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頁
望著阮筠婷和君蘭舟的背影走遠,太后冷笑。
韓肅離開都城,是她下手的最好機會了。
%%%
皇帝御駕拖著蜿蜒長隊行進在去往南方的路上,韓肅斜躺在馬車裡,無聊的翻看一本閒書。這樣趕路毫無效率可言,卻可以讓他偷得片刻的清閒。
韓肅自從榮登大寶,已經有太久沒有這樣全身心的放鬆過了,斜靠著柔軟的杏黃色緞面迎枕,舒服的只想睡覺。
夜裡隊伍安營在野外,韓肅一夜好眠,次日清早天光剛剛泛白,卻聽見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來人被侍衛攔下,在外頭吵嚷著有急奏要稟明皇上。
韓肅閒閒的吩咐隨性的春喜:“讓他進來。”
“遵旨。”
不多時,卻見衣衫凌亂滿臉髒污的君召英進了營帳。在地當中撲通一聲跪下,“皇上,靖王府走水了!”
第615~616章徹悟
韓肅心頭劇跳。
君召英雙目赤紅,頭髮凌亂,發梢和袍袖都有被灼焦的痕跡,可見火勢不虛。傾身向前急切的問:“你說靖王府走水?”
“是,臣離開都城趕來時大火還沒有撲滅,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城防軍和五城兵馬司的人正在疏散靖王府周圍的百姓,天乾物燥,火又是人為縱起,要滅火著實不容易。”
“那靖王妃和王爺呢?”
君召英面上沉痛,搖頭:“火勢太大,臣試了幾次,都沒能衝進上房,王爺和王妃應該已經……”
韓肅臉色煞白,愣住了。
一夜時間,怎會發生如此大的變故?他才剛啟程離開時,君蘭舟還端坐在雁影上面帶譏諷的望著他。他想看看馬車裡的人卻不能夠,還想著等夏天回來,一定要辦場大宴,下旨所有同宗子弟入宮,就不怕阮筠婷不來。那個時候,他們家小蔥也快一歲了吧,他還等著小蓯叫他聲皇伯伯。
怎麼會,死了?
韓肅站起身,本以為自己頂得住,身子卻還是晃了一下。扶著桌案才堪堪站穩,隨即眼神一厲。
“你說,是人為縱火?”
“是。”君召英道:“臣調查過,是半夜時分有人向王府里扔油罐。”
“油罐?”
“對,陶土的罐子,裝了油,以棉布封口,點燃扔進了王府。”君召英聲音忿恨而沉痛:“若是尋常的火,哪裡有這樣久還撲不滅的。如今這個時節樹枝外部乾燥裡頭略帶了水分,最易引燃,加上油……請皇上示下,該當如何處置。”
韓肅狠狠攥著拳頭,如此狠毒,是誰要置君蘭舟和阮筠婷於死地。大梁國最有理由殺君蘭舟的人是他!連他都還沒有決定要不要動手。這人有何資格?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韓肅批了件大氅,邊走邊道:“吩咐下去,隊伍原地等候,朕同你一同回城。”
“遵旨。”
韓肅帶了二十名護衛,與君召英快馬加鞭回到都城時已經快到午時,距離王府還有二里地,就瞧見遠處一片漆黑的濃煙遮天蔽日,城中百姓無不惶恐不安。
待到了靖王府外圍,就見許多周邊的百姓正帶著家中細軟在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下離開。火勢仍舊很大,已經蔓延到周邊的百姓人家。有一些來不及搶出財務的百姓,正跪在街邊痛哭流涕。
這麼大的火。筠婷還有活路嗎!
韓肅眼前發黑,險些從馬上一頭栽下。
“皇上!”侍衛眼疾手快的將韓肅攙扶下來。
這邊的動靜,驚動了在場指揮的田玉庚等輔政大臣,還有才剛榮升文淵閣大學士的莫建弼等官員。
“皇上萬歲!”眾大臣行禮,周邊百姓見狀也紛紛跪下。山呼萬歲。
韓肅站在王府外,看著沖天的黑煙和火光,即便距離這樣遠,他感覺臉上烤的慌,在裡頭的人,哪裡還有一絲生還可能?
韓肅抖著唇。半晌才平靜心情,強作鎮定道:“全力滅火,務必不要傷到百姓性命。今日百姓們損失的財產,統計入冊後來回給朕。”
“遵旨。”
眾人叩頭。
莫建弼道:“皇上是繼續啟程還是……”
“等火滅了,有了結果,朕在走。”
“那請皇上先行回宮吧,此處太危險了。”莫建弼和田玉庚等人都勸。
韓肅望著火光中已經燒的露了架子的王府。又是許久沉默。看如今這個樣子,火一時半刻滅不了。若筠婷真的有什麼,怕是火滅了,也骨頭渣子都不剩了……
是誰這樣狠心!是誰害死筠婷和蘭舟!朕都還沒動手,誰有這個權利動手!
韓肅悲傷之餘,一顆心被憤怒沾滿。眼睛也紅了。
莫建弼等人自然知道皇帝與靖王之間的糾葛,原本他們這些外臣暗地裡都猜想皇上對君蘭舟定然是殺之而後快,現在見韓肅如次悲痛,他們竟然都猜錯了?
無論如何,胡亂揣測上意都是錯的。莫建弼等人不敢再問,也不敢離開,就垂首站在一旁。
韓肅理了理思路,這才吩咐眾人繼續滅火,疏散百姓,設置臨時安置點,免得有人趁虛而入,別在王府走水之時梁成再出什麼大亂子,那就真要貽笑大方了。
一切安排妥當,韓肅帶著護衛回了宮。
他沒有下馬,直接騎著高頭大馬飛馳到了慈安宮的院門前,這才勒住韁繩,姿態瀟灑的翻身下馬。
院中的宮女正拿著掃帚掃雪,見皇上竟然騎著馬奔回來了,先是嚇得愣住,隨後急忙跪下磕頭行禮。
韓肅並不理會,直接上了台階,一掌推開宮門。
咣的一聲,兩便的格扇相互碰撞,發出好大的聲響,將殿內的太后和宮女嬤嬤都嚇了一跳。
太后剛要罵一聲放肆,在看到面無表情緩緩進門的韓肅時,心虛的住了口。
“你們都下去。朕有話要與太后說。非朕傳召,任何人不得入內。”
“是。”宮女嬤嬤們行了禮,魚貫退下,並且輕手輕腳的關好宮門。
明媚的陽光被擋在門外,偌大的宮殿內,顯得陰森冷清,光可鑑人的黑色大理石地磚上映著陽光頭過格扇照she進來的影子,也將韓肅的影子拉長。
“母后,你為何要這麼做!”
“做什麼?”太后不動聲色的問。
韓肅道:“靖王府走水,已經燒了一夜,現在火勢還沒有減緩,隨著東北風繼續蔓延,已經燒到了民居。母后,你到底要做什麼!”
太后的臉色變了變,看著韓肅欲言又止。
韓肅腳上仿佛拴著千斤重的鐵鏈,遲緩的走到太后跟前,腳底一滑,撲通一聲坐在了地上。
太后嚇得不輕,忙來攙扶,韓肅卻撥開了她的手:“母后。您是看兒子過的還不夠亂,不夠累嗎?朕應付四位輔政大臣已經是焦頭爛額,南方鬧過了旱災,又鬧雪災,繡劍山莊又鼓動繡妍教興風作浪,這麼多的事要等著朕去一件件處置,您卻不讓朕省心,朕早就說過,朕與筠婷之間的事你不要過問!你為何不聽!”
“哀家是怕你誤入歧途,是怕你走錯了路啊!”太后也索性在韓肅對面坐下。“你父王的心思,一輩子都在長公主身上,哀家算什麼?只是他用來思念故人的替身罷了。可哀家的苦。並不比你父王的深。他揣著思念一輩子,這種煎熬,哀家相信比死了還要難受,而你現在走的就是你父王的老路啊!”
太后眼淚滑落,哽咽著抬起手。輕輕地撫摸韓肅的臉:“哀家怎能看著自己的兒子一步步走錯?不,你沒有錯,錯的是阮筠婷那個狐媚子,是他勾的你魂不守舍。不過你放心,如今她早已經不在人世,就連能與你爭奪王位的君蘭舟也不在了。你可以完全不用管他們,做自己需要做的事,這有什麼不好的?”
韓肅搖著頭。雙手插入發間,抓亂了頭髮,痛苦的道:“朕愛她,想要得到她,卻並非要害死她。如果知道會是這樣。朕寧可放他們自由,也絕不想看到他們燒焦的屍首啊。”
“你!”太后眼神失望。大有怒其不爭之意:“你並非優柔寡斷的孩子,怎麼在他們身上就是放不開?他們死了,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害處。你好生的對杜貴嬪,好生的與宮中妃嬪們延綿子嗣,將大梁國發揚光大,這才是首要之事,阮筠婷和君蘭舟的事情已經過去,恐怕就算火滅了,他們也屍骨無存了。這樣反倒乾淨。”
“母后!”韓肅面對太后,當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太后板著臉道:“哀家再說一遍,你的心,要放在朝廷上,不要被一個女人牽絆住手腳。哀家左右也是黃土埋進一半的人了,為了你,哀家不怕什麼天前報應,也不介意手上多沾鮮血。你若是在迷上誰,哀家一定一樣會不惜一切殺了她。”
韓肅離開都城,是她下手的最好機會了。
%%%
皇帝御駕拖著蜿蜒長隊行進在去往南方的路上,韓肅斜躺在馬車裡,無聊的翻看一本閒書。這樣趕路毫無效率可言,卻可以讓他偷得片刻的清閒。
韓肅自從榮登大寶,已經有太久沒有這樣全身心的放鬆過了,斜靠著柔軟的杏黃色緞面迎枕,舒服的只想睡覺。
夜裡隊伍安營在野外,韓肅一夜好眠,次日清早天光剛剛泛白,卻聽見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來人被侍衛攔下,在外頭吵嚷著有急奏要稟明皇上。
韓肅閒閒的吩咐隨性的春喜:“讓他進來。”
“遵旨。”
不多時,卻見衣衫凌亂滿臉髒污的君召英進了營帳。在地當中撲通一聲跪下,“皇上,靖王府走水了!”
第615~616章徹悟
韓肅心頭劇跳。
君召英雙目赤紅,頭髮凌亂,發梢和袍袖都有被灼焦的痕跡,可見火勢不虛。傾身向前急切的問:“你說靖王府走水?”
“是,臣離開都城趕來時大火還沒有撲滅,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城防軍和五城兵馬司的人正在疏散靖王府周圍的百姓,天乾物燥,火又是人為縱起,要滅火著實不容易。”
“那靖王妃和王爺呢?”
君召英面上沉痛,搖頭:“火勢太大,臣試了幾次,都沒能衝進上房,王爺和王妃應該已經……”
韓肅臉色煞白,愣住了。
一夜時間,怎會發生如此大的變故?他才剛啟程離開時,君蘭舟還端坐在雁影上面帶譏諷的望著他。他想看看馬車裡的人卻不能夠,還想著等夏天回來,一定要辦場大宴,下旨所有同宗子弟入宮,就不怕阮筠婷不來。那個時候,他們家小蔥也快一歲了吧,他還等著小蓯叫他聲皇伯伯。
怎麼會,死了?
韓肅站起身,本以為自己頂得住,身子卻還是晃了一下。扶著桌案才堪堪站穩,隨即眼神一厲。
“你說,是人為縱火?”
“是。”君召英道:“臣調查過,是半夜時分有人向王府里扔油罐。”
“油罐?”
“對,陶土的罐子,裝了油,以棉布封口,點燃扔進了王府。”君召英聲音忿恨而沉痛:“若是尋常的火,哪裡有這樣久還撲不滅的。如今這個時節樹枝外部乾燥裡頭略帶了水分,最易引燃,加上油……請皇上示下,該當如何處置。”
韓肅狠狠攥著拳頭,如此狠毒,是誰要置君蘭舟和阮筠婷於死地。大梁國最有理由殺君蘭舟的人是他!連他都還沒有決定要不要動手。這人有何資格?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韓肅批了件大氅,邊走邊道:“吩咐下去,隊伍原地等候,朕同你一同回城。”
“遵旨。”
韓肅帶了二十名護衛,與君召英快馬加鞭回到都城時已經快到午時,距離王府還有二里地,就瞧見遠處一片漆黑的濃煙遮天蔽日,城中百姓無不惶恐不安。
待到了靖王府外圍,就見許多周邊的百姓正帶著家中細軟在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下離開。火勢仍舊很大,已經蔓延到周邊的百姓人家。有一些來不及搶出財務的百姓,正跪在街邊痛哭流涕。
這麼大的火。筠婷還有活路嗎!
韓肅眼前發黑,險些從馬上一頭栽下。
“皇上!”侍衛眼疾手快的將韓肅攙扶下來。
這邊的動靜,驚動了在場指揮的田玉庚等輔政大臣,還有才剛榮升文淵閣大學士的莫建弼等官員。
“皇上萬歲!”眾大臣行禮,周邊百姓見狀也紛紛跪下。山呼萬歲。
韓肅站在王府外,看著沖天的黑煙和火光,即便距離這樣遠,他感覺臉上烤的慌,在裡頭的人,哪裡還有一絲生還可能?
韓肅抖著唇。半晌才平靜心情,強作鎮定道:“全力滅火,務必不要傷到百姓性命。今日百姓們損失的財產,統計入冊後來回給朕。”
“遵旨。”
眾人叩頭。
莫建弼道:“皇上是繼續啟程還是……”
“等火滅了,有了結果,朕在走。”
“那請皇上先行回宮吧,此處太危險了。”莫建弼和田玉庚等人都勸。
韓肅望著火光中已經燒的露了架子的王府。又是許久沉默。看如今這個樣子,火一時半刻滅不了。若筠婷真的有什麼,怕是火滅了,也骨頭渣子都不剩了……
是誰這樣狠心!是誰害死筠婷和蘭舟!朕都還沒動手,誰有這個權利動手!
韓肅悲傷之餘,一顆心被憤怒沾滿。眼睛也紅了。
莫建弼等人自然知道皇帝與靖王之間的糾葛,原本他們這些外臣暗地裡都猜想皇上對君蘭舟定然是殺之而後快,現在見韓肅如次悲痛,他們竟然都猜錯了?
無論如何,胡亂揣測上意都是錯的。莫建弼等人不敢再問,也不敢離開,就垂首站在一旁。
韓肅理了理思路,這才吩咐眾人繼續滅火,疏散百姓,設置臨時安置點,免得有人趁虛而入,別在王府走水之時梁成再出什麼大亂子,那就真要貽笑大方了。
一切安排妥當,韓肅帶著護衛回了宮。
他沒有下馬,直接騎著高頭大馬飛馳到了慈安宮的院門前,這才勒住韁繩,姿態瀟灑的翻身下馬。
院中的宮女正拿著掃帚掃雪,見皇上竟然騎著馬奔回來了,先是嚇得愣住,隨後急忙跪下磕頭行禮。
韓肅並不理會,直接上了台階,一掌推開宮門。
咣的一聲,兩便的格扇相互碰撞,發出好大的聲響,將殿內的太后和宮女嬤嬤都嚇了一跳。
太后剛要罵一聲放肆,在看到面無表情緩緩進門的韓肅時,心虛的住了口。
“你們都下去。朕有話要與太后說。非朕傳召,任何人不得入內。”
“是。”宮女嬤嬤們行了禮,魚貫退下,並且輕手輕腳的關好宮門。
明媚的陽光被擋在門外,偌大的宮殿內,顯得陰森冷清,光可鑑人的黑色大理石地磚上映著陽光頭過格扇照she進來的影子,也將韓肅的影子拉長。
“母后,你為何要這麼做!”
“做什麼?”太后不動聲色的問。
韓肅道:“靖王府走水,已經燒了一夜,現在火勢還沒有減緩,隨著東北風繼續蔓延,已經燒到了民居。母后,你到底要做什麼!”
太后的臉色變了變,看著韓肅欲言又止。
韓肅腳上仿佛拴著千斤重的鐵鏈,遲緩的走到太后跟前,腳底一滑,撲通一聲坐在了地上。
太后嚇得不輕,忙來攙扶,韓肅卻撥開了她的手:“母后。您是看兒子過的還不夠亂,不夠累嗎?朕應付四位輔政大臣已經是焦頭爛額,南方鬧過了旱災,又鬧雪災,繡劍山莊又鼓動繡妍教興風作浪,這麼多的事要等著朕去一件件處置,您卻不讓朕省心,朕早就說過,朕與筠婷之間的事你不要過問!你為何不聽!”
“哀家是怕你誤入歧途,是怕你走錯了路啊!”太后也索性在韓肅對面坐下。“你父王的心思,一輩子都在長公主身上,哀家算什麼?只是他用來思念故人的替身罷了。可哀家的苦。並不比你父王的深。他揣著思念一輩子,這種煎熬,哀家相信比死了還要難受,而你現在走的就是你父王的老路啊!”
太后眼淚滑落,哽咽著抬起手。輕輕地撫摸韓肅的臉:“哀家怎能看著自己的兒子一步步走錯?不,你沒有錯,錯的是阮筠婷那個狐媚子,是他勾的你魂不守舍。不過你放心,如今她早已經不在人世,就連能與你爭奪王位的君蘭舟也不在了。你可以完全不用管他們,做自己需要做的事,這有什麼不好的?”
韓肅搖著頭。雙手插入發間,抓亂了頭髮,痛苦的道:“朕愛她,想要得到她,卻並非要害死她。如果知道會是這樣。朕寧可放他們自由,也絕不想看到他們燒焦的屍首啊。”
“你!”太后眼神失望。大有怒其不爭之意:“你並非優柔寡斷的孩子,怎麼在他們身上就是放不開?他們死了,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害處。你好生的對杜貴嬪,好生的與宮中妃嬪們延綿子嗣,將大梁國發揚光大,這才是首要之事,阮筠婷和君蘭舟的事情已經過去,恐怕就算火滅了,他們也屍骨無存了。這樣反倒乾淨。”
“母后!”韓肅面對太后,當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太后板著臉道:“哀家再說一遍,你的心,要放在朝廷上,不要被一個女人牽絆住手腳。哀家左右也是黃土埋進一半的人了,為了你,哀家不怕什麼天前報應,也不介意手上多沾鮮血。你若是在迷上誰,哀家一定一樣會不惜一切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