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他勉強扶了牆慢慢地走,回憶起幾個月前,初入京城時的驚天志向,如今都隨煙雲消散。被牽動的傷口不時作痛,插在他心頭的利刀,始終沒有拔出。
酈遜之清晰記得那殘忍的一幕,記得皇帝抑鬱的面容與對白,遲遲陷落於迷夢中不願醒來。江留醉的身世謎團洗清了,換成他被釘死在皇家的墓碑上,永遠無法認祖歸宗,甚至必須埋名隱姓地活下去。
他不要這樣的結局。
酈遜之靜默地走在地道中。龍佑帝割斷了他們之間的恩義,卻割不斷血脈的縈系。他不想就這樣歸隱田園,老死在塵間,或者成為朝廷秘密通緝的要犯,終生逃亡不得安寧。這不是他想要的歸宿,也不是他自小奔波半生應該換得的命運。
面對前方無盡的黑暗,酈遜之許下誓言。
他會以新的身份重回京城,自由地徜徉在廟堂與江湖之上,那時,輪不到龍佑帝主宰他的生死,即使尊貴如皇帝,也不敢輕易抹殺他的存在。
終究有一天,那個無情的兄弟,會紆尊降貴地請他回家。
他心中血氣大盛,被自身憤怒的念頭激得一個踉蹌,衝出兩步,幸好江留醉就在身側,一手用力扶穩了他。酈遜之觸到江留醉的雙眸,熟悉的笑意與溫柔,令他心下一暖。
這才是他真正的兄弟,可以生死相托,一生相隨。
酈遜之按了按江留醉的手,兩人一同在黑暗的地道中走著,仿佛披荊斬棘。他的心漸漸安定下來,不再孤獨與困惑。是了,他從前的志向不應就此磨滅,既然他流有帝王家的血,就讓他時刻做懸於皇帝頭頂的利劍,看龍佑帝是否能做一個明君。
皇帝的厲害,他已經看得很清楚,但龍佑帝治理天下的才幹,還沒有完全地顯現。假如龍佑帝驅除異己,只為了獨享皇權,陷百姓於水火,他將會挺身而出,斬殺皇帝,為天下除害。
相反,如果皇帝用於權臣身上雷厲風行的手段,也能用在打理朝政上,或許,百姓會真的過上好日子。
那時,他才能安心地放手,相忘於江湖。
龍佑三年五月,皇帝登泰山封禪。
袞冕垂白珠十二旒,玄衣纁裳,衣上日、月、星、山、龍、華蟲、宗彝七章,裳上藻、火、粉米、黼、黻五章,衣襟、領升龍,白紗內單,朱襪赤舄。青羅抹帶,紅羅勒帛,攜鹿盧玉具劍,白玉雙佩。
一步步走上封禪台,龍佑帝似乎踏向了浩茫的宇宙中央,呼吸天地精華之氣。微熹的晨光下,他不斷往高處上行,仿佛騰雲駕霧,在金色的雲海中暢遊。自古受命於天而為王者,無不封泰山禪梁父,龍佑帝心中流過一個個前代帝皇的名姓,今日之後,他的足跡也將烙印在史書上,與日月同輝。
這才是天子之威!
當他最終站在極高之巔,昭告天地,皇帝回顧起上天的眷寵,想到天泰帝遺詔中的四位輔政王爺。短短兩月工夫,金王逆,被紅衣刺死;燕王反,由天宮鳩殺;左王亂,割據川蜀;酈王隱,辭官故里。加上太后被幽,群臣伏首,這朝中上下只知有天子不知有其他。
這一結果,他花了多少心血經營得來,如今回想亦戰戰兢兢,稍有差池便自毀長城。自從襁褓登基,稍通政事之後,他就苦讀史書、勤練武功,一心要改變外戚把持朝政、權臣手握重兵的現狀。
八歲那年,左勤帶了左鷹、左虎到皇宮見太后,太后出了考題看他們幾個孩子的見識,他故意輸給左氏兄弟。那時,他看到左勤眼裡的鋒芒,一下子躍了出來。此後,他知道左勤暗地收買各地的幫派積累財富,營造在民間的勢力。
十歲那年,他纏了燕陸離要學功夫,燕陸離便把謝紅劍派入宮中讓他拜師,天宮的實力不斷壯大,嘉南王在他面前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終於,十六歲時,他要燕陸離全力支持他親政,而直覺能分杯羹的嘉南王毫不猶豫答應。
十三歲那年,他巧遇酈伊傑之女酈琬雲,十四歲時,迎娶她成為淑妃。他摯愛的人是謝盈紫,但不妨礙他與酈琬雲相敬如賓。他不知道酈伊傑為什麼肯嫁女入宮,姻親的存在,讓酈伊傑聯手燕陸離促成了他的親政,也令整個酈家軍對他這個皇帝更為忠誠。
至於金氏一族,他以孝字為藉口,一直有意放任,任他們在外樹敵,讓反對金氏的朝臣把怨氣出在太后身上,從而一心要歸政於皇帝。他感謝金氏的愚昧,抬得越高,摔得越重,而他的得益也就越大。這幾年的科舉,他正是從金氏的反對者悉心尋找呵護,慢慢培植出保皇派的勢力。
他始終處在一個弱勢,暗地裡卻匯集了足以撼動一切的實力。
往事在雲海中呈現,皇帝出神地想到很多。孤家寡人睥睨天下的滋味,沒有他想像得美好,也不是世人以為的那麼難受。世事艱辛,好在笑到最後的仍是他,蟄伏多年的潛龍,正要一飛沖天,再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
然而仍有未知之數。
皇帝目光炯炯地凝視遠方,四伏的危機正如這群山洶湧的雲海,無時無刻不在追逐翻滾。塞外的狼子野心,左王的不臣賊心,苗疆的蠢蠢欲動,以及隨時會死灰復燃皇子謠言,都使他難以按捺住心頭紛亂的愁緒。
他渴望像那紅日宿命地升空,決絕地俯視大地,澤披蒼生萬物,光耀百代千秋。
滿山的風吹得衣袖獵獵作響,龍佑帝極目天空盡處,仿佛看到了欲來的山雨,正如萬馬奔騰,席捲中原。
酈遜之清晰記得那殘忍的一幕,記得皇帝抑鬱的面容與對白,遲遲陷落於迷夢中不願醒來。江留醉的身世謎團洗清了,換成他被釘死在皇家的墓碑上,永遠無法認祖歸宗,甚至必須埋名隱姓地活下去。
他不要這樣的結局。
酈遜之靜默地走在地道中。龍佑帝割斷了他們之間的恩義,卻割不斷血脈的縈系。他不想就這樣歸隱田園,老死在塵間,或者成為朝廷秘密通緝的要犯,終生逃亡不得安寧。這不是他想要的歸宿,也不是他自小奔波半生應該換得的命運。
面對前方無盡的黑暗,酈遜之許下誓言。
他會以新的身份重回京城,自由地徜徉在廟堂與江湖之上,那時,輪不到龍佑帝主宰他的生死,即使尊貴如皇帝,也不敢輕易抹殺他的存在。
終究有一天,那個無情的兄弟,會紆尊降貴地請他回家。
他心中血氣大盛,被自身憤怒的念頭激得一個踉蹌,衝出兩步,幸好江留醉就在身側,一手用力扶穩了他。酈遜之觸到江留醉的雙眸,熟悉的笑意與溫柔,令他心下一暖。
這才是他真正的兄弟,可以生死相托,一生相隨。
酈遜之按了按江留醉的手,兩人一同在黑暗的地道中走著,仿佛披荊斬棘。他的心漸漸安定下來,不再孤獨與困惑。是了,他從前的志向不應就此磨滅,既然他流有帝王家的血,就讓他時刻做懸於皇帝頭頂的利劍,看龍佑帝是否能做一個明君。
皇帝的厲害,他已經看得很清楚,但龍佑帝治理天下的才幹,還沒有完全地顯現。假如龍佑帝驅除異己,只為了獨享皇權,陷百姓於水火,他將會挺身而出,斬殺皇帝,為天下除害。
相反,如果皇帝用於權臣身上雷厲風行的手段,也能用在打理朝政上,或許,百姓會真的過上好日子。
那時,他才能安心地放手,相忘於江湖。
龍佑三年五月,皇帝登泰山封禪。
袞冕垂白珠十二旒,玄衣纁裳,衣上日、月、星、山、龍、華蟲、宗彝七章,裳上藻、火、粉米、黼、黻五章,衣襟、領升龍,白紗內單,朱襪赤舄。青羅抹帶,紅羅勒帛,攜鹿盧玉具劍,白玉雙佩。
一步步走上封禪台,龍佑帝似乎踏向了浩茫的宇宙中央,呼吸天地精華之氣。微熹的晨光下,他不斷往高處上行,仿佛騰雲駕霧,在金色的雲海中暢遊。自古受命於天而為王者,無不封泰山禪梁父,龍佑帝心中流過一個個前代帝皇的名姓,今日之後,他的足跡也將烙印在史書上,與日月同輝。
這才是天子之威!
當他最終站在極高之巔,昭告天地,皇帝回顧起上天的眷寵,想到天泰帝遺詔中的四位輔政王爺。短短兩月工夫,金王逆,被紅衣刺死;燕王反,由天宮鳩殺;左王亂,割據川蜀;酈王隱,辭官故里。加上太后被幽,群臣伏首,這朝中上下只知有天子不知有其他。
這一結果,他花了多少心血經營得來,如今回想亦戰戰兢兢,稍有差池便自毀長城。自從襁褓登基,稍通政事之後,他就苦讀史書、勤練武功,一心要改變外戚把持朝政、權臣手握重兵的現狀。
八歲那年,左勤帶了左鷹、左虎到皇宮見太后,太后出了考題看他們幾個孩子的見識,他故意輸給左氏兄弟。那時,他看到左勤眼裡的鋒芒,一下子躍了出來。此後,他知道左勤暗地收買各地的幫派積累財富,營造在民間的勢力。
十歲那年,他纏了燕陸離要學功夫,燕陸離便把謝紅劍派入宮中讓他拜師,天宮的實力不斷壯大,嘉南王在他面前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終於,十六歲時,他要燕陸離全力支持他親政,而直覺能分杯羹的嘉南王毫不猶豫答應。
十三歲那年,他巧遇酈伊傑之女酈琬雲,十四歲時,迎娶她成為淑妃。他摯愛的人是謝盈紫,但不妨礙他與酈琬雲相敬如賓。他不知道酈伊傑為什麼肯嫁女入宮,姻親的存在,讓酈伊傑聯手燕陸離促成了他的親政,也令整個酈家軍對他這個皇帝更為忠誠。
至於金氏一族,他以孝字為藉口,一直有意放任,任他們在外樹敵,讓反對金氏的朝臣把怨氣出在太后身上,從而一心要歸政於皇帝。他感謝金氏的愚昧,抬得越高,摔得越重,而他的得益也就越大。這幾年的科舉,他正是從金氏的反對者悉心尋找呵護,慢慢培植出保皇派的勢力。
他始終處在一個弱勢,暗地裡卻匯集了足以撼動一切的實力。
往事在雲海中呈現,皇帝出神地想到很多。孤家寡人睥睨天下的滋味,沒有他想像得美好,也不是世人以為的那麼難受。世事艱辛,好在笑到最後的仍是他,蟄伏多年的潛龍,正要一飛沖天,再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
然而仍有未知之數。
皇帝目光炯炯地凝視遠方,四伏的危機正如這群山洶湧的雲海,無時無刻不在追逐翻滾。塞外的狼子野心,左王的不臣賊心,苗疆的蠢蠢欲動,以及隨時會死灰復燃皇子謠言,都使他難以按捺住心頭紛亂的愁緒。
他渴望像那紅日宿命地升空,決絕地俯視大地,澤披蒼生萬物,光耀百代千秋。
滿山的風吹得衣袖獵獵作響,龍佑帝極目天空盡處,仿佛看到了欲來的山雨,正如萬馬奔騰,席捲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