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席謹河不會因為他的離開這般傷神和痛苦,在聽到手下報告江淮沒有預兆便離開的消息時,席謹河沒有猶豫便從辦公室狂奔而出,秘書小姐一聲驚呼,人們追出去才看到,席謹河在轉角處摔了一跤。
席謹河已接連數天徹夜未眠,不知是由於獲悉的消息還是身體原因,他甚至虛弱到無法自己站起來,只能用顫抖的手撫著額,茫然無措地念著江淮的名字。弘曆見狀趕忙上來扶他,那些驕傲和偽裝似乎都被摔碎,顯露出裡面的東西來。弘曆看見了,秦冬也看見了——那是對江淮的愛。
屋內的人聊罷,沈非間開門走出來,秦冬轉過頭去便瞧見了他臉上掛著的笑容。
事已至此,再無話可說。
秦冬朝擠出一個微笑,兩人交換了個眼神,紛紛邁步從病房前走開。
有人停留在原地,可也總有人要繼續往前走。
這天下午十五時,季衡棠發了一條微博:【@棠季:@攝影師江淮走了怎麼也不說一聲?我白冒著風險陪你一下午了。】
半分鐘時間不到,評論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猛然增長,瞬間突破了一千:【????一下午是什麼梗?】【江淮是誰?前排求科普!】只是更快的,“江淮”這個名字似乎引出了一群或多或少有關聯的人,他們不約而同轉了季衡棠的微博:【@Ri插rd顧知:江淮,我等你//@唐頓工作室-唐羽:等你回來@攝影師江淮//@山河-凌染:去做你想做的事@攝影師江淮//@棠季:@攝影師江淮走了怎麼也不說一聲?我白冒著風險全副武裝陪你一下午了。】
有認出來江淮的人,說他年紀輕輕便因榮獲普立茲獎出名,只可惜後來因病暫退攝影圈,這些年沒有出過一張照片,江郎才盡。也有人將他往期的作品翻出來,指責他放棄堅持原本的攝影理念,致使唐頓工作室走向商業化,最後被長風社吞併。也有極小部分的一些評論,扒貼說江淮原本就和長風社社長是戀人的關係,只是這些言論很快便遭到網友的反駁與指責,最後被莫名刪除了。
微博的事件逐漸發酵,直到傍晚,事件的主人公才終於現身——【@攝影師江淮: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謝謝好友們的牽掛,我很好。】
他的微博早就將過去的記錄清空,而現在也到了目的地。
乘車又換船,這座島在南方,是江淮一直想去的地方。但事實上,江淮並沒有長久停留這裡的打算。由於現代數碼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定格與保留每一個珍貴瞬間的壓力變小了。可對於旅行者而言所面臨的壓力卻是發現與拍攝特殊之物,而非可預期之物。
那個下午,他和顧知等人曾深入探討過這個話題。
顧知的攝影作品和江淮的截然不同,他主要是以通過災難表現以此震撼人心。
顧知說,資訊時代有一個表面上的諷刺。有許多巨變是在無人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的,可同時,信息的過度也使得這些改變難以被察覺:“悲劇在於,其中的許多改變是根本性的,即使不是不可被撤銷,也是難以撤銷的。”
江淮的作品一向都是偏大自然的光影美景,他拍一些短暫而易逝的東西的最美一刻,而顧知則是拍那些逝去和死亡。
《紐約時報》曾說:“在一個人人聰明、漂亮、可愛的世界裡,每個人都適合出演大片,但沒有人適合去評判他們。”
那些美好遮蔽了大眾的雙眼,它構築了一個虛假的美好世界,使得人們都有這般的錯覺,以為它永恆不變。可那些真正獨一無二的東西,其實早就在這種虛幻中消亡了。
江淮放下行李箱,先出門環島走了一圈,從午後到夜晚。略咸腥的海風下,遠處漆黑一片,只有燈塔發出微弱的光芒。
海島上夜晚會出來的人不多,島上的燈光設備不足,只有幾個晚歸家的孩童背著書包嬉鬧著匆匆跑過江淮的身邊。
他們的談笑中帶著特殊的南方口音,細軟好聽。海風拉長了回音,江淮側耳聽了一會兒,忍不住跟著學了兩聲,如尤不會發音的孩童,口齒不清,自嘲罷,又忍不住笑了兩聲。
像這樣自得其樂的能力在他遇見席謹河之後似乎就不再擁有了,現在一番舉動,宛若隔世。
席謹河,我能離開你多久呢?
第 38 章
38.
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江淮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和海島上村民們的交流問題成了自己最大的障礙。
海島上鮮少外來居民,都是土生土長的島民,平時交流都說家鄉話。江淮聽不懂這裡的方言,島民們的普通話功底不好,只能和他比划動作,一來二去的,江淮差點沒以為自己出了國門。
交流,果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旅店那位同為外來客長相胖乎乎喜人的老闆姓王,叫王行,人非常好相處。平日見江淮挫敗的模樣總是安慰他:“萬事開頭難,多呆一陣子就能慢慢習慣了。”
由於島上沒有照相館,戴著相機和三腳架出門的江淮成了孩子們新的好奇對象,每天都會成群結隊地跟在他身後,趁他不注意去好奇地摸兩下鏡頭,待江淮發現了正打算邀孩子們過來合個影的時候,又作鳥獸散,他的笑容總是僵在臉上,尷尬的要命。
“這島這麼偏,你怎麼會想來這兒?”那王老闆笑眯眯地看著他:“我聽說過你的名字,你應當是國內一位很有前途的攝影師吧。”
江淮成天扛著設備東奔西跑的,自然消瘦了許多。儘管他體質不易被曬白,但較之前相比,看起來愈發硬朗有朝氣。若是按他以前的膚色又戴著眼鏡,當真活脫脫的文弱書生。他穿著短袖短褲,喝了一大口涼水,不答話卻回笑著問他:“既然如您所說,這島地理位置偏,人煙稀少多是島民,王老闆怎麼會想來這裡開旅店?不怕虧本麼?”
對方哈哈笑了兩聲:“一開始也後悔過,後來看到這片天空和朝陽晚霞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怕了。居然一年又一年的,就在這裡停了下來。”
江淮擦去額上的汗附和著點點頭,臉上儘是笑意。
旅店像個大院子。由於淡季沒人居住,江淮住在靠海的一間大床房,風景獨好,陽光明媚。屋內雖然擺設簡陋,卻很齊全。王老闆顯然比他會生活的多,平日白天也總是不見人影,晚上則在院內掛滿了螢光小燈,搭了個簡陋的台子,彈吉他唱歌,引來一大群島民,男女老少都有,托著腮聽著,格外認真。
江淮有時拍照拍的晚了,回來趕場的晚了,滿院子都是人,水泄不通。
對於如何與人相處這一點,他得承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如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像他就沒能有這樣的本事。
江淮只好站在院子門口認認真真聽這人唱完了一首《Comfortable》
“Wait in here wrapped in and trying not to fight again
在這蜷縮倚靠,不想再與你做無謂的爭吵
'Cause I've been holding too long just to let it end
互相僵持太久實在沒意義,還是算了吧
Girl you must walking on eggshells
席謹河已接連數天徹夜未眠,不知是由於獲悉的消息還是身體原因,他甚至虛弱到無法自己站起來,只能用顫抖的手撫著額,茫然無措地念著江淮的名字。弘曆見狀趕忙上來扶他,那些驕傲和偽裝似乎都被摔碎,顯露出裡面的東西來。弘曆看見了,秦冬也看見了——那是對江淮的愛。
屋內的人聊罷,沈非間開門走出來,秦冬轉過頭去便瞧見了他臉上掛著的笑容。
事已至此,再無話可說。
秦冬朝擠出一個微笑,兩人交換了個眼神,紛紛邁步從病房前走開。
有人停留在原地,可也總有人要繼續往前走。
這天下午十五時,季衡棠發了一條微博:【@棠季:@攝影師江淮走了怎麼也不說一聲?我白冒著風險陪你一下午了。】
半分鐘時間不到,評論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猛然增長,瞬間突破了一千:【????一下午是什麼梗?】【江淮是誰?前排求科普!】只是更快的,“江淮”這個名字似乎引出了一群或多或少有關聯的人,他們不約而同轉了季衡棠的微博:【@Ri插rd顧知:江淮,我等你//@唐頓工作室-唐羽:等你回來@攝影師江淮//@山河-凌染:去做你想做的事@攝影師江淮//@棠季:@攝影師江淮走了怎麼也不說一聲?我白冒著風險全副武裝陪你一下午了。】
有認出來江淮的人,說他年紀輕輕便因榮獲普立茲獎出名,只可惜後來因病暫退攝影圈,這些年沒有出過一張照片,江郎才盡。也有人將他往期的作品翻出來,指責他放棄堅持原本的攝影理念,致使唐頓工作室走向商業化,最後被長風社吞併。也有極小部分的一些評論,扒貼說江淮原本就和長風社社長是戀人的關係,只是這些言論很快便遭到網友的反駁與指責,最後被莫名刪除了。
微博的事件逐漸發酵,直到傍晚,事件的主人公才終於現身——【@攝影師江淮: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謝謝好友們的牽掛,我很好。】
他的微博早就將過去的記錄清空,而現在也到了目的地。
乘車又換船,這座島在南方,是江淮一直想去的地方。但事實上,江淮並沒有長久停留這裡的打算。由於現代數碼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定格與保留每一個珍貴瞬間的壓力變小了。可對於旅行者而言所面臨的壓力卻是發現與拍攝特殊之物,而非可預期之物。
那個下午,他和顧知等人曾深入探討過這個話題。
顧知的攝影作品和江淮的截然不同,他主要是以通過災難表現以此震撼人心。
顧知說,資訊時代有一個表面上的諷刺。有許多巨變是在無人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的,可同時,信息的過度也使得這些改變難以被察覺:“悲劇在於,其中的許多改變是根本性的,即使不是不可被撤銷,也是難以撤銷的。”
江淮的作品一向都是偏大自然的光影美景,他拍一些短暫而易逝的東西的最美一刻,而顧知則是拍那些逝去和死亡。
《紐約時報》曾說:“在一個人人聰明、漂亮、可愛的世界裡,每個人都適合出演大片,但沒有人適合去評判他們。”
那些美好遮蔽了大眾的雙眼,它構築了一個虛假的美好世界,使得人們都有這般的錯覺,以為它永恆不變。可那些真正獨一無二的東西,其實早就在這種虛幻中消亡了。
江淮放下行李箱,先出門環島走了一圈,從午後到夜晚。略咸腥的海風下,遠處漆黑一片,只有燈塔發出微弱的光芒。
海島上夜晚會出來的人不多,島上的燈光設備不足,只有幾個晚歸家的孩童背著書包嬉鬧著匆匆跑過江淮的身邊。
他們的談笑中帶著特殊的南方口音,細軟好聽。海風拉長了回音,江淮側耳聽了一會兒,忍不住跟著學了兩聲,如尤不會發音的孩童,口齒不清,自嘲罷,又忍不住笑了兩聲。
像這樣自得其樂的能力在他遇見席謹河之後似乎就不再擁有了,現在一番舉動,宛若隔世。
席謹河,我能離開你多久呢?
第 38 章
38.
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江淮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和海島上村民們的交流問題成了自己最大的障礙。
海島上鮮少外來居民,都是土生土長的島民,平時交流都說家鄉話。江淮聽不懂這裡的方言,島民們的普通話功底不好,只能和他比划動作,一來二去的,江淮差點沒以為自己出了國門。
交流,果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旅店那位同為外來客長相胖乎乎喜人的老闆姓王,叫王行,人非常好相處。平日見江淮挫敗的模樣總是安慰他:“萬事開頭難,多呆一陣子就能慢慢習慣了。”
由於島上沒有照相館,戴著相機和三腳架出門的江淮成了孩子們新的好奇對象,每天都會成群結隊地跟在他身後,趁他不注意去好奇地摸兩下鏡頭,待江淮發現了正打算邀孩子們過來合個影的時候,又作鳥獸散,他的笑容總是僵在臉上,尷尬的要命。
“這島這麼偏,你怎麼會想來這兒?”那王老闆笑眯眯地看著他:“我聽說過你的名字,你應當是國內一位很有前途的攝影師吧。”
江淮成天扛著設備東奔西跑的,自然消瘦了許多。儘管他體質不易被曬白,但較之前相比,看起來愈發硬朗有朝氣。若是按他以前的膚色又戴著眼鏡,當真活脫脫的文弱書生。他穿著短袖短褲,喝了一大口涼水,不答話卻回笑著問他:“既然如您所說,這島地理位置偏,人煙稀少多是島民,王老闆怎麼會想來這裡開旅店?不怕虧本麼?”
對方哈哈笑了兩聲:“一開始也後悔過,後來看到這片天空和朝陽晚霞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怕了。居然一年又一年的,就在這裡停了下來。”
江淮擦去額上的汗附和著點點頭,臉上儘是笑意。
旅店像個大院子。由於淡季沒人居住,江淮住在靠海的一間大床房,風景獨好,陽光明媚。屋內雖然擺設簡陋,卻很齊全。王老闆顯然比他會生活的多,平日白天也總是不見人影,晚上則在院內掛滿了螢光小燈,搭了個簡陋的台子,彈吉他唱歌,引來一大群島民,男女老少都有,托著腮聽著,格外認真。
江淮有時拍照拍的晚了,回來趕場的晚了,滿院子都是人,水泄不通。
對於如何與人相處這一點,他得承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如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像他就沒能有這樣的本事。
江淮只好站在院子門口認認真真聽這人唱完了一首《Comfortable》
“Wait in here wrapped in and trying not to fight again
在這蜷縮倚靠,不想再與你做無謂的爭吵
'Cause I've been holding too long just to let it end
互相僵持太久實在沒意義,還是算了吧
Girl you must walking on eggshells