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風賀響響暗暗舒了口氣,算是放下心來。

  戶部尚書袁星波知道帝將雙修,是先帝的失德敗行之事,不能多提,點到即止,叩頭道:“陛下,恕臣直言:那權jian,不過是先帝特意留給陛下的一步棋子。”

  “此話怎講?”

  “陛下初登大位,最要緊之事,莫過於怎麼在朝堂上樹立陛下的威信,在民間建立陛下的聲望,以穩定朝堂,凝聚民心。如此,河山社稷才能在陛下的統領下長治久安,國富民強。如何立威於朝,取信於民?先帝特意留下那權jian,就是要讓陛下出手除之,以此立威取信。”

  先帝留下風將軍,是特意留給他殺的?天下還有沒有更荒誕之事?風賀響響再也忍不住了,大失風度地喝道:“放屁!”

  袁星波卻不慌不忙道:“臣冒然提出,陛下可能覺得難以接受。但是,這是先帝的遺願。”

  “父皇什麼時候留下過這樣的旨意?”

  “誅殺權jian,為陛下樹威立信,那權jian隨時虎視在側,先帝不能留下遺旨,但先帝有明顯暗示。先帝臨終曾有遺言:令風將軍不必服喪送靈,起居如常。”

  先帝的這句遺言,當時在場的許多大臣都聽見了。因此,在成德帝停靈和送靈期間,風將軍一直沒有現身,大臣們覺得先帝恩寵多年,風將軍連先帝最後一面都不見,最後一程都不送,太過無情無義,儘管腹誹,但限於先帝遺言,大家也都不好說什麼。

  先帝留下這兩句遺言,怎麼看都是體諒風將軍,怕風將軍送別傷心之意,哪裡有暗示誅殺風將軍的意思?風賀響響道:“這兩句話,哪裡有袁大人說的暗示意思?”

  “夫妻結褵,有始有終,一方先逝,另一方哪有不相送之理?所謂‘不必服喪送靈’,是先帝深受權jian殘害,故此,禠奪了其人服喪送靈的資格,如此妖人,不配為先帝服喪送靈!不配服喪,禠奪送靈資格,也就是先帝不再承認與妖人權jian的結褵關係。如此妖人權jian,玷污先帝名諱,殘害先帝身體,實乃罪大惡極。陛下應當上體天心,下順民意,為天下誅除大害。陛下也可在群臣中樹立威信,穩定朝堂,凝聚民心,一舉多得。”袁星波再磕頭道:“臣認為,這便是先帝特意為陛下留下權jian的深心用意。”

  三位顧命大臣精心策劃了對年輕陛下的勸諫步驟。

  首先,讓青尋公主打頭陣,是皇帝親姐,提的又是皇帝母后之死,讓皇帝不能斷然拒絕,最後借青雪公主之口,著重強調,不能像先帝那樣偏袒權jian。

  其次,由姜太醫上場,奏明帝將雙修之事,重點說明先帝是被權jian採擷精元而死,挑起皇帝對風染的仇恨,離間皇帝跟權jian的父子之情,然後點明先帝已死,已練成雙修邪功的所謂風將軍極有可能飢不擇食,轉而採擷年輕皇帝的精元,便皇帝產生緊迫的危機感,不能不為了自保而下決心。

  然後,由三位顧命大人上奏摺,歷數權jian的所有大罪,條條落實,條條當誅。要讓皇帝覺得權jian罪大惡極,大jian大惡,天怒人怨,誅之是順應天理民心,消除掉皇帝在誅殺過程中的負罪和不忍。重點說明,權jian意欲謀奪江山,以風代賀。謀奪江山,是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容碰觸的逆鱗。

  最後,提出先帝臨終遺言“不必服喪送靈”的“正確解讀”,解除掉先帝對權jian的庇護餘蔭,和皇帝的顧忌。並抓住新帝登基,急於立威的心理,便用誅權jian以立威樹信進行誘導。

  尤其是最後一點,對於剛剛繼位的年輕皇帝來說,有著無比的誘惑。

  新帝登位,倒不是說大臣們不忠於新帝,但是總會想,自己是先帝老臣,總有幾分老資格,可以賣賣老,而新帝不過是投生得好,才繼了位,為什麼憑自己多年從政的經歷,要聽一個沒什麼經驗的毛頭小孩子的指手劃腳?大臣們忠心歸忠心,但總想讓新帝能夠聽從自己的意見,接受自己掌握控制。因此,新帝登位之初,雖然得能得大臣們的忠心擁戴,但大臣們並不能真心臣服於新帝。

  這是一場新帝跟大臣們之間的暗戰。大臣們會不斷試探新帝的底線,並不斷試圖掌握控制新帝,從而形成大臣們聯手在朝堂上壓制皇帝的局面,架空新帝,最終把朝政和實權把持在大臣們手裡。而新帝也會利用從先帝那裡傳承過來的帝王之威壓制大臣,然後在對朝政的處理中,發揮自己的才幹和能力,逐步令大臣們衷心臣服自己,把大臣手中的實權變成自己的權柄,從而在朝堂中確立自己的威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權力登頂。

  從父輩那裡傳承下來的大臣們的忠心,和依靠自己的能力獲得的大臣們的信服,含意是完全不同的。

  賀月是在其父皇平康帝遇刺而亡,沒有遺詔的情況下,奪得的皇位,沒有遺詔,沒有顧命大臣,想掌握實權,一切只有依靠自己。想從派系林立的大臣手裡集權,令他們臣服聽令,並不是那麼好辦到的事。賀月甚至經歷過令諭不出宮門的苦悶。賀月是經過了不懈的努力,跟大臣們不斷鬥智鬥勇之後,直到賀月成功將當時的太子府更名風園,賞賜給風染居住,才標誌著賀月在跟朝堂大臣們的鬥爭中,初戰告捷。

  如今的風賀響響是奉遺詔繼位,名正言順,又有顧命大臣輔佐,想在朝堂中掌握實權,阻力會比當初賀月小很多,但阻力肯定會有,沒有大臣會主動放權。

  承乾皇帝總不令大臣們平身,跪得三個老頭子腰酸背痛,手腳酸麻,感覺腿都快斷了。年輕的承乾皇帝,又是好一陣沉默,沉默得三個顧命大臣,心裡頭七上八下,該做的,他們做了,該諫的,他們諫了。皇帝能不能下決心剷除風大將軍這個大jian大惡大邪大yín之徒,現在是見分曉的時候了。

  先帝在時,大臣們不敢輕舉妄動,只能任由那個男寵出身的妖邪弄權朝堂,把他們這一干辛苦輔佐先帝治理國家的大臣們完全不放在眼裡,不管那男寵有多大的功勳,也無法平息他們心頭的憋悶之氣。先帝駕崩,新帝初立,權jian纏綿病榻,正是他們下手剷除的良機。

  早在青尋公主求見之時,誅jian行動就已經發動。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保誅jian行動能夠成功,風賀響響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因此,誅jian行動必須要趕在烏親王和康親王被限定的克日赴封之前進行。

  第487章布局

  就在三位大臣覺得腿快斷掉的時候,承乾皇帝才悠悠地發話了:“大人們稱風將軍為權jian,手握權柄,權傾朝野,黨羽眾多,爪牙遍布,自身又武功高強,若要除之,大人們以為,具體的該當如何施為?”

  皇帝這語氣明顯非常鬆動,似乎是要聽從進諫,誅殺權jian的意思?果然,年輕皇帝會比較虛心,大臣們多勸一勸,嚇一嚇,就納諫了。三位顧命大人聽了,同時覺得心頭一松。潘文虹磕頭道:“陛下只消賜一杯鴆酒,令其自裁即可。”

  皇帝聽了,哈地一笑:“潘大人,朕便派你去為風將軍賜酒,如何?”

  潘文虹心頭一凜,忽然覺得這年輕的皇帝似乎太聰明了些,說道:“這酒應該由陛下親賜。陛下不必言明那是鴆酒,只說賞壺酒與他喝便是。那權jian妖人一向把陛下視為親子,只要陛下親賜,那權jian就不會起疑心,才會喝下去。”

  承乾皇帝一聽,一拍御案,喝道:“大膽,你這不是叫朕賜酒,是叫朕去下毒!”

  皇帝一怒,只把三個顧命大臣嚇得身子一抖,心頭亂跳。同一件事,從不同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看法。照潘文虹所說的,既然可以叫賜酒,也可以叫下毒。

  正當三位顧命大臣不知道該怎麼進諫時,承乾帝又問道:“三位大人也知道那風將軍武功高強,這鴆酒若是賜下,一時不死,又該如何?”憑風染那身出神入化的武功輾死自己跟摁死只螞蟻似的。

  三位顧命大臣同一驚,還沒反應過來,聽了這話,復又一喜,知道皇帝是願意去賞賜鴆酒,賜死那權jian,只是皇帝有些擔心,怕一時毒不死權jian,被權jian臨死反擊。於興昌道:“臣等已經為陛下準備了鴆酒,極其烈性,入喉即斃。介時,臣等隨行,會派御前高手護衛住陛下,斷不會讓陛下受傷。”

  似乎承乾帝對這個答案比較滿意,輕輕“嗯”了一聲,又問:“賜死風將軍之後,該如何收拾其黨羽爪牙?”

  權jian絕對不是孤身一人,該如何收拾其黨羽爪牙,這才是最要緊的一個問題。看三個顧命大臣一時未答,承乾帝輕輕一哼,問道:“三位大人該不是覺得誅權jian,只要殺掉風將軍一個人就行了吧?既然叫做黨羽眾多,爪牙遍布,只殺一個人,就不怕他的黨羽爪羽被逼急了,狗急跳牆,就此造反或是要給風將軍報仇?”

  看三個顧命大人跪著沒動,風賀響響深沉而陰戾的目光,盯著三位顧命大臣,冷冷道:“三位大人該不會對此沒有一點準備吧?慫恿朕去毒殺風將軍,卻對風將軍的黨羽爪牙沒有預先進行防範清理?把朕置於如此不可預知的險惡之地,三位就是這麼顧命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