同學基本都和二哥去從了軍,康熙尼桑的同學都和尼桑一起從了政一樣,天祚的同學們大都為教育事業奮鬥了終身,當然,少部分為了工部奮鬥了終身,一輩子都致力於滿足天祚的“天馬行空”的想像。

  ……

  天祚在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皇家學校徹底的合法化,規範化。並擔任了學校的第一任校長,由以皇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開始逐步轉型,面對全部宗親開放,大臣子女,成績優異者也可入學。

  天祚的目標就是把皇家學校培育成伊頓公學那樣的學校。

  伊頓公學是英國最知名的男校,以“精英搖籃”聞名世界,也素以管理嚴格著稱,學生成績大都十分優異,被認為是英國最好的中學,是英國王室、政界經濟界精英的培訓之地。曾造就過20位英國首相,培養出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也是英國王子威廉和哈利的母校。伊頓每年250名左右的畢業生中,70餘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感謝度娘)

  天祚希望皇家學校能夠成為一個高素質的象徵,一個一旦學生提起自家是皇家學校畢業的,都會油然而生出一種驕傲的學校。為國家輸送優秀人才,培養的都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名人,讓他們從小就共同生活在一起,培養感情,為他們的未來就埋好人脈。

  讓人說,那個學校里出來的都是高富帥的有木有!(咳)

  當然,事實也證明,天祚成功了,在他的那些得力同學的幫助之下,但由於天祚一直戰著一把手的位置,所以他成為了歷史上傑出的教育家。

  如果當時的人能夠有幸活到三百後,一定會指著這條大呼,蒼天沒眼啊。

  咳,正題,正題。在遙遠的未來,當皇家學校分成大學、中學、小學部的時候,除了大學面對世界全部優秀人才開放以外,皇家學校的小學部只招收從出生前,就已經被父輩提前預約了的貴族中的小貴族們,中學部也只是適量放鬆招收條件,允許家底殷實、傑出優秀但不是貴族的天才少年入學。

  當然,那些在現在來看還很遙遠,目前天祚還只是在努力經營著這個剛剛起步的學校,利用輿論讓所有的上層圈的熱門相信,只有把孩子送到這裡上學,孩子才會有錦繡未來。

  而至於學校的徵收標準也極為嚴苛,身份不夠高貴者,不錄;天資不夠聰穎者,不錄,天祚不喜者,不錄。也就是說,學校錄取的隱藏性條件就是,容貌礙了眼不行,不忠君愛國不行,德行有虧、情商不夠的也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