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楊二左右看看,一隻手抵在刀尖上將它稍稍推開一點,譏諷笑道:“小王爺真是好手段。”
杜慈哪兒還有心情跟他糾纏?厲聲道:“你說他是哪個?!”
楊二道:“他還能是誰?小王爺莫不是還沒玩夠?還想拿我兄弟二人逗趣不成?”
杜慈拔出楊大腰後的匕首,指著他:“最後問你一次,不說就給老子切死!”
楊二臉色鐵青,不甘不願道:“這位正是小王爺您口口聲聲說要找的夫君,戚國公府嫡長子,國公府小公爺,如今的正遠將軍,戚南柯。”
杜慈一臉呆滯,楊二後面的話基本都沒聽清,他滿腦子都是當初一見鍾情時的月下少年——十九歲的戚南柯,一身黑衣紅腰帶,修長的身軀在月下舞劍,風帶起他如緞面般光滑的黑髮,轉過頭來時,滿臉冰冷肅然,濃黑的眉頭微蹙,紅潤的嘴角下抿,是足以令人心神蕩漾的畫面。
然而現在這個……
身量高了不少,肩寬背闊,胸肌結實到要將衣服繃開似的,上手臂比杜慈大腿還要粗;他一雙濃眉蹙著,卻不似當年渾身帶著冰雪般冷酷少年的模樣,而是帶著嗜血氣息的可怕感覺。當年的少年皮膚白皙,臉頰紅潤,如今的男人皮膚黝黑粗糙,雙眼陰蟄,下顎帶著粗短的鬍渣,臉側還有一道傷疤。
這是同一個人嗎?杜慈忍不住要尖叫:你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記憶里風一般的美好少年就這麼被現實撞得粉碎,杜慈想:自己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竟從未想過,在外征戰多年的人是會變的,否則就憑戚南柯這一身上位者的氣息,說一不二的乾脆,了得的輕功,早也該想到他就是戚南柯本人了。
杜慈竟也不管楊大楊二兩人,就在屋子裡跟戚南柯吵起來了。
“你個騙子!啥子清君!啥子賣魚勒!你騙得老子好慘!”
戚南柯聲音低沉,也是一頭怒火:“彼此彼此,王爺也騙了我。”
杜慈捂著腦袋跺腳:“本王要退婚!!”
戚南柯聲音一下高了起來,怒道:“你敢?!”
杜慈愣了一下,抬頭看他:“你說什麼?”
戚南柯完全是下意識反應,此時也回過神來了,頓時有些尷尬,往回找補道:“陛下賜婚,怎能抗旨?”
杜慈道:“你也說是賜婚了!又不是指婚!本王去求他就行了!”
杜慈一副要哭的樣子,捏著匕首坐進椅子裡,癱成了一條生無可戀的鹹魚:“這婚是本王去求的,你以為大盛皇帝真敢拿你當聯姻對象?不怕你邊關暴動嗎?他是拿本王當了個梯子!”
戚南柯點了楊二的啞穴,反手將匕首插回自己腰後,蹙眉看他:“到底怎麼回事?你是怎麼離開王城的?那短笛又是什麼意思?”
楊大楊二也正好奇,他們萬萬沒想到蜀世國的九王爺居然會同戚南柯聯手,都說小王爺喜歡享樂,愛好美酒和美食,成天被大盛皇帝寵著養成了個廢人,早就被蜀世國的皇帝放棄了。無論怎麼看,小王爺都應當是最好籠絡的人,卻沒料到被反將了一軍。
杜慈此時也沒什麼好遮掩的了,反正證據已經拿到手,接下來只要按計劃行事——想著想著,小王爺竟又悲從中來,所有的計劃都早已被他設定好了,可最關鍵的一步卻砸在了戚南柯本人身上!
杜慈委屈地撅著嘴,心說:果然人生在世,總不能事事順意的。
杜慈將匕首放在桌上,嘆了口氣,說:“這件事還要從國舅插手海事說起。”
明家得盛寵,勢大,明家子嗣均在朝有官職,即便是個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也在貴族子弟眾多的禁軍中有一席之地。
原公皇帝準備開海事,建海軍,這算是個肥差,明家便想攬到自己身上,一來擴張自己的勢力,二來繼續把持皇帝身邊最得力之位,三來為了子嗣前途,遂行大肆斂財之舉,四來則是為五皇子鋪路。
因著海事之事,國舅暫時無暇顧及杜慈,放鬆了對杜慈的監視之舉,杜慈在王城廢了這些年,暗地裡其實也布置了自己的人手和眼線,一朝得了機會,便立即送信往蜀世國,想尋求回家之法。
可這信一去不返,仿若投石入海,半點波瀾也無。
那時候杜慈就知道了,他已經被自己的父皇放棄了,能不能回家,只能憑自己運氣了。
“年初的時候,本王費了許多力氣送出城的心腹送了信來。”杜慈當年入永歌,帶了五百僕役,他從這些人里挑揀幾個心腹分批次小心送出王城,埋伏在城外隨時可供聯絡或接應,少了的人用買來的僕役頂上,神不知鬼不覺,“隨信而來的還有一隻短笛,正是這隻。”
杜慈將那白玉短笛在手裡轉了個圈,眼神複雜道:“這齣自同一玉石,連紋理都一樣的短笛一共只有三隻,分別是大哥、三哥和本王才有,當年本王被選為人質實則是本王那三哥哥算計而成,原本要來大盛的人其實是他。”
戚南柯未料到這其中還有這許多複雜,更為驚訝的是,這小王爺哪裡是外界所說天真可愛,心無城府,終日只會飲酒作樂?
光是送心腹出城這件事,就足以看出他目光長遠,早已給自己留了後手,絕非庸碌之輩。
按規矩,同杜慈一起來的五百僕役都會被記錄在冊,若是許久之後才想送心腹出城,那必然是不可能了,風險也會變大;但若是在剛進城時,王宮中人還未來得及造冊,這時候渾水摸魚才是最佳時機,風險也就很小了。
杜慈哪兒還有心情跟他糾纏?厲聲道:“你說他是哪個?!”
楊二道:“他還能是誰?小王爺莫不是還沒玩夠?還想拿我兄弟二人逗趣不成?”
杜慈拔出楊大腰後的匕首,指著他:“最後問你一次,不說就給老子切死!”
楊二臉色鐵青,不甘不願道:“這位正是小王爺您口口聲聲說要找的夫君,戚國公府嫡長子,國公府小公爺,如今的正遠將軍,戚南柯。”
杜慈一臉呆滯,楊二後面的話基本都沒聽清,他滿腦子都是當初一見鍾情時的月下少年——十九歲的戚南柯,一身黑衣紅腰帶,修長的身軀在月下舞劍,風帶起他如緞面般光滑的黑髮,轉過頭來時,滿臉冰冷肅然,濃黑的眉頭微蹙,紅潤的嘴角下抿,是足以令人心神蕩漾的畫面。
然而現在這個……
身量高了不少,肩寬背闊,胸肌結實到要將衣服繃開似的,上手臂比杜慈大腿還要粗;他一雙濃眉蹙著,卻不似當年渾身帶著冰雪般冷酷少年的模樣,而是帶著嗜血氣息的可怕感覺。當年的少年皮膚白皙,臉頰紅潤,如今的男人皮膚黝黑粗糙,雙眼陰蟄,下顎帶著粗短的鬍渣,臉側還有一道傷疤。
這是同一個人嗎?杜慈忍不住要尖叫:你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記憶里風一般的美好少年就這麼被現實撞得粉碎,杜慈想:自己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竟從未想過,在外征戰多年的人是會變的,否則就憑戚南柯這一身上位者的氣息,說一不二的乾脆,了得的輕功,早也該想到他就是戚南柯本人了。
杜慈竟也不管楊大楊二兩人,就在屋子裡跟戚南柯吵起來了。
“你個騙子!啥子清君!啥子賣魚勒!你騙得老子好慘!”
戚南柯聲音低沉,也是一頭怒火:“彼此彼此,王爺也騙了我。”
杜慈捂著腦袋跺腳:“本王要退婚!!”
戚南柯聲音一下高了起來,怒道:“你敢?!”
杜慈愣了一下,抬頭看他:“你說什麼?”
戚南柯完全是下意識反應,此時也回過神來了,頓時有些尷尬,往回找補道:“陛下賜婚,怎能抗旨?”
杜慈道:“你也說是賜婚了!又不是指婚!本王去求他就行了!”
杜慈一副要哭的樣子,捏著匕首坐進椅子裡,癱成了一條生無可戀的鹹魚:“這婚是本王去求的,你以為大盛皇帝真敢拿你當聯姻對象?不怕你邊關暴動嗎?他是拿本王當了個梯子!”
戚南柯點了楊二的啞穴,反手將匕首插回自己腰後,蹙眉看他:“到底怎麼回事?你是怎麼離開王城的?那短笛又是什麼意思?”
楊大楊二也正好奇,他們萬萬沒想到蜀世國的九王爺居然會同戚南柯聯手,都說小王爺喜歡享樂,愛好美酒和美食,成天被大盛皇帝寵著養成了個廢人,早就被蜀世國的皇帝放棄了。無論怎麼看,小王爺都應當是最好籠絡的人,卻沒料到被反將了一軍。
杜慈此時也沒什麼好遮掩的了,反正證據已經拿到手,接下來只要按計劃行事——想著想著,小王爺竟又悲從中來,所有的計劃都早已被他設定好了,可最關鍵的一步卻砸在了戚南柯本人身上!
杜慈委屈地撅著嘴,心說:果然人生在世,總不能事事順意的。
杜慈將匕首放在桌上,嘆了口氣,說:“這件事還要從國舅插手海事說起。”
明家得盛寵,勢大,明家子嗣均在朝有官職,即便是個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也在貴族子弟眾多的禁軍中有一席之地。
原公皇帝準備開海事,建海軍,這算是個肥差,明家便想攬到自己身上,一來擴張自己的勢力,二來繼續把持皇帝身邊最得力之位,三來為了子嗣前途,遂行大肆斂財之舉,四來則是為五皇子鋪路。
因著海事之事,國舅暫時無暇顧及杜慈,放鬆了對杜慈的監視之舉,杜慈在王城廢了這些年,暗地裡其實也布置了自己的人手和眼線,一朝得了機會,便立即送信往蜀世國,想尋求回家之法。
可這信一去不返,仿若投石入海,半點波瀾也無。
那時候杜慈就知道了,他已經被自己的父皇放棄了,能不能回家,只能憑自己運氣了。
“年初的時候,本王費了許多力氣送出城的心腹送了信來。”杜慈當年入永歌,帶了五百僕役,他從這些人里挑揀幾個心腹分批次小心送出王城,埋伏在城外隨時可供聯絡或接應,少了的人用買來的僕役頂上,神不知鬼不覺,“隨信而來的還有一隻短笛,正是這隻。”
杜慈將那白玉短笛在手裡轉了個圈,眼神複雜道:“這齣自同一玉石,連紋理都一樣的短笛一共只有三隻,分別是大哥、三哥和本王才有,當年本王被選為人質實則是本王那三哥哥算計而成,原本要來大盛的人其實是他。”
戚南柯未料到這其中還有這許多複雜,更為驚訝的是,這小王爺哪裡是外界所說天真可愛,心無城府,終日只會飲酒作樂?
光是送心腹出城這件事,就足以看出他目光長遠,早已給自己留了後手,絕非庸碌之輩。
按規矩,同杜慈一起來的五百僕役都會被記錄在冊,若是許久之後才想送心腹出城,那必然是不可能了,風險也會變大;但若是在剛進城時,王宮中人還未來得及造冊,這時候渾水摸魚才是最佳時機,風險也就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