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徐王氏嗤的笑了,取笑女兒道:“你是做不好吧?!”
徐燦燦理直氣壯道:“我是做不好,可是陛下不嫌棄我啊!”
徐王氏撐不住笑了。大梁女子是很講究德容言功的,女兒只占了一個容,女婿卻從來不嫌棄,這倒是女兒的造化了。
她真是太喜歡自家女婿了。
玉茗長公主也笑了,她覺得徐皇后說的話雖然有些不合禮法,卻是實話,只是她這麼理直氣壯說出來,也挺可愛的。
三人正在談笑,董嬤嬤進來稟報,說徐夫人遞了牌子候見。隨著徐宜鵬的步步高升,徐廷和被迫隱退,徐韓氏成了徐太夫人;崔氏夫榮妻貴,便取代婆婆成了徐夫人,開始活躍在汴京權貴的交際場上。
徐燦燦有些詫異。外面正下著大雪,崔氏這時候過來,怕是有重要的事情。
崔氏被接引女官引著進了正殿。
一進正殿,她便看到徐皇后正立在錦榻前的空地上,頭上梳著雲朵髻,髻前插戴著赤金鑲的珠花,兩側各插戴著一支金累絲嵌紅寶石雙鸞點翠步搖,耳朵上一串珍珠環子,顫巍巍地直拖到肩膀上,雪白的臉上,一雙澄碧的眼睛水汪汪的,襯著大紅的小襖素白千褶裙,端的是美貌異常。
崔氏想起徐皇后和自己年齡差不離,自己的容顏已經有些走下坡路了,徐皇后卻依舊綺年玉貌,不由在心裡感嘆了一下,面上卻依舊恭謹,端端正正屈膝預備行跪拜之禮。
徐燦燦含笑扶了她起來,道:“自家人不須多禮。”
崔氏又和徐王氏與玉茗長公主廝見了,這才含笑道:“妾身陪娘娘在殿裡走一走吧?”
徐燦燦知她有話說,便笑盈盈上前挽了崔氏的胳膊,一起向起居室走去。傅予琛出征在外,京中政務都交給了以馬明宇為首的十位內閣大學士。徐宜鵬作為內閣大學士之一,對傅予琛和她的忠心耿耿又與馬明宇等人不同。堂兄對己如此盡心,徐燦燦便也對堂嫂禮尚三分。
崔氏誠惶誠恐:“娘娘,臣妾僭越了!”
兩人相攜進了徐燦燦用作起居室的西側殿,在軟榻上坐了下來。
崔氏見室內無人,這才小聲道:“是相公讓妾身進宮來見娘娘的。”
徐燦燦挑眉看她。
崔氏便道:“陛下帶著皇太子御駕親征,內閣諸位大學士便有些擔心,有心做更加完備的準備,更兼聽說皇次子由婦人教育,便覺得很不妥當,便提出由內閣出面請求娘娘,讓皇次子出閣讀書。相公覺得還是先和您通個氣的好,所以先命臣妾進宮覲見。”
徐燦燦想了想,覺得內閣這些人擔心得對,傅熙已經五多歲了,確實不能整日在內宮廝混,並由女子來教育了,只是她還有些擔心傅予琛和傅瑞在外征戰,怕傅熙成為內閣的工具。
思索片刻後,徐燦燦含笑看著崔氏道:“謝謝大哥大嫂了,本宮自有計較。”
崔氏見徐皇后面色如常,自己也放下心來,笑道:“如此臣妾也放心了!”
兩人回了正殿,徐燦燦在錦榻上坐了下來,崔氏又向徐王氏行禮,笑嘻嘻道:“侄兒媳婦見過二嬸!”徐王氏雖與世無爭,畢竟是皇后娘娘的母親,該給的尊重還是要給的。
徐王氏也很客氣地拉著崔氏在身側坐了,絮絮說起家事來。崔氏是宛州徐氏一族的宗婦,徐宜鵬對堂弟宜春分外照顧,徐家兩房的關係是很親密的。
徐燦燦端坐在錦榻上,沉思片刻後便有了主意,這才傾聽起母親、崔氏與玉茗長公主的對話。
聽了一會兒,她才聽明白三人說的是權貴們進上的節禮。
崔氏嘆了口氣,道:“因為陛下和娘娘寬以待下,諸臣工心中感激,所以準備進上的節禮時便大逞豪奢,不少人家都有些力不從心了!”
玉茗長公主明白她是說自家有些力不從心,便有心提醒,微笑道:“我為皇后娘娘準備的是一套四季花卉繡畫。”
徐燦燦聞言插了一句:“我早就想見識見識了,可惜姐姐不肯讓我看!”
崔氏明白了長公主和徐皇后話中之意是讓她盡心而已,不必競奢,心中感激,當即笑盈盈道:“長公主的針線京城人人皆夸,妾身也想見識見識呢!”因為徐皇后常常穿戴玉茗長公主親手繡制的衣裙,而徐皇后是京城cháo流的帶領者,所以現在玉茗長公主的繡品有價無市,誰都想求一幅。只是玉茗長公主常住內宮陪伴徐皇后,等閒人哪裡見得到她!
玉茗長公主抿嘴而笑,卻不肯開口讓大家看她的繡畫——她還打算給皇后娘娘一個驚喜呢!
崔氏看時間差不多了,怕勞累徐皇后,便起身告辭。
徐燦燦命朱顏取了十匹蜀錦、十匹細綢和一大箱富貴延年花紋的金錁子,賞給了崔氏。
徐宜鵬雖貴為大理寺卿,卻是很有政治理想的,所以一向廉潔奉公。徐府如今缺的不是體面,而是實打實的金銀,所以崔氏見了徐皇后的賞賜,心中感念不已,臨行非要給徐皇后磕了頭。
崔氏離開之後,徐燦燦歪在錦榻上若有所思。
徐王氏和玉茗長公主都是和她親近的人,知道她有心事,便都不打擾她。
下午的時候,徐王氏與玉茗長公主去甘露閣看二皇子他們去了,徐燦燦自己歪在錦榻上休息,董嬤嬤來報:“玉夫人、薛夫人和外家少奶奶候見。”
徐燦燦懶洋洋道:“宣。”
給徐皇后行過禮後,玉夫人、薛夫人和外家少奶奶母女三人在接引女官的引導下在錦榻旁的圈椅上坐了,陪徐皇后閒聊起來。
閒談一會兒,徐燦燦開門見山問道:“進上的節禮都準備沒有?”
玉夫人、薛夫人和外家少奶奶當即都笑了:“稟皇后娘娘,早就準備好了!”
徐燦燦認真道:“進上的節禮是不是成了負擔?”
玉夫人母女當然否認。
見徐皇后是認真詢問,玉夫人才道:“我們府里因為玉明玉星都在陛下麾下,我家三女婿也在陛下麾下,陛下恩寵逾常賞賜頗豐,倒是不成問題,旁的清素一些的人家就……”
她欲言又止,徐燦燦卻聽明白了。
徐王氏一回來,外家少奶奶玉氏便上前行禮,又撒嬌道:“母親,媳婦都想您了!”
徐燦燦和母親都喜歡玉氏,聞言不由都笑了。
徐王氏老老實實道:“你姐姐獨自在宮裡未免孤淒,等陛下回來,我就回去。”
徐燦燦見母親比自己還老實,不明白弟妹其實是客氣話,便笑道:“弟妹,我得把母親再留一段時間,姐姐向你賠禮了!”
玉氏年紀小,當下臉都紅了:“姐姐折煞臣妾了!”
玉夫人、玉茗長公主和薛夫人等也幫襯著說笑,一時間大殿裡其樂融融。
第二天徐燦燦就頒下懿旨,從今年開始進上的節禮只限於官員親筆字畫或者各府內眷的針線。
懿旨一下,大部分人家都是額手稱慶,只有個別人家開始思索別的巴結門路。
臘月十六是徐燦燦的生日,臘月十五這日她拒絕了各種進賀,獨自呆在起居室里預備給母親的禮物。
正在這時候,董嬤嬤進來稟報“御前主事太監蘇延從遼州回來了,奉聖命覲見皇后娘娘。”
徐燦燦聞言心跳加速,忙忙道:“快宣!”
風塵僕僕的蘇延帶著幾個親隨太監進了福雲殿。為了趕徐皇
後的生日,他真是日夜兼程趕回來的。
蘇延的禮還沒行完,徐皇后就急急道:“把陛下的信件給本宮!”
接過信封,她直接撕開,掏出了裡面的信紙展開。
信紙是厚厚的一疊,看著有好幾張。
徐燦燦心中激動,急切地展開第一張信紙去看。
看來這信確實是傅予琛親手寫的,依然秉承他一向的簡練風格,只有兩句話——“我甚念汝。兒體康健,淘氣異常。”
這可把徐燦燦氣得夠嗆,她忙去看第二頁,卻發現是一副用毛筆勾勒的簡筆畫,上面畫著冰天雪地中一個小人手裡拿著一本書在讀,另有一個大人拿著棍子在打他。
第三頁畫著小人在讀書,大人在一旁坐,前面畫著一個人屈膝行禮,上面用一條線拉開,標註著兩個字——“美人”。
第四頁畫著大人又在打小人。
第五頁畫著小人騎在馬上,跟著一群騎馬的人過了一條大河。
第六頁畫著小人幸福地躺在一個大人懷裡,上面標註著三個字——“想母后”,寥寥幾筆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小人兒在母親懷中幸福的模樣。
徐燦燦的眼淚頓時奪眶而出,不停地往下流。
她早就想傅瑞了,想得心都疼了。
徐燦燦理直氣壯道:“我是做不好,可是陛下不嫌棄我啊!”
徐王氏撐不住笑了。大梁女子是很講究德容言功的,女兒只占了一個容,女婿卻從來不嫌棄,這倒是女兒的造化了。
她真是太喜歡自家女婿了。
玉茗長公主也笑了,她覺得徐皇后說的話雖然有些不合禮法,卻是實話,只是她這麼理直氣壯說出來,也挺可愛的。
三人正在談笑,董嬤嬤進來稟報,說徐夫人遞了牌子候見。隨著徐宜鵬的步步高升,徐廷和被迫隱退,徐韓氏成了徐太夫人;崔氏夫榮妻貴,便取代婆婆成了徐夫人,開始活躍在汴京權貴的交際場上。
徐燦燦有些詫異。外面正下著大雪,崔氏這時候過來,怕是有重要的事情。
崔氏被接引女官引著進了正殿。
一進正殿,她便看到徐皇后正立在錦榻前的空地上,頭上梳著雲朵髻,髻前插戴著赤金鑲的珠花,兩側各插戴著一支金累絲嵌紅寶石雙鸞點翠步搖,耳朵上一串珍珠環子,顫巍巍地直拖到肩膀上,雪白的臉上,一雙澄碧的眼睛水汪汪的,襯著大紅的小襖素白千褶裙,端的是美貌異常。
崔氏想起徐皇后和自己年齡差不離,自己的容顏已經有些走下坡路了,徐皇后卻依舊綺年玉貌,不由在心裡感嘆了一下,面上卻依舊恭謹,端端正正屈膝預備行跪拜之禮。
徐燦燦含笑扶了她起來,道:“自家人不須多禮。”
崔氏又和徐王氏與玉茗長公主廝見了,這才含笑道:“妾身陪娘娘在殿裡走一走吧?”
徐燦燦知她有話說,便笑盈盈上前挽了崔氏的胳膊,一起向起居室走去。傅予琛出征在外,京中政務都交給了以馬明宇為首的十位內閣大學士。徐宜鵬作為內閣大學士之一,對傅予琛和她的忠心耿耿又與馬明宇等人不同。堂兄對己如此盡心,徐燦燦便也對堂嫂禮尚三分。
崔氏誠惶誠恐:“娘娘,臣妾僭越了!”
兩人相攜進了徐燦燦用作起居室的西側殿,在軟榻上坐了下來。
崔氏見室內無人,這才小聲道:“是相公讓妾身進宮來見娘娘的。”
徐燦燦挑眉看她。
崔氏便道:“陛下帶著皇太子御駕親征,內閣諸位大學士便有些擔心,有心做更加完備的準備,更兼聽說皇次子由婦人教育,便覺得很不妥當,便提出由內閣出面請求娘娘,讓皇次子出閣讀書。相公覺得還是先和您通個氣的好,所以先命臣妾進宮覲見。”
徐燦燦想了想,覺得內閣這些人擔心得對,傅熙已經五多歲了,確實不能整日在內宮廝混,並由女子來教育了,只是她還有些擔心傅予琛和傅瑞在外征戰,怕傅熙成為內閣的工具。
思索片刻後,徐燦燦含笑看著崔氏道:“謝謝大哥大嫂了,本宮自有計較。”
崔氏見徐皇后面色如常,自己也放下心來,笑道:“如此臣妾也放心了!”
兩人回了正殿,徐燦燦在錦榻上坐了下來,崔氏又向徐王氏行禮,笑嘻嘻道:“侄兒媳婦見過二嬸!”徐王氏雖與世無爭,畢竟是皇后娘娘的母親,該給的尊重還是要給的。
徐王氏也很客氣地拉著崔氏在身側坐了,絮絮說起家事來。崔氏是宛州徐氏一族的宗婦,徐宜鵬對堂弟宜春分外照顧,徐家兩房的關係是很親密的。
徐燦燦端坐在錦榻上,沉思片刻後便有了主意,這才傾聽起母親、崔氏與玉茗長公主的對話。
聽了一會兒,她才聽明白三人說的是權貴們進上的節禮。
崔氏嘆了口氣,道:“因為陛下和娘娘寬以待下,諸臣工心中感激,所以準備進上的節禮時便大逞豪奢,不少人家都有些力不從心了!”
玉茗長公主明白她是說自家有些力不從心,便有心提醒,微笑道:“我為皇后娘娘準備的是一套四季花卉繡畫。”
徐燦燦聞言插了一句:“我早就想見識見識了,可惜姐姐不肯讓我看!”
崔氏明白了長公主和徐皇后話中之意是讓她盡心而已,不必競奢,心中感激,當即笑盈盈道:“長公主的針線京城人人皆夸,妾身也想見識見識呢!”因為徐皇后常常穿戴玉茗長公主親手繡制的衣裙,而徐皇后是京城cháo流的帶領者,所以現在玉茗長公主的繡品有價無市,誰都想求一幅。只是玉茗長公主常住內宮陪伴徐皇后,等閒人哪裡見得到她!
玉茗長公主抿嘴而笑,卻不肯開口讓大家看她的繡畫——她還打算給皇后娘娘一個驚喜呢!
崔氏看時間差不多了,怕勞累徐皇后,便起身告辭。
徐燦燦命朱顏取了十匹蜀錦、十匹細綢和一大箱富貴延年花紋的金錁子,賞給了崔氏。
徐宜鵬雖貴為大理寺卿,卻是很有政治理想的,所以一向廉潔奉公。徐府如今缺的不是體面,而是實打實的金銀,所以崔氏見了徐皇后的賞賜,心中感念不已,臨行非要給徐皇后磕了頭。
崔氏離開之後,徐燦燦歪在錦榻上若有所思。
徐王氏和玉茗長公主都是和她親近的人,知道她有心事,便都不打擾她。
下午的時候,徐王氏與玉茗長公主去甘露閣看二皇子他們去了,徐燦燦自己歪在錦榻上休息,董嬤嬤來報:“玉夫人、薛夫人和外家少奶奶候見。”
徐燦燦懶洋洋道:“宣。”
給徐皇后行過禮後,玉夫人、薛夫人和外家少奶奶母女三人在接引女官的引導下在錦榻旁的圈椅上坐了,陪徐皇后閒聊起來。
閒談一會兒,徐燦燦開門見山問道:“進上的節禮都準備沒有?”
玉夫人、薛夫人和外家少奶奶當即都笑了:“稟皇后娘娘,早就準備好了!”
徐燦燦認真道:“進上的節禮是不是成了負擔?”
玉夫人母女當然否認。
見徐皇后是認真詢問,玉夫人才道:“我們府里因為玉明玉星都在陛下麾下,我家三女婿也在陛下麾下,陛下恩寵逾常賞賜頗豐,倒是不成問題,旁的清素一些的人家就……”
她欲言又止,徐燦燦卻聽明白了。
徐王氏一回來,外家少奶奶玉氏便上前行禮,又撒嬌道:“母親,媳婦都想您了!”
徐燦燦和母親都喜歡玉氏,聞言不由都笑了。
徐王氏老老實實道:“你姐姐獨自在宮裡未免孤淒,等陛下回來,我就回去。”
徐燦燦見母親比自己還老實,不明白弟妹其實是客氣話,便笑道:“弟妹,我得把母親再留一段時間,姐姐向你賠禮了!”
玉氏年紀小,當下臉都紅了:“姐姐折煞臣妾了!”
玉夫人、玉茗長公主和薛夫人等也幫襯著說笑,一時間大殿裡其樂融融。
第二天徐燦燦就頒下懿旨,從今年開始進上的節禮只限於官員親筆字畫或者各府內眷的針線。
懿旨一下,大部分人家都是額手稱慶,只有個別人家開始思索別的巴結門路。
臘月十六是徐燦燦的生日,臘月十五這日她拒絕了各種進賀,獨自呆在起居室里預備給母親的禮物。
正在這時候,董嬤嬤進來稟報“御前主事太監蘇延從遼州回來了,奉聖命覲見皇后娘娘。”
徐燦燦聞言心跳加速,忙忙道:“快宣!”
風塵僕僕的蘇延帶著幾個親隨太監進了福雲殿。為了趕徐皇
後的生日,他真是日夜兼程趕回來的。
蘇延的禮還沒行完,徐皇后就急急道:“把陛下的信件給本宮!”
接過信封,她直接撕開,掏出了裡面的信紙展開。
信紙是厚厚的一疊,看著有好幾張。
徐燦燦心中激動,急切地展開第一張信紙去看。
看來這信確實是傅予琛親手寫的,依然秉承他一向的簡練風格,只有兩句話——“我甚念汝。兒體康健,淘氣異常。”
這可把徐燦燦氣得夠嗆,她忙去看第二頁,卻發現是一副用毛筆勾勒的簡筆畫,上面畫著冰天雪地中一個小人手裡拿著一本書在讀,另有一個大人拿著棍子在打他。
第三頁畫著小人在讀書,大人在一旁坐,前面畫著一個人屈膝行禮,上面用一條線拉開,標註著兩個字——“美人”。
第四頁畫著大人又在打小人。
第五頁畫著小人騎在馬上,跟著一群騎馬的人過了一條大河。
第六頁畫著小人幸福地躺在一個大人懷裡,上面標註著三個字——“想母后”,寥寥幾筆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小人兒在母親懷中幸福的模樣。
徐燦燦的眼淚頓時奪眶而出,不停地往下流。
她早就想傅瑞了,想得心都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