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皇后的瘋狂計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羅皇后眼中有掩飾不住的傷痛,她說道:「好好的人說沒就沒了,靜秋,你覺著這正常嗎?」

  沈靜秋無言以對,她心中只覺著痛,替羅皇后感到痛,替太子感到遺憾,替二皇子感到傷心。沈靜秋深吸了一口氣,「我相信娘娘在太子身邊做了最為周全的安排。結果還是被人鑽了空子,不是娘娘的錯,而是對手太強大。」

  羅皇后呵呵冷笑,「是啊,真的太強大。舉國上下,唯有他一人可以如此冷酷殘忍的算計自己的兒子,可以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親子去死。死一個還不夠,還要弄死另外一個。若非本宮及時醒悟,如今你們見到的就是兩具屍體,而不是太子一人。」

  沈靜秋膽戰心驚,「他怎麼可以那麼狠毒,就算不滿太子,大可以採取別的手段。他為什麼要將太子逼死。」

  「因為他不想背上罵名。他想做個明君,可是卻沒有身為明君的氣度和心胸,於是只好使出這等下三濫的手段。靜秋,你可知道本宮心中究竟有多恨,本宮死不瞑目啊。」羅皇后怒吼一聲,泄出內心的不滿。

  房門外,軒轅齋躲在牆壁後面偷聽。不知不覺,他已經淚流滿面。他沒見過太子,可是他卻真心實意的替太子的過世感到傷心。更何況太子的過世,其中竟然隱藏著這樣不堪的真相。這完全顛覆了軒轅齋一貫的認知。他也想起當初沈靜秋對他說的那些話,並不是虛言恐嚇,沈靜秋說的全是真的。他絕對不能對父皇抱有任何希望,因為結果很可能是將性命都賠進去。軒轅齋深吸一口氣,偷偷的離去。下面的話他不想再聽,因為接下來的話只會更殘酷,更讓人傷心欲絕。

  沈靜秋不動聲色的朝門口看了眼,肯定的對羅皇后說道:「皇后娘娘放心,有我在,就算閻王爺親來,也別想收走皇后娘娘的性命。」

  羅皇后笑了起來,「多謝你。若非有你,本宮只怕會抱憾終身。靜秋,本宮不需要太多的時間,本宮只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本宮要讓那些賤人和她們的兒子替太子償命,本宮要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麼才是真正的腥風血雨。」

  沈靜秋心中大驚,「娘娘千萬不要衝動。陛下在宮中經營這麼多年,肯定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娘娘亂來。一個不好,娘娘的目的沒達到,還將自己搭進去。如此一來,豈不是得不償失。」

  「靜秋,事到如今,本宮已經無所顧忌。」羅皇后堅定的說道,「那些人不死,本宮是咽不下最後一口氣。靜秋,你難道就能眼睜睜的看著本宮活受罪嗎?」

  沈靜秋張了張嘴,問道:「那齋哥兒呢?皇后娘娘不管他了嗎?皇后娘娘可有想過,這會陷齋哥兒於危險境地,說不定連性命都會丟掉。」

  羅皇后呵呵一笑,眼神極為瘋狂。她拉著沈靜秋的衣領,迫使沈靜秋的頭貼近她的耳朵。她在沈靜秋的耳朵邊小聲說道:「如果陛下的兒子全都死了,最後只剩下齋哥兒一人,你說會是什麼結果。」

  沈靜秋大驚失色,簡直不敢相信,羅皇后竟然會有如此瘋狂的想法,如此狠毒的手段。她張著嘴,竟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因為有靈力灌入,羅皇后的精神好了點。她得意一笑,「靜秋,你被嚇住了嗎?」

  沈靜秋吞咽了一口唾沫,很老實的說道:「這太瘋狂了,這根本不可能。」

  「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情,端看有沒有人敢去做。」羅皇后望著頭頂,眼神又是瘋狂又是傷心。「靜秋,本宮的太子沒了,二皇子瘋癲了,如今只剩下自小養在你身邊的齋哥兒,而且本宮也命不久矣,你說此時此刻本宮該怎麼做?難道要本宮什麼都不做,乖乖的等死嗎?羅家人沒有孬種,本宮更不會是孬種。任何算計本宮,算計孩子的人,都要付出血的代價,本宮說到做到。」

  沈靜秋連連搖頭,壓低聲音說道:「娘娘的想法太瘋狂,太異想天開。就算娘娘弄死了所有人,以陛下的性子也不會就範。這只會促使陛下下定決心廢了娘娘,廢了齋哥兒,然後再立別的女人為後,再繼續生孩子。過個十幾二十年,皇子成年後,他又有的新的繼承人。」

  羅皇后哈哈大笑,笑得又瘋狂又得意,「靜秋,你認為本宮會打無準備的仗嗎?」

  沈靜秋心頭一驚。

  羅皇后朝沈靜秋招手,讓沈靜秋附耳過來,「靜秋,這宮裡有多少年沒添孩子呢?」

  沈靜秋心驚膽戰,「皇后的意思是?」

  羅皇后得意的笑了起來,「宮裡差不多有六七年沒有動靜了吧。別人都只當陛下的年齡大了,不易讓女人受孕。卻不知,這一切都是本宮的手筆。本宮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天,既然將齋哥兒安排了出去,又豈能沒在陛下身邊做足安排。」

  沈靜秋壓低聲音問道:「陛下是不能生了嗎?」

  羅皇后得意的點頭,「意外嗎?」

  沈靜秋沉默片刻,搖頭說道:「換做別人,我自然深感意外。既然是娘娘做的,便成了理所當然。娘娘不這麼做,才叫奇怪。」

  羅皇后哈哈大笑起來,「還是靜秋你懂我。像這樣的事情本宮也只能同你說,卻不能同定邦說。定邦是男子,只怕從心裡頭就不能理解咱們女人用這樣殘忍的手段對待一個男人。」

  「五郎沒有那麼狹隘。」沈靜秋替羅隱辯解。

  羅皇后呵呵一笑,「這些本宮都知道。只不過定邦心裡頭肯定會有疙瘩,會對本宮的某些作為不認同。唯獨靜秋你,咱們同為女人,本宮相信你一定能夠理解本宮的做法,所以本宮將實情告訴你。很好,你沒有讓本宮失望。」

  沈靜秋苦笑一聲,「陛下肯定不知道。等到最後,娘娘肯定會將此事和盤托出,可有想過陛下的反應。萬一陛下走上極端,情願讓侄兒繼位也不肯讓親兒子繼位,那該如何是好?」

  羅皇后皺眉,「他會是那樣的人嗎?」

  沈靜秋緩慢又肯定的說道:「當娘娘殺光所有的皇子,當娘娘告訴陛下已經絕了他的子嗣,就算原本正常的陛下,也有可能被逼上絕路,走上極端。或許,他就是要用這種辦法來回報娘娘,讓娘娘死不瞑目。」

  羅皇后聽罷,卻笑了起來,「你說的對,他的確有可能走上極端。但是本宮依舊會這麼做。」

  「沒有更好的辦法嗎?」沈靜秋緊緊的握住羅皇后的手,「不到最後,我實在是不願意看到娘娘走上絕路。」

  羅皇后呵呵一笑,「如今對本宮來說,已無生路。既然處處都是絕路,那何不破釜沉舟,大家同歸於盡。就算最後結果差強人意,至少本宮已經報了仇,已經可以瞑目。至於齋哥兒那個孩子,到時候只能再繼續麻煩你們保住他的性命,讓他遠離皇宮,遠離京城。永遠都不要回到這個吃人的地方。靜秋,你要答應本宮。」

  沈靜秋心中很痛,她重重的點頭,「我可以答應娘娘。可是娘娘可曾想過,齋哥兒他願意嗎?孩子已經打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或許他是想繼續留下來的。」

  「那也由不得他。本宮相信你同定邦一定有辦法帶走那個孩子,對不對?你們不會讓本宮失望的,對不對?」羅皇后死死的抓著沈靜秋的手,眼巴巴的望著沈靜秋。

  沈靜秋沒有辦法拒絕,連否定的話都說不出口。她點頭應下,「對,我和五郎自然有辦法帶走齋哥兒。只是,我替娘娘感到不值。」

  羅皇后一臉平靜的說道:「沒什麼不值得的。只要能報仇雪恨,本宮這輩子就不算白過。靜秋,你回去告訴定邦,讓他早做準備。無論結果如何,最終都難免刀兵相見。本宮要定邦無所顧忌,能殺一個是一個,能殺一雙是一雙。若是能將那個狼心狗肺的男人殺了,才真正對得起本宮。」

  沈靜秋無言以對,羅家人都是狂人,全都是狠辣之人。對比羅皇后的瘋狂,沈靜秋覺著自己曾經所做的一切,簡直是溫柔得過分。沈靜秋點點頭,說道:「娘娘放心,這番話我會轉告給五郎知曉。娘娘也要保重身體,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可能。若是娘娘不幸過世,那齋哥兒真的就無依無靠了。」

  羅皇后笑道:「本宮知道,本宮當然會好好的活著。本宮要活著親眼見到那些賤人命喪黃泉,本宮還要親眼見到他的臉上露出絕望和仇恨的表情。唯有如此,本宮才能瞑目。靜秋,就算本宮死後要背負千百年的罵名,本宮也不會改變決定。所以,你也就別再白費心思。」

  沈靜秋苦笑一聲,「我從來就沒想過,能憑一己之力改變娘娘的決定。我只是心疼娘娘。」

  「你有這份心就很好。本宮乏了,你先退下吧。」

  「臣婦遵命。」

  沈靜秋退出寢宮,軒轅齋就在大殿門外候著。輕聲叫了句:「舅母。」

  沈靜秋擔心的問道,「在宮裡習慣嗎?你以前從來沒照顧過人,照顧你母后,會覺著累嗎?」

  軒轅齋搖頭,「不覺著累。不過宮裡的生活,倒是真的有些不習慣。」軒轅齋茫然四顧,「這地方規矩太多太大,人人都是一板一眼的,連個笑聲都難得聽到。人與人之間說話,也難得聽到一句真心話,似乎需要隨時隨刻去揣摩旁人的心思還有言下之意。難怪羅朝說我能在民間生活十多年,已經比很多人幸運。只是不知這份幸運會不會持續下去。」

  沈靜秋說道:「當然會持續下去,你要對自己有信心。」頓了頓,沈靜秋又問道:「見過你父皇了嗎?」

  軒轅齋嗯了一聲,嘲諷一笑,「也就那樣,同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多謝舅母當初苦口婆心的提醒我,使得我在關鍵時刻沒有犯下大錯。」

  沈靜秋笑道:「這本就是我該做的,當不得一聲謝。你好好照顧你母后,她很關心你,也一直在替你打算。只是很多話,你母后不便同你說,所以需要你慢慢去揣摩。」

  軒轅齋點點頭,應道:「我都知道,母后她過得很不容易,我不會給母后添麻煩的。」軒轅齋抬頭望著沈靜秋,問道:「舅母,你想見我二哥嗎?我可以帶你去見他。就在不遠處。」

  沈靜秋的腦海中,突然出現一個面目模糊的少年,少年顯得有幾分安靜靦腆,卻是個好孩子。只是老天不開眼,當年的少年如今已經瘋癲。沈靜秋對軒轅齋點點頭,說道:「前面帶路。」

  「舅母請這邊走。」

  軒轅齋在前面帶路,出了皇后寢宮後,拐了幾個迴廊就來到一處僻靜的宮殿。軒轅齋對沈靜秋說道:「二哥就在裡面。」說完,又是一聲嘆息。沈靜秋在那一聲嘆息中,聞到了同病相憐的味道。如此說來,軒轅齋其實是同情二皇子軒轅虔的。

  推開宮殿大門,裡面靜悄悄的,只有兩個小內侍在打盹。小內侍被驚醒,急匆匆的跪下來請罪。軒轅齋和沈靜秋都沒理會他們,徑直朝寢宮走去。

  寢宮的窗戶打開著,二皇子軒轅虔就坐在離窗戶不遠的位置上。沈靜秋透過窗戶看進去,軒轅虔表情木訥,眼神呆滯,嘴裡念念有詞,一看就像是陷入了魔怔的樣子。沈靜秋心中一痛,當年印象中的那個聰慧乖順的少年已經長大成人,還長得一表人才,只可惜卻再也不能從他眼中見到靈動活潑。一個好好的人就這麼毀了。

  軒轅齋小聲的同沈靜秋說道:「沒人知道二哥每天都在念叨什麼。我曾經試圖靠近二哥,可是最終還是徒勞無功。我對他來說,不過是個陌生人,一旦靠近,他就會狂,會驚恐不安的大叫。舅母,二哥的樣子讓我想起當年朝表哥的事情。雖然那時候我還很小,可是多少還是有點記憶。舅母,朝表哥都能恢復正常,我二哥他是不是也可以?」

  沈靜秋嘆息一聲,「你確定現在讓他恢復正常,是對他好?」

  軒轅齋語塞,是啊,瘋癲的二皇子可比正常的二皇子安全多了。至少性命是保住了。就算他想醫治好二皇子,也不是這個時候。軒轅齋又是嘆氣,又是無奈,「沒有辦法,對嗎?」

  沈靜秋皺著眉頭看著屋裡面的軒轅虔,說道:「我不知道。齋哥兒,我不是大夫,我真不知道他能不能好轉。」羅朝當年能夠好轉,一方面是她身為母親一直陪在羅朝的身邊,使得羅朝在精神上有了依靠。其次就是珠子的作用。沈靜秋甚至相信,要是沒有珠子的話,羅朝肯定好不了。至於軒轅虔的情況,究竟是被人下毒,還是受了驚嚇,亦或是別的原因,她連前因後果都沒弄清楚,又如何敢輕易下結論,更不敢給任何人承諾。就如她同軒轅齋說的,她不是大夫,承擔不起治病救人的重任。

  「是我太為難舅母,是我的不對,還請舅母見諒。」軒轅齋恭敬道歉。

  沈靜秋拍拍軒轅齋的肩膀,「你有心了。照顧好你母后,等將來有機會後,再請人用心醫治你二哥。相信他總有一天會好轉。」

  軒轅齋點點頭,如今也只能如此。他問沈靜秋,「舅母不想進去看看嗎?或許他對舅母有所反應。」

  沈靜秋搖頭,「十多年沒見面,就算當年再熟悉,如今也成了陌生人。更何況,當年我和二皇子並不熟悉。」

  軒轅齋沒有勉強,而是在前面帶路,帶著沈靜秋離開此地。

  沈靜秋順利出宮,回到國公府。二房和三房的人已經來到國公府,大家彼此見禮,歲月明顯在大家的臉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小張氏拉著沈靜秋說話,「我們都老了,還以為五弟妹會同咱們一樣。卻沒想到老天爺這麼偏愛五弟妹,同十幾年前一模一樣,一點都不見老。這樣子走出去,誰敢相信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娘,大的那個孩子眼看著就要娶媳婦了。」

  眾人紛紛點頭附和,直言沈靜秋保養得當,羨煞旁人。小張氏直接給沈靜秋取經,問沈靜秋怎麼保養得這麼好,臉上連條皺眉都沒有。不像她,眼角的細紋遮掩都遮不住,一說話,那抬頭紋也出來了。還有臉頰上的法令紋,也深刻的讓人心生煩惱。總之在沈靜秋的對比襯托下,小張氏覺著自己全身上下都透著一股子老氣。明明兩人年齡差距不大,可是站在一起,卻像是兩輩人。想想,也真是氣煞人也。

  小張氏纏著沈靜秋,一定要讓沈靜秋說出一二個秘方來。沈靜秋含笑說道:「哪有什麼秘方,無非就是保持心情舒暢,飲食清淡,平日裡多走動走動,別整日裡坐著,然後早晚就做點基本的保養。」

  「我可不信。」小張氏悠悠的說道,「咱們都是這麼過的,怎麼沒有五弟妹這麼好的效果。」

  沈靜秋低頭一笑,「可能是因人而異吧。」

  小張氏還要說,羅王氏卻搶先說道:「老二媳婦,你別不依不饒的。別看五郎媳婦說的簡單,光是頭一條,保持心情舒暢,在座的你們有幾人能夠真正做到?依著我看啊,只怕一個人都做不到吧。」

  在座的果然都沉默了下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以前吃著國公府的大鍋飯,不用自己操心生計,都時不時的要鬧出點是非矛盾出來。如今自家顧著自家的生計,日子好不好過,就看各自的本事,夫妻之間那更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時不時的還要被人刺激一下,獨自生個悶氣。一句心情舒暢,說起來簡單,對她們來說何其的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不見的有一百天能夠保持心情舒暢。

  羅王氏見大家都閉了嘴,於是又笑了起來,「五郎媳婦,你別搭理她們。這麼多年才回京,大家都怪想你們的。同三嬸娘說說,金州那地方怎麼樣,你們在那裡習慣嗎?望哥兒和湘兒都是在金州出生長大,如今回了京城,是不是有什麼不適應。若是需要的話,嬸娘就讓家中的幾個小子姑娘常來國公府,陪著湘兒望哥兒散心,熟悉京城風物。」

  沈靜秋含笑道謝,「三嬸娘有心了,這才剛回來,事情又多又雜,還沒來得及關心孩子們的情況。不過那兩個孩子都是適應力極強的人,相信很快就能適應京城的生活。」

  「那就好,那就好。」羅王氏就問起金州風物,飲食習慣等等。

  沈靜秋一邊同大家介紹金州的風俗習慣,一邊細細打量羅王氏。羅王氏明顯見老,如今做了三房的老封君,說話做事完全就是老夫人那一套的。同一個輩分的羅修相比,表面看上去,羅王氏比羅修老了十歲不止。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過操心,還是因為女人本來就比男人容易顯老。

  再看其他妯娌,都能從臉上看到皺紋和疲憊之色,顯然這麼多年大家的日子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好過。當然,同大部分的人比起來,大家的日子還是過的極好的,只怕是比不上當年在國公府時候的那樣瀟灑愜意。

  大家閒聊家常,原來好幾個妯娌都已經做了祖母。兒子成親早的,孫子都比湘兒還要大一些。沈靜秋不得不感慨,果然是歲月催人老,不知不覺,她的輩分又高了一輩。

  沈靜秋讓人置辦了酒席,招呼大家落座一起吃酒閒聊。

  沈靜秋也是有心探聽一下大家的境況,好全面的了解羅氏宗族這些年的情況。羅王氏似乎從一開始就知曉沈靜秋的目的,於是找了機會同沈靜秋私下裡說話,表面看來極為隨意實則是帶著目的的同沈靜秋說起各家的情況。

  羅王氏笑問沈靜秋,「五郎媳婦可知道二郎一家現在如何?」

  沈靜秋搖頭,羅二郎同小張氏的大致情況她是知道一點,詳細的就不太清楚。

  羅王氏湊在沈靜秋耳邊,悄聲說道:「當年二郎孝期過後,沒能起復,他自己也斷了繼續做官的念頭。先是同城中的那些紈絝子弟混在一起,整日裡鬥雞走狗,不務正業,據說敗了不少家業,將二郎媳婦氣的哭了好幾場,還找了張家人來收拾二郎。不知道是不是被張家人收拾得狠了,羅二郎自那以後倒是老實下來。結識了幾個南方來的商人,就開始同那些商人混在一起,學著人家做生意。」

  沈靜秋點點頭,羅二郎做生意這件事情她是聽說過的,不過賠了錢。後來羅二郎乾脆做起了替南來北往的客商和官員家屬牽線搭橋的掮客。

  就聽羅王氏說道:「羅二郎做掮客,倒也做出了一點名堂來,也算是找了門正經事情做。雖說名聲不好聽,你二叔父也為此鬧了好幾次,可是在我看來啊,這總比整日裡鬥雞走狗不務正業要強多了。至於名聲那玩意,咱們羅家本就不是書香門第,又何必學讀書人那套,顯得迂腐還不合時宜。五郎,你說嬸娘這話對嗎?」

  沈靜秋含笑點頭,「三嬸娘說的自然是對的。就是不知二嫂是怎麼想的。」

  「羅二郎能夠找門正經事情做,她就該燒高香了,哪裡還有意見。不過她家小子倒是有些出息,如今已經考取秀才功名,明年就要下場參加秋實。若是順利的話,她家倒是出了個舉人老爺。屆時請五郎幫個忙,前程也是不用愁的。」羅王氏有些羨慕嫉妒,她家的孫兒可沒這麼能幹,年紀輕輕的就能考取秀才功名。不過羅王氏也不強求,讀書不成還能習武。羅家本就以武功家,羅隱同樣是靠著軍功才有了今天。她的孫兒說不定從了軍,還能有大造化。

  羅王氏又同沈靜秋說起羅四郎一家。羅四郎同羅文氏已經死了多年,不過還留下數個孩子和姨娘。當年孩子們還小,都是由二房來養著。後來羅文氏所生的嫡子成年後,羅修做主,將一部分家產分給了他們,那一家也都搬出去了國公府。不過沈靜秋今日並沒有在席面上見到那一家人。

  羅王氏感慨一句,「那幾個孩子也是可憐。你二叔父因四郎和四郎媳婦的緣故,對那幾個孩子也厭惡的很。至於羅二郎一家,也是狼心狗肺,糟蹋了人家的娘,卻不肯管人家的孩子。羅八郎一家,向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不肯過問一句。當年分家的時候,要不是老爺子盯著,只怕羅八郎一家還要貪墨更多,讓那幾個孩子吃糠去。」

  「那幾個孩子現在怎麼樣?」沈靜秋淡漠的問道。

  羅王氏嘆氣,「還能怎麼樣。沒爹沒娘的孩子,手裡捏著一筆銀錢,那日子也過不好。五郎媳婦可別忘了,羅四郎名下可有好幾個庶子和姨娘,那些人可不是吃素的。不從育哥兒手上撬下一筆,豈肯罷休。育哥兒那孩子偶爾求到我的名下,我身為長輩,總不能坐視不理。只是我畢竟是隔了一房,不好直接插手,只能派人敲打敲打那幾個姨娘庶子,鬧得過分的話,小心被老爺子知道,大家都吃不了兜著走。不過現在好了,五郎媳婦和五郎回來了,你們是羅家的當家人,這種事情就該管起來。找人好好教訓那幾個姨娘庶子,將他們都趕出去,如此誰還敢囂張。」

  沈靜秋含笑不語,按理她和羅隱是該管管這樣的事情。但是沈靜秋不會貿然行動,更不能聽信羅王氏的片面之詞。等派人出去打聽清楚消息後,再做決定也不遲。

  羅王氏又同沈靜秋說起羅八郎一家,說羅八郎兩口子都是摳門小氣的人。也正是因為摳門小氣,羅八郎在官場上的路走得並不順暢,到如今還只是一個五品京官。在京城,區區五品京官,就跟地方上的小吏一樣,豪門大族可看不上這樣的官職。不過也因為這兩口子摳門,所以羅八郎一家的經濟狀況最好,小日子過得還是極為紅火的。

  羅王氏就笑道:「這兩口子啊,也只配過點小日子。誰讓兩口子也就那點眼力見,格局不行,前程自然也就有限。」

  沈靜秋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尋著八郎媳婦羅耿氏的身影。相比別人都明顯老了一截,羅耿氏除了老以外,面容上還多了刻薄寡恩。總是抿著唇,不苟言笑,看人也是冷颼颼的,仿佛生怕有人同她套近乎,從她手裡借錢花一樣的。

  沈靜秋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沒想到羅耿氏會變成這樣,看來當年她對羅耿氏的評價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羅王氏也盯著羅耿氏看,「五郎媳婦,你瞧瞧八郎媳婦那模樣,就好像大家欠了她幾百兩銀子沒還一樣。老身就是看不慣她這樣子。當年她想同咱們合夥做生意,我一瞧她那模樣就當場給拒絕了。這人啊,太過斤斤計較不好。一文一毫都要計算清楚,有意思嗎?」

  沈靜秋笑道:「三嬸娘倒是有先見之明。」

  「這是自然。」羅王氏得意一笑,「不是老身自吹自擂,這看人的眼光嬸娘還是有的。老身今兒看湘兒那孩子,那就是一個有大福氣的姑娘。將來前程不可限量。」

  沈靜秋微蹙眉頭,她可不樂意聽到這樣的話。她只希望湘兒平安快樂,什麼前程不可限量,她可沒有指望過。

  羅王氏卻自顧自的說道:「如今你們總算回來了,趁著湘兒還小,趕緊給她請兩個教養嬤嬤回來,好生調教一番。五郎媳婦也別整日裡悶在府中,多出門走動走動,這京城上下不知有多少人預備著給你下帖子。人家下了帖子,你別拒絕,趁機帶上湘兒出門走動,讓湘兒見識見識京城的風貌,多結交幾個閨中好友,於湘兒的將來是極有好處的。」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