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就定在下次休沐好了。”戚雲恆不想因為一件瑣事影響到朝堂的日常運轉,於是便想也不想地占用了朝臣們的休息時間。

  說完,戚雲恆又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若是重檐能把治理皇莊的本事用於治理國家便好了。”

  戚雲恆幾乎每月都會去皇莊裡巡視一次,對皇莊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變化的速度感慨萬千,亦不可避免地幻想過,若是能把歐陽治理皇莊的法子推廣到全國,讓天下百姓都能如皇莊裡的佃戶一般安居樂業,豐衣足食,那華國的興旺定是指日可待,而他也定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共主。

  可惜……

  “早跟你說過了,讓一千人過好日子和讓一千萬人過好日子就不是一個概念,管理一個莊子和管理一個國家也根本不能相提並論。”歐陽一如既往地潑了冷水,“這就跟良將和名帥一樣,其中果然有可以相互借鑑的通用之處,但照搬複製卻是絕無可能。”

  皇莊的變化主要源自於“資源整合,統籌規劃”這八個字。

  可皇莊乃是皇帝私產,皇帝在這裡可以做到真真正正的說一不二,一言九鼎。在這個方圓之地里施行一個政策,那就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事情,根本沒有額外的負擔。而皇莊之外的地方卻做不到這一點,那裡有世家,有宗族,有地方派系,哪一個都能對皇權製造障礙,形成牽制。雖說胳膊擰不過大腿,但胳膊多了,大腿也會生出折斷的憂慮。想要將皇莊裡的政策推廣到全國,就得考慮到各方掣肘、利益平衡等諸多問題。

  更主要的一點,皇莊能夠在短短几個月就發展到如今這種模樣,其實是做了弊的。

  初期,有歐陽的荷包為它輸血;之後,皇莊又從朝廷的荷包里吸血。

  而其他的州縣,又能到哪裡去尋找這樣的先期投入和後期支持?

  這當中的道理,早在戚雲恆剛剛注意到皇莊的變化時,就聽歐陽細細掰扯過。

  但在了解了這種迅速致富的不可複製性之後,戚雲恆還是免不了心生遺憾,總覺得手下那些自以為能夠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的官員均不如歐陽這個自詡為紈絝的外行人能幹。若是他們能有歐陽的三分能耐或是七分見識,他登基後的第一年也不會只能用“風調雨順”四個字做評語。

  雖然,就概率而言,這四個字其實比“天下太平”還要罕見。

  楊家人抵達京城的第二日。

  朱邊剛剛結束早朝,正坐在衙門裡琢磨著怎麼把楊家人來京的事捅給秦國公知曉,好讓他狗急跳牆,有所行動,家中下人就急匆匆送來一封信函,說是老管家讓他遞送過來的。

  朱邊打開一開,卻是被他派去盯梢楊家人的僕役送回消息,說楊家人吃霸王餐,被京兆府尹手下的衙役給抓起來了。

  ——這是什麼鬼?!

  朱邊目瞪口呆,顧不得再去找什麼理由,丟下手裡一堆等待處理的政務,急匆匆地趕回家中。

  把負責盯梢的僕役抓過來一問,朱邊才得知,楊家人在出門吃早餐的時候被賊人摸走了盤纏,吃完早餐才發現無錢付帳,而其身上又無值錢之物可以抵帳,便被攤主喚來衙役,將其一家老小拘進了牢房。

  ——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巧的事情?!

  朱邊直覺地意識到這當中恐有貓膩,馬上離開府邸,趕往京兆府尹轄下的牢房。

  到那之後,朱邊沒敢直接去見京兆府尹,先把自己熟絡的牢頭叫了過來,問他能否安排自己與楊家人見面,結果卻得知,那一家人只在這裡打了個轉,連牢門都沒進就被金刀衛給截走了。

  “潘都督親自過來把人帶走的。”牢頭小聲說道,“潘都督好像算準了您會過來,特意給您留下一句話。”

  “什麼話?”朱邊心下一沉。

  “若有疑議,不妨去宮中走上一遭。”牢頭朝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

  第139章 低頭認罪

  乾坤殿裡, 戚雲恆正一邊翻閱禮部遞交上來的秋考規劃,一邊琢磨著今年的這場進士大考應該從哪個方面出題, 魏公公便湊上前來,小聲通稟:刑部尚書朱邊求見。

  ——反應倒是很快。

  戚雲恆揚起嘴角,示意魏公公放朱邊進殿。

  很快,朱邊就在小太監的引領下進入戚雲恆理事的內殿,朝著戚雲恆躬身見禮。

  “何事?”戚雲恆淡然問道。

  “微臣技不如人, 願賭服輸, 特來向陛下認罪服法。”朱邊很是光棍地表明了來意。

  戚雲恆被他給逗樂了,反問道:“朱尚書倒是說一說,你犯了什麼罪, 該服什麼法?”

  朱邊沒有含糊, 當下就把自己私自調查楊德江,並將其嫁人誘騙至京城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講了一遍。

  說完之後, 朱邊再次請戚雲恆賜下責罰,只是又額外追加了一點,“還請陛下告知個中因果, 讓微臣死也死個明白。”

  “朱卿言重了。”戚雲恆微微一笑,對朱邊的態度很是滿意,“你乃刑部尚書,又親自主持編撰了《華律》,自當清楚,刑律不能以‘想如何’而問其罪。朱卿雖有犯禁之心,卻無犯禁之舉。難道朕要因為朱卿將一戶人家引至京城而治罪?朱卿倒是給朕說說, 這是什麼罪過?”

  朱邊扯了扯嘴角,垂下頭,沒有作聲,心裡卻悄悄鬆了口氣:第一關算是挨過去了!

  戚雲恆繼續道:“至於朕是如何知曉此事,說到底,不過四個字:機緣巧合。”

  說到這兒,戚雲恆話音一轉,“您所僱傭的那位周壯士,如今卻是要稱其為周侍衛了。”

  金刀衛和禁衛的官職通用,普通成員均稱為帶刀侍衛。

  朱邊一聽便恍然大悟,“金刀衛把京城裡的‘包打聽’給收編了!”

  戚雲恆笑而不語。

  “陛下……真乃天命之人!”朱邊把牙一咬,送上一記馬屁。

  戚雲恆頓時心情更好,“朕說了,不過就是機緣巧合。”

  “想要這般機緣巧合之人多矣,然得償所願者,除陛下外,微臣不曾得見其他!”

  對於戚雲恆的運氣,朱邊真的是打心底里佩服。

  拍完馬屁,朱邊知道自己已經徹底過關,立刻神色一正,躬身向戚雲恆請求道:“臣懇請陛下賜下聖恩,允臣加入金刀衛,接替金刀衛都督一職。”

  呃……

  戚雲恆聽得嘴角一抽,趕忙把臉一沉,蹙眉道:“朱卿莫要胡鬧!”

  “微臣並非胡鬧,微臣是認真的!”朱邊挺起乾癟的胸膛,振振有詞,“自打在刑部任職,微臣便覺得自己成了瞎子、聾子、瘸子,遇到疑難之案,亦是知其然卻難知其所以然……”

  朱邊張開嘴巴,巴拉巴拉一通引經據典,說得是口沫橫飛,繪聲繪色,而其中心思想,便是刑部要啥沒啥,想查個案子都找不到可用的人手,只能花錢雇街上的地痞流氓替自己辦事,還不如金刀衛,眼線多多,又不受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想怎麼查就怎麼查,即便是想知道哪位國公昨晚睡了哪個小妾,今日穿了什麼顏色的底褲,都可以手到擒來。

  ——才不可能知道!

  戚雲恆聽得滿頭黑線,卻也不免有些意動。

  朱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只要不讓這傢伙親自上陣殺敵,做個運籌帷幄的將軍都未嘗不可一試。這傢伙又是個天生就喜歡走“小道”的,放在金刀衛,定是如魚得水,興許真能讓金刀衛發展到無孔不入的地步,即便想知道某位朝臣今日穿了什麼顏色的底褲,也可以迅速查得一清二楚……

  ——不對。

  ——這樣不行!

  戚雲恆很快清醒過來。

  以朱邊的性子,才不會像潘五春一樣老實聽話,令行禁止。

  讓朱邊去查某位朝臣的底褲顏色,他非得把自己這個皇帝的底褲也給一起查清楚不可。

  再說,金刀衛的勢力若是真膨脹到那種程度,先不說其他朝臣會有怎樣的反應,他家皇夫卻是肯定要炸毛的!

  如今的京城裡,還有哪個會比他家皇夫的秘密更多?

  真要讓朱邊掌管金刀衛,這傢伙會不對他家皇夫生出好奇,不對他家皇夫展開調查?

  到那時,他家皇夫即便不把朱邊咒死,也定會在京城裡掀起一片血雨腥風!

  ——為了天下太平,也不能把金刀衛的權柄交給朱邊!

  戚雲恆下定決心,卻終是沒敵過朱邊的嘴炮攻勢,雖沒同意讓他去金刀衛里任職,卻允了他和潘五春一起審問楊德江。

  ——以後絕不能再和這傢伙單獨說話!

  眼見著朱邊志得意滿地離開乾坤殿,戚雲恆咬牙扼腕,追悔莫及。

  朱邊沒有浪費戚雲恆給他的機會,離開乾坤殿之後,轉頭就去了金刀衛的理事衙門。

  潘五春剛把楊德江的家人安置好,還沒想好要怎麼利用,朱邊就笑呵呵地出現在他眼前。

  潘五春頓時一陣鬱悶。

  戚雲恆登基之前,潘五春是正正經經的斥候頭目,做的也是堂堂正正的偵查之事。然而戚雲恆登基之後,斥候營改為金刀衛,其職責也由對外轉為了對內,潘五春的日子也從陽光明媚變成了不見天日。

  對於朱邊這種皇帝親信,金刀衛原本並無嚴密的監控,潘五春和朱邊也少有交集。

  然而最近兩個月來,因為楊德江一事的牽扯,潘五春不得不對朱邊展開了詳細的調查,隨即發現,這傢伙明顯比他更適合做金刀衛的都督。

  但讓一個有著丞相之才的人去做見不得光的金刀衛都督,恐怕皇帝陛下也是捨不得的。

  潘五春感慨之餘,也對朱邊提高了警惕,此刻見他到訪,不由得加了小心。

  朱邊今日卻沒心情與他繞彎子,直接表明來意,請他立刻帶自己去見楊德江。

  潘五春嘴角抽搐,卻也沒敢大意,先派人去乾坤殿裡走了一遭,確認了朱邊帶來的口諭,然後才轉過身來,將朱邊領去了關押楊德江的地牢。

  在朱邊想來,楊德江被關押了這麼長的時間,十有⑧九已經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然而進了金刀衛私設的地牢,親眼見到被關押在牢房裡的楊德江,朱邊卻發現他衣著乾淨,面容整潔,除了神情很是萎靡不振,半點不像受過摧殘。

  “一直沒審?”朱邊疑惑問道。

  “我們審人的法子和刑部不太一樣。”潘五春漠然答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