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潁川姚氏?”一個婦人的聲音道,語帶逗趣:“果然稀罕。我聽聞今上也在選後,可是怕被今上搶了去,故而不敢聲張?”
眾人皆笑。
綠蕪聽了會,沒有出聲,腳布輕輕地離開了。
室中,顧昀正身著白絹中衣站在一面大鏡前,將一件嶄新的玄端禮衣穿在身上。對鏡比著照了一會,他看向一旁,又從椸上取下纁裳,展開,低頭圍在腰上。
一雙手伸過來,將顧昀手中的系帶接過。
顧昀抬眼,卻是綠蕪。
“婢子來。”她低眉道,說著,替他將纁裳圍起。
顧昀鬆開手,稍稍抬起雙臂,側向一旁。
“公子今日不上朝?”綠蕪將系帶打結,片刻,輕聲問道。
“不上。”顧昀道。
綠蕪直起身來,走到他面前,替他整理前襟。
玄衣領口微敞,露出中衣素白的衣緣,襯得面前人的胸膛寬闊而筆挺。綠蕪注視著,抬手輕輕撫過玄端的領緣,將它拉得服帖。
上方,溫熱的氣息拂來,掠在綠蕪的髮際。她稍稍抬眼,顧昀昂著頭,正將雙目靜靜地注視著鏡中。
“可好了?”顧昀忽而看來。
綠蕪忙鬆開手,站到一旁:“嗯。”
顧昀伸展雙臂,將全身左右地看,片刻,唇邊露出滿意的笑容。
綠蕪忽而覺得不想看,低下頭,一禮:“婢子告退。”
顧昀應了聲,綠蕪轉身,朝外面走去。
“綠蕪。”
剛要出門口,卻忽然聽顧昀出聲喚道。她停住腳步,回過頭。
顧昀看著她,問:“我記得你當初是為父還債?”
綠蕪怔了怔,頷首道:“正是。”
“家中也給你訂過親事?”
綠蕪愣住。
顧昀再看向鏡中,片刻,道:“我今日已同叔母商議將你放出,你可到家宰處領回契書。”
綠蕪站在原處一動不動。
“綠蕪?”顧昀回頭看她。
綠蕪望著他,少頃,微微抿唇,緩緩向他一禮:“敬謝公子。”
馥之回到自己房中,只見光照昏黃,戚氏正坐在榻上,為馥之fèng著出嫁的禮衣。
“為何不點燈?當心損目。”馥之走過去,對她道。
那日媒人來納采議定之後,因就著姚虔啟程,時日緊迫,顧姚兩家無多耽擱。幾日之內,媒人頻頻登門,禮數一一齊備,婚期也儘早地定了下來。
姚虔病弱,馥之待嫁,六禮外的雜事都交由趙五和戚氏打理,里里外外,忙得不亦樂乎。
“不妨事。”戚氏笑了笑,道:“大白日,看得清。”
馥之不管她,將案上的整個燈台點亮。
燭光燦燦,將室內照亮。戚氏看著馥之,忽然,眼圈一紅,低頭抹起淚來。
馥之訝然。
戚氏停下手中,輕嘆一聲,道:“想當初二郎家中女君出嫁,也是這般時節納采,過了三四月,秋至才親迎;便是士庶女子,納采至親迎也須月余。”說著,她看看馥之“卻豈似女君這般,短短十日便要出嫁……”
她越說越是哽咽,沒說下去。
“……叔父說過要將你諸事落定,可未曾誑你。”納采那日,姚虔站在堂上對馥之說道,淺淺的笑意中滿是自得。
馥之看著戚氏,默然不語。
少頃,忽聞外面有家人來報,說姚征夫婦來了。
馥之忙起身,就要過前堂去迎。
“侄女不必勞動!”還未出門,只聽一個帶笑的聲音傳來,馥之看去,卻見三叔母鄭氏和姚嫣已經走了進來。
“三叔母。”馥之上前一禮。
鄭氏笑吟吟,讓姚嫣過來與她見禮。
姚嫣一身淺青衣裙,看著馥之。片刻,她垂下眼帘,向馥之一禮:“阿姊。”
“少敬實糙率。”姚虔寢室中,姚征雙眉微蹙,對姚虔道。“馥之雖孤,畢竟是姚氏嫡長之女,那邊又是三公重臣,婚姻大事,少敬怎不與我等兄弟說一聲?”
姚虔笑笑,道:“三兄也知弟身體狀況,時日所限,故而緊了些。弟當初與大司馬商定時,本不如此匆忙。”
姚征看著他,嘆口氣:“只是這嫁妝……”
姚虔道:“嫁妝等物,弟自潁川來京時便已悉數備下,三兄安心。”
姚征頷首,片刻,卻又搖頭:“我姚氏向來最是重禮。少敬家中無人,馥之侍奉也是應當,少敬急急將她嫁走,豈不容她全孝?”
姚虔神色淡然:“三兄,昔長兄長嫂早去,弟曾在靈前立誓要將馥之照料周全。如今,馥之一意隨我去太行,弟身體如何,自己清楚,過身守喪,虛耗兩三載,女子年華如何等得?三兄,些許禮數,變通即可,弟將來見兄嫂,亦無愧矣。”
姚征聽他這般言語,心中亦生出些悲戚,不再說下去。
“這彩帛織工甚好。”馥之的房中,鄭氏將一匹用作嫁妝的帛布拿起,仔細看了看,驚訝地說:“卻似潁川所產。”
“確實潁川帛。”戚氏在榻上笑道:“主公來之前,曾囑老婦在潁川置下,如今卻是正好。”
“哦?”鄭氏莞爾,將彩帛放下:“四叔叔果然思想長遠。”
這時,戚氏將手中的針斷線,拿起fèng好的禮衣看了看,舒心地笑:“做成了。”
鄭氏走過來,目光落在禮衣上,笑笑,轉頭對馥之說:“馥之何不穿上試試?”
馥之應聲過來,微笑地將禮衣接過。
“阿嫣,隨你馥之姊去內室。”鄭氏又對姚嫣道。
話音落去,無人應聲。
鄭氏轉頭看去,姚嫣神色淡淡。片刻,她看了馥之一眼,朝內室走去。
鏡前,馥之將禮衣穿在身上,展開袖子,左右地看了看。光照淡淡,落在錦織的暗紋上,似微微流動。
“如何?”她看向姚嫣。
姚嫣沒有開口,站在一旁,冷冷地看著她。
馥之訝然:“阿嫣?”
“阿姊不怕麼?”她忽而笑笑,開口道。
馥之怔了怔:“怕甚?”
“自是怕命報。”姚嫣神色唇邊微彎,盯著她,繼續道:“你嫁給武威侯,自有錦衣玉食無限風光。枉他對你一片真心,卻要到巴郡那兇險之地。”
心中似有什麼忽然閃過,一沉,馥之猛然看著姚嫣。
姚嫣冷笑,一字一句,緩緩道:“謝郎要去巴郡任鹽務使,明朝啟程呢。”
第五十二章
天剛亮,城外的樹林田野仍籠罩在淡淡的霧氣之中。道路筆直寬闊,在薄霧中一直指向遠方,行人寥寥。
“臻得諸公相送至此,終須一別,在此敬謝。”十里亭上,謝臻向前來置酒相送的士人深深一揖。
眾人皆還禮。
“公子俊才,日後必前途不可限量。”姚征笑道。
謝昉從家人手中接過一盞酒,向眾人道:“小兒初來京中,得諸公關懷,某感激在心。”
眾士人皆相謝舉盞。
謝臻的目光微微掃過道路上,看向盞中清澈漾動的酒水,須臾,仰頭一飲而盡。
待將酒盞放回盤中,謝臻再揖,鄭重地拜別父親和眾人,走到路旁登上馬車。馭者拿起鞭子一響,馬車慢慢走動起來,同去的幾名家人紛紛跟在馬車後面。
謝昉望著謝臻漸漸遠去,心中不禁生出些慨嘆,眼眶頓時澀然。
“公子此去必是一帆風順,伯明勿過慮。”姚征在一旁勸慰道。
謝昉看向他,笑了笑,頷首長嘆,與眾人相請,往回走去。
馬車轔轔走動的聲音盪響在耳邊,謝臻坐在車中,靜靜地看著隨車晃動不止的簾門,過了會,閉起雙目。
“阿狐……”耳邊似響起少女清亮的聲音,彎彎的笑眼中帶著狡黠。
謝臻睜開眼睛。
面前,晨早的日光照在簾門上,將織錦上的聯珠花紋透出柔和的暈光。
手中似握著什麼,謝臻低頭看去,卻是一隻小小的陶塑,捏作狐狸的形狀,粗糙的表面已經磨得光滑。
胸中輕輕地吸入一口氣,再緩緩吐出。謝臻自嘲地移開目光,少頃,再閉上眼睛。
忽然,馬車慢了下來。
“公子。”家人在車外稟道:“前方有人來送行。”
謝臻微訝,片刻,開口道:“停車。”
家人應下,馭者慢慢地將馬車停住。簾門被捲起,謝臻走下車來。只見不遠處停著一輛漆車,前面,一名女子衣裙素雅,靜靜佇立。
謝臻目光凝起,停了停,朝那邊邁步走去。
馥之望著他走來,一動不動。
謝臻走到她面前,停住腳步。二人視線靜靜相對,各不言語。
“我昨日才聽說你要去巴郡。”過了會,馥之輕聲道。
“嗯。”謝臻道。
馥之又道:“我昨日下晝去府上尋你,你不在。晚間又去,你還是不在。”
謝臻看著她,片刻,心中微微一暖。
昨日夜裡回來時,家人已將此事向他稟告,謝臻思索之下,留書一封,交代家人今日送去姚虔府上告歉。
不想,馥之竟一早走了來。
“我昨日在署中交代些事務,深夜才回。”謝臻道。
馥之微微頷首,卻將雙目望著謝臻:“為何不早告知我?”
謝臻唇角浮起一絲苦澀的笑,不答反問:“馥之將婚嫁,可也曾告知我?”
此言出來,馥之語塞。
其中原因,二人各自明白,卻心照不宣。
謝臻靜靜看著她,目光清透,溫和如故。
馥之微微低下頭,心緒交雜,少頃,開口道:“元德,我……”話剛出口,面前忽然伸過一隻手來。掌心中,立著一隻小小的陶塑,周身滾圓,手工拙劣。馥之怔了怔,看了好一會,才約摸地辨出那是狐狸的形狀。
“可還記得此物?”只聽謝臻緩緩道:“少時,我一次高燒不退,你就用泥捏了此物給我,說這是我的佑命之物,不可丟棄,還定我佩在身上。”
往事模糊地浮上心頭,馥之一訕,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謝臻注視著她,目光深遠:“馥之,如今此物可會再佑我?”
馥之抬眼望著謝臻,只覺心中不住地鼓動。
思cháo湧起,千言萬語,卻無論如何出不得口。她的嘴唇動了動,唇邊漾起一抹微笑:“有我在,此物必佑阿狐。”
“……有我在,此物必佑阿狐。”那時,梳著總角女童亦如是對他說道。
謝臻看著馥之,眸中深黝如墨。
“如此。”少頃,他頷首。說著,忽然抬起頭來望望天色,深吸一口氣:“該上路了。”
馥之亦仰頭看了看,沒有出聲。
謝臻看她一眼,轉過身朝馬車走去。
“阿狐。”馥之在後面喚了一聲。
謝臻回過頭。
馥之注視著他,似遲疑了一下,道:“路上多照顧自己。”
眾人皆笑。
綠蕪聽了會,沒有出聲,腳布輕輕地離開了。
室中,顧昀正身著白絹中衣站在一面大鏡前,將一件嶄新的玄端禮衣穿在身上。對鏡比著照了一會,他看向一旁,又從椸上取下纁裳,展開,低頭圍在腰上。
一雙手伸過來,將顧昀手中的系帶接過。
顧昀抬眼,卻是綠蕪。
“婢子來。”她低眉道,說著,替他將纁裳圍起。
顧昀鬆開手,稍稍抬起雙臂,側向一旁。
“公子今日不上朝?”綠蕪將系帶打結,片刻,輕聲問道。
“不上。”顧昀道。
綠蕪直起身來,走到他面前,替他整理前襟。
玄衣領口微敞,露出中衣素白的衣緣,襯得面前人的胸膛寬闊而筆挺。綠蕪注視著,抬手輕輕撫過玄端的領緣,將它拉得服帖。
上方,溫熱的氣息拂來,掠在綠蕪的髮際。她稍稍抬眼,顧昀昂著頭,正將雙目靜靜地注視著鏡中。
“可好了?”顧昀忽而看來。
綠蕪忙鬆開手,站到一旁:“嗯。”
顧昀伸展雙臂,將全身左右地看,片刻,唇邊露出滿意的笑容。
綠蕪忽而覺得不想看,低下頭,一禮:“婢子告退。”
顧昀應了聲,綠蕪轉身,朝外面走去。
“綠蕪。”
剛要出門口,卻忽然聽顧昀出聲喚道。她停住腳步,回過頭。
顧昀看著她,問:“我記得你當初是為父還債?”
綠蕪怔了怔,頷首道:“正是。”
“家中也給你訂過親事?”
綠蕪愣住。
顧昀再看向鏡中,片刻,道:“我今日已同叔母商議將你放出,你可到家宰處領回契書。”
綠蕪站在原處一動不動。
“綠蕪?”顧昀回頭看她。
綠蕪望著他,少頃,微微抿唇,緩緩向他一禮:“敬謝公子。”
馥之回到自己房中,只見光照昏黃,戚氏正坐在榻上,為馥之fèng著出嫁的禮衣。
“為何不點燈?當心損目。”馥之走過去,對她道。
那日媒人來納采議定之後,因就著姚虔啟程,時日緊迫,顧姚兩家無多耽擱。幾日之內,媒人頻頻登門,禮數一一齊備,婚期也儘早地定了下來。
姚虔病弱,馥之待嫁,六禮外的雜事都交由趙五和戚氏打理,里里外外,忙得不亦樂乎。
“不妨事。”戚氏笑了笑,道:“大白日,看得清。”
馥之不管她,將案上的整個燈台點亮。
燭光燦燦,將室內照亮。戚氏看著馥之,忽然,眼圈一紅,低頭抹起淚來。
馥之訝然。
戚氏停下手中,輕嘆一聲,道:“想當初二郎家中女君出嫁,也是這般時節納采,過了三四月,秋至才親迎;便是士庶女子,納采至親迎也須月余。”說著,她看看馥之“卻豈似女君這般,短短十日便要出嫁……”
她越說越是哽咽,沒說下去。
“……叔父說過要將你諸事落定,可未曾誑你。”納采那日,姚虔站在堂上對馥之說道,淺淺的笑意中滿是自得。
馥之看著戚氏,默然不語。
少頃,忽聞外面有家人來報,說姚征夫婦來了。
馥之忙起身,就要過前堂去迎。
“侄女不必勞動!”還未出門,只聽一個帶笑的聲音傳來,馥之看去,卻見三叔母鄭氏和姚嫣已經走了進來。
“三叔母。”馥之上前一禮。
鄭氏笑吟吟,讓姚嫣過來與她見禮。
姚嫣一身淺青衣裙,看著馥之。片刻,她垂下眼帘,向馥之一禮:“阿姊。”
“少敬實糙率。”姚虔寢室中,姚征雙眉微蹙,對姚虔道。“馥之雖孤,畢竟是姚氏嫡長之女,那邊又是三公重臣,婚姻大事,少敬怎不與我等兄弟說一聲?”
姚虔笑笑,道:“三兄也知弟身體狀況,時日所限,故而緊了些。弟當初與大司馬商定時,本不如此匆忙。”
姚征看著他,嘆口氣:“只是這嫁妝……”
姚虔道:“嫁妝等物,弟自潁川來京時便已悉數備下,三兄安心。”
姚征頷首,片刻,卻又搖頭:“我姚氏向來最是重禮。少敬家中無人,馥之侍奉也是應當,少敬急急將她嫁走,豈不容她全孝?”
姚虔神色淡然:“三兄,昔長兄長嫂早去,弟曾在靈前立誓要將馥之照料周全。如今,馥之一意隨我去太行,弟身體如何,自己清楚,過身守喪,虛耗兩三載,女子年華如何等得?三兄,些許禮數,變通即可,弟將來見兄嫂,亦無愧矣。”
姚征聽他這般言語,心中亦生出些悲戚,不再說下去。
“這彩帛織工甚好。”馥之的房中,鄭氏將一匹用作嫁妝的帛布拿起,仔細看了看,驚訝地說:“卻似潁川所產。”
“確實潁川帛。”戚氏在榻上笑道:“主公來之前,曾囑老婦在潁川置下,如今卻是正好。”
“哦?”鄭氏莞爾,將彩帛放下:“四叔叔果然思想長遠。”
這時,戚氏將手中的針斷線,拿起fèng好的禮衣看了看,舒心地笑:“做成了。”
鄭氏走過來,目光落在禮衣上,笑笑,轉頭對馥之說:“馥之何不穿上試試?”
馥之應聲過來,微笑地將禮衣接過。
“阿嫣,隨你馥之姊去內室。”鄭氏又對姚嫣道。
話音落去,無人應聲。
鄭氏轉頭看去,姚嫣神色淡淡。片刻,她看了馥之一眼,朝內室走去。
鏡前,馥之將禮衣穿在身上,展開袖子,左右地看了看。光照淡淡,落在錦織的暗紋上,似微微流動。
“如何?”她看向姚嫣。
姚嫣沒有開口,站在一旁,冷冷地看著她。
馥之訝然:“阿嫣?”
“阿姊不怕麼?”她忽而笑笑,開口道。
馥之怔了怔:“怕甚?”
“自是怕命報。”姚嫣神色唇邊微彎,盯著她,繼續道:“你嫁給武威侯,自有錦衣玉食無限風光。枉他對你一片真心,卻要到巴郡那兇險之地。”
心中似有什麼忽然閃過,一沉,馥之猛然看著姚嫣。
姚嫣冷笑,一字一句,緩緩道:“謝郎要去巴郡任鹽務使,明朝啟程呢。”
第五十二章
天剛亮,城外的樹林田野仍籠罩在淡淡的霧氣之中。道路筆直寬闊,在薄霧中一直指向遠方,行人寥寥。
“臻得諸公相送至此,終須一別,在此敬謝。”十里亭上,謝臻向前來置酒相送的士人深深一揖。
眾人皆還禮。
“公子俊才,日後必前途不可限量。”姚征笑道。
謝昉從家人手中接過一盞酒,向眾人道:“小兒初來京中,得諸公關懷,某感激在心。”
眾士人皆相謝舉盞。
謝臻的目光微微掃過道路上,看向盞中清澈漾動的酒水,須臾,仰頭一飲而盡。
待將酒盞放回盤中,謝臻再揖,鄭重地拜別父親和眾人,走到路旁登上馬車。馭者拿起鞭子一響,馬車慢慢走動起來,同去的幾名家人紛紛跟在馬車後面。
謝昉望著謝臻漸漸遠去,心中不禁生出些慨嘆,眼眶頓時澀然。
“公子此去必是一帆風順,伯明勿過慮。”姚征在一旁勸慰道。
謝昉看向他,笑了笑,頷首長嘆,與眾人相請,往回走去。
馬車轔轔走動的聲音盪響在耳邊,謝臻坐在車中,靜靜地看著隨車晃動不止的簾門,過了會,閉起雙目。
“阿狐……”耳邊似響起少女清亮的聲音,彎彎的笑眼中帶著狡黠。
謝臻睜開眼睛。
面前,晨早的日光照在簾門上,將織錦上的聯珠花紋透出柔和的暈光。
手中似握著什麼,謝臻低頭看去,卻是一隻小小的陶塑,捏作狐狸的形狀,粗糙的表面已經磨得光滑。
胸中輕輕地吸入一口氣,再緩緩吐出。謝臻自嘲地移開目光,少頃,再閉上眼睛。
忽然,馬車慢了下來。
“公子。”家人在車外稟道:“前方有人來送行。”
謝臻微訝,片刻,開口道:“停車。”
家人應下,馭者慢慢地將馬車停住。簾門被捲起,謝臻走下車來。只見不遠處停著一輛漆車,前面,一名女子衣裙素雅,靜靜佇立。
謝臻目光凝起,停了停,朝那邊邁步走去。
馥之望著他走來,一動不動。
謝臻走到她面前,停住腳步。二人視線靜靜相對,各不言語。
“我昨日才聽說你要去巴郡。”過了會,馥之輕聲道。
“嗯。”謝臻道。
馥之又道:“我昨日下晝去府上尋你,你不在。晚間又去,你還是不在。”
謝臻看著她,片刻,心中微微一暖。
昨日夜裡回來時,家人已將此事向他稟告,謝臻思索之下,留書一封,交代家人今日送去姚虔府上告歉。
不想,馥之竟一早走了來。
“我昨日在署中交代些事務,深夜才回。”謝臻道。
馥之微微頷首,卻將雙目望著謝臻:“為何不早告知我?”
謝臻唇角浮起一絲苦澀的笑,不答反問:“馥之將婚嫁,可也曾告知我?”
此言出來,馥之語塞。
其中原因,二人各自明白,卻心照不宣。
謝臻靜靜看著她,目光清透,溫和如故。
馥之微微低下頭,心緒交雜,少頃,開口道:“元德,我……”話剛出口,面前忽然伸過一隻手來。掌心中,立著一隻小小的陶塑,周身滾圓,手工拙劣。馥之怔了怔,看了好一會,才約摸地辨出那是狐狸的形狀。
“可還記得此物?”只聽謝臻緩緩道:“少時,我一次高燒不退,你就用泥捏了此物給我,說這是我的佑命之物,不可丟棄,還定我佩在身上。”
往事模糊地浮上心頭,馥之一訕,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謝臻注視著她,目光深遠:“馥之,如今此物可會再佑我?”
馥之抬眼望著謝臻,只覺心中不住地鼓動。
思cháo湧起,千言萬語,卻無論如何出不得口。她的嘴唇動了動,唇邊漾起一抹微笑:“有我在,此物必佑阿狐。”
“……有我在,此物必佑阿狐。”那時,梳著總角女童亦如是對他說道。
謝臻看著馥之,眸中深黝如墨。
“如此。”少頃,他頷首。說著,忽然抬起頭來望望天色,深吸一口氣:“該上路了。”
馥之亦仰頭看了看,沒有出聲。
謝臻看她一眼,轉過身朝馬車走去。
“阿狐。”馥之在後面喚了一聲。
謝臻回過頭。
馥之注視著他,似遲疑了一下,道:“路上多照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