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什麼意思?”君華對南疆當前的形式了解不夠,只能猜測道:“你是擔心陛下不願出兵嗎?”
朱夏和南越中間隔著一個暹羅,接壤的地界並不多,而南越的北部,是神武大帝時期屬於瓊州的四個郡。大衍作為宗主國,維護南疆的平衡是很有必要的,若能趁機收回失土,那就更好了。
衛崇榮搖搖頭,無奈道:“君心難測,陛下在想什麼,我如何能知道,再看吧。”事關大局,衛蘭再是不喜歡他,也就是不給他立功的機會罷了,於大衍有利之事,他總沒道理拒絕的。
君華見衛崇榮不肯再說,也就沒有再問,這件事該如何處理,不是他們說了算的。
當天下午,君華沒有午睡,他想的是,如果之前小猴子猜的他們每次睡著都要交換一回的結論是成立的,那麼明天早上,醒來的就該是小猴子,正好可以回家,不用擔心露出任何馬腳。
豈料到了回門那日,小猴子並沒有出現,衛崇榮和君華都呆住了。
怎麼會是這樣?
不是說好的一人一次嗎?
……
想到自己馬上就要回家見到君情和姬辛,君華除了激動,更多的卻是畏懼。
為人父母者,哪有不了解自家孩子性情的,他在衛昭面前都演不好,如何能夠瞞過他們?
要是被他們發現,他不是小猴子,他該怎麼辦呢?
兩人無言對視片刻,衛崇榮率先回過神來:“懷熙,趕緊換衣服,我們快要遲到了。”現在不是研究規律的時候,誤了回門的時辰,才是更麻煩的。
君華吶吶地點點頭,下意識地照著衛崇榮說的話去做。
臨出門前,見君華緊張地步子都不知道該如何邁,衛崇榮特地安慰道:“懷熙,沒事的,他們是你的父王和爹爹,你要是實在不知道該怎樣做,就依著本能行事吧,就像你舞劍一樣。”
昨日的那段劍法,明顯是小猴子的功勞,懷熙哪裡學過這些。
聞及此言,君華心下稍安,扯出一個有些勉強的微笑。
由於攜帶的禮物比較多,衛崇榮和君華沒有騎馬,而是坐的馬車回長寧王府。兩家隔得很近,一炷香的工夫就到了,衛崇榮什麼都沒來得及給君華交待,只顧著安慰他了。
前世,君華從來沒有來過長寧王府,他有記憶的時候,大衍已經沒有長寧王這個爵位了。
好在衛崇榮抱著以防萬一的想法,昨天還是畫了一幅長寧王府的地圖給君華,免得他回了自己家,連自己的院子的都找不到,要是那樣的話,他們真的是什麼都不用解釋了。
就算素未謀面,血緣的牽絆也是與生俱來的,君華第一眼看到姬辛,就認出了他是誰。
他很想控制好自己的表情,不讓人看出端倪,可他真的管不住自己的眼淚。
論及對君華的寵愛程度,姬辛若是排了第二,衛崇榮也不敢排到第一的。若是沒有這個寶貝兒子的存在,興祖皇帝在世的時候,肯定會讓他們各自成親的,斷不會允許他們在一起。
所以君華對姬辛的意義,與姬卉並不完全相同。可恨有個衛崇榮,從小就愛跟他搶兒子,君華還叫不利索父王的時候,就會追著衛崇榮叫哥哥了,怎能讓姬辛心裡高興地起來。
後來,姬辛去了易州,君情帶著兩個兒子跟了過去,姬辛滿心以為,隔著上千里地,他兒子再也不會念著那個臭小子了,卻不曾想到,君華在瞞著他的情況下,就把素雲丹給服了。
服食素雲丹的滋味,姬辛雖然沒有嘗過,可君情當年有多難受,他卻是見過的。
前兩日,衛崇榮上門迎親,要不是君情攔著,姬辛當時就想揍人的。
好容易按耐住了想要動手的心情,又眼巴巴地等了兩日,終於等到兒子兒婿回門。結果兒子還沒說話呢,眼淚珠子先下來了,看得姬辛那叫一個心疼,一把衝過去把人摟在懷裡。
“兒子,告訴父王,是不是那個臭小子欺負你了,不要怕,有父王給你撐腰呢。”要是兒子也支持,他多年來想揍衛崇榮的夙願也就能了了,姬辛的心情有著不為人知的激動。
君華卻是被姬辛的舉動嚇壞了,愣愣地不知該說什麼,眼淚也很神奇地止住了。
從小到大,他都是一個人,從來沒有人抱過他,親過他。衛夙再疼他,他的皇帝身份擺在那裡,不可能對他多親熱的,不過是賞賜豐厚,錦衣玉食罷了。
他身邊伺候的人也很多,可他們都是唯唯諾諾,只會討好他,卻不會關心他。
第一次被人抱著的滋味還是拜衛陽所賜,雖然沒有證據,可君華能夠想到,敢在上林苑把他扔進昆明池的人,肯定是衛陽指使的,其他人哪有那樣的膽量。
衛陽倒不是想要他的命,因為除了同樣舉目無親的自己和伊殷,他身邊也沒其他人可用。幼稚的小皇帝叫人作弄他,多半是常年的心裡不平衡積累下來,再不發泄就要被逼瘋了。
的確,對比他這個和興祖皇帝無親無故的孤兒,衛陽身為皇子,是被冷落地夠嗆。
沒等衛陽的人看夠好戲把他撈起來,衛崇榮就先下了水,直接把他救走了。
前世的他,由於早產加難產的緣故,自小體弱多病,縱然昆明池的水不是很涼,在裡頭泡上一會兒,也夠讓他病上三天三夜,燒得什麼都不知道,只記得有個人一直陪著自己,抱著自己。
只是等他病好以後,衛崇榮對他就再也沒有那樣親近過了。
此刻被姬辛摟抱著,君華的身體先是僵了僵,但是很快就放鬆下來,回話道:“沒人欺負我,父王……”他原以為,自己會很難開口的,真正遇到了才明白,什麼猶豫的過程都沒有。
“真的?”姬辛半信半疑,仔細打量君華的臉,發現他眼尾有些發紅,但整個人的表情,卻是很鮮活的,的確不像是被人欺負的樣子,才有些不甘心地嘆氣道:“看來我是又沒機會了……”
衛崇榮站在旁邊,把父子兩人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姬辛所謂的“沒有機會”是指什麼,他再是清楚不過,忙拱手道:“岳父大人,我們能否進屋敘話?”
君華也察覺到了兩人之間隱約的火藥味,輕笑道:“父王,我們先進去吧。”
姬辛摟著兒子的肩膀,回頭瞥了衛崇榮一眼,抬腿進屋了。衛崇榮無語地望了望天,也跟著進去了。想當初,他們還沒正式拜堂的時候,姬辛還沒有這樣看他不順眼的,真是時過境遷啊。
比起性急地迎出門來的姬辛,君情和姬卉明顯更穩得住,不過在看到他們進屋的時候,兩人的眼神還是一亮,姬卉站起身叫道:“哥哥,華哥哥……”
君華直直抬首,凝神看著君情。對於姬辛和君情,他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雖說兩人前世都去得早,可君情是他思念了一輩子的人,而姬辛卻是昨日才知道的“另一個父親”。
衛崇榮見君華有些失神,悄然走到他的身邊,伸手握住他的手,在他耳邊低語道:“懷熙,我們該請安了。”很多年前,他再見到衛昭,就是君華此刻的感受。
第103章 私心
君華略一頷首,迅速調整好自己的表情,和衛崇榮一起正式給君情和姬辛請了安。
各自坐定以後,姬辛壓根兒不打算和兒子兒婿嘮家常,而是直接問道:“榮兒,朱夏進犯南越的事情,你可知曉了?”他在易州經營多年,自有自己的消息來源。
衛崇榮點點頭,沉聲道:“昨日我剛收到先翰的飛鴿傳書,說是朱夏勢頭兇猛,南越有些抵抗不住,我估計他們要向陛下求救,南越的信使不日將會抵達渝京。”
“朱夏一旦拿下瓊州的西南四郡,將對易州形成圍攻之勢,若你還在姚安,是該直接出兵相助的,方能起到防患於未然的目的,可惜你不在,易州的守將不敢擅自行動。”姬辛嘆著氣說道。
南越距離渝京三千里,一半的路都是山路,等南越的信使趕到渝京,再等衛蘭做出決定,至少也得一個月,可那時大局已定,大衍再要出手,付出的代價可就大得多了。但是礙於南疆的局勢,大衍又不可能置身事外,勢均力敵的朱夏和南越,對大衍才是最有利的,倘若哪邊弱了,大衍勢必得伸手扶一把,否則易州危矣,朱夏挑選這麼一個進攻時間,真是絕了。
衛崇榮早先就有感覺,衛蘭急召自己回京成親,有些不符合他的處事風格。可轉念又想,衛蘭好歹已經是皇帝了,他再是任性,也不可能拿大衍的利益開玩笑,不高興看到自己立功才是真的。
不想今日,姬辛說出了同樣的話。的確,若是衛崇榮還在易州,朱夏起兵初期,他就能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出兵制止,絕不至於讓事態惡化到這個程度。
衛蔻是南越的王后,便是他無詔出兵了,衛蘭問責下來,也有太后會護著他。再說他襄助南越,不可能是無條件的,瓊州的西南四郡南越人強占了近三百年,也是時候還點回來了。
但是他回京了,拓跋先翰等人不可能有這樣的膽量,朱夏要是進犯大衍,他會毫不猶豫地反擊,朱夏進攻南越,他除了靜觀其變,及時給衛崇榮匯報,沒有辦法做到更多。
朱夏和南越中間隔著一個暹羅,接壤的地界並不多,而南越的北部,是神武大帝時期屬於瓊州的四個郡。大衍作為宗主國,維護南疆的平衡是很有必要的,若能趁機收回失土,那就更好了。
衛崇榮搖搖頭,無奈道:“君心難測,陛下在想什麼,我如何能知道,再看吧。”事關大局,衛蘭再是不喜歡他,也就是不給他立功的機會罷了,於大衍有利之事,他總沒道理拒絕的。
君華見衛崇榮不肯再說,也就沒有再問,這件事該如何處理,不是他們說了算的。
當天下午,君華沒有午睡,他想的是,如果之前小猴子猜的他們每次睡著都要交換一回的結論是成立的,那麼明天早上,醒來的就該是小猴子,正好可以回家,不用擔心露出任何馬腳。
豈料到了回門那日,小猴子並沒有出現,衛崇榮和君華都呆住了。
怎麼會是這樣?
不是說好的一人一次嗎?
……
想到自己馬上就要回家見到君情和姬辛,君華除了激動,更多的卻是畏懼。
為人父母者,哪有不了解自家孩子性情的,他在衛昭面前都演不好,如何能夠瞞過他們?
要是被他們發現,他不是小猴子,他該怎麼辦呢?
兩人無言對視片刻,衛崇榮率先回過神來:“懷熙,趕緊換衣服,我們快要遲到了。”現在不是研究規律的時候,誤了回門的時辰,才是更麻煩的。
君華吶吶地點點頭,下意識地照著衛崇榮說的話去做。
臨出門前,見君華緊張地步子都不知道該如何邁,衛崇榮特地安慰道:“懷熙,沒事的,他們是你的父王和爹爹,你要是實在不知道該怎樣做,就依著本能行事吧,就像你舞劍一樣。”
昨日的那段劍法,明顯是小猴子的功勞,懷熙哪裡學過這些。
聞及此言,君華心下稍安,扯出一個有些勉強的微笑。
由於攜帶的禮物比較多,衛崇榮和君華沒有騎馬,而是坐的馬車回長寧王府。兩家隔得很近,一炷香的工夫就到了,衛崇榮什麼都沒來得及給君華交待,只顧著安慰他了。
前世,君華從來沒有來過長寧王府,他有記憶的時候,大衍已經沒有長寧王這個爵位了。
好在衛崇榮抱著以防萬一的想法,昨天還是畫了一幅長寧王府的地圖給君華,免得他回了自己家,連自己的院子的都找不到,要是那樣的話,他們真的是什麼都不用解釋了。
就算素未謀面,血緣的牽絆也是與生俱來的,君華第一眼看到姬辛,就認出了他是誰。
他很想控制好自己的表情,不讓人看出端倪,可他真的管不住自己的眼淚。
論及對君華的寵愛程度,姬辛若是排了第二,衛崇榮也不敢排到第一的。若是沒有這個寶貝兒子的存在,興祖皇帝在世的時候,肯定會讓他們各自成親的,斷不會允許他們在一起。
所以君華對姬辛的意義,與姬卉並不完全相同。可恨有個衛崇榮,從小就愛跟他搶兒子,君華還叫不利索父王的時候,就會追著衛崇榮叫哥哥了,怎能讓姬辛心裡高興地起來。
後來,姬辛去了易州,君情帶著兩個兒子跟了過去,姬辛滿心以為,隔著上千里地,他兒子再也不會念著那個臭小子了,卻不曾想到,君華在瞞著他的情況下,就把素雲丹給服了。
服食素雲丹的滋味,姬辛雖然沒有嘗過,可君情當年有多難受,他卻是見過的。
前兩日,衛崇榮上門迎親,要不是君情攔著,姬辛當時就想揍人的。
好容易按耐住了想要動手的心情,又眼巴巴地等了兩日,終於等到兒子兒婿回門。結果兒子還沒說話呢,眼淚珠子先下來了,看得姬辛那叫一個心疼,一把衝過去把人摟在懷裡。
“兒子,告訴父王,是不是那個臭小子欺負你了,不要怕,有父王給你撐腰呢。”要是兒子也支持,他多年來想揍衛崇榮的夙願也就能了了,姬辛的心情有著不為人知的激動。
君華卻是被姬辛的舉動嚇壞了,愣愣地不知該說什麼,眼淚也很神奇地止住了。
從小到大,他都是一個人,從來沒有人抱過他,親過他。衛夙再疼他,他的皇帝身份擺在那裡,不可能對他多親熱的,不過是賞賜豐厚,錦衣玉食罷了。
他身邊伺候的人也很多,可他們都是唯唯諾諾,只會討好他,卻不會關心他。
第一次被人抱著的滋味還是拜衛陽所賜,雖然沒有證據,可君華能夠想到,敢在上林苑把他扔進昆明池的人,肯定是衛陽指使的,其他人哪有那樣的膽量。
衛陽倒不是想要他的命,因為除了同樣舉目無親的自己和伊殷,他身邊也沒其他人可用。幼稚的小皇帝叫人作弄他,多半是常年的心裡不平衡積累下來,再不發泄就要被逼瘋了。
的確,對比他這個和興祖皇帝無親無故的孤兒,衛陽身為皇子,是被冷落地夠嗆。
沒等衛陽的人看夠好戲把他撈起來,衛崇榮就先下了水,直接把他救走了。
前世的他,由於早產加難產的緣故,自小體弱多病,縱然昆明池的水不是很涼,在裡頭泡上一會兒,也夠讓他病上三天三夜,燒得什麼都不知道,只記得有個人一直陪著自己,抱著自己。
只是等他病好以後,衛崇榮對他就再也沒有那樣親近過了。
此刻被姬辛摟抱著,君華的身體先是僵了僵,但是很快就放鬆下來,回話道:“沒人欺負我,父王……”他原以為,自己會很難開口的,真正遇到了才明白,什麼猶豫的過程都沒有。
“真的?”姬辛半信半疑,仔細打量君華的臉,發現他眼尾有些發紅,但整個人的表情,卻是很鮮活的,的確不像是被人欺負的樣子,才有些不甘心地嘆氣道:“看來我是又沒機會了……”
衛崇榮站在旁邊,把父子兩人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姬辛所謂的“沒有機會”是指什麼,他再是清楚不過,忙拱手道:“岳父大人,我們能否進屋敘話?”
君華也察覺到了兩人之間隱約的火藥味,輕笑道:“父王,我們先進去吧。”
姬辛摟著兒子的肩膀,回頭瞥了衛崇榮一眼,抬腿進屋了。衛崇榮無語地望了望天,也跟著進去了。想當初,他們還沒正式拜堂的時候,姬辛還沒有這樣看他不順眼的,真是時過境遷啊。
比起性急地迎出門來的姬辛,君情和姬卉明顯更穩得住,不過在看到他們進屋的時候,兩人的眼神還是一亮,姬卉站起身叫道:“哥哥,華哥哥……”
君華直直抬首,凝神看著君情。對於姬辛和君情,他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雖說兩人前世都去得早,可君情是他思念了一輩子的人,而姬辛卻是昨日才知道的“另一個父親”。
衛崇榮見君華有些失神,悄然走到他的身邊,伸手握住他的手,在他耳邊低語道:“懷熙,我們該請安了。”很多年前,他再見到衛昭,就是君華此刻的感受。
第103章 私心
君華略一頷首,迅速調整好自己的表情,和衛崇榮一起正式給君情和姬辛請了安。
各自坐定以後,姬辛壓根兒不打算和兒子兒婿嘮家常,而是直接問道:“榮兒,朱夏進犯南越的事情,你可知曉了?”他在易州經營多年,自有自己的消息來源。
衛崇榮點點頭,沉聲道:“昨日我剛收到先翰的飛鴿傳書,說是朱夏勢頭兇猛,南越有些抵抗不住,我估計他們要向陛下求救,南越的信使不日將會抵達渝京。”
“朱夏一旦拿下瓊州的西南四郡,將對易州形成圍攻之勢,若你還在姚安,是該直接出兵相助的,方能起到防患於未然的目的,可惜你不在,易州的守將不敢擅自行動。”姬辛嘆著氣說道。
南越距離渝京三千里,一半的路都是山路,等南越的信使趕到渝京,再等衛蘭做出決定,至少也得一個月,可那時大局已定,大衍再要出手,付出的代價可就大得多了。但是礙於南疆的局勢,大衍又不可能置身事外,勢均力敵的朱夏和南越,對大衍才是最有利的,倘若哪邊弱了,大衍勢必得伸手扶一把,否則易州危矣,朱夏挑選這麼一個進攻時間,真是絕了。
衛崇榮早先就有感覺,衛蘭急召自己回京成親,有些不符合他的處事風格。可轉念又想,衛蘭好歹已經是皇帝了,他再是任性,也不可能拿大衍的利益開玩笑,不高興看到自己立功才是真的。
不想今日,姬辛說出了同樣的話。的確,若是衛崇榮還在易州,朱夏起兵初期,他就能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出兵制止,絕不至於讓事態惡化到這個程度。
衛蔻是南越的王后,便是他無詔出兵了,衛蘭問責下來,也有太后會護著他。再說他襄助南越,不可能是無條件的,瓊州的西南四郡南越人強占了近三百年,也是時候還點回來了。
但是他回京了,拓跋先翰等人不可能有這樣的膽量,朱夏要是進犯大衍,他會毫不猶豫地反擊,朱夏進攻南越,他除了靜觀其變,及時給衛崇榮匯報,沒有辦法做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