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林軒恐其言語間的居心險惡,便冷著臉應了一句“沒有。”
仲廷玉緩緩道:“大人切莫推辭,國難當前,當為國選材。”
皇上也正愁無人可遣調,“首輔,你職責在身,莫要懈怠。”
林軒聽皇上語氣毫無商量之意,只得大著膽子商量道:“皇上恕臣愚鈍,臣當真無人選,選將這等國家大事,一切聽憑皇上做主。”
皇上騰的一下從座位上站身來,正要發火,卻聽仲廷玉聲音清泉一樣的,緩緩流動。
“皇上,若無將才,一切豈不成了紙上談兵。”
皇上氣急敗壞,“朕算看清了,你們這些個臣子,每事依違,不敢持正,個個該斬!”
楊桃頓覺悲憤,想此等關頭,竟無一人為國請命,心一橫,上前拱手道:“皇上息怒,臣雖不知武將適合人選,但臣願意降為監軍,隨軍督戰,盡獻微薄之力。”
語畢,滿朝自愧難當。
仲廷玉眼睫輕抬,張了嘴,又重新合上。
皇上余怒未消,但也知楊桃一片冰心,聲音緩和不少“這滿朝的文武,破睫之際也就只有你能擔大任。薊州乃蠻夷入京要塞,降職就免了,你便帶著一品銜,任大學士督師去那裡駐守,運籌帷幄吧。”
楊桃跪地“臣遵旨。”
一邊的林軒徹底傻了眼。
仲廷玉最善洞察人心,尤其摸透了皇上的秉性,引其中計。
他一席話,激怒了皇上,把楊桃逼得出去守城。
楊桃一走,朝廷上將無再能壓制仲廷玉的人,他便將無惡不作,為禍朝廷。
但國難當頭,豈能容jian佞肆意妄為。
想到這裡,林軒也顧不得多想,直接上前一步。
“皇上,楊桃終究一屆文臣,萬萬上不了前線啊!臣倒是有一合適人選,還望皇上三思!”
皇上怒喝:“楊桃不去,又有誰能當此任?你麼?”
林軒留楊桃心切,話不經腦“於松乃名將之後,可出任總兵。”
仲廷玉垂了眼帘,眼底精光熠熠。
只覺得,他等林軒這麼一個破綻,已經等了數載。
本以為已經無望,沒料到這一天終究是來了。
皇上果然大怒“你明知不薦,是何居心!”
林軒醍醐灌頂,卻已然是窮途末路。
“臣有罪!”
皇上冷聲道:“你也不用請罪了,致仕去吧。”
***
春寒料峭,涼了一方城池。
仲廷玉一身翩翩紫衣,幽燈在他如羽的睫毛下繪出了一抹暗影。
於松也是第一次跟吏部尚書打交道,以前從來都是遠遠的望見了,今兒個可是兩人單處密室,偶爾抬眼瞥見仲廷玉如雪的頸子,只覺麵皮兒越發灼熱。
仲廷玉倒是坦然,幾番推心置腹,於松終放下了警惕。
“尋常時候,官居總兵,那是祖宗保佑。可此時前往任職,只能說大人時運不濟。”仲廷玉細長的指頭覆在青花茶盞上,聲音輕緩,“何況眼下大人全無用兵計策,更別提勝的把握。”
於松面色愁苦“實不相瞞,聞林軒推薦,下官猶如五雷轟頂,但皇命難違,只能硬著頭皮上啊。”
仲廷玉聽於松如此誠實,無意識的淺笑了一下。
碰到這樣的事,只能說自己的運氣真是不錯,
林軒推薦的於松,本實屬合理。
京師總督,名將之後,論資歷世家都是最佳人選。
只是,誰能想到這於松幹了多年武將,卻連一下子也不會。
如此,於松前線倒霉,那麼致仕的林軒,也是逃脫不了干係。
第26章 林軒
於松看仲廷玉笑的面若春花,忍不住微微打了個顫。
仲廷玉斂了笑,正色道:“擊退蠻夷,未必有功,因其為總兵職責。一旦兵敗,皇上盛怒之下定是格殺勿論。況且前方刀劍無眼,於總兵從未經沙場,前景甚憂啊。”
於松頹然,“這就是傳說中的黑鍋,誰也不想背,無奈下官背運,但事已至此,不上也得上了。”
仲廷玉面色一沉,“於總兵此次前去,倒也不是必須要大動干戈”
於松一聽,思索片刻方道:“還請大人指教。”
仲廷玉抬眼,欲言又止。
於松也是個深知官場規則的人,見此光景,忙單膝跪地雙手拱拳,“今日之事,於松膽敢泄露半個字,就叫於松滿門抄斬,不得善終。”
仲廷玉忙上前扶了於松,“於總兵何至於發此毒誓。”
於松不肯起,“大人於松一屆武夫,若大人此次憐我,他日定湧泉相報。”
仲廷玉靜默半晌,開口幽幽道,“兩軍不動干戈,也並非難事。”
於松大喜:“下官洗耳恭聽。”
仲廷玉道:“蠻夷此次出兵幾萬,為的無非只有一個字,財。又怎像朝廷上那些臣子危言聳聽,一派滅國之勢。如若蠻夷真有此念,區區幾萬騎兵,也太過妄想。以此前形式,定是蠻夷為搶奪而來,遇我朝示弱,雖攻占幾城,但蠻夷也恐誘敵深入之術,不敢貿然進攻。你若投其所好,破財免災,讓蠻夷滿意而歸,不費一兵一卒,豈不快哉。”
於松微微點頭,卻不語。
仲廷玉見狀道:“於總兵不必擔心,如若此計不成,蠻夷也會因你示弱而輕視與你,到時開戰,也會因掉以輕心而減弱戰鬥力,總兵戰勝的機率定是大大增加,所謂先拉再打,也不失為一種惑敵之術。”
於松一聽,心服口服:“大人之恩,於松三世無以為報!”
仲廷玉正欲開口,卻瞄見了站在暗處的人。
紗簾剪影搖晃,幽竹停在遠處,淡淡的道了句‘大人’便不再多說。
仲廷玉垂下眼帘,面色陡然發白。
“於總兵,時辰不早,你早些回府準備,明日啟程,恕不遠送了。”
***
待楊桃到了林軒府上,林軒已然收拾妥當。
遣散了府上家奴,林軒溫了一壺秋露白,與楊桃對酌。
燈芯搖曳,風從半掩的窗欞擠入廳堂,吹皺了杯中佳釀,揉亂了林軒兩鬢霜白。
飲盡了杯中酒,楊桃抬眼看著林軒,心中一陣酸澀。
初識林軒,自己才年方十五。
那時林軒乃國之棟樑,官居國子監祭酒,禮賢下士,對自己倍加讚賞。
自己能有今日,也多因林軒精心栽培,才青雲直上,官運恆通。
且林軒為人正直無私,勤勉為國,起早貪黑的打理朝政,竟落了個如此寂寥的下場,令人扼腕。
林軒倒也精神不差,正欲給楊桃倒酒,卻被楊桃雙手接過酒壺。
“學生怎能讓老師斟酒。”楊桃眉眼泛紅道。
林軒眼睛裡堆了笑,
“林軒現已為庶民,楊大人這一舉動,林軒今後可受不起了。”
楊桃喉頭一哽“別說斟酒,就是下跪,老師也受的住。”
林軒輕嘆了口氣“你天資聰慧,將來必成大器。但官場險惡,仕途坎坷,今後我不在了,望你好自珍重,若到艱難之時,定要謹記‘左右逢源’,方能轉危為安。”
楊桃點點頭:“學生知道了。”
林軒繼續慨嘆:“說來慚愧,我為官數十載,一直不屑於此,事到如今,方才恍然大悟,為官最致命的缺點,就是孤身一人啊。”
楊桃極為乖覺“老師教誨,學生定謹記於心。”
林軒苦笑:“你答應的如此之快,看來還是不解其中乾坤。況且你年輕衝動,心思不夠縝密。一個好官,不單單只是勵精圖治,還當能懲治jian佞,如斯,才能真正的為國盡力。”
楊桃不語,深知林軒言語間隱含之意。
林軒見楊桃神情凝重,想師生數載,此去經年,恐無緣再見,不如索性敞開些,將話說透了。
“你跟仲廷玉雖不曾對對方服軟,爭鬥不休。但我也知道,你們兩個曾為知交,但道不同不相為謀,他雖表面溫軟如玉,但心狠手辣的程度令人瞠目,此等城府極深的人手握重權,誤國殃民。他一日在位,則為一日之禍。當務之急便是除之而後快。如若真有那麼一天守得雲開見月明,你萬不能念及舊時情誼,而不忍心下手。要知道,黨爭手段卑劣,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楊桃目光落在地上,空蕩蕩的。
林軒繼續道:“你貌似剛硬,實為性情中人,前些日子你與他走的頗近,關係緩和的程度出人意料,且不說原因,就其結果而論,今日你下放,我致仕,便是他早已運籌帷幄的結果。趁你掉以輕心,出其不備。”
楊桃搖搖頭“他不會的。”
林軒一愣,正欲反駁,又突然頹然的坐在了椅子上,“口說無憑,你且看接下來事態發展。如若今日他處心積慮,那麼於松身上必生事端,林軒定遭牽連,到那時你便能想開了。”
楊桃心頭一震,抬頭望著林軒。
只見林軒面色沉穩,毫無懼色“這也是為什麼初始皇上問我,我不敢推薦的緣由。”
楊桃狠狠的攥了手,“不管事關仲廷玉與否,也是學生愚鈍,害了老師。”
林軒擺擺手,笑容坦然“我倒是覺得,蠢笨的人是我,你本為明珠,我非但沒有將你存起來光耀國家,反而經常拿來當黨爭間的擋箭牌,每思於此,倍覺愧疚。”
楊桃眼眶發紅。
林軒道:“多說過無益,唯有酒中歡。”
說完便將杯中瓊液仰頭引進,積蓄已久的醺意也漸漸染紅了雙頰。
楊桃聽林軒一席話,已然無法盡興。
鬱鬱寡歡間,楊桃也猶豫著是否要告知林軒自己和仲廷玉的關係,可轉眼又一想,兩人如今非敵非友,自己也不知道算是怎麼回事。
混亂間,總覺的有些事,該做個了結。
不知是不是醉了,林軒沒察覺到楊桃異樣的反應,反而愈加興奮。
渾濁的眼瞳浮了些許亮光,林軒徐徐道:“猶記初見之時,感慨世上竟有你和仲廷玉這等優秀的人才,俊美飄逸,詩詞絕艷。你談吐不俗,他聰慧非凡,此等才情,都另我驚嘆不已。”
楊桃神色些微茫然“可惜他沒在國子監待幾天就走了,倘若當時我留住他,想必也不會有日後突然見面時的判若兩人。”
林並突然神色一樣,微沉了許久才開口道:“當日殿試,仲廷玉滿眼銜恨,我又怎會看不出來。”
仲廷玉緩緩道:“大人切莫推辭,國難當前,當為國選材。”
皇上也正愁無人可遣調,“首輔,你職責在身,莫要懈怠。”
林軒聽皇上語氣毫無商量之意,只得大著膽子商量道:“皇上恕臣愚鈍,臣當真無人選,選將這等國家大事,一切聽憑皇上做主。”
皇上騰的一下從座位上站身來,正要發火,卻聽仲廷玉聲音清泉一樣的,緩緩流動。
“皇上,若無將才,一切豈不成了紙上談兵。”
皇上氣急敗壞,“朕算看清了,你們這些個臣子,每事依違,不敢持正,個個該斬!”
楊桃頓覺悲憤,想此等關頭,竟無一人為國請命,心一橫,上前拱手道:“皇上息怒,臣雖不知武將適合人選,但臣願意降為監軍,隨軍督戰,盡獻微薄之力。”
語畢,滿朝自愧難當。
仲廷玉眼睫輕抬,張了嘴,又重新合上。
皇上余怒未消,但也知楊桃一片冰心,聲音緩和不少“這滿朝的文武,破睫之際也就只有你能擔大任。薊州乃蠻夷入京要塞,降職就免了,你便帶著一品銜,任大學士督師去那裡駐守,運籌帷幄吧。”
楊桃跪地“臣遵旨。”
一邊的林軒徹底傻了眼。
仲廷玉最善洞察人心,尤其摸透了皇上的秉性,引其中計。
他一席話,激怒了皇上,把楊桃逼得出去守城。
楊桃一走,朝廷上將無再能壓制仲廷玉的人,他便將無惡不作,為禍朝廷。
但國難當頭,豈能容jian佞肆意妄為。
想到這裡,林軒也顧不得多想,直接上前一步。
“皇上,楊桃終究一屆文臣,萬萬上不了前線啊!臣倒是有一合適人選,還望皇上三思!”
皇上怒喝:“楊桃不去,又有誰能當此任?你麼?”
林軒留楊桃心切,話不經腦“於松乃名將之後,可出任總兵。”
仲廷玉垂了眼帘,眼底精光熠熠。
只覺得,他等林軒這麼一個破綻,已經等了數載。
本以為已經無望,沒料到這一天終究是來了。
皇上果然大怒“你明知不薦,是何居心!”
林軒醍醐灌頂,卻已然是窮途末路。
“臣有罪!”
皇上冷聲道:“你也不用請罪了,致仕去吧。”
***
春寒料峭,涼了一方城池。
仲廷玉一身翩翩紫衣,幽燈在他如羽的睫毛下繪出了一抹暗影。
於松也是第一次跟吏部尚書打交道,以前從來都是遠遠的望見了,今兒個可是兩人單處密室,偶爾抬眼瞥見仲廷玉如雪的頸子,只覺麵皮兒越發灼熱。
仲廷玉倒是坦然,幾番推心置腹,於松終放下了警惕。
“尋常時候,官居總兵,那是祖宗保佑。可此時前往任職,只能說大人時運不濟。”仲廷玉細長的指頭覆在青花茶盞上,聲音輕緩,“何況眼下大人全無用兵計策,更別提勝的把握。”
於松面色愁苦“實不相瞞,聞林軒推薦,下官猶如五雷轟頂,但皇命難違,只能硬著頭皮上啊。”
仲廷玉聽於松如此誠實,無意識的淺笑了一下。
碰到這樣的事,只能說自己的運氣真是不錯,
林軒推薦的於松,本實屬合理。
京師總督,名將之後,論資歷世家都是最佳人選。
只是,誰能想到這於松幹了多年武將,卻連一下子也不會。
如此,於松前線倒霉,那麼致仕的林軒,也是逃脫不了干係。
第26章 林軒
於松看仲廷玉笑的面若春花,忍不住微微打了個顫。
仲廷玉斂了笑,正色道:“擊退蠻夷,未必有功,因其為總兵職責。一旦兵敗,皇上盛怒之下定是格殺勿論。況且前方刀劍無眼,於總兵從未經沙場,前景甚憂啊。”
於松頹然,“這就是傳說中的黑鍋,誰也不想背,無奈下官背運,但事已至此,不上也得上了。”
仲廷玉面色一沉,“於總兵此次前去,倒也不是必須要大動干戈”
於松一聽,思索片刻方道:“還請大人指教。”
仲廷玉抬眼,欲言又止。
於松也是個深知官場規則的人,見此光景,忙單膝跪地雙手拱拳,“今日之事,於松膽敢泄露半個字,就叫於松滿門抄斬,不得善終。”
仲廷玉忙上前扶了於松,“於總兵何至於發此毒誓。”
於松不肯起,“大人於松一屆武夫,若大人此次憐我,他日定湧泉相報。”
仲廷玉靜默半晌,開口幽幽道,“兩軍不動干戈,也並非難事。”
於松大喜:“下官洗耳恭聽。”
仲廷玉道:“蠻夷此次出兵幾萬,為的無非只有一個字,財。又怎像朝廷上那些臣子危言聳聽,一派滅國之勢。如若蠻夷真有此念,區區幾萬騎兵,也太過妄想。以此前形式,定是蠻夷為搶奪而來,遇我朝示弱,雖攻占幾城,但蠻夷也恐誘敵深入之術,不敢貿然進攻。你若投其所好,破財免災,讓蠻夷滿意而歸,不費一兵一卒,豈不快哉。”
於松微微點頭,卻不語。
仲廷玉見狀道:“於總兵不必擔心,如若此計不成,蠻夷也會因你示弱而輕視與你,到時開戰,也會因掉以輕心而減弱戰鬥力,總兵戰勝的機率定是大大增加,所謂先拉再打,也不失為一種惑敵之術。”
於松一聽,心服口服:“大人之恩,於松三世無以為報!”
仲廷玉正欲開口,卻瞄見了站在暗處的人。
紗簾剪影搖晃,幽竹停在遠處,淡淡的道了句‘大人’便不再多說。
仲廷玉垂下眼帘,面色陡然發白。
“於總兵,時辰不早,你早些回府準備,明日啟程,恕不遠送了。”
***
待楊桃到了林軒府上,林軒已然收拾妥當。
遣散了府上家奴,林軒溫了一壺秋露白,與楊桃對酌。
燈芯搖曳,風從半掩的窗欞擠入廳堂,吹皺了杯中佳釀,揉亂了林軒兩鬢霜白。
飲盡了杯中酒,楊桃抬眼看著林軒,心中一陣酸澀。
初識林軒,自己才年方十五。
那時林軒乃國之棟樑,官居國子監祭酒,禮賢下士,對自己倍加讚賞。
自己能有今日,也多因林軒精心栽培,才青雲直上,官運恆通。
且林軒為人正直無私,勤勉為國,起早貪黑的打理朝政,竟落了個如此寂寥的下場,令人扼腕。
林軒倒也精神不差,正欲給楊桃倒酒,卻被楊桃雙手接過酒壺。
“學生怎能讓老師斟酒。”楊桃眉眼泛紅道。
林軒眼睛裡堆了笑,
“林軒現已為庶民,楊大人這一舉動,林軒今後可受不起了。”
楊桃喉頭一哽“別說斟酒,就是下跪,老師也受的住。”
林軒輕嘆了口氣“你天資聰慧,將來必成大器。但官場險惡,仕途坎坷,今後我不在了,望你好自珍重,若到艱難之時,定要謹記‘左右逢源’,方能轉危為安。”
楊桃點點頭:“學生知道了。”
林軒繼續慨嘆:“說來慚愧,我為官數十載,一直不屑於此,事到如今,方才恍然大悟,為官最致命的缺點,就是孤身一人啊。”
楊桃極為乖覺“老師教誨,學生定謹記於心。”
林軒苦笑:“你答應的如此之快,看來還是不解其中乾坤。況且你年輕衝動,心思不夠縝密。一個好官,不單單只是勵精圖治,還當能懲治jian佞,如斯,才能真正的為國盡力。”
楊桃不語,深知林軒言語間隱含之意。
林軒見楊桃神情凝重,想師生數載,此去經年,恐無緣再見,不如索性敞開些,將話說透了。
“你跟仲廷玉雖不曾對對方服軟,爭鬥不休。但我也知道,你們兩個曾為知交,但道不同不相為謀,他雖表面溫軟如玉,但心狠手辣的程度令人瞠目,此等城府極深的人手握重權,誤國殃民。他一日在位,則為一日之禍。當務之急便是除之而後快。如若真有那麼一天守得雲開見月明,你萬不能念及舊時情誼,而不忍心下手。要知道,黨爭手段卑劣,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楊桃目光落在地上,空蕩蕩的。
林軒繼續道:“你貌似剛硬,實為性情中人,前些日子你與他走的頗近,關係緩和的程度出人意料,且不說原因,就其結果而論,今日你下放,我致仕,便是他早已運籌帷幄的結果。趁你掉以輕心,出其不備。”
楊桃搖搖頭“他不會的。”
林軒一愣,正欲反駁,又突然頹然的坐在了椅子上,“口說無憑,你且看接下來事態發展。如若今日他處心積慮,那麼於松身上必生事端,林軒定遭牽連,到那時你便能想開了。”
楊桃心頭一震,抬頭望著林軒。
只見林軒面色沉穩,毫無懼色“這也是為什麼初始皇上問我,我不敢推薦的緣由。”
楊桃狠狠的攥了手,“不管事關仲廷玉與否,也是學生愚鈍,害了老師。”
林軒擺擺手,笑容坦然“我倒是覺得,蠢笨的人是我,你本為明珠,我非但沒有將你存起來光耀國家,反而經常拿來當黨爭間的擋箭牌,每思於此,倍覺愧疚。”
楊桃眼眶發紅。
林軒道:“多說過無益,唯有酒中歡。”
說完便將杯中瓊液仰頭引進,積蓄已久的醺意也漸漸染紅了雙頰。
楊桃聽林軒一席話,已然無法盡興。
鬱鬱寡歡間,楊桃也猶豫著是否要告知林軒自己和仲廷玉的關係,可轉眼又一想,兩人如今非敵非友,自己也不知道算是怎麼回事。
混亂間,總覺的有些事,該做個了結。
不知是不是醉了,林軒沒察覺到楊桃異樣的反應,反而愈加興奮。
渾濁的眼瞳浮了些許亮光,林軒徐徐道:“猶記初見之時,感慨世上竟有你和仲廷玉這等優秀的人才,俊美飄逸,詩詞絕艷。你談吐不俗,他聰慧非凡,此等才情,都另我驚嘆不已。”
楊桃神色些微茫然“可惜他沒在國子監待幾天就走了,倘若當時我留住他,想必也不會有日後突然見面時的判若兩人。”
林並突然神色一樣,微沉了許久才開口道:“當日殿試,仲廷玉滿眼銜恨,我又怎會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