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醒林連連微笑。
那說書人唾沫橫飛,抑揚頓挫, 說至小魔尊得知胡爭如逃了, 欲要去追,「小魔尊一聽屬下稟告,那還了得?!將坐在大腿上的人兒一手推開,氣的頭髮鬍鬚倒立!當即大喊,『拿俺的大槍來!』那守燈人被推倒在楠木椅子上, 計上心頭,將手中玉碗往地上一砸,那玉碗裡的燕窩灑了一地,又將桌上的金盤一掀,盤中的野駝蹄滾了滿桌,他小腰一擰,指著那小魔尊道,『你這冤家,日日花言巧語糊弄我,今日說甚向我賠罪,騙得我來,沒說兩句話便要走,今日你敢出這門,可別再來了!』那小魔尊雖身高九尺,虎背熊腰,卻縮成個鵪鶉樣兒……他戰戰兢兢的地將懷裡的金蛇項圈掏了出來,『可不敢騙你,諾,這是外面剛獻上的項圈,這形狀,多別致,我特地給你留的……』」
醒林笑不可抑,伏在桌上,肩膀顫抖,好不容易才抬起臉,抹了抹眼角的濕潤。待這一段書說畢,他喚來小二哥,打開錢袋,摸出最大的一錠銀子,指了指說書人,給了小二哥。
小二哥歡天喜地的去了,醒林一中午又灌了三輪茶水,摸著肚子站起來,伸了伸懶腰,出門牽馬,沿著大路慢慢向家走。
夕照湖岸,水光粼粼,一人一馬,逆光行走。
徐風吹動他的額發,他轉過眼,望向閃閃波光,放下手裡的馬繩,撿起腳邊的小石子,朝遙遠的湖面扔了出去。
湖面輕響,盪起一層漣漪,緊接著又一聲輕響,又盪起另一層漣漪,第三聲輕響聲音漸弱,盪起小小一圈漣漪,沒兩下便不見了。
醒林駐足望了一會,繼而轉過身,牽著馬,徐徐前行。
從那之後,他除了陪母親外,便是去外地的茶坊消遣。來回奔波幾十里地,一人一馬,十分快意。
有時從茶坊出來,他也在熱鬧集市上逛一逛,他愛逛書攤,時常翻一翻話本兒。
撿著他想要的,便塞到懷裡帶回去,或是帶去逢霽樓,在自己的老地方,躺在榻上,研讀一下午。或是帶回東山派,夜裡挑了燈,窩在被窩裡,借著一豆昏黃的燭光悄悄地看。
看著看著,便笑了。
這一日,母親休息,醒林出了門,去逢霽樓例行晃了一圈,騎上馬,慢悠悠地向縣城行去。
進了縣城,他熟門熟路的去了茶坊,將馬栓起,找到後排的老座位,要了茶水果脯,預備坐一中午。
誰承想,今日說書人已說到了魔尊復生後占下玉房宮這一段。
茶坊里的茶客有了爭議。
有茶客道:「別的不提,這魔尊倒是當得起痴情二字。」
另一個人道:「想想東南海邊死去的數十萬人吧,聽了幾本書,就對魔頭贊上了?」
先前那人道:「就事論事而已,在情之一字上,魔尊確實對得住這守燈人。」
另一人道:「守燈人遵從師尊的安排,為了仙門,為了無數蒼生,必須這般做,我問你,如果是你,當時的境地,你待如何?」
先前那人道,「話雖如此,但,這人確然涼薄了些。」
周圍起鬨的閒人附和另一人的話,「他不涼薄,咱們就沒命嘍。」
第三個人道,「人家忍著噁心,委身一個男子,救了你們性命,還容你們這般說三道四,真是不值!」
第四個人道:「如今仙門可把這人夸到天上了,恨不得當祖宗供起來。」
他又道:「但,我聽一大仙門的弟子偷偷說,其實這守燈人辦的事兒,令他們有些不解,比如那仙家好不容易煉製的天地鼎,是怎麼讓魔尊得去了?魔尊得了為何在生死關頭也不提起?還有,那守燈人要天地鼎時,在各位掌門面前說的天花亂墜,怎麼潛伏在魔尊身邊許久也未得手?」
「那是魔尊啊!那是好得手的?」
「不過,確實可疑之處太多,你說這些掌門怎不叫那守燈人出來問問?」
「叫了,叫不出來,他父親也是個難說話的,不好硬叫。」
「那弟子還說,仙門暗地裡傳,那守燈人其實對魔尊有情呢,只是如今這守燈人就是個活祖宗,沒人敢在檯面上說……」
三個聲音同時響起。
「胡說,人為仙門犧牲,你們還要玷污人家……」
「胡說,他要是個有情義的,早幹嘛去了。」
「我就知道,他倆拉扯不清,這事情不簡單……」
最後,有人嚷嚷,「小點聲,那守燈人就是附近仙門的弟子,小心被他師兄弟聽了去。」
醒林將手裡的茶一口飲盡,他聽了個飽,結帳出門,牽馬沿著集市慢慢溜達,走到書攤上,老闆早相熟,一見他便吆喝,「小哥,新上的《忘月聽風》,給你留著呢。」
醒林接過來,翻了幾頁,含笑付了錢,將話本對摺塞進懷裡,懷揣著今日的口糧,心滿意足的回家去。
夕照湖綿延數十里,波光粼粼,每日下午,一人一馬的影子,徐徐從波光里穿行。
三個月了,魔尊退回忘月窟後,與仙門劃海為界,一動不動,再無一絲消息,仿佛再也不踏進大陸一步,就此從仙魔之爭中消匿無蹤了。
醒林懷裡揣著話本,騎在馬上,在兩地間悠然來往,聽書喝茶,飲酒作樂,日子慢慢地向前過。
一日,醒林中午準時來至茶坊,等了半日,那說書人依舊喋喋不休的講那書生小姐的故事,他將瓜子杏仁等吃食都吃完了,招手叫來小二哥,小二哥知這是個闊氣的熟客,滿臉含笑的跑來,「公子還要點什麼。」
那說書人唾沫橫飛,抑揚頓挫, 說至小魔尊得知胡爭如逃了, 欲要去追,「小魔尊一聽屬下稟告,那還了得?!將坐在大腿上的人兒一手推開,氣的頭髮鬍鬚倒立!當即大喊,『拿俺的大槍來!』那守燈人被推倒在楠木椅子上, 計上心頭,將手中玉碗往地上一砸,那玉碗裡的燕窩灑了一地,又將桌上的金盤一掀,盤中的野駝蹄滾了滿桌,他小腰一擰,指著那小魔尊道,『你這冤家,日日花言巧語糊弄我,今日說甚向我賠罪,騙得我來,沒說兩句話便要走,今日你敢出這門,可別再來了!』那小魔尊雖身高九尺,虎背熊腰,卻縮成個鵪鶉樣兒……他戰戰兢兢的地將懷裡的金蛇項圈掏了出來,『可不敢騙你,諾,這是外面剛獻上的項圈,這形狀,多別致,我特地給你留的……』」
醒林笑不可抑,伏在桌上,肩膀顫抖,好不容易才抬起臉,抹了抹眼角的濕潤。待這一段書說畢,他喚來小二哥,打開錢袋,摸出最大的一錠銀子,指了指說書人,給了小二哥。
小二哥歡天喜地的去了,醒林一中午又灌了三輪茶水,摸著肚子站起來,伸了伸懶腰,出門牽馬,沿著大路慢慢向家走。
夕照湖岸,水光粼粼,一人一馬,逆光行走。
徐風吹動他的額發,他轉過眼,望向閃閃波光,放下手裡的馬繩,撿起腳邊的小石子,朝遙遠的湖面扔了出去。
湖面輕響,盪起一層漣漪,緊接著又一聲輕響,又盪起另一層漣漪,第三聲輕響聲音漸弱,盪起小小一圈漣漪,沒兩下便不見了。
醒林駐足望了一會,繼而轉過身,牽著馬,徐徐前行。
從那之後,他除了陪母親外,便是去外地的茶坊消遣。來回奔波幾十里地,一人一馬,十分快意。
有時從茶坊出來,他也在熱鬧集市上逛一逛,他愛逛書攤,時常翻一翻話本兒。
撿著他想要的,便塞到懷裡帶回去,或是帶去逢霽樓,在自己的老地方,躺在榻上,研讀一下午。或是帶回東山派,夜裡挑了燈,窩在被窩裡,借著一豆昏黃的燭光悄悄地看。
看著看著,便笑了。
這一日,母親休息,醒林出了門,去逢霽樓例行晃了一圈,騎上馬,慢悠悠地向縣城行去。
進了縣城,他熟門熟路的去了茶坊,將馬栓起,找到後排的老座位,要了茶水果脯,預備坐一中午。
誰承想,今日說書人已說到了魔尊復生後占下玉房宮這一段。
茶坊里的茶客有了爭議。
有茶客道:「別的不提,這魔尊倒是當得起痴情二字。」
另一個人道:「想想東南海邊死去的數十萬人吧,聽了幾本書,就對魔頭贊上了?」
先前那人道:「就事論事而已,在情之一字上,魔尊確實對得住這守燈人。」
另一人道:「守燈人遵從師尊的安排,為了仙門,為了無數蒼生,必須這般做,我問你,如果是你,當時的境地,你待如何?」
先前那人道,「話雖如此,但,這人確然涼薄了些。」
周圍起鬨的閒人附和另一人的話,「他不涼薄,咱們就沒命嘍。」
第三個人道,「人家忍著噁心,委身一個男子,救了你們性命,還容你們這般說三道四,真是不值!」
第四個人道:「如今仙門可把這人夸到天上了,恨不得當祖宗供起來。」
他又道:「但,我聽一大仙門的弟子偷偷說,其實這守燈人辦的事兒,令他們有些不解,比如那仙家好不容易煉製的天地鼎,是怎麼讓魔尊得去了?魔尊得了為何在生死關頭也不提起?還有,那守燈人要天地鼎時,在各位掌門面前說的天花亂墜,怎麼潛伏在魔尊身邊許久也未得手?」
「那是魔尊啊!那是好得手的?」
「不過,確實可疑之處太多,你說這些掌門怎不叫那守燈人出來問問?」
「叫了,叫不出來,他父親也是個難說話的,不好硬叫。」
「那弟子還說,仙門暗地裡傳,那守燈人其實對魔尊有情呢,只是如今這守燈人就是個活祖宗,沒人敢在檯面上說……」
三個聲音同時響起。
「胡說,人為仙門犧牲,你們還要玷污人家……」
「胡說,他要是個有情義的,早幹嘛去了。」
「我就知道,他倆拉扯不清,這事情不簡單……」
最後,有人嚷嚷,「小點聲,那守燈人就是附近仙門的弟子,小心被他師兄弟聽了去。」
醒林將手裡的茶一口飲盡,他聽了個飽,結帳出門,牽馬沿著集市慢慢溜達,走到書攤上,老闆早相熟,一見他便吆喝,「小哥,新上的《忘月聽風》,給你留著呢。」
醒林接過來,翻了幾頁,含笑付了錢,將話本對摺塞進懷裡,懷揣著今日的口糧,心滿意足的回家去。
夕照湖綿延數十里,波光粼粼,每日下午,一人一馬的影子,徐徐從波光里穿行。
三個月了,魔尊退回忘月窟後,與仙門劃海為界,一動不動,再無一絲消息,仿佛再也不踏進大陸一步,就此從仙魔之爭中消匿無蹤了。
醒林懷裡揣著話本,騎在馬上,在兩地間悠然來往,聽書喝茶,飲酒作樂,日子慢慢地向前過。
一日,醒林中午準時來至茶坊,等了半日,那說書人依舊喋喋不休的講那書生小姐的故事,他將瓜子杏仁等吃食都吃完了,招手叫來小二哥,小二哥知這是個闊氣的熟客,滿臉含笑的跑來,「公子還要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