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回到天恆律所,夏溪給陸珊珊打了一個電話。
電話飛速地被接起!!
“陸女士,”夏溪說,“藍女士的官司今天下午開庭。”
陸珊珊問:“怎麼樣……?”
“當庭宣判。藍女士是勝方。剛才,她有說,既然法院宣判,她會立刻支付那50%,辦理登記、過戶、產權,還有遷戶口。”
“那就好……”
陸珊珊也是雲京白領,然而,此時,太多委屈、焦慮、壓抑,通通釋放出來,汩汩狂涌奔騰,她竟忽然哽咽起來,雖努力克制,哭音卻是掩飾不住!!
夏溪問:“陸女士……?”
“謝謝,夏律師。”陸珊珊說,“我只是……想到她同意遷戶口,我娃能上雲大附小,就……就……”
夏溪柔聲道:“我理解。”
畢竟,陸珊珊夫妻二人掏出多年積蓄——200萬,搬入牆壁開裂、管道漏水的40平米的學區房,都為孩子能上雲大附小。
從此光環加身、飛黃騰達。
……
到了晚上,夏溪忽然收到一條微信語音。
來自陸珊珊。
不過,夏溪點開以後,卻是聽到一句奶聲奶氣的話:“夏律師,我是王桐,桐桐,我媽媽講,受人恩惠,要自己來說聲謝謝。”
夏溪笑了。
覺得小傢伙兒十分可愛。
她也輕聲輕氣地道:“不客氣呀桐桐。”
“嗯!”
“桐桐,”夏溪多嘴,“要好好學習,爸爸媽媽為了桐桐能上雲大附小,受很多委屈。”
桐桐悶兮兮地道:“我不喜歡學習……”
夏溪又逗:“那,桐桐,長大想要做什麼呀~?”
桐桐回答:“想當畫家。”六歲的小孩子,竟然十分堅定,回答極其迅速。
“哦?”畫家,倒與“雲大附小”顯得毫不相干。他應該說“醫生”“科學家”“公務員”“作家”“記者”等等。
夏溪當然不會評論,只說:“那,桐桐,祝你成功~~~”
“好!”桐桐聽著十分開心。
結束私聊,夏溪隨手點開陸珊珊朋友圈。
果然,都在曬娃。
桐桐在上英語班、圍棋班,還有他感興趣的繪畫班。
點開幾幅繪畫作品,夏溪覺得有點驚艷。在她印象當中,六歲孩子的畫應當比較簡單,可桐桐的呢,已經很有想法,線條、用色都很乾淨、漂亮。
“喂,”她懟懟同樣坐在床頭的周介然,“你看,六歲孩子的畫。你懂藝術,評價評價?”
周介然接過手機,一張張划過照片,說:“很有天賦。”
“他想當畫家。”
“說不定真能。”
夏溪不作聲了。
一年以後,孩子就要去上雲大附屬小學。
雲大附小學生住宿,一二年級就有三節育才晚課,八點十分下課,八點五十熄燈。
哪有時間學什麼畫。
而且,這些學校競爭非常激烈,連教師都時常流露巨大壓力,每分每秒都得用於苦學、升學。
更加重要的是,陸珊珊的期待顯而易見。
其實,打過這麼多的學區房案,夏溪有個感覺,就是,這些家長常常十分焦慮。
他們只是單純地為孩子未來在考慮嗎?上名牌小學、名牌中學、然後985、IVY,再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
並不盡然。
夏溪知道許多家長覺得孩子長大以後找個穩定工作就行,找找人、花花錢,進個小型國企、事業單位,都好,甚至覺得“有出息的”孩子都在外國、外省獨自奮鬥,一年到頭見不兩次,也沒啥好。
可他們還是會拼命買學區房。
家長圈子會有一種情緒傳染、情緒瀰漫。
會有一那麼段時間,頻繁地、不斷地有人提及討論學區房的事情。於是,許多家長感到,若不能買到學區房,讓孩子上雲京一小、雲大附小,自己為人父母便不合格。是自己的失敗導致孩子不如人家,輸在起跑線上。
哪個爸媽,尤其媽媽,願意承認這點???
這不僅是孩子的戰場,也是家長的戰場。
什麼都能量力而行,唯獨這個不能量力而行——到底哪裡才是個頭???
夏溪並不知道,“想當畫家”,是桐桐隨意地說,抑或認真地說,是一時的興起,抑或一生的追求。
他的媽媽陸珊珊也不知道。
不過,至少可以思考一下。
據夏溪對陸珊珊的了解,她是沒有思考過的。
也能理解。在群體的壓力之下,真的很難獨自選擇另一條路。
反正現在想它也不具意義了。
不管隨意地說,抑或認真地說,不管是一時的興起,抑或一生的追求。
桐桐這個“畫家”,恐怕都是當不上的。
第80章 工程(八)
一月, 天發房地產公司、上城房地產公司、國祥建築工程公司二審正式開庭。
上城不服一審判決,辯稱, 應該由天發給付子項目工程款, 上城只是被委託方,同時, 國祥也不服一審判決, 認為,不論由誰來給付, 子項目是4800萬。
天發、上城咬在一起,國祥終於比較舒坦。天發、上城鷸蚌相爭, 才是它想要的結果。
夏溪出動出擊、堅守戰場, 拒不承擔任何責任。
而且, 也許因為憋著勁兒,夏溪態度更加堅定,也不客氣, 用了“生拉硬拽”“生搬硬套”等詞,叫上城很不好看。
至於國祥, 因為天發上城戰成一團,壓力陡然降低,於是便一項項細摳“質量問題”。
首先, 許多物料,比如水泥,由上城房地產公司提供,而這無法說明, “質量問題”是在施工當中出現,還是由於原材料而引發。
其次,一審時,尹千秋查找、核實了工程當中全部1000餘張用工簽證確認單,對於零星用工做出確認後,指出,實際用工量與約定用工量並不相符,有些與設計圖、工程量清單等相重疊的內容,因此結款協議書上數字偏高。當時國祥總是攔著,增加查找難度,可畢竟不想背上妨礙取證的罪名,還是被尹千秋得手。如今,國祥又拿出一些新的簽認單,聲稱管理有些小遺漏。
再次……
總之,上城對於“2880萬”不滿,國祥對於2880萬也不滿!一審尹千秋這裡減點、那裡減點,最後減掉足足1920萬,國祥覺得,也有得爭。
上城的新律師同時面對兩邊,又未經歷過那漫漫五次庭審,顯得不是十分熟悉,在法庭上語速緩慢。
……
審判長宣布休庭。上城房地產的“流氓”邁著八字,晃晃悠悠走出法庭——人的氣質很難改變。對於上城來說,4800萬不是小數,因此他作為CEO時常出席庭審。
電話飛速地被接起!!
“陸女士,”夏溪說,“藍女士的官司今天下午開庭。”
陸珊珊問:“怎麼樣……?”
“當庭宣判。藍女士是勝方。剛才,她有說,既然法院宣判,她會立刻支付那50%,辦理登記、過戶、產權,還有遷戶口。”
“那就好……”
陸珊珊也是雲京白領,然而,此時,太多委屈、焦慮、壓抑,通通釋放出來,汩汩狂涌奔騰,她竟忽然哽咽起來,雖努力克制,哭音卻是掩飾不住!!
夏溪問:“陸女士……?”
“謝謝,夏律師。”陸珊珊說,“我只是……想到她同意遷戶口,我娃能上雲大附小,就……就……”
夏溪柔聲道:“我理解。”
畢竟,陸珊珊夫妻二人掏出多年積蓄——200萬,搬入牆壁開裂、管道漏水的40平米的學區房,都為孩子能上雲大附小。
從此光環加身、飛黃騰達。
……
到了晚上,夏溪忽然收到一條微信語音。
來自陸珊珊。
不過,夏溪點開以後,卻是聽到一句奶聲奶氣的話:“夏律師,我是王桐,桐桐,我媽媽講,受人恩惠,要自己來說聲謝謝。”
夏溪笑了。
覺得小傢伙兒十分可愛。
她也輕聲輕氣地道:“不客氣呀桐桐。”
“嗯!”
“桐桐,”夏溪多嘴,“要好好學習,爸爸媽媽為了桐桐能上雲大附小,受很多委屈。”
桐桐悶兮兮地道:“我不喜歡學習……”
夏溪又逗:“那,桐桐,長大想要做什麼呀~?”
桐桐回答:“想當畫家。”六歲的小孩子,竟然十分堅定,回答極其迅速。
“哦?”畫家,倒與“雲大附小”顯得毫不相干。他應該說“醫生”“科學家”“公務員”“作家”“記者”等等。
夏溪當然不會評論,只說:“那,桐桐,祝你成功~~~”
“好!”桐桐聽著十分開心。
結束私聊,夏溪隨手點開陸珊珊朋友圈。
果然,都在曬娃。
桐桐在上英語班、圍棋班,還有他感興趣的繪畫班。
點開幾幅繪畫作品,夏溪覺得有點驚艷。在她印象當中,六歲孩子的畫應當比較簡單,可桐桐的呢,已經很有想法,線條、用色都很乾淨、漂亮。
“喂,”她懟懟同樣坐在床頭的周介然,“你看,六歲孩子的畫。你懂藝術,評價評價?”
周介然接過手機,一張張划過照片,說:“很有天賦。”
“他想當畫家。”
“說不定真能。”
夏溪不作聲了。
一年以後,孩子就要去上雲大附屬小學。
雲大附小學生住宿,一二年級就有三節育才晚課,八點十分下課,八點五十熄燈。
哪有時間學什麼畫。
而且,這些學校競爭非常激烈,連教師都時常流露巨大壓力,每分每秒都得用於苦學、升學。
更加重要的是,陸珊珊的期待顯而易見。
其實,打過這麼多的學區房案,夏溪有個感覺,就是,這些家長常常十分焦慮。
他們只是單純地為孩子未來在考慮嗎?上名牌小學、名牌中學、然後985、IVY,再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
並不盡然。
夏溪知道許多家長覺得孩子長大以後找個穩定工作就行,找找人、花花錢,進個小型國企、事業單位,都好,甚至覺得“有出息的”孩子都在外國、外省獨自奮鬥,一年到頭見不兩次,也沒啥好。
可他們還是會拼命買學區房。
家長圈子會有一種情緒傳染、情緒瀰漫。
會有一那麼段時間,頻繁地、不斷地有人提及討論學區房的事情。於是,許多家長感到,若不能買到學區房,讓孩子上雲京一小、雲大附小,自己為人父母便不合格。是自己的失敗導致孩子不如人家,輸在起跑線上。
哪個爸媽,尤其媽媽,願意承認這點???
這不僅是孩子的戰場,也是家長的戰場。
什麼都能量力而行,唯獨這個不能量力而行——到底哪裡才是個頭???
夏溪並不知道,“想當畫家”,是桐桐隨意地說,抑或認真地說,是一時的興起,抑或一生的追求。
他的媽媽陸珊珊也不知道。
不過,至少可以思考一下。
據夏溪對陸珊珊的了解,她是沒有思考過的。
也能理解。在群體的壓力之下,真的很難獨自選擇另一條路。
反正現在想它也不具意義了。
不管隨意地說,抑或認真地說,不管是一時的興起,抑或一生的追求。
桐桐這個“畫家”,恐怕都是當不上的。
第80章 工程(八)
一月, 天發房地產公司、上城房地產公司、國祥建築工程公司二審正式開庭。
上城不服一審判決,辯稱, 應該由天發給付子項目工程款, 上城只是被委託方,同時, 國祥也不服一審判決, 認為,不論由誰來給付, 子項目是4800萬。
天發、上城咬在一起,國祥終於比較舒坦。天發、上城鷸蚌相爭, 才是它想要的結果。
夏溪出動出擊、堅守戰場, 拒不承擔任何責任。
而且, 也許因為憋著勁兒,夏溪態度更加堅定,也不客氣, 用了“生拉硬拽”“生搬硬套”等詞,叫上城很不好看。
至於國祥, 因為天發上城戰成一團,壓力陡然降低,於是便一項項細摳“質量問題”。
首先, 許多物料,比如水泥,由上城房地產公司提供,而這無法說明, “質量問題”是在施工當中出現,還是由於原材料而引發。
其次,一審時,尹千秋查找、核實了工程當中全部1000餘張用工簽證確認單,對於零星用工做出確認後,指出,實際用工量與約定用工量並不相符,有些與設計圖、工程量清單等相重疊的內容,因此結款協議書上數字偏高。當時國祥總是攔著,增加查找難度,可畢竟不想背上妨礙取證的罪名,還是被尹千秋得手。如今,國祥又拿出一些新的簽認單,聲稱管理有些小遺漏。
再次……
總之,上城對於“2880萬”不滿,國祥對於2880萬也不滿!一審尹千秋這裡減點、那裡減點,最後減掉足足1920萬,國祥覺得,也有得爭。
上城的新律師同時面對兩邊,又未經歷過那漫漫五次庭審,顯得不是十分熟悉,在法庭上語速緩慢。
……
審判長宣布休庭。上城房地產的“流氓”邁著八字,晃晃悠悠走出法庭——人的氣質很難改變。對於上城來說,4800萬不是小數,因此他作為CEO時常出席庭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