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孟瑤想了想,不再提孟兆均,而是問道:“娘可知道族長不肯在婚書上簽字的事?”
孟里點一點頭,道:“娘早就知道了,她為了使族長認可魏姑娘,準備讓魏姑娘認喬三老爺作義父,還派了一名嬤嬤來教魏姑娘學禮儀,學規矩。”
族長不同意這門親事,就是因為魏姑娘的出身,若是能投入喬家門下,還有甚麼阻力?孟瑤不禁奇道:“那你還煩惱甚麼?”
孟里唇邊苦笑更盛,道:“魏姑娘說她自有父親,不願認喬三老爺為義父;她也不願學大戶人家的規矩,說她無拘無束慣了,沒得為了嫁個人,弄一身框框條條。”
“這,這……”孟瑤張口結舌,“那她到底是甚麼意思?”
“甚麼意思?”孟里黯然道,“她說,要娶,就娶現在的她,若是要她改變甚麼,休想。”
這性子可真夠倔的,孟瑤眉頭微皺,旋即又舒展開來——魏姑娘倔,孟里又何嘗不倔,兩人真是倔到一起去了,這難道就是俗話說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孟里見孟瑤面有笑意,好奇問道:“大姐,難道你有辦法?”
孟瑤反問:“你仍是屬意魏姑娘?”
出乎孟瑤意料的,孟里竟面現彷徨之色,道:“我愛極她那潑辣的性子,但又深惱她不稍稍為我著想,不願認喬三老爺為義父也就罷了,怎地卻連規矩也不願意學,她竟是不願為了我而委屈分毫麼?還是從一開始,就只是我一人在唱獨角戲,自作多情?”
他這一番話,讓孟瑤也愣住了,說起來,孟里對魏姑娘心動,她是十分確定的,但魏姑娘是否對孟里有同樣的心意,她還真說不好。
孟里道:“大姐,你看這樁親事,我到底是堅持到底,還是另覓良人算了?”
因為孟里方才的那一番話,孟瑤深受觸動,又思及自身,更是不敢把話講滿,因此只道:“大姐幫你去探一探魏姑娘的心思罷,若她亦對你有意,大姐便點一點她,我想,只要她心裡有你,斷不會不為你著想,或許只是哪裡沒有想轉過來而已。”
孟里囁嚅道:“若,若她心裡沒我呢?”
孟瑤道:“剃頭擔子一頭熱的事,大姐奉勸你還是別做了,莫到頭來同大姐一樣。”
孟里聽著有些不對頭,驀地抬眼,問道:“大姐,甚麼叫同你一樣?你與姐夫不是郎有情妾有意麼,怎地就成了剃頭擔子一頭熱了?”
孟瑤心想,她為了賀濟禮,時時操心,處處忍讓,而賀濟禮卻拿通房有孕來回報於她,這難道還不是剃頭擔子一頭熱?不過孟里畢竟是個未成親的男子,自家通房丫頭有孕這樣的事,孟瑤不太好意思與他講,因此只敷衍道:“只不過一時感慨罷了,沒有甚麼。”
以孟里的精明,自是不信,但任他怎麼問,孟瑤就是不說,也只得罷了。姐弟倆又講了些閒話,孟里留飯,孟瑤便道:“怕是不止要在你這裡蹭幾頓飯了,我準備帶著小囡囡在你這裡住幾天。”
果然是有事,不然無緣無故回娘家小住作甚,不過也不盡然,還有一種情況……孟里突然間就又驚又喜,探著身子問道:“大姐,可是你又有了,所以要回娘家來安胎?”
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的種?
孟瑤眉眼一垂,黯然神傷,孟里便知自己不僅猜錯了,而且話語恰中了孟瑤傷心之處,他曉得孟瑤脾性,此時若出言安慰,少不得要使她落幾點淚,遂裝了從沒提起,只喚了門外侍立的小丫頭進來吩咐道:“快些把大小姐的房間打掃乾淨,再叫廚下做幾個大小姐愛吃的菜來。”
那小丫頭甚是伶俐,笑道:“大小姐的房間,奴婢們是日日打掃,從不敢怠慢的,大小姐隨時可以過去住。”
果然孟瑤的臉上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孟里高懸的一顆心也因此稍稍放下。
孟府乃是孟瑤娘家,她從小在這裡長大,熟悉得很,因此也不叫人引路,自起身朝昔日閨閣而去。但孟里卻待她一出書房門,便朝方才那小丫頭努嘴道:“跟去服侍,順路叫大小姐跟前的知梅來說話,記得悄悄的,莫讓大小姐知曉。”
那小丫頭眼睛聽明白了意思,眼睛眨了眨,領命而去。
不一會兒,知梅便匆匆而來,向孟里福了一福,道:“里少爺找奴婢來,可是為了我們大少夫人的事?這個奴婢卻也是不知,只曉得是陸娘子來找過大少夫人後,大少夫人就這樣了。”
孟里問道:“陸娘子是誰?”
知梅答道:“陸娘子即我們家二少爺前頭的娘子。”
孟里便知是被賀濟義休掉的二妮了,奇道:“她有甚麼事值得讓大姐心煩?”他思來想去,大概問題還是出在賀濟禮身上,不然孟瑤也不會當著他的面,講出一些莫名其妙傷感的話來。遂問知梅道:“今**們家大少爺,可曾與大少夫人吵過架?”
知梅仔細想了想,搖頭道:“不曾。”
孟里聽她這樣講,又沒了頭緒,他思索一時,對知梅道:“看來此事只有你口中的陸娘子和我大姐知道了,如今我大姐不肯開口,那就只剩了陸娘子這條路。”
知梅問道:“里少爺是想去找陸娘子問個究竟?”
孟里搖頭道:“我是想去,但我乃男子,去找一個被休在家的女人,別人看了像甚麼樣子,我看此事還是你去最為妥當。”
知梅一福身,道:“謹遵里少爺吩咐。”
“你是個忠心的。”孟里沖她點一點頭,放她去了。
知梅回到孟瑤昔日閨閣,孟瑤正對著窗前的幾竿竹子發呆。她端了盞茶放到孟瑤手邊,輕笑道:“這竹子除了綠,還是綠,有甚麼看頭,大少夫人何不到院子裡賞jú花去?”
此時正是夏末秋初,院中jú花開了不少,或金黃燦燦,或粉白盈盈,還有許多小雛jú星星點點點綴其中,很算得是一副美景。然而孟瑤興致缺缺,懶懶地“嗯”了一聲,卻並不動身。
知梅見她神遊天外,趁機道:“大少夫人,奴婢來得匆忙,忘了帶日常換洗的衣裳,大少夫人請允奴婢回去一趟。”
孟瑤還是“嗯”的一聲,目光未從竹子上挪動半分。
知梅暗暗一嘆,轉身出門,囑咐丫頭婆子們好生服侍,隨後從自己帶來的包袱里取出兩色針線,出門朝二妮店中而去。
二妮的店仍在州學門前,黑底金字招牌不算大,生意卻尚好,知梅是來過的,進去後向掌柜的打了聲招呼,便徑直朝後面去。二妮正在堆貨的房間裡轉來轉去,看似十分焦急。知梅喚了一聲,上前行禮,取出帶來的針線活計,笑道:“閒來無事,做了一方帕子,一隻荷包,帶來與陸娘子耍,還望陸娘子莫要嫌棄。”
二妮此時卻沒心情看針線,接過來道了聲謝,便擱到一旁的架子上,急急問道:“知梅,我這裡正有事要同你家大少夫人講,她卻怎地回娘家了?”
知梅是來打聽事情的,因此便沒瞞她,佯裝生氣講實話道:“陸娘子還問我?我倒要問問陸娘子,究竟同我家大少夫人講了些甚麼,令她突然之間就回娘家去了。”
二妮驚訝道:“她真是為了傻姑娘有孕的事生氣了?”她嘆了口氣,又道:“我也是女人,哪裡不知道遇上這種事,任誰心裡都難受,可我就是不明白,傻姑娘是她親自挑的人,如今有了喜,她就算心裡不痛快,也不至於鬧到回娘家呀?”
知梅卻是知道底細的人,聞言震驚非常:“陸娘子,你說甚麼,傻姑娘有孕了?這是甚麼時候的事?”
二妮看向她的神色有些異樣,道:“你怎麼同我大表嫂一樣,聽了這消息吃驚得跟甚麼似的,傻姑娘是我大表哥的通房丫頭,她有了身孕,難道不是理所應當的事?”
這其中的緣故,知梅怎能講與她聽,只得支吾道:“傻姑娘好些日子不在家裡住,所以乍一聽說她有孕,奇怪罷了。”
二妮拉了她到一旁的凳子上坐下,面色嚴肅地道:“聽你這話,竟是疑心傻姑娘肚子裡的孩子不是我大表哥的似的,我可告訴你,我已經問過傻姑娘了,她說這孩子,真真確確就是我大表哥,你家大少爺的。”
知梅瞪大了眼,張大了嘴,已不知說甚麼好。
二妮繼續道:“我本來想去和大表嫂講一聲的,但卻聽說她回了娘家,沒見著人,剛才正著急呢,可巧你就來了。知梅,你回去好好勸一勸我大表嫂,叫她把傻姑娘接回去罷,不然叫外人曉得,影響她賢惠的名聲。”
知梅沉默片刻,道:“此事豈是我一個奴婢勸得的,只能如實轉告大少夫人了。”
二妮嘆道:“傻姑娘也是傻,我問她為甚麼不自己去跟大少夫人講,她說怕被大少夫人責罵,這妮子,難道不曉得,她越瞞著,大少夫人只會越生氣嗎。”
知梅勉強扯了扯嘴角,道:“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罷了,我這就回去告訴大少夫人。”
“這事兒要緊,我也就不留你了,代我向大表嫂問好兒。”二妮將知梅送至門口,道。
知梅心內焦急,一出店門就雇了頂轎子,催著轎夫趕至孟府門前。她一路小跑著到了後院月亮門,有名小丫頭在這裡等著,一見她便道:“知梅姐姐,我們少爺正在書房等著你呢。”
知梅點點頭,隨她到了書房。孟里正在書案前踱來踱去,一見她便問:“如何?”
知梅喘著氣,將事情一五一十講了一遍。孟里身為大戶人家的少爺,自是曉得這庶子生在嫡子前頭,會造成甚麼樣的景況,不禁拍案恨道:“這賀濟禮,忒不成樣子,我大姐還年輕,焉知她就生不出兒子?”
知梅垂淚道:“里少爺,此事該怎麼辦?陸娘子讓我趕緊告訴大少夫人,讓她把傻姑娘接回去待產呢。”
內宅的這些事,孟里卻又不懂了,不過按照常理,傻姑娘既是有名分的人,就斷沒有讓她在外頭生下孩子的道理,不然通房成了外室,倒要孟瑤受人詬病。他搔頭想了想,道:“你還是去跟我大姐講一聲罷,她向來是個有主意的,不會因為一件小事就亂了方陣。”
有關子嗣,不論豪門還是寒戶,都不是小事,知梅心內明了,應了一聲,退了出去。
孟里則喚人來換了一件圓領葵花袍,帶上烏翅帽,蹬上粉底皂鞋,坐了八人大轎,擺著官威朝賀府而去。
孟里點一點頭,道:“娘早就知道了,她為了使族長認可魏姑娘,準備讓魏姑娘認喬三老爺作義父,還派了一名嬤嬤來教魏姑娘學禮儀,學規矩。”
族長不同意這門親事,就是因為魏姑娘的出身,若是能投入喬家門下,還有甚麼阻力?孟瑤不禁奇道:“那你還煩惱甚麼?”
孟里唇邊苦笑更盛,道:“魏姑娘說她自有父親,不願認喬三老爺為義父;她也不願學大戶人家的規矩,說她無拘無束慣了,沒得為了嫁個人,弄一身框框條條。”
“這,這……”孟瑤張口結舌,“那她到底是甚麼意思?”
“甚麼意思?”孟里黯然道,“她說,要娶,就娶現在的她,若是要她改變甚麼,休想。”
這性子可真夠倔的,孟瑤眉頭微皺,旋即又舒展開來——魏姑娘倔,孟里又何嘗不倔,兩人真是倔到一起去了,這難道就是俗話說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孟里見孟瑤面有笑意,好奇問道:“大姐,難道你有辦法?”
孟瑤反問:“你仍是屬意魏姑娘?”
出乎孟瑤意料的,孟里竟面現彷徨之色,道:“我愛極她那潑辣的性子,但又深惱她不稍稍為我著想,不願認喬三老爺為義父也就罷了,怎地卻連規矩也不願意學,她竟是不願為了我而委屈分毫麼?還是從一開始,就只是我一人在唱獨角戲,自作多情?”
他這一番話,讓孟瑤也愣住了,說起來,孟里對魏姑娘心動,她是十分確定的,但魏姑娘是否對孟里有同樣的心意,她還真說不好。
孟里道:“大姐,你看這樁親事,我到底是堅持到底,還是另覓良人算了?”
因為孟里方才的那一番話,孟瑤深受觸動,又思及自身,更是不敢把話講滿,因此只道:“大姐幫你去探一探魏姑娘的心思罷,若她亦對你有意,大姐便點一點她,我想,只要她心裡有你,斷不會不為你著想,或許只是哪裡沒有想轉過來而已。”
孟里囁嚅道:“若,若她心裡沒我呢?”
孟瑤道:“剃頭擔子一頭熱的事,大姐奉勸你還是別做了,莫到頭來同大姐一樣。”
孟里聽著有些不對頭,驀地抬眼,問道:“大姐,甚麼叫同你一樣?你與姐夫不是郎有情妾有意麼,怎地就成了剃頭擔子一頭熱了?”
孟瑤心想,她為了賀濟禮,時時操心,處處忍讓,而賀濟禮卻拿通房有孕來回報於她,這難道還不是剃頭擔子一頭熱?不過孟里畢竟是個未成親的男子,自家通房丫頭有孕這樣的事,孟瑤不太好意思與他講,因此只敷衍道:“只不過一時感慨罷了,沒有甚麼。”
以孟里的精明,自是不信,但任他怎麼問,孟瑤就是不說,也只得罷了。姐弟倆又講了些閒話,孟里留飯,孟瑤便道:“怕是不止要在你這裡蹭幾頓飯了,我準備帶著小囡囡在你這裡住幾天。”
果然是有事,不然無緣無故回娘家小住作甚,不過也不盡然,還有一種情況……孟里突然間就又驚又喜,探著身子問道:“大姐,可是你又有了,所以要回娘家來安胎?”
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的種?
孟瑤眉眼一垂,黯然神傷,孟里便知自己不僅猜錯了,而且話語恰中了孟瑤傷心之處,他曉得孟瑤脾性,此時若出言安慰,少不得要使她落幾點淚,遂裝了從沒提起,只喚了門外侍立的小丫頭進來吩咐道:“快些把大小姐的房間打掃乾淨,再叫廚下做幾個大小姐愛吃的菜來。”
那小丫頭甚是伶俐,笑道:“大小姐的房間,奴婢們是日日打掃,從不敢怠慢的,大小姐隨時可以過去住。”
果然孟瑤的臉上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孟里高懸的一顆心也因此稍稍放下。
孟府乃是孟瑤娘家,她從小在這裡長大,熟悉得很,因此也不叫人引路,自起身朝昔日閨閣而去。但孟里卻待她一出書房門,便朝方才那小丫頭努嘴道:“跟去服侍,順路叫大小姐跟前的知梅來說話,記得悄悄的,莫讓大小姐知曉。”
那小丫頭眼睛聽明白了意思,眼睛眨了眨,領命而去。
不一會兒,知梅便匆匆而來,向孟里福了一福,道:“里少爺找奴婢來,可是為了我們大少夫人的事?這個奴婢卻也是不知,只曉得是陸娘子來找過大少夫人後,大少夫人就這樣了。”
孟里問道:“陸娘子是誰?”
知梅答道:“陸娘子即我們家二少爺前頭的娘子。”
孟里便知是被賀濟義休掉的二妮了,奇道:“她有甚麼事值得讓大姐心煩?”他思來想去,大概問題還是出在賀濟禮身上,不然孟瑤也不會當著他的面,講出一些莫名其妙傷感的話來。遂問知梅道:“今**們家大少爺,可曾與大少夫人吵過架?”
知梅仔細想了想,搖頭道:“不曾。”
孟里聽她這樣講,又沒了頭緒,他思索一時,對知梅道:“看來此事只有你口中的陸娘子和我大姐知道了,如今我大姐不肯開口,那就只剩了陸娘子這條路。”
知梅問道:“里少爺是想去找陸娘子問個究竟?”
孟里搖頭道:“我是想去,但我乃男子,去找一個被休在家的女人,別人看了像甚麼樣子,我看此事還是你去最為妥當。”
知梅一福身,道:“謹遵里少爺吩咐。”
“你是個忠心的。”孟里沖她點一點頭,放她去了。
知梅回到孟瑤昔日閨閣,孟瑤正對著窗前的幾竿竹子發呆。她端了盞茶放到孟瑤手邊,輕笑道:“這竹子除了綠,還是綠,有甚麼看頭,大少夫人何不到院子裡賞jú花去?”
此時正是夏末秋初,院中jú花開了不少,或金黃燦燦,或粉白盈盈,還有許多小雛jú星星點點點綴其中,很算得是一副美景。然而孟瑤興致缺缺,懶懶地“嗯”了一聲,卻並不動身。
知梅見她神遊天外,趁機道:“大少夫人,奴婢來得匆忙,忘了帶日常換洗的衣裳,大少夫人請允奴婢回去一趟。”
孟瑤還是“嗯”的一聲,目光未從竹子上挪動半分。
知梅暗暗一嘆,轉身出門,囑咐丫頭婆子們好生服侍,隨後從自己帶來的包袱里取出兩色針線,出門朝二妮店中而去。
二妮的店仍在州學門前,黑底金字招牌不算大,生意卻尚好,知梅是來過的,進去後向掌柜的打了聲招呼,便徑直朝後面去。二妮正在堆貨的房間裡轉來轉去,看似十分焦急。知梅喚了一聲,上前行禮,取出帶來的針線活計,笑道:“閒來無事,做了一方帕子,一隻荷包,帶來與陸娘子耍,還望陸娘子莫要嫌棄。”
二妮此時卻沒心情看針線,接過來道了聲謝,便擱到一旁的架子上,急急問道:“知梅,我這裡正有事要同你家大少夫人講,她卻怎地回娘家了?”
知梅是來打聽事情的,因此便沒瞞她,佯裝生氣講實話道:“陸娘子還問我?我倒要問問陸娘子,究竟同我家大少夫人講了些甚麼,令她突然之間就回娘家去了。”
二妮驚訝道:“她真是為了傻姑娘有孕的事生氣了?”她嘆了口氣,又道:“我也是女人,哪裡不知道遇上這種事,任誰心裡都難受,可我就是不明白,傻姑娘是她親自挑的人,如今有了喜,她就算心裡不痛快,也不至於鬧到回娘家呀?”
知梅卻是知道底細的人,聞言震驚非常:“陸娘子,你說甚麼,傻姑娘有孕了?這是甚麼時候的事?”
二妮看向她的神色有些異樣,道:“你怎麼同我大表嫂一樣,聽了這消息吃驚得跟甚麼似的,傻姑娘是我大表哥的通房丫頭,她有了身孕,難道不是理所應當的事?”
這其中的緣故,知梅怎能講與她聽,只得支吾道:“傻姑娘好些日子不在家裡住,所以乍一聽說她有孕,奇怪罷了。”
二妮拉了她到一旁的凳子上坐下,面色嚴肅地道:“聽你這話,竟是疑心傻姑娘肚子裡的孩子不是我大表哥的似的,我可告訴你,我已經問過傻姑娘了,她說這孩子,真真確確就是我大表哥,你家大少爺的。”
知梅瞪大了眼,張大了嘴,已不知說甚麼好。
二妮繼續道:“我本來想去和大表嫂講一聲的,但卻聽說她回了娘家,沒見著人,剛才正著急呢,可巧你就來了。知梅,你回去好好勸一勸我大表嫂,叫她把傻姑娘接回去罷,不然叫外人曉得,影響她賢惠的名聲。”
知梅沉默片刻,道:“此事豈是我一個奴婢勸得的,只能如實轉告大少夫人了。”
二妮嘆道:“傻姑娘也是傻,我問她為甚麼不自己去跟大少夫人講,她說怕被大少夫人責罵,這妮子,難道不曉得,她越瞞著,大少夫人只會越生氣嗎。”
知梅勉強扯了扯嘴角,道:“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罷了,我這就回去告訴大少夫人。”
“這事兒要緊,我也就不留你了,代我向大表嫂問好兒。”二妮將知梅送至門口,道。
知梅心內焦急,一出店門就雇了頂轎子,催著轎夫趕至孟府門前。她一路小跑著到了後院月亮門,有名小丫頭在這裡等著,一見她便道:“知梅姐姐,我們少爺正在書房等著你呢。”
知梅點點頭,隨她到了書房。孟里正在書案前踱來踱去,一見她便問:“如何?”
知梅喘著氣,將事情一五一十講了一遍。孟里身為大戶人家的少爺,自是曉得這庶子生在嫡子前頭,會造成甚麼樣的景況,不禁拍案恨道:“這賀濟禮,忒不成樣子,我大姐還年輕,焉知她就生不出兒子?”
知梅垂淚道:“里少爺,此事該怎麼辦?陸娘子讓我趕緊告訴大少夫人,讓她把傻姑娘接回去待產呢。”
內宅的這些事,孟里卻又不懂了,不過按照常理,傻姑娘既是有名分的人,就斷沒有讓她在外頭生下孩子的道理,不然通房成了外室,倒要孟瑤受人詬病。他搔頭想了想,道:“你還是去跟我大姐講一聲罷,她向來是個有主意的,不會因為一件小事就亂了方陣。”
有關子嗣,不論豪門還是寒戶,都不是小事,知梅心內明了,應了一聲,退了出去。
孟里則喚人來換了一件圓領葵花袍,帶上烏翅帽,蹬上粉底皂鞋,坐了八人大轎,擺著官威朝賀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