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掾一步步走到蕭啟身邊,像是擔心會驚醒他一樣。他仔細觀察了一番蕭啟的神色,突然想起了當年京中眾人皆知的傳言,難道,這人也是蕭啟所念之一?他記得,當年那人姓顧,眼前顧春朝也是姓顧!

  張掾突然明白了什麼,便問道:“這人是顧容?”

  蕭啟移過眼神看了張掾一眼,默默地點了點頭,看樣子也沒有說話的欲望。

  張掾只隱約聽太子說過,說是蕭敬與一商人有勾結,難道那個商人就是顧春朝?所以他的死其實是蕭啟為詔令所迫,不得已而為之?他不知道該怎麼繼續說下去了。如果有一天,有人拿秦遙夜的性命來威脅他,他寧願自己去死。看著蕭啟這個樣子,也不像是對顧容完全沒有感情的樣子。

  蕭啟突然自言自語似的道:“他是自殺的……”

  張掾以為自己對於秦遙夜的感情會是這世間獨一份,如今看來,顧容對蕭啟的也差不到哪裡去。這世間的有情人,其實並沒有性別上的區分吧?對這兩人,他除了掬一把同情淚,就只有好生隱瞞顧容就是顧春朝這件事了。

  而武英呢?她在得知顧容中的是什麼毒以後就離開了。她沒打算帶著顧容的屍骨回到南方,因為南方也並不是他們的歸處。她似乎早就料到了會有這麼一天,因此她也只是簡單地收拾了行囊,什麼話也沒有對軍營中的人說,就策馬離開了。至於她去了哪裡,後來的人們只說似乎在西塞的一個鎮上見過一個面容姣好卻性情冷冽的女子。那個女子養了一隻貓,給貓取名阿述。

  作者有話要說:

  嗯,快要完結了

  第4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

  顧容去世後,蕭敬不知從哪兒知道了這件事,攻勢愈發猛了。張掾終於退到了京中的郊外,而太子也終於按捺不住地逃回了皇宮。至於蕭啟,他去了南方,他要帶著顧容的骨灰去南方看看,重走他曾經走過的路。對於過去的蕭啟來說,這一舉動是在冒險,是絕對的置家國於不顧。但是,如今已經沒有了讓他猶豫的藉口了,因為顧容走了。

  張掾攔不住蕭啟,只好由著他去。更何況,他覺得蕭啟一旦恢復過來,就能夠看出他的假裝敗退,到時候可就難辦了。在他看來,蕭啟依舊是站在今上這一邊的。

  秦遙夜知道顧容走後很是低落了一陣子,因為當時她的身邊只有顧容一人還能聯繫到蕭敬。而顧容一走,她就再也沒有去找蕭敬的理由了。她相信,蕭敬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帝王,但卻不會是最好的情郎。

  其實,蕭敬早就意識到了張掾的故意敗退,因而心中感激的同時又湧上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憤怒。他是真的想要靠自己的能耐奪取這天下,可是張掾的作為卻讓他覺得,這是他拿秦遙夜換回的輕而易舉的勝利。因而,在最後的攻城時刻,他放慢了步伐,想要讓裡面的人自己投降。

  這時候,太子瘋了一樣挾持著兩個人出現在城牆上。這兩個人一個是蕭鈺,一個是蕭鈺夫人。蕭鈺被□□多日,皮膚蒼白得不像樣,鬍子長得嚇人,雙眼沒有半分神采,一身衣裳也是破破爛爛的,哪裡還有過去的清俊模樣。而蕭鈺夫人則是鎮定地站在那裡,看著她為之驕傲的蕭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蕭敬未嘗沒有看見自己的雙親,蕭騖這時卻對他道:“成大事者,莫要仁慈。”言下之意,是希望他不要顧念雙親了。他雖對父親感到不齒,可對母親,卻是由衷地感激。他不能絲毫不顧念,那無關千古後的名聲,只是他心中所想所願。

  太子在城牆上喊道:“蕭敬,我勸你趕緊自殺謝罪,否則,我就拿你父母來祭奠戰中亡靈!”

  蕭敬正待要抽弓搭箭,卻見城牆上閃過一個身影,從太子背後給了他致命一擊。下一刻,太子被那人從城牆上扔了下來。可是,那人也被一眾兵士團團圍住,不知押解到哪兒去了。蕭敬瞪大了眼睛看著那人的身影,沒多思考就立即率兵攻城。他怕自己慢了一步,那人就要被處死了。

  那人不是別人,正是秦遙夜。她見蕭敬父母被太子挾持,唯恐蕭敬被要挾,便尾隨著太子上了城牆。又聽見太子說出了要蕭敬自殺的話,她一時衝動就把太子給殺了。至於殺了太子以後她會有何遭遇,她壓根沒空去想,她只想到了蕭敬。

  秦遙夜告訴自己,如果這次她沒有丟了命,她就再也不記著蕭敬了。她不想重回他身邊,因為那時候的他肯定會是一國之主,一國之主哪還能兌現今生只她一人的承諾。如果這次她丟了命,那也是她註定難逃,這輩子也就只得記著蕭敬了。

  正在她低著頭任由士兵捆綁的時候,迎面走來了一個人,正是張掾。他已經聽說了城牆上的事情,也知道如今瞞不過今上,秦遙夜的命難保了。但是,他舍了自己的命也要保下她的命。

  只見張掾攔住了那幾個士兵,大聲道:“眾將士聽令,如今蕭敬將要攻破城池,爾等若想自保,反抗到底是行不通的。他能夠從西塞一路打到京中,說明他確實頗有能耐,是天定的貴人。咱們如今在此苦苦守城,豈不知後方今上與諸妃嬪早已四散逃去,只求保命。若是咱們投誠蕭敬,不僅能給自己留條活路,還勉強算是立了功。”

  眾將士聽得面面廝覷,眼中猶疑不定。這時候,拍掌聲從角落裡傳來,兩個人從那裡走了出來。一個道:“大將軍實在是高見,陳玉佩服!”另一個道:“我等專為迎接新主,眾將士何不一起啊?”

  那些將士們一見陳玉和孟禎都要投誠蕭敬,心中疑惑頓時消散,決定跟著張掾一起,大開城門,迎接新主。至於還被綁著的秦遙夜,自然就被張掾解開了繩索,死死護住了。

  蕭敬正死了心地攻城,卻見城門突然打開了,裡面出來了一個人,大聲喊道:“我等迎接新主!”

  接著,城門大開,一排排將士一齊跪下,做出了聽命於蕭敬的姿態。蕭敬當時正在距離城門不遠的地方站著,從那裡看過去,眼前黑壓壓一片,全是士兵。再往遠處看去,是四個站著的人。有兩個年紀大了,卻是捻須笑著,靜等他走進去。而另外兩個人相擁著,只看得清其中一個人的模樣,另一個人的臉埋進了前一個人的胸中。

  蕭敬沒想到一切會如此輕易,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在那城門處站了好久。他邁著步子,走了進去,所有將士都自動給他讓出一條路來。這條路一直延伸至宮中最神聖的一座宮殿,也是蕭敬曾經進過的那座宮殿。

  蕭敬此時也不過二十多歲,對於這皇宮既有純粹的好奇又有被壓抑的凝重。一道道門像是一層層珠簾,在他身後被放下,又在他身前被捲起。他一直以為,拿下這天下只是一件事情,可是如今心口上的興奮和緊張都告訴他,拿下這天下便要與紛紜雜亂為伍了。

  他的身側沒有一個人,而他的身後是一片黑壓壓的人群。他往身後望去,突然感覺有些腿軟。他最終還是決定往前走,因為往前走是不需要顧忌的,只有往後看才需要顧忌。

  終於,眼前的宮殿開了門,今上端坐在那裡,氣定神閒。見到蕭敬進來,居然笑道:“你可算是來了,朕等了你許久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